一种胶杆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3513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胶杆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办公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胶杆夹。
背景技术
文件夹是ー种用于对纸质文件进行储存、保护和规范管理而使用的工具,是各企业、政府部门及学校等単位整理和装订储存文件必不可少的办公用品,它可以盛装各类纸质的文件资料。文件夹一般包括文件夹本体及固定于所述文件夹本体上的手柄夹,现有的手柄夹一般包括底板、销钉、转臂、手柄和压条,手柄通过销钉枢接在底板的侧边,转臂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连接压条和底板,转臂的第一端的末端伸出到压条的外出,转臂的第二端的末端伸出到侧边的外侧面。这种手柄夹采用金属材质制成,而且自身的组件不能实现手工组 装和拆卸,例如,转臂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末端,都需要通过设备进行加工,将转臂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末端打扁,从而在转臂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末端形成突出部,这样才能将转臂限制在手柄夹上,防止转臂脱出;因此,手柄夹的组装需要设备的支持,组装工作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金属的手柄夹有许多棱角,手感很差,另外,转臂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末端的突出部是凸出在压条外端的外侧面,且突出部是尖锐的,转臂第一端和第二端末端的突出部会划伤人手,也会刺破文件,给使用者带来相当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连接稳定、拆装方便、手感平滑的胶杆夹。ー种胶杆夹,包括前转臂、后转臂和销钉,以及用塑胶制成的底板、手柄和压条,手柄通过销钉枢接在底板的侧边上,销钉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连接压条和手柄;前转臂和后转臂为“Z”形状,前转臂和后转臂分别设置在扭簧的两侧,前转臂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压条和底板;前转臂的第一端的末端伸出到压条的外侧面,且前转臂的第一端与压条可拆卸连接,前转臂的第二端的末端伸出到侧边的外侧面,且前转臂的第二端与侧边可拆卸连接;后转臂的第一端的末端伸出到压条的外侧面,且后转臂的第一端与压条可拆卸连接,后转臂的第二端的末端伸出到侧边的外侧面,且后转臂的第二端与侧边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底板上直立有辅助板,底板的侧边和辅助板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前转臂第二端的第二 T型槽,前转臂的第二端穿设在侧边和辅助板上的第二 T型槽宽度小的槽体中;所述底板的侧边和辅助板之间设有挡住前转臂的第二端、防止其从第二 T型槽的宽度小的槽体滑入宽度大的槽体内的第二凸台;所述前转臂的第二端的末端成型有前转臂第二墩台或前转臂第二弯折钩,前转臂第二墩台或前转臂第二弯折钩抵顶在侧边的外側。其中,所述压条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前转臂第一端的第一 T型槽,前转臂的第一端穿设在压条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的第一 T型槽宽度小的槽体中;所述压条顶端的内侧设有挡住前转臂的第一端、防止其从第一 T型槽的宽度小的槽体滑入宽度大的槽体内的第一凸台;所述前转臂的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前转臂第一墩台或前转臂第一弯折钩,前转臂第一墩台或前转臂第一弯折钩抵顶在压条外端的側面。其中,所述压条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前转臂第一端的第一 T型槽,且压条内端和压条外端上的第一 T型槽宽度小的一端交错形成ー个轴孔;前转臂的第一端穿设在压条内端和外端的第一 T型槽所交错形成的轴孔中,所述前转臂的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前转臂第一墩台,前转臂第一墩台抵顶在压条外端的側面。其中,所述压条内端的侧面开设有供前转臂的第一端穿过的穿孔,压条的外端的侧面开设有供前转臂的第一端穿过的缺ロ,且该缺ロ穿透压条外端的侧面和压条的顶面,前转臂的第一端穿过压条内端的穿孔和压条外端的缺ロ,且前转臂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前 转臂第一弯折钩,前转臂第一弯折钩抵顶于压条外端的側面。其中,所述底板上直立有辅助板,底板的侧边和辅助板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后转臂第二端的第二 T型槽,后转臂的第二端穿设在侧边和辅助板上的第二 T型槽宽度小的槽体中;所述底板的侧边和辅助板之间设有挡住后转臂的第二端、防止其从第二 T型槽的宽度小的槽体滑入宽度大的槽体内的第二凸台;所述后转臂的第二端的末端成型有后转臂第二墩台或后转臂第二弯折钩,后转臂第二墩台或后转臂第二弯折钩抵顶在侧边的外側。其中,所述压条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后转臂第一端的第一 T型槽,后转臂的第一端穿设在压条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的第一 T型槽宽度小的槽体中;所述压条顶端的内侧设有挡住后转臂的第一端、防止其从第一 T型槽的宽度小的槽体滑入宽度大的槽体内的第一凸台;所述后转臂的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后转臂第一墩台或后转臂第一弯折钩,后转臂第一墩台或后转臂第一弯折钩抵顶在压条外端的側面。其中,所述压条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后转臂第一端的第一 T型槽,且压条内端和压条外端上的第一 T型槽宽度小的一端交错形成ー个轴孔;后转臂的第一端穿设在压条内端和外端的第一 T型槽所交错形成的轴孔中,所述后转臂的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后转臂第一墩台,后转臂第一墩台抵顶在压条外端的側面。其中,所述压条内端的侧面开设有供后转臂的第一端穿过的穿孔,压条的外端的侧面开设有供后转臂的第一端穿过的缺ロ,且该缺ロ穿透压条外端的侧面和压条的顶面,后转臂的第一端穿过压条内端的穿孔和压条外端的缺ロ,且后转臂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后转臂第一弯折钩,后转臂第一弯折钩抵顶于压条外端的側面。其中,所述手柄的前端位于底板的侧边和辅助板之间,所述底板的侧边安装前转臂的第二端和/或后转臂的第二端的位置位于手柄外侧面所在平面的内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胶杆夹的底板、手柄和压条采用塑胶制成,各零件可以一体成型,制作方便,而且节约成本;而且,塑胶的胶杆夹消除了金属件的棱角,比金属的手柄夹手感平滑些;另外,该胶杆夹拆装方便,便于更换单个零件,当产品废弃时方便进行金属和胶料分开回收利用,非常符合环保要求。


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胶杆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另ー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底座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ニ的胶杆夹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另ー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ニ的胶杆夹的打开状态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ニ的胶杆夹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ニ的压条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胶杆夹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的本发明的胶杆夹的一种改变底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的本发明的胶杆夹的另ー种改变底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I一底板;2—销钉;
31 一前转臂;32—后转臂;
4一手柄;5—压条;
6一扭簧;7—轴孔;
11 ー侧边;12—辅助板;
13—第二凸台;14一第二 T型槽;
15—加强筋;16—卡槽;
311—前转臂第一墩台;312—前转臂第一弯折钩;
313—后转臂第一墩台;314—后转臂第一弯折钩;
41—卡扣;51—第一凸台;
52—第一 T型槽;53—穿孔;
54—缺 Π。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ー步的说明。实施例一
如图I至图3所示,ー种胶杆夹,包括前转臂31、后转臂32和销钉2,以及用塑胶制成的底板I、手柄4和压条5,手柄4通过销钉2枢接在底板I的侧边11上,销钉2上套设有扭簧6,扭簧6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连接压条5和手柄4 ;前转臂31和后转臂32为“Z”形状,前转臂31和后转臂32分别设置在扭簧6的两侧,前转臂3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活动连接压条5和底板I ;前转臂31的第一端的末端伸出到压条5的外侧面,且前转臂31的第一端与压条5可拆卸连接,前转臂31的第二端的末端伸出到侧边11的外侧面,且前转臂31的第二端与侧边11可拆卸连接,前转臂31的第一端的末端和/或前转臂31的第二端的末端成型有不会伤手、破纸的弯折钩或墩台;后转臂32的第一端的末端伸出到压条5的外侧面,且后转臂32的第一端与压条5可拆卸连接,后转臂32的第二端的末端伸出到侧边11的外侧面,且后转臂32的第二端与侧边11可拆卸连接,后转臂32的第一端的末端和/或后转臂32的第二端的末端成型有不会伤手、破纸的弯折钩或墩台。其中,所述底板I上直立有辅助板12,所述手柄4的前端位于底板I的侧边11和辅助板12之间,所述底板I的侧边11安装前转臂31的第二端和/或后转臂32的第二端的位置位于手柄4外侧面所在平面的内側。这种设置方式使得前转臂31的第二端和/或后转臂32的第二端的弯折钩或者墩台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被碰触到,避免了碰手或与其他物件的摩擦等。所述销钉2活动穿设在底板I上的销钉孔中,销钉2的头部伸出到底板I的外侧;手柄4的前端套设在销钉2上。手柄4的后端与底板I的侧边11分别设有相互扣合的卡扣41和卡槽16,且手柄4的后端位于底板I的侧边11的外侧面。手柄4绕销钉2的轴心旋转,手柄4能够扣接在底板I的侧边11上,手柄4驱动压条5压紧在底板I上而实现合夹动作,手柄4也能够与底板I的侧边11分离,手柄4驱动压条5上升而实现开夹动作。其中,所述压条5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前转臂31第一端的第一 T型槽52,前转臂31的第一端穿设在压条5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的第一 T型槽52宽度小的槽体中;所述压条5顶端的内侧设有挡住前转臂31的第一端、防止其从第一 T型槽52的宽度小的槽体滑入宽度大的槽体内的第一凸台51 ;所述前转臂31的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前转臂第一墩台311或前转臂第一弯折钩312,前转臂第一墩台311或前转臂第一弯折钩312抵顶在压条5外端的側面。组装时,前转臂31第一端的前转臂第一墩台311 或第一弯折钩依次穿过压条5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的第一 T型槽52宽度大的槽体,然后将前转臂31第一端从第一 T型槽52的宽度大的槽体拉入宽度小的槽体,此时前转臂31第一端从第一凸台51的一侧挤入另ー侧,并被第一凸台51卡在第一 T型槽52宽度小的槽体内。拆卸时可借用工具如小螺丝刀将第一凸台51顶开,然后把前转臂31第一端拉入第一 T型槽52宽度大的槽体,此时前转臂31第一端与压条分离。其中,所述压条5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后转臂32第一端的第一 T型槽52,后转臂32的第一端穿设在压条5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的第一 T型槽52宽度小的槽体中;所述压条5顶端的内侧设有挡住后转臂32的第一端、防止其从第一 T型槽52的宽度小的槽体滑入宽度大的槽体内的第一凸台51 ;所述后转臂32的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后转臂第一墩台313或后转臂第一弯折钩314,后转臂第一墩台313或后转臂第一弯折钩314抵顶在压条5外端的側面。后转臂32第一端的组装方式与前转臂31第一端的拆装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中,所述底板I上直立有辅助板12,底板I的侧边11和辅助板12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前转臂31第二端的第二 T型槽14,前转臂31的第二端穿设在侧边11和辅助板12上的第二 T型槽14宽度小的槽体中;所述底板I的侧边11和辅助板12之间设有挡住前转臂31的第二端、防止其从第二 T型槽14的宽度小的槽体滑入宽度大的槽体内的第ニ凸台13 ;所述前转臂31的第二端的末端成型有前转臂第二墩台或前转臂第二弯折钩,前转臂第二墩台或前转臂第二弯折钩抵顶在侧边11的外側。其中,所述底板I上直立有辅助板12,底板I的侧边11和辅助板12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后转臂32第二端的第二 T型槽14,后转臂32的第二端穿设在侧边11和辅助板12上的第二 T型槽14宽度小的槽体中;所述底板I的侧边11和辅助板12之间设有挡住后转臂32的第二端、防止其从第二 T型槽14的宽度小的槽体滑入宽度大的槽体内的第ニ凸台13 ;所述后转臂32的第二端的末端成型有后转臂第二墩台或后转臂第二弯折钩,后转臂第二墩台或后转臂第二弯折钩抵顶在侧边11的外側。组装时将卡接在压条5上前转臂31和后转臂32的第二端同时插入底板与其相对应的第二 T型槽14宽度大的槽体内,向上提拉压条5,压条5带动前转臂31和后转臂32的第二端挤开第二凸台13,直至前转臂31和后转臂32的第二端进入第二 T型槽14宽度小的槽体,此时第二凸台13自动回位,并将前转臂31和后转臂32的第二端保持在第二 T型槽
14宽度小的槽体内。拆卸时,可借用工具如小螺丝刀将第二凸台13依次顶开,然后把前转臂31和后转臂32的第二端依次拉入第二 T型槽14宽度大的槽体,此时前转臂31和后转臂32的第二端与底板分离。所述底板I还设有加强底板I结构强度、防止底板I变形的加强筋15。本发明的胶杆夹的底板I、手柄4和压条5采用塑胶制成,各零件可以一体成型,制作方便,而且节约成本;而且,塑胶的胶杆夹消除了金属件的棱角,比金属的手柄夹手感平滑些;该胶杆夹拆装方便,便于更换单个零件,当产品废弃时方便进行金属和胶料分开回收利用,非常符合环保要求;另外,塑胶的压条5压住各种文件不易产生按压印记,相比于金属压条5更能保护文件;前转臂31和后转臂3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都成型有不会伤手、破纸的弯折钩或者墩台,消除了现有的转臂突出部分,手柄4夹不会伤手、刺破文件,消除了安全隐患。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胶杆夹还可以把底板I制作成文件夹大小,直接用底板I代替了文件夹本体,省略了胶杆夹与文件夹本体的安装,节省了エ序,更加节约环保。如图11所示,本发明的胶杆夹还可以縮小底板I面积,将压条5下的底板I省略,直接用文件夹本体代替原来的底板I与压条5配合夹紧文件夹,节约了胶杆夹的材料,減少了制作成本。实施例ニ
如图4至图8所不,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其中,所述压条5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前转臂31第一端的第 一 T型槽52,压条5内端和压条5外端上的第一 T型槽52宽度小的一端交错形成一个轴孔7 ;前转臂31的第一端穿设在压条5内端和外端的第一 T型槽52所交错形成的轴孔7中,所述前转臂31的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前转臂第一墩台311,前转臂第一墩台311抵顶在压条5外端的側面。组装吋,前转臂31第一端的前转臂第一墩台311先穿过压条5内端的第一 T型槽52宽度大的一端,接着再穿过压条5外端的第一 T型槽52宽度大的一端,前转臂31第一端的前转臂第一墩台311抵顶在压条5外端的外侧,最后摆正前转臂31第一端,使前转臂31第一端穿设在压条5内端和压条5外端上的第一 T型槽52宽度小的一端,即前转臂31第一端穿设在轴孔7中,并通过轴孔7将前转臂31第一端约束住,完成前转臂31第一端的组装工作。在拆卸时,先将前转臂第一墩台311从压条5外端的第一 T型槽52宽度大的一端退出,再使前转臂第一墩台311从压条5内端的第一 T型槽52宽度大的一端退出,至此即完成前转臂31第一端的拆卸工作。采用该方式的胶杆夹拆装都非常方便,胶杆夹损坏时可以快速更换相应的零件,延长了胶杆夹的使用寿命,更加环保。其中,所述压条5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后转臂32第一端的第一 T型槽52,压条5内端和压条5外端上的第一 T型槽52宽度大的一端分别朝向外侦牝且压条5内端和压条5外端上的第一 T型槽52宽度小的一端交错形成一个轴孔7 ;后转臂32的第一端穿设在压条5内端和外端的第一 T型槽52所交错形成的轴孔7中,所述后转臂32的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后转臂第一墩台313,后转臂第一墩台313抵顶在压条5外端的側面。后转臂32第一端的组装方式与前转臂31第一端的组装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实施例三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ニ的区别之处在于
其中,所述压条5内端的侧面开设有供前转臂31的第一端穿过的穿孔53,压条5的外端的侧面开设有供前转臂31的第一端穿过的缺ロ 54,且该缺ロ 54穿透压条5外端的侧面和压条5的顶面,前转臂31的第一端穿过压条5内端的穿孔53和压条5外端的缺ロ 54,且前转臂31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前转臂第一弯折钩312,前转臂第一弯折钩312抵顶于压条5外端的側面。组装吋,使前转臂31第一端顺次穿过压条5内端的穿孔53和压条5外端的缺ロ 54即完成组装,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转臂31第一端穿过压条5内端的穿孔53吋, 在穿孔53遇到前转臂31第一端的前转臂第一弯折钩312吋,只要调整前转臂31第一端的角度即可另前转臂第一弯折钩312顺利穿过穿孔53,例如顺着前转臂第一弯折钩312改变前转臂31的倾斜角度或者上下扭动前转臂31或者左右扭动前转臂31 ;在前转臂31第一端穿过压条5外端的缺ロ 54时,只要使前转臂第一弯折钩312向上穿过缺ロ 54,接着使前转臂31第一端向压条5的外端方向移动,最后使前转臂第一弯折钩312旋转ー个角度而抵顶在压条5外端的侧面,完成前转臂31第一端的组装工作。前转臂31第一端亦能够通过手工从压条5上拆卸下来,拆卸步骤与组装时相反,先使前转臂第一弯折钩312向上旋转,接着再使前转臂第一弯折钩312从压条5外端的缺ロ 54中退出,然后将前转臂31第一端从穿孔53中拉出,在压条5内端的穿孔53遇到前转臂第一弯折钩312吋,只要调整前转臂31第一端的角度即可令前转臂第一弯折钩312顺利穿过穿孔53,完成前转臂31第一端的拆卸工作。其中,所述压条5内端的侧面开设有供后转臂32的第一端穿过的穿孔53,压条5的外端的侧面开设有供后转臂32的第一端穿过的缺ロ 54,且该缺ロ 54穿透压条5外端的侧面和压条5的顶面,后转臂32的第一端穿过压条5内端的穿孔53和压条5外端的缺ロ54,且后转臂32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后转臂第一弯折钩314,后转臂第一弯折钩314抵顶于压条5外端的側面。后转臂32第一端的组装方式与前转臂31第一端的组装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区别之处在于
其中,所述压条5内端的侧面开设有供前转臂31的第一端穿过的穿孔53,压条5的外端的侧面开设有供前转臂31的第一端穿过的缺ロ 54,且该缺ロ 54穿透压条5外端的侧面和压条5的顶面,前转臂31的第一端穿过压条5内端的穿孔53和压条5外端的缺ロ 54,且前转臂31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前转臂第一弯折钩312,前转臂第一弯折钩312抵顶于压条5外端的側面。前转臂31第一端的组装方式与实施例三的前转臂31第一端的组装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中,所述压条5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后转臂32第一端的第一 T型槽52,压条5内端和压条5外端上的第一 T型槽52宽度小的一端交错形成ー个轴孔7 ;后转臂32的第一端穿设在压条5内端和外端的第一 T型槽52所交错形成的轴孔7中,所述后转臂32的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后转臂第一墩台313,后转臂第一墩台313抵顶在压条5外端的側面。后转臂32第一端的组装方式与实施例ニ的后转臂32第一端的组装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參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 和范围。
权利要求
1.ー种胶杆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转臂、后转臂和销钉,以及用塑胶制成的底板、手柄和压条,手柄的前端通过销钉枢接在底板的侧边上,销钉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连接压条和手柄;前转臂和后转臂为“Z”形状,前转臂和后转臂分别设置在扭簧的两侧,前转臂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接压条和底板;前转臂的第一端的末端伸出到压条的外侧面,且前转臂的第一端与压条可拆卸连接,前转臂的第二端的末端伸出到侧边的外侧面,且前转臂的第二端与侧边可拆卸连接;后转臂的第一端的末端伸出到压条的外侧面,且后转臂的第一端与压条可拆卸连接,后转臂的第二端的末端伸出到侧边的外侧面,且后转臂的第二端与侧边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胶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直立有辅助板,底板的侧边和辅助板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前转臂第二端的第二 T型槽,前转臂的第二端穿设在侧边和辅助板上的第二 T型槽宽度小的槽体中;所述底板的侧边和辅助板之间设有挡住前转臂的第二端、防止其从第二T型槽的宽度小的槽体滑入宽度大的槽体内的第二凸台;所述前转臂的第二端的末端成型有前转臂第二墩台或前转臂第二弯折钩,前转臂第二墩台或前转臂第二弯折钩抵顶在侧边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胶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前转臂第一端的第一 T型槽,前转臂的第一端穿设在压条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的第一 T型槽宽度小的槽体中;所述压条顶端的内侧设有挡住前转臂的第一端、防止其从第一T型槽的宽度小的槽体滑入宽度大的槽体内的第一凸台;所述前转臂的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前转臂第一墩台或前转臂第一弯折钩,前转臂第一墩台或前转臂第一弯折钩抵顶在压条外端的側面。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胶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前转臂第一端的第一 T型槽,且压条内端和压条外端上的第一T型槽宽度小的一端交错形成一个轴孔;前转臂的第一端穿设在压条内端和外端的第一 T型槽所交错形成的轴孔中,所述前转臂的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前转臂第一墩台,前转臂第ー墩台抵顶在压条外端的側面。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胶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内端的侧面开设有供前转臂的第一端穿过的穿孔,压条的外端的侧面开设有供前转臂的第一端穿过的缺ロ,且该缺ロ穿透压条外端的侧面和压条的顶面,前转臂的第一端穿过压条内端的穿孔和压条外端的缺ロ,且前转臂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前转臂第一弯折钩,前转臂第一弯折钩抵顶于压条外端的側面。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胶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直立有辅助板,底板的侧边和辅助板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后转臂第二端的第二 T型槽,后转臂的第二端穿设在侧边和辅助板上的第二 T型槽宽度小的槽体中;所述底板的侧边和辅助板之间设有挡住后转臂的第二端、防止其从第二T型槽的宽度小的槽体滑入宽度大的槽体内的第二凸台;所述后转臂的第二端的末端成型有后转臂第二墩台或后转臂第二弯折钩,后转臂第二墩台或后转臂第二弯折钩抵顶在侧边的外側。
7.根据权利要求I或6所述的ー种胶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后转臂第一端的第一 T型槽,后转臂的第一端穿设在压条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的第一 T型槽宽度小的槽体中;所述压条顶端的内侧设有挡住后转臂的第一端、防止其从第一 T型槽的宽度小的槽体滑入宽度大的槽体内的第一凸台;所述后转臂的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后转臂第一墩台或后转臂第一弯折钩,后转臂第一墩台或后转臂第一弯折钩抵顶在压条外端的側面。
8.根据权利要求I或6所述的ー种胶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内端的侧面和外端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后转臂第一端的第一 T型槽,且压条内端和压条外端上的第一T型槽宽度小的一端交错形成一个轴孔;后转臂的第一端穿设在压条内端和外端的第一 T型槽所交错形成的轴孔中,所述后转臂的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后转臂第一墩台,后转臂第ー墩台抵顶在压条外端的側面。
9.根据权利要求I或6所述的ー种胶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内端的侧面开设有供后转臂的第一端穿过的穿孔,压条的外端的侧面开设有供后转臂的第一端穿过的缺ロ,且该缺ロ穿透压条外端的侧面和压条的顶面,后转臂的第一端穿过压条内端的穿孔和压条外端的缺ロ,且后转臂第一端的末端成型有后转臂第一弯折钩,后转臂第一弯折钩抵顶于压条外端的側面。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胶杆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前端位于底板的侧边和辅助板之间,所述底板的侧边安装前转臂的第二端和/或后转臂的第二端的位置位于手柄外侧面所在平面的内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办公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杆夹。包括前转臂、后转臂和销钉,以及用塑胶制成的底板、手柄和压条,手柄通过销钉枢接在底板的侧边上,前转臂及后转臂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连接压条和底板,前转臂及后转臂的第一端的末端伸出到压条的外侧面,且前转臂和后转臂与压条可拆卸连接;前转臂及后转臂的第二端的末端伸出到侧边的外侧面,且前转臂与后转臂与侧边可拆卸连接。胶杆夹主要采用塑胶材料,可一体成型制作,节约了成本;而且,塑胶的胶杆夹消除了金属件的棱角,比金属的手柄夹手感平滑些;另外,该胶杆夹拆装方便,便于更换单个零件,当产品废弃时方便进行金属和胶料分开回收利用,非常符合环保要求。
文档编号B42F1/02GK102673223SQ2012101941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3日
发明者林春海 申请人:林春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