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急性炎症白细胞渗出演示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教学用教具,特别是急性炎症白细胞渗出演示模型。
背景技术:
在病理学教学中,当讲解“急性炎症白细胞渗出的过程”时,主要利用教材中插图及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材中插图多为静态图片,不能动态演示其渗出过程; 2、多媒体的动漫演示,只能间接观察而不能用眼看到实物,不具有直接的视觉刺激效果,即演示性技能明显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急性炎症白细胞渗出演示模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教学直观易懂,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演示板、血管模型、白细胞移动管和组织间隙模型,在底座上固定演示板,在演示板上固定有血管模型和组织间隙模型,血管模型腔内装有白细胞移动管模型,其起始部于血管模型腔中央,未端通过血管壁缝隙与组织间隙模型接通,白细胞移动管模型内装有淋巴细胞模型、单核细胞模型、嗜酸性粒细胞模型、嗜碱性粒细胞模型和中性粒细胞模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白细胞渗出过程演示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是有以下优
占-
^ \\\
1、直观性强且能动态演示其白细胞渗出的过程
2、学生可亲自动手操作从而获得生动的表象及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注意力,可提高教学效果。3、结构简单、制作容易。
图I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中
1-血管模型
2-白细胞移动管模型
3-淋巴细胞模型
4-嗜碱粒细胞模型
5-嗜酸粒细胞模型
6-单核细胞模型
7-中性粒细胞模型
8-白细胞靠边
9-白细胞附壁
10-血管壁缝隙
11-血管壁缝隙调节开关12-白细胞游出
13-底座
14-演示板
15-组织间隙模型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I提供的本发明一个具体实 施例,对其结构作进一步描述。附图I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其结构特点是,主要由底座13、演示板14、血管模型I、白细胞移动管模型2和组织间隙模型15组成,在底座13上固定演示板14,演示板14上固定有血管模型I和组织间隙模型15,血管模型I腔内装有白细胞移动管模型2,白细胞移动管模型2起始于血管模型I腔中央并向前下走行,末端通过血管壁缝隙10与组织间隙模型15接通。白细胞管2内依次装有中性粒细胞模型7、单粒细胞模型6、嗜酸性粒细胞模型5、嗜碱性粒细胞模型4和淋巴细胞模型3。所述血管壁缝隙设置有调节开关11。在本装置中,血管模型I为淡红色透明材料,白细胞移动管模型2为无色透明材料,单核细胞模型6的细胞核为肾形,中性粒细胞模型7的细胞核为分叶状,嗜酸性粒细胞模型5的细胞质有红色颗粒,嗜碱性粒细胞模型4的细胞质有淡蓝色颗粒。使用时,首先关闭血管缝隙调节开关11,将红色液体(模拟血液)倒入白细胞移动管模型2周围的血管模型I腔内,并将中性粒细胞模型7、单核细胞模型6、嗜酸性粒细胞模型5、嗜碱性粒细胞模型4和淋巴细胞模型3依次装入白细胞移动管模型2内,靠重力作用顺着白细胞移动管模型2逐渐向前下滑动,由血管模型I腔中央(轴流)逐渐移向血管模型I边缘,从而演示了白细胞从轴流进入边流并靠近血管壁,称为白细胞靠边8 ;继续沿着血管壁缓慢向前滚动,称为白细胞附壁9。最后打开血管壁缝隙调节开关11,使白细胞穿过血管壁缝隙10进入组织间隙模型,称为白细胞游出12,至此演示了急性炎炎白细胞靠边、附壁和游出的渗出过程。从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看,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教学直观形象,学生易于理解白细胞的渗出过程。
权利要求
1.急性炎症白细胞渗出演示模型,主要由底座、演示板、血管模型、白细胞移动管模型和组织间隙模型组成,在底座上固定演示板,其特征在于演示板上固定有血管模型和组织间隙模型,血管模型腔内装有白细胞移动管模型,白细胞移动管模型起始于血管模型腔中央并向前下走行,白细胞移动管模型未端通过血管壁缝隙与组织间隙模型接通,白细胞移动管模型内依次装有中性粒细胞模型、单核细胞模型、嗜酸性粒细胞模型、嗜碱性粒细胞模型和淋巴细胞模型。
2.如权利要求I所述,所述的急性炎症白细胞渗出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血管壁缝隙设置有调节开关。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病理学教学用教具,急性炎症白细胞渗出的过程演示。其技术方案为急性炎症白细胞渗出演示模型,主要由底座、演示板、血管模型、白细胞移动管模型和组织间隙模型组成,在底座上固定演示板,演示板上固定有血管模型和组织间隙模型,血管模型腔内装有白细胞移动管模型,白细胞移动管模型起始于血管模型腔中央并向前下走行,白细胞移动管模型未端通过血管壁缝隙与组织间隙模型接通,白细胞管模型内依次装有中性粒细胞模型、单粒细胞模型、嗜酸性粒细胞模型、嗜碱性粒细胞模型和淋巴细胞模型。所述血管壁缝隙设置有调节开关。本发明具有直观性强,能动态演示急性炎症白细胞渗出的过程,学生可亲自动手操作从并能活跃课堂气氛。
文档编号G09B23/28GK102723032SQ20121020747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2日
发明者关真民, 段旭艳 申请人:关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