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气功能障碍演示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3599阅读:19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肺通气功能障碍演示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型涉及一种医学用教具,特别是模拟肺通气功能障碍演示模型。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201120053542. 7《一种探究肺呼吸运动的教具》给出的教具,只能探究肺呼吸运动生理的教具,而未涉及病理状态下肺通气功能障碍的演示。本发明的任务是 提供一种肺通气功能障碍演示模型,可以模拟胸外和胸内中央气道阻塞引起阻塞性通气障碍,胸腔积液和胸腔积气导致限制性通气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的缺少探究肺通气功能障碍提供了一种肺通气功能障碍的演示模型。它可以模拟阻塞性通气不足和限制性通气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手段实现的肺通气功能障碍演示模型,它包括胸廓模型、胸外中央气道模型、胸内中央气道模型、胸腔模型、肺泡模型、、气道异物模型、肺不张模型、胸腔积液模型、胸腔积气模型和膈肌模型。胸外中央气道模型位胸廓模型以外,胸内中央气道模型和肺泡模型位于胸廓模型内,胸内中央气道模型向下分为左右支气管分别与肺泡模型接通,在胸外和胸内中央气道上设置有气道异物模型,肺不张模型与胸廓模型之间设置有胸腔积液模型和胸腔积气模型。所述膈肌模型为弹性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结构简单,直观形象,使学生易于理解肺通气障碍引起呼吸衰竭的病理过程。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1-胸外中央气道模型
2-胸外气道异物模型
3-胸内中央气道模型
4-胸廓模型
5-胸腔模型
6-肺泡模型
7-支气管模型
8-膈肌模型
9-胸内气道异物模型
10-胸腔积液
11-胸腔积气
12-肺不张。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I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
肺通气功能障碍演示模型,它包括胸廓模型4、胸外中央气道模型I、胸内中央气道模型3、胸腔模型5、肺泡模型6、气道异物模型2、9、肺不张模型12、胸腔积液模型10、胸腔积气模型11和膈肌模型8。胸外中央气道模型I位于胸廓模型4以外,胸内中央气道模型3和肺泡模型6位于胸廓模型4内,胸内中央气道模型3向下分为左右支气管7分别与侧肺泡模型接通,在胸外和胸内中央气道模型1、3上设置有异物模型2、9,肺不张模型12与胸廓模型4之间设置有胸腔积液模型10和胸腔积气模型11。所述膈肌模型8为弹性薄膜。当胸外中央气道异物模型2阻塞时,外向拉膈肌模型8,气道内压小于大气压,胸外中央气道异物模2就会向中央移动而使气道阻塞加重,患者可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当移去外力而向内推压膈肌模型8时,胸内中央气道内压大于大气压,可使胸外中央气道异物模型2松开而阻塞减轻。当胸内中央气道异物阻塞9时,外向拉膈肌模型8,气道内压大于胸内压,胸内中央气道异物模型9就会向外移动而使气道阻塞减轻,当移去外力而向内推压膈肌模型8时,胸内中央气道内压小于胸内压,胸内中央气道异物模9型就会向中央移动而使阻塞加重, 患者可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当在胸腔模型5内依次嵌入胸腔积液模型10和胸腔积气模型11时,可出现肺不张12,此时外向拉膈肌模型8时,肺泡扩张受限制,使外界氧气不能到达肺泡腔,同时肺泡腔内的二氧化碳不能呼出体外而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以上模拟了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权利要求
1.肺通气功能障碍演示模型,它包括胸廓模型、胸外中央气道模型、胸内中央气道模型、胸腔模型、肺泡模型和膈肌模型,胸外中央气道模型位于胸廓模型以外,胸内中央气道模型和肺泡模型位于胸廓模型内,胸内中央气道模型向下分为左右支气管分别与肺泡模型接通,其特征在于在胸外和胸内中央气道模型上分别设置有气道异物模型,肺不张模型与胸廓模型之间设置有胸腔积液模型和胸腔积气模型。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模拟肺通气功能障碍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膈肌模型为弹性薄膜。
全文摘要
肺通气功能障碍演示模型,涉及一种病理生理学教具,肺通气功能障碍演示模型,它包括胸廓模型、胸外中央气道模型、胸内中央气道模型、胸腔模型、肺泡模型、膈肌模型、气道异物模型、肺不张模型、胸腔积液模型、胸腔积气模型和膈肌模型。胸外中央气道模型位于胸廓模型以外,胸内中央气道模型和肺泡模型位于胸廓模型内,胸内中央气道模型向下分为左右支气管分别与肺泡模型接通,在胸外和胸内中央气道模型上设置有气道异物模型,肺不张模型与胸廓模型之间设置有胸腔积液模型和胸腔积气模型。所述膈肌模型为弹性薄膜。本发明能够直观形象的演示出阻塞性通气不足和限制性通气不足对呼吸衰竭的影响。
文档编号G09B23/28GK102750859SQ20121020746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2日
发明者关真民, 鹿勇 申请人:关真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