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近些年,已经实现和开发了包括从一个表面侧向另一个表面侧透射光的屏幕的透明显示器。通过诸如聚合体分散液晶(polymer-dispersed liquid crystal)之类的液晶实现透明显示器。液晶当施加电压处于关状态时扩散(diffuse)光并且当施加电压处于开状态时透射光。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183378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依赖用户观看的包括透明显示器的便携式电话中的透明显示器的表面,改变在透明显示器的屏幕上显示的字符或者标记的方向。
发明内容
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183378公开的技术中,当用户从给定视点(viewpoint)通过透明显示器观看对象时,透明显示器的屏幕上的字符或者标记可能在适当状态对于用户不显示。例如,在透明显示器的屏幕上显示的字符或者标记可能阻碍用户观看对象。期望提供一种适合通过透明显示器从视点观看对象的新颖的并且改进的显示控制装置、新颖的并且改进的显示控制方法,以及新颖的并且改进的计算机程序。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装置,该显示控制装置对包括屏幕的透明显示器的显示进行控制,该屏幕配置为透射从位于第二表面侧的对象到达的光使得从位于与第二表面相对的表面的第一表面侧的视点可观看该对象。该显示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获取指示透明显示器和视点之间以及透明显示器和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信息;以及显示控制单元,基于位置信息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该显示控制方法对包括屏幕的透明显示器的显示进行控制,该屏幕配置为透射从位于第二表面侧的对象到达的光使得从位于与第二表面相对的表面的第一表面侧的视点可观看该对象。该显示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指示透明显示器和视点之间以及透明显示器和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信息;以及基于位置信息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包括屏幕的透明显示器连接,该屏幕配置为透射从位于第二表面侧的对象到达的光使得从位于与第二表面相对的表面的第一表面侧的视点可观看该对象,所述步骤包括获取指示透明显示器和视点之间以及透明显示器和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信息;以及基于位置信息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在此,可以使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提供该计算机程序或者经由通信单元等提供该计算机程序。根据上面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实现适合于通过透明显示器从视点观看对象的透明显示器的显示。
图I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控制系统的示例的示意图;图2是图示透明显示器和视点之间以及透明显示器和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3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装置的逻辑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图4是图示指定xz平面(水平平面)上的视点的方向的方法的图;图5是图示指定xz平面(水平平面)上的视点的位置的方法的图;图6是图示指定yz平面上的视点的方向的方法的图;
图7是图示干涉(interference)区域的第一示例的图;图8是图示干涉区域的第二示例的图;图9是图示干涉区域的第三示例的图;图10是图示干涉区域的第四示例的图;图11是图示包括干涉区域的屏幕中的显示对象的示例的图;图12是图示包括干涉区域的屏幕中的显示对象的另一示例的图;图13是图示在包括干涉区域的屏幕中移动的显示对象的示例的图;图14是图示根据修改示例的干涉区域的图;图15是图示显示位置改变的显示对象的示例的图;图16是图示显示属性改变的显示对象的示例的图;图17是图示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的示例的图;图18是图示所显示的要以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的示例的图;图19是图示被显示的要以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的另一示例的图;图20是图示防撞(collision prevention)对象的第一示例的图;图21是图示显示防撞对象的定时示例的图;图22是图示防撞对象的第二示例的图;图23是图示根据对象的位置显示防撞对象的定时示例的图;图24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装置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图25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控制处理的示意处理流程的第一示例的流程图;图26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控制处理的示意处理流程的第二示例的流程图;以及图27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控制处理的示意处理流程的第三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此后,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元素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并且忽略这些结构元素的重复说明。将以下面顺序给出描述。I.显示控制系统的概览2.显示控制装置的配置
2. I显示控制装置的逻辑配置2. 2显示控制单元2. 3显示控制装置的硬件配置
3.处理流程4.总结I.显示控制系统的概览首先,将参考图I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控制系统的整体配置。图I是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控制系统I的示例的示意图。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控制系统I包括透明显示器10、相机20以及显示控制装置100。在图I和其他图中,图示代表三维空间的三个垂直轴的x、y和z轴。更具体地,X轴代表与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的水平方向平行的轴。I轴代表与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的垂直方向平行的轴。z轴代表垂直于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xy平面)的轴。透明显示器10透明显示器10是包括屏幕200的显示装置,该屏幕200配置为透射从位于第二表面侧的对象90到达的光,使得可以从被设置在作为与第二表面相对表面的第一表面侧的视点位置观看对象90。透明显示器10可以在屏幕200上显示生成的显示图像。要显示的显示图像包括显示对象230,诸如菜单、图形、文本、图标或者窗口之类。可以使用例如聚合体散射液晶(聚合体分散液晶或者聚合体网状液晶)来实现透镜显示器10。可以使用其他液晶、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来实现透明显示器10。透明显示器10可以是包括触摸检测表面的触摸面板装置。在该情形下,可以响应于屏幕200上的触摸改变显示对象230在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上显示的显示位置。另夕卜,电阻膜方法、静电电容方法、光学方法、电磁感应方法、超声波方法等可以用作检测触摸的方法。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而是可以使用检测触摸的任何方法。透明显示器10可以是将显示对象230显示在屏幕200上以便被立体可观看的显示装置。更具体地,透明显示器10将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显示在屏幕200上。右眼图像包括显示对象230的右眼对象。左眼图像包括显示对象230的左眼对象。屏幕200内右眼对象和左眼对象的显示位置之间呈现左右方向(即,X方向)的偏移。该偏移引起在观看屏幕200的人的右视网膜和左视网膜之间出现显示对象230的相对位置的偏离(即,眼睛之间的视差)。人感知到由于眼睛之间的视差引起的显示对象230距屏幕200的深度。在左眼和右眼引起运动(即,会聚),该偏移与所显示的要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230的视线交叉。人还通过对眼睛运动的肌肉控制来感知显示对象230的深度。诸如双凸透镜(lenticular)方法或视差屏障方法之类的裸眼型方法用作立体观看的方法。在双凸透镜方法和视差屏障方法中,使用其中屏幕200被狭缝或者双凸透镜型透镜覆盖的简单配置。因此,双凸透镜方法和视差屏障方法还可应用于透明显示器10。另外,还可应用另一裸眼立体方法或者还可应用诸如偏振滤光器方法或者液晶快门方法之类的眼镜型方法。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应用在透明显示器10中实现立体观看显示的任意方法。图2是图示透明显示器10、视点80和对象9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在该实施例中,视点80位于透明显示器10的第一表面(即,图2的方向A)侧,以及对象90位于透明显示器10的第二表面(即,图2的方向B)侧。基于这三者的位置关系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在此,视点意味着人的两只眼睛。视点可以意味着相机(或者相机的镜头)。即,视点指代感知或者辨识对象90和显示对象230的任何媒介(agent)。在此,对象90可以是静止对象。另外,对象90可以被操作或者可以是诸如人、动物或者机器之类的独立移动的对象。相机2O相机20对位于透明显示器10的第一表面(即,图2的方向A)侧的人进行成像。如图I所示,可以例如在图I所示的xz平面(即,水平平面)上在透明显示器10的中心位置上提供相机20。如下面将描述的,相机20具有例如水平成像角度2 a以及垂直成像角度2 3。水平成像角度和垂直成像角度用于辨识视点80的方向。相机20向显示控制装置100输出通过成像获得的数字图像。另外,当视点意味着除了人的眼睛之外的媒介(例如,相机)时,相机20可以对该媒介成像。显示控制装置100显示控制装置100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在该实施例中,显示控制装置100 获取指示透明显示器10和视点80或对象9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信息,并且然后基于该位置信息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由此,能够实现适合于从视点通过透明显示器观看对象的透明显示器的显示。显示控制装置100将在“2.显示控制装置的配置”中详细描述。其他配置显示控制系统I还可以包括除了透明显示器10、相机20以及显示控制装置100之外的其他元件。例如,显示控制系统I不但可以包括相机20而且可以包括对对象90进行成像的附加相机。另外,附加相机可以是测量对象的距离的相机。为了测量对象90的距离,诸如立体相机或者能够测量对象的距离的相机(诸如,飞行时间(time-of-flight, T0F)测距成像传感器)之类的相机可以用作附加相机。即使当移动对象90的位置时,也可以通过附加相机辨识对象90的位置。另外,相机20还可以是能够测量该距离的相机。显示控制系统I还可以包括提供用以辨识视点80的位置或者对象90的位置的信息的单独的装置,而不是相机20或者上面描述的附加相机。该单独的装置可以是在透明显示器10的第一表面侧(图2的方向A)或者第二表面侧(图2的方向B)上提供的红外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该单独的装置可以是接收装置,其可以从布置在视点80或者对象90的附近的传送器接收无线电波并且基于接收的无线电波生成用以指定视点80或者对象90的位置的信息。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控制系统I可以包括提供用以指定视点80或者对象90的位置或者距离的信息的任何装置。显示控制系统I可以包括基于来自相机20的数字图像或者来自另一装置的信息辨识视点80或者对象90的位置的装置。在该情形下,显示控制装置100可能不具有辨识视点80或者对象90的位置的功能。显示控制系统I可以包括在显示控制装置100的控制下生成要显示在透明显示器10上的显示图像的装置。在该情形中,显示控制装置100可能不具有生成显示图像的功能。显示控制系统I还可以包括操作显示在透明显示器10上的显示对象230的输入装置。对应于透明显示器10的操作,输入装置的示例包括鼠标、键盘、触摸面板、按钮、开关、控制杆(lever)、遥控器以及外部连接装置,诸如蜂窝电话或者PDA。2.显示控制装置的配置
下面,将参考图3到24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装置100的配置。2. I显示控制装置的逻辑配置首先,将参考图3到图6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装置100的逻辑配置的示例。图3是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装置100的逻辑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参考图3,显示控制装置100包括辨识单元110、获取单元120、存储单元130、图像生成单元140以及显示控制单元150。辨识单元110辨识单元110辨识视点80关于透明显示器10或者对象90的相对位置。例如,视点80的位置是位于透明显示器10的第一表面侧的人的双眼的位置。例如,辨识单元110根据从相机20获取的数字图像辨识视点80关于透明显示器10或者对象90的相对位置。例如,辨识单元110通过辨识人的面部的相对位置来辨识视点80关于透明显示器10或者对象90的相对位置。在此,将描述通过辨识人的面部的位置来辨识视点80的位置的方法。 因此,在位置的辨识中,视点80基本与人的面部相同。例如,辨识单元110通过在图I所示的xz平面(即,水平表面)上指定视点80与透明显示器10的中心的方向以及距离来辨识视点8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首先,将描述指定视点80与透明显示器10的中心的方向的方法。图4是图示指定视点80在xz平面(水平平面)上的方向的方法的图。参考图4的4-1,相机20具有水平成像角度2 a。视点80位于从相机20的水平成像角度的中心向左偏离0 I的角度。在此,如图I所示,在xz平面上与透明显示器10的中心相同的位置处提供相机20。因此,在xz平面上,视点80位于从与z轴平行并且穿过透明显示器10的中心的直线偏离仅仅0 !的角度。因此,视点80在xz平面上与透明显示器10的中心的方向被表示为0lt)另外,角度0 !当视点80向左偏离时可以表达为正值,而当视点80向右偏离时可以表达为负值,或者反之亦然。参考图4的4-2,示出相机20成像的数字图像22。辨识单元110检测数字图像22中的面部并且获取面部(即,视点80)与数字图像22的中心的距离。例如,当假设数字图像22的水平宽度是I (即,水平宽度的一半是0.5),则距离Cl1是小于0.5的正值。在该情形中,满足以下等式。[等式I]
Ian ft tan or ^ ,-J- = H (等式 I)当上面的等式I被修改时,可以获得以下等式。[等式2]=(等式 2)因此,辨识单元110可以使用距离Cl1以及给定的水平成像角度a来获得角度0 10由此,辨识单元110可以指定视点80在XZ平面上与透明显示器10的中心的方向0 10下面,将描述指定视点80与透明显示器10的中心的距离的方法。辨识单元110可以根据从数字图像22检测到的人的面部的尺寸获得在z轴方向上视点80与相机20的距离Dp例如,预先存储其中数字图像中的人的面部尺寸与在z轴方向视点80与相机20的距离D1匹配的信息(例如,查找表)。然后,辨识单元110根据检测到的人的面部的尺寸获得与该尺寸匹配的距离。另外,不但人的尺寸而且关于人眼之间的间隙、估计的人的年龄等的信息可以用于获得视点80与相机20的距离Dp在此,在xz平面上与透明显示器10的中心的相同位置提供相机20,如图I所示。视点80与透明显示器10的中心的距离设置为D1,其与视点80在z轴方向上与相机20的距离相同。因此,视点80在z轴方向上与透明显示器10的中心的距离可以表达为Dp由此,辨识单元110可以指定视点80在z轴方向上与透明显示器10的中心的距离Dp另外,当透明显示器10的中心与相机20在xz平面上位置不相同,但是当给出透明显示器10和相机20的位置之间的偏移距离时,可以通过执行偏移距离校正来指定透明显示器10和视点80之间的距离。如图5所示,辨识单元110通过指定视点80与透明显示器10的中心的方向0 !和距离D1辨识来辨识视点80在xz平面上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已经参考图4和图5描述了视点80在xz平面上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然而,甚至可以在yz平面辨识视点8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在yz平面上,如图6所示,可以使用垂直成像角度2 ^替代水平成像角度2 a,并且可以获得数字图像22中的距离d2替代数字图像22中的屯。由此,可以通过上面描述的方法获得视点80关于相机20的方向92。同样,即使在yz平面也使用视点80与相机20 (或者透明显示器10)的中心的距离D1 (即,在z轴方向的距离)。然而,在yz平面,相机20的位置和透明显示器10的位置在I轴方向上相互差偏移距离DtjffseP因此,根据视点80关于相机20的相对位置由偏移距离Dtjffsrt在y轴方向上校正的位置(其是从方向0 2和距离D1获得的)变成视点80关于透明显示器10在yz平面上的相对位置。上面已经描述了视点8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的辨识,但是视点80关于对象90的相对位置也可以被辨识。另外,虽然已经描述了基于数字图像视点8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的辨识,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基于从除了相机之外的另一装置,诸如红外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者从在对象90内包括的或者布置在视点80的附近的传送器接收无线电波的接收装置获得的信息来辨识视点8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辨识单元110可以辨识对象90关于透明显示器10或者视点80的相对位置。例如,辨识单元110可以根据从与相机20不同的附加相机获得的数字图像或者从诸如红外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之类的另一装置获得的信息来辨识对象90关于透明显示器10或者视点80的相对位置。辨识单元110还可以辨识对象90的尺寸。另外,辨识单元110可以根据从相机20获得的数字图像或者从诸如红外传感器或者压力传感器之类的另一装置获得的信息,辨识透明显示器10和位于透明显示器的第一表面侧的人或者人体的一部分(例如,手部)之间的距离(下面称为触摸距离)。获取单元120获取单元120获取指示透明显示器10和位于透明显示器10的第一表面(即,图2的方向A)侧的视点80之间以及透明显示器10和位于透明显示器10的第二表面(即,图2的方向B)侧的对象9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是指示透明显示器10和视点80之间以及透明显示器10和对象9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任意信息。例如,位置信息是指示视点8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以及对象9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的信息。在该情况下,例如,如图5所示,视点8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被表达为视点80与透明显示器10的中心的方向Q1和距离Dp可替代地,位置信息可以是指示视点80关于对象90的相对位置和对象9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的信息。另外,位置信息可以是包括透明显示器10、视点80以及对象90关于在一个位置设置的原点的位置的信息。透明显示器10、视点80和对象90的位置不限于中心点,而可以是中心点中的任一点或者中心点附近的任一点。任一点可以包括两个或者更多点或者可以在包括两个或者更多点的范围内。位置信息可以是包括对象90的尺寸的信息。位置信息不仅可以包括xz平面(即,水平表面)上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且可以包括yz平面上的相对位置信息。更具体地,例如,获取单元120从辨识单元110获取视点80关于透明显示器10或者对象90的相对位置。另外,例如,获取单元120从存储单元130获取对象9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当辨识单元110辨识对象9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时,获取单元120可以从辨识单元110获取对象9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获取单元120可以附加地获取对象90的尺寸。
获取单元120可以附加地获取触摸距离作为透明显示器10和位于透明显示器的第一表面侧的人或者人体的一部分之间的第一距离。例如,获取单元120可以从辨识单元110获取触摸距离。存储单元I3O存储单元130存储为显示控制装置100临时或者永久存储的信息。在该实施例中,例如,存储单元130存储对象9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例如,对象9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由显示控制装置100的管理者来设置并且存储在存储单元130中。另外,对象9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可以由辨识单元110辨识并且存储在存储单元130中。在该情形中,辨识单元110在假设对象90不频繁移动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辨识的频率。存储单元130可以附加地存储对象90的尺寸。对象90的尺寸可以由显示控制装置100的管理者设置或者可以由辨识单元110辨识。存储单元130存储用于生成要显示在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上的显示图像必需的信息。例如,存储单元130存储显示在显示图像中包括的显示对象230必需的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和显示属性。可以在显示控制单元150的显示控制中确定或者修改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和显示属性。图像生成单元140图像生成单元140可以在显示控制单元150的控制下生成要显示在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上的显示图像。例如,图像生成单元140生成包括显示对象230的显示图像,诸如菜单、图形、文本、图标或者窗口。图像生成单元140向透明显示器10输出显示图像。当透明显示器10是对在屏幕200上显示的显示对象230进行显示以便使其可立体观看的显示装置时,图像生成单元140可以生成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显示控制单元150显示控制单元150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在该实施例中,显示控制单元150具体地基于指示视点80和对象9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的位置信息来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下面将在“2. 2显示控制单元”中描述显示控制单元150的特定的显示控制的示例。
2. 2显示控制单元下面,将参考图7到23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装置100的特定显示控制的第一到第三示例。显示控制的第一示例作为显示控制的第一示例,显示控制单元150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使得通过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从视点80可观看到对象90。更具体地,显示控制单元150基于位置信息确定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中的区域(此后称为“干涉区域”)并且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使得通过干涉区域从视点80可观看到对象90。例如,确定的干涉区域包括位置信息中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与穿过视点80 的位置和对象90的位置的直线的交叉点或者呈现在该交叉点周围。图7到图10是图示干涉区域的第一到第四示例的图。参考图7,例如,干涉区域220具有以透明显示器的屏幕200与穿过视点80的位置和对象90的位置的直线之间的交叉点210为中心的宽度Wp当然,干涉区域220可能不以交叉点210为中心。可以根据对象90的尺寸改变宽度I。参考图8,例如,当时用较大的对象90时,干涉区域220可能具有比宽度W1更宽的宽度W2。可以根据透明显示器10和视点80之间的距离或者透明显示器10和对象90之间的距离改变宽度W10参考图9,例如,如图9的9-1所示,当透明显示器10和视点80之间的距离较小时,干涉区域220可以具有比宽度W1更窄的宽度W3。另外,如图9的9-2所示,例如,当透明显示器10和对象90之间的距离较小时,干涉区域220可以具有比宽度W1更宽的宽度W4。参考图10,例如,干涉区域200可以包括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与穿过视点80的位置和对象90的两个位置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两个交叉点210a和210b。在此,对象90的两个位置例如是对象90在X轴方向的两个末端的位置。干涉区域220具有作为交叉点210a和210b之间的宽度与两侧的两个宽度W5的总和的宽度。上面已经描述了其中干涉区域220包括交叉点210的示例,但干涉区域220可以是排除交叉点210的区域。也就是,干涉区域220可以呈现在交叉点周围。通过确定干涉区域,可以清楚地将假定被控制使得从视点80可观看到对象90的区域和不允许被控制的区域彼此分开。作为结果,在假定被控制使得对象90的观看不被中断的区域可以控制显示对象230的显示,而在不允许被控制的区域可以自由地显示显示对象230。另外,通过确定包括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和穿过视点80的位置和对象90的位置的直线的交叉点的区域(或者呈现在该交叉点附近的区域)作为干涉区域,可以获得包括其中容易地中断从视点80观看该对象90的区域的干涉区域。显示控制单元150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使得可以由各种方法通过干涉区域220从视点80观看对象90。例如,显示控制单元150可以通过使得不在确定的干涉区域220内显示该显示对象230而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图11是图示在包括干涉区域220的屏幕200中的显示对象230的示例的图。参考图11,显示文本的显示对象230a以便不被包括在干涉区域220中。由此,显示对象230不隐藏对象90,这是因为显示对象230未显示在干涉区域220内。也就是,即使当显示对象230显示在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上时,仍保持从视点80容易地可观看到对象90。例如,显示控制单元150可以通过将确定的干涉区域220内的显示对象230的显示属性设置为从视点80可观看到对象90的显示属性来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显示属性指代关于显示对象230的显示的任何属性,诸如显示对象230的透明度、颜色、显示开/关状态、尺寸、形状、纵横比或者旋转角度。图12是图示在包括干涉区域220的屏幕200中显示对象230的另一示例的图。参考图12,以使干涉区域220中透明度增加的方式来显示文本的显示对象230。可替代地,显示对象230a可以以相当程度被减小的尺寸或者以不被注意的颜色被显示。通过改变干涉区域220内的显示对象230的显示属性,对象90几乎不被显示对象230隐藏。也就是,即使当显示对象230在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上显示,对象90仍保持从视点80容易地可观看。例如,显示控制单元150可以通过在透明显示器10中不显示整个显示屏幕(S卩,将显示切换到关状态)来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显示对象230可以是能够通过用户的操作改变显示位置的显示对象。图13是图示在包括干涉区域220的屏幕200内显示对象移动的示例的图。如图13的13-1所示,通过诸如用户的触摸操作之类的操作在其中呈现干涉区域200的方向C上改变文本的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然后,如图13的13-2所示,例如,不在干涉区域200而在另一区域显示显示对象230a。如图13的13-3所示,例如,以使干涉区域220中的透明度增加的方式对显示对象230a进行显示。由此,对象90保持由通过用户的操作可以改变显示位置的显示对象容易地可观看,并且从视点80自由地执行操作。
视点80可以包括两个或者更多视点并且显示控制单元150可以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使得可以从两个或者更多视点中的至少一个观看对象90。图14是图示根据修改示例的干涉区域220的图。如图14的14-1所示,例如,显示控制单元150确定用于视点80a的干涉区域220a以及用于视点80b的干涉区域220b。然后,显示控制单元150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使得分别通过干涉区域220a和220b可以从视点80a和80b观看对象90。通过该控制,对象90保持从两个或者更多视点容易地可观看。显示控制单元150可以确定用于视点80a和80b之一的干涉区域(即,干涉区域220a或220b)。通过该控制,对象90保持从至少一个视点容易地可观看,并且可以向视点传递显示对象230所指示的信息。目前为止已经描述了具有在屏幕200的水平方向(即,X轴方向)受到约束的宽度的干涉区域220。然而,显示控制单元150可以确定具有在屏幕200的垂直方向(即,y轴方向)受到约束的宽度的干涉区域220。当位置信息不仅包括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且包括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时,可以用水平方向的宽度的相同方法确定垂直方向的宽度。如图14的14-2所示,例如,干涉区域220可以是具有在水平方向受到约束的宽度以及在垂直方向受到约束的宽度的区域。由此,对象90保持通过具有在水平方向受到约束的宽度以及在垂直方向受到约束的宽度的干涉区域220从视点容易地可观看,并且显示对象230可以以更宽的区域显示。上面已经描述了显示控制单元150的显示控制的第一示例。然而,即使当在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上对显示对象230进行显示时,通过显示控制对象90保持从视点80容易地可观看。显示控制的第二示例作为显示控制的第二示例,显示控制单元150基于位置信息通过确定显示对象230在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上显示的显示位置或者显示属性来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不。例如,显示控制单元150根据位置信息中视点8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或者对象9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的改变来改变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更具体地,例如,显示控制单元150根据位置信息中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与穿过视点80的位置和对象90的位置的直线之间的交叉点的位置的改变来改变对象230的显示位置。图15是图示显示位置改变的显示对象的示例的图。如图15的15-1和15-2所示,在距交叉点210预定距离L的位置显示指示价格的显示对象230b。此后,当交叉点210的位置随视点80的位置改变而移动时,如图15的15-3和15-4所示,指示对象90的价格的显示对象230的位置改变,以便将位置保持在距交叉点210预定距离L。在此,预定距离L可以是固定距离或者是根据交叉点210的位置而改变的距离。当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随视点80或者对象90的位置改变而改变时,显示对象230可以被显示在期望从视点80观看显示对象230的位置,而与视点80的位置无关。具体地,例如,可以通过根据交叉点210的改变而改变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使得显示对象230跟随对象90。因此,显示对象230可以显示在对象90的附近,而在不考虑观看对象90的视点80的位置。作为结果,显示对象230和对象90 二者可以容易地从视点80被观看,并且由此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显示对象230和对象90的相关性。例如,显示控制单元150根据位置信息中视点8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或者对象90关于透明显示器10的相对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显示对象230的显示属性。如上所描述,显示属性指代关于显示对象230的显示的任何属性,诸如显示对象230的透明度、颜色、显示开/关状态、尺寸、形状、纵横比或者旋转角度。图16是图示显示属性被改变的显示对象的示例的图。如图16的16-1和16-2所示,显示具有圆角的方形显示对象230c以环绕对象90。此后,当视点80的位置改变到靠近透明显示器10的位置时,如图16的16-3和16-4所示,屏幕200上从视点80观看对象90的范围越窄,具有圆角的方形显示对象230c的尺寸越小。由此,无论视点80位于何处,可以通过根据视点80或者对象90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显示对象230的显示属性来显示具有期望从视点80被观看的显示属性的显示对象。上面已经描述了显示控制单元150进行显示控制的第二示例。无论从视点80的什么位置观看对象90,可以通过显示控制来实现显示对象230的更期望的显示。显示控制的第三示例在显示控制的第三示例中,透明显示器10显示显示对象230以使其被立体显示并且显示控制单元150基于位置信息确定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或者显示属性。在此,例如,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是在三维空间中立体观看从视点80感知的显示对象230的位置。在该情形中,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可以是屏幕200的坐标(例如,坐标(x,y))以及三位空间中包括与屏幕200的、在与屏幕200垂直的方向上的深度(例如,z)的坐标(例如,坐标(X,y, z))。根据显示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图像生成单元140可以指定左眼对象在屏幕200中的显示位置(或左眼图像)以及右眼对象在屏幕200中的显示位置(或右眼图像)。图像生成单元140可以基于显示对象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通过执行用于立体观看的呈现直接生成包括左眼对象的左眼图像和包括右眼对象的右眼图像。另外,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可以是屏幕200中左眼对象的显示位置(或者左眼图像)以及屏幕200中右眼对象的显示位置(或者右眼图像)。
图17是图示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的示例的图。参考图17,在屏幕200上显示具有偏移0的、分别用于左眼82和右眼84的左眼对象230e和右眼对象230f。作为结果,通过偏移0生成眼睛之间的视差,并且由此左眼82和右眼84感知显示对象230d与视点80的深度D2 (S卩,z轴方向的02)。在此,例如,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是三维空间中立体观看从视点80感知的显示对象230d的位置(例如,坐标(X,y, z))。另夕卜,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可以是屏幕200中左眼对象230e的显示位置(或者左眼图像)以及屏幕200中右眼对象230f的显示位置(或右眼图像)。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属性指代关于显示对象230的显示的任何属性,诸如显示对象230的透明度、颜色、显示开/关状态、尺寸、形状、纵横比或者旋转角度。例如,形状可以是空间中的三维形状。旋转角度可以是空间中的三维旋转角度。例如,显示控制单元150确定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显示该显示对象230使得其在从透明显示器10的第一表面侧到第二表面侧的方向(即,图2的B方向或者z轴的正方向)的某一深度被立体地观看。图18是图示被显示为被立体观看的显示对 象230的示例的图。参考图18,显示控制单元150确定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230g的显示位置,使得显示对象230g被显示为在方向B (S卩,z轴的正方向)的某一深度被立体地观看。当确定了显示位置时,可以使得从视点80感知的显示对象230的深度比在对象90占据的位置距屏幕200的实际深度更近。作为结果,在不明显改变焦距(focus)的情况下,可以从视点80观看到对象90和显示对象230。作为结果,由于可以从视点80容易地一起观看到对象90和显示对象230,能够减小视点80的眼睛的疲劳。例如,显示控制单元150根据位置信息中视点80的位置或者对象90的位置的改变,改变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或者显示属性。参考图19,视点80的位置从图18中的视点80的位置改变。在该情形中,改变显示对象230d的显示位置和显示属性(旋转角度)以保持显示对象230d指示对象90的状态。通过根据视点80或者对象90的位置改变而改变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和显示属性,可以在不考虑视点80的位置的情况下显示具有在空间中期望从视点80被观看的位置和属性的显示对象230。例如,显示对象230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跟随对象90。相应地,可以在对象90的附近显示显示对象230,而不考虑观看对象90的视点80的位置。作为结果,显示对象230和对象90可以从视点80容易地观看,并且由此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显示对象230和对象90之间的相关性。显示控制单元150可以使得显示对象(此后称作“防撞对象”)被显示,以使位于透明显示器10的第一表面侧的人意识到透明显示器10的存在。图20是图示防撞对象的第一示例的图。参考图20,例如,在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器200上显示四个圆形静止防撞对象250a。另外,显示控制单元150可以根据作为透明显示器10和人或者人体的一部分(例如,手部)之间距离的触摸距离而使得防撞对象250被显示。图21是图示防撞对象250的显示的定时示例的图。参考图21,例如,当触摸距离D3小于预定阈值Dt时,显示防撞对象250。图22是图示防撞对象的显示的第二示例的图。参考图22,例如,当触摸距离D3小于预定阈值Dt时,可以在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上显示动态弹出的防撞对象250b以便被人感知到。由此,防撞对象250的显示可以防止以下情况其中当试图触摸对象90时,在没有意识到透明显示器10存在的情况下,人碰撞透明显示器10。另外,通过根据触摸距离使得防撞对象250被显示,当没有碰撞危险时,可以不显示防撞对象250。作为结果,由于可以以更宽的范围对显示对象230进行显示,能够确保人容易地从视点80观看对象90。即使当位置信息中透明显示器10和对象90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下面称为“对象布置距离”)越短,触摸距离越长时,控制显示器150也可以向人显示防撞对象250。图23是图示根据对象90的位置显示防撞对象250的定时示例的图。参考图23,触摸距离D3的预定阈值Dt在对象布置距离D4较小时(如图23的23-1所示)的情况比在对象布置距离D4较大时(如图23的23-1所示)的情况要大。一般地,当对象90更靠近时,人感觉到更易于用他的手触摸对象90。相应地,当存在人将触摸对象90的高概率时,以上面描述的方式设置防撞对象250的显示定时,以更早地显示防撞对象250,并且因此,更可能防止碰撞。上面已经描述了由显示控制单元150进行显示控制的第三示例。无论从视点80的什么位置观看对象90,通过显示控制可以实现显示对象23 0的更期望的立体显示。2. 3显示控制装置的硬件配置下面,将参考图24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装置100的硬件配置的示例。图24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显示控制装置100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参考图24,显示控制装置1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 181、只读存储器(ROM) 183、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185、图形处理单元(GPU) 187、总线189、存储器件191、以及输入/输出接口 193。CPU 181用作运算处理器件以及控制器件并且根据存储在ROM 183,RAM 185或者存储器件191中的各种程序控制显示控制装置100的所有或者一些处理。ROM 183存储CPU181使用的程序、计算参数等。RAM 185预先存储CPU 181使用的程序或者在执行该程序时适当改变的参数等。GPU 187首先根据显示屏幕的生成与显示装置(例如,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相关联地执行各种处理。总线189将CPU 18UROM 183,RAM 185以及GPU 187相互连接。另外,将存储器件191和输入/输出接口 193连接到总线189。例如,存储器件191存储诸如像操作系统(OS)或者应用程序那样的基本软件之类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在此,存储器件191的示例包括诸如硬盘之类的磁记录介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器是诸如电可擦除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0M)、快闪存储器、磁阻随机存储器(MRAM)、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FeRAM),或相变随机存取存储器(PRAM),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示例。例如,输入/输出接口 193将透明显示器10、相机20等相互连接。在此,输入/输出接口 193的示例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终端、数字可视接口(DVI)终端、以及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终端,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示例。3.处理流程下文将参考图25到27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控制处理的第一到第三示例。显示控制处理的第一示例图25是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控制处理的示意处理流程的第一示例的流程图。在显示控制处理的第一示例中,基于指示透明显示器10和视点80之间以及透明显示器10和对象9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信息,通过确定显示在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上的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或者显示属性,来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参考图25,在步骤S310,辨识单元110首先辨识视点80关于透明显示器10或者对象90的相对位置。
接着,在步骤S320,获取单元获取指示透明显示器10和视点80之间以及透明显示器10和对象9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信息。接着,在步骤S330,基于该位置信息,显示控制单元150确定要显示在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上的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或显示属性。在步骤S340,基于确定的显示位置或者确定的显示属性,图像生成单元140生成要显示在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上的包括显示对象230的显示图像。显示控制处理的第二示例图26是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控制处理的示意处理流程的第二示例的流程图。在显示控制处理的第二示例中,在显示控制处理的第一示例的步骤330中确定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使得可以通过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从视点80观看对象90。在此,将仅仅描述与图25所示的显示控制处理的第一示例中的那些不同的显示控制处理的第二 示例的步骤S332、步骤S334以及步骤S336。在步骤332,显示控制单元150基于指示透明显示器10和视点80之间以及透明显示器10和对象9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信息确定干涉区域220。接着,在步骤S334,显示控制单元150确定在显示图像中包括的显示对象230中是否存在与干涉区域220重叠的显示对象。当存在与干涉区域220重叠的显示对象230时,处理进行至步骤S336。相反,当不存在与干涉区域220重叠的显示对象230时,处理进行至步骤S340。在步骤S336,显示控制单元150改变与干涉区域220重叠的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使得显示对象230不与干涉区域220重叠。显示控制处理的第三示例图27是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控制处理的示意处理流程的第三示例的流程图。在显示控制处理的示意处理流程的第三示例中,在显示控制处理的第一示例的步骤330中,根据视点80或者对象90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在此,将仅仅描述与图25所示的显示控制处理的第一示例中的那些不同的显示控制处理的第三示例的步骤S338和步骤S339。在步骤S338,显示控制单元150指定位置信息中的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与穿过视点80的位置和对象90的位置的直线之间的交叉点。接着,在步骤S339,显示控制单元150根据交叉点的位置确定显示对象230的位置。4.总结上面已经参考图I到27描述来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控制系统I和显示控制装置100。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实现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以适合通过透明显示器10从视点80观看对象90。例如,在第一显示控制中,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使得可以通过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从视点80观看对象90。由此,即使当显示对象230被显示在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上时,保持从视点80容易地可观看到对象90。在第二显示控制中,基于位置信息,通过确定要显示在透明显示器10的屏幕200上的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或者显示属性,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由此,无论观看对象90的视点80的什么位置,可以实现显示对象230的更期望的显示。在第三显示控制中,基于位置信息,通过确定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230的显示位置或者显示属性,控制透明显示器10的显示。由此,无论观看对象90的视点80的什么位置,可以实现显示对象230的更期望的显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 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出现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以及改变,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效物的范围内。在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中,例如,已经描述了包括辨识单元和图像生成单元的显示控制装置,但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显示控制装置可以不包括辨识单元和图像生成单元并且直接或者间接连接到显示控制装置的另一装置可以包括辨识单元和图像生成单元。此外,本技术还可以被配置如下(I) 一种对包括屏幕的透明显示器的显示进行控制的显示控制装置,所述屏幕被配置为透射从位于第二表面侧的对象到达的光使得从位于作为与第二表面相对表面的第一表面侧的视点可观看到该对象,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获取指示透明显示器和所述视点之间以及所述透明显示器和所述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信息;以及显示控制单元,基于所述位置信息控制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显示。( 2)根据(I)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基于所述位置信息,显示控制单元通过确定显示在透明显示器的屏幕上的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或者显示属性来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3)根据(I)或(2)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使得通过所述透明显示器的屏幕从所述视点可观看到所述对象。(4)根据(3)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基于所述位置信息确定透明显示器的屏幕上的区域并且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使得通过该区域从所述视点可观看到该对象。(5)根据(4)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确定的区域包括位置信息中透明显示器的屏幕与穿过视点的位置和对象的位置的直线之间的交叉点,或者在交叉点周围呈现。(6)根据(4)或(5)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通过不在所确定的区域中对显示对象进行显示来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7)根据(4)或(5)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通过将所确定的区域中的显示对象的显示属性设置为从该视点可观看到对象的显示属性来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
/Jn o(8)根据(6)或(7)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对象是通过用户的操作改变显示位置的显示对象。(9)根据(3)至(8)任一项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视点包括两个或者更多视点,以及所述显示控制单元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使得从两个或者更多视点中的至少一个可观看到该对象。(10)根据(2)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单元根据位置信息中视点关于透明显示器的相对位置或者对象关于透明显示器的相对位置的改变,来改变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或者显示属性。
(11)根据(10)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根据位置信息中透明显示器的屏幕与穿过所述视点的位置和所述对象的位置的直线之间的交叉点的位置的改变,改变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12)根据(2)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透明显示器对显示对象进行显示以使显示对象可立体地观看,以及显示控制单元基于位置信息确定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或者显示属性。(13)根据(12)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确定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使得在从透明显示器的第一表面侧到透明显示器的第二表面侧的方向上以 某一深度立体地观看显示对象。(14)根据(12)或(13)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根据位置信息中视点的位置或者对象的位置的改变,改变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或者显示属性。(15)根据(12)至(14)中任一项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使对显示对象进行显示,以使得位于透明显示器的第一表面侧的人意识到透明显示器的存在。(16)根据(15)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获取单元附加地获取透明显示器和人或者人体的一部分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显示控制单元根据第一距离使得对显示对象进行显示以使人意识到透明显示器的存在。(17)根据(16)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即使当位置信息中透明显示器的位置和对象的位置之间的第二距离越短,第一距离越长时,显示控制单元使得对显示对象进行显示以使人意识到透明显示器的存在。(18)根据(I)至(17)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视点是位于透明显示器的第一表面侧的人的眼睛,以及显示控制装置通过辨识人的面部关于透明显示器或者对象的相对位置,来识别所述视点关于透明显示器或者对象的相对位置。(19) 一种对包括屏幕的透明显示器的显示进行控制的显示控制方法,该屏幕被配置为透射从位于第二表面侧的对象到达的光使得从位于与第二表面相对的表面的第一表面侧的视点可观看到该对象,该显示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指示透明显示器和视点之间以及透明显示器和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信息;以及基于位置信息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20)—种用于使得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包括屏幕的透明显示器连接的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该屏幕配置为透射从位于第二表面侧的对象到达的光使得从位于作为与第二表面相对的表面的第一表面侧的视点可观看到该对象获取指示透明显示器和视点之间以及透明显示器和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信息;以及基于位置信息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本公开包含与2011年7月6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1-150485中公开的内容有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以引用 的方式合并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对包括屏幕的透明显示器的显示进行控制的显示控制装置,所述屏幕被配置为透射从位于第二表面侧的对象到达的光使得从位于作为与第二表面相对表面的第一表面侧的视点可观看到该对象,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获取指示透明显示器和所述视点之间以及所述透明显示器和所述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信息;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基于所述位置信息控制所述透明显示器的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基于所述位置信息,显示控制单元通过确定显示在透明显示器的屏幕上的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或者显示属性来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使得通过所述透明显示器的屏幕从所述视点可观看到所述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基于所述位置信息确定透明显示器的屏幕上的区域并且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使得通过该区域从所述视点可观看到该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确定的区域包括位置信息中透明显示器的屏幕与穿过视点的位置和对象的位置的直线之间的交叉点,或者在交叉点周围呈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通过不在所确定的区域中对显示对象进行显示来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通过将所确定的区域中的显示对象的显示属性设置为从该视点可观看到对象的显示属性来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Jn o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对象是通过用户的操作改变显示位置的显示对象。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视点包括两个或者更多视点,以及 所述显示控制单元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使得从两个或者更多视点中的至少一个可观看到该对象。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控制单元根据位置信息中视点关于透明显示器的相对位置或者对象关于透明显示器的相对位置的改变,来改变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或者显示属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根据位置信息中透明显示器的屏幕与穿过所述视点的位置和所述对象的位置的直线之间的交叉点的位置的改变,改变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 其中,透明显示器对显示对象进行显示以使显示对象可立体地观看,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基于位置信息确定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或者显示属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确定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使得在从透明显示器的第一表面侧到透明显示器的第二表面侧的方向上以某一深度立体地观看显示对象。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根据位置信息中视点的位置或者对象的位置的改变,改变用于立体观看的显示对象的显示位置或者显示属性。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显示控制单元使对显示对象进行显示,以使得位于透明显示器的第一表面侧的人意识到透明显示器的存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 其中,获取单元附加地获取透明显示器和人或者人体的一部分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根据第一距离使得对显示对象进行显示以使人意识到透明显示器的存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即使当位置信息中透明显示器的位置和对象的位置之间的第二距离越短,第一距离越长时,显示控制单元使得对显示对象进行显示以使人意识到透明显示器的存在。
1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视点是位于透明显示器的第一表面侧的人的眼睛,以及显示控制装置通过辨识人的面部关于透明显示器或者对象的相对位置,来识别所述视点关于透明显示器或者对象的相对位置。
19.一种对包括屏幕的透明显示器的显示进行控制的显示控制方法,该屏幕被配置为透射从位于第二表面侧的对象到达的光使得从位于与第二表面相对的表面的第一表面侧的视点可观看到该对象,该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指示透明显示器和视点之间以及透明显示器和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目息;以及 基于位置信息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
20.一种用于使得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包括屏幕的透明显示器连接的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该屏幕配置为透射从位于第二表面侧的对象到达的光使得从位于作为与第二表面相对的表面的第一表面侧的视点可观看到该对象 获取指示透明显示器和视点之间以及透明显示器和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目息;以及 基于位置信息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
全文摘要
一种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程序。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对包括屏幕的透明显示器的显示进行控制,该屏幕配置为透射从位于第二表面侧的对象到达的光使得从位于与第二表面相对的表面的第一表面侧的视点可观看该对象。该显示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获取指示透明显示器和视点之间以及透明显示器和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位置信息;以及显示控制单元,基于位置信息控制透明显示器的显示。
文档编号G09G3/36GK102868897SQ20121022613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
发明者野田卓郎 申请人:索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