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687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码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数码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电话防伪是通过电话查询来验证产品真伪的一种防伪方式,也是数码防伪技术最早的一种应用。电话防伪的原理是为每一件入网的产品设置一个唯一的编码,并把这一编码储存在中心数据库中,同时在全国建立起电话查询鉴别网络。消费者购买到贴有电话防伪标识物的商品,只需拨打电话,按提示输入商品上的编码,即可知道产品的真伪。电话防伪其查询方式可以为800免费电话查询,400免长途费电话查询,固定电话查询,手机查询。电话防伪具有如下特点I、标识的唯一性。任何一枚电话防伪标识物都是唯一的;且只能一次性全程使用,假冒者无法仿造重复使用。2、防伪的可靠性。它浓缩了多项高科技手段所具有的防伪机理。防伪者即使掌握了该防伪标识的制造方法,也无法对某一产品的防伪标识进行有效的仿制;不仅无法批量制造使用,而且在经济上得不偿失,时间上也不允许。实现了技术的可转让性和防伪标识的不可仿造性的二者有机统一。3、鉴别的简易性。消费者无论在何时何地均可通过程控电话输入标识上的编码,由计算机系统自动鉴别,即可得到生产厂家、商品真伪等相关信息,全过程只需几十秒。4、管理的统一性。此防伪标识物可用于任何种类的商品上,利用遍布全国的电话网络,建立起全国性的打假防伪网络,随时监控、统一管理。5、功能的延展性。电话防伪除了具有商品防伪和为入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外,还可在打击走私、票证管理、网上营销等方面发挥其独特和积极的作用,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工打假的费用。由于上述电话防伪技术具有的特点,使其在已有的防伪行业中,得到普遍使用。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发现,存在大量回收旧编码造假的现象,有一码多印的造假的现象,有随机编码造假的现象,更有甚者,有自行伪造查询中心的造假现象。由此可见,提供防伪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电话防伪技术中存在造假现象,影响电话防伪技术可靠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难于伪造,并易于识别的数码防伪标签。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数码防伪标签,包括一承载防伪信息的标签体,所述标签体的反面为连接面,所述标签体的正面设置有版面信息区、共同防伪特征区以及数码防伪特征区,所述版面信息区设置有版面信息,所述共同防伪特征区设置有共同防伪特征信息,所述数码防伪特征区设置有独立防伪特征信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中,所述版面信息区、共同防伪特征区以及数码防伪特征区沿标签体正面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数码防伪特征区位于版面信息区和共同防伪特征区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标签体为纸质标签体。根据上述方案得到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I)防伪效果好,不易伪造,可靠性高;(2)实用性强,能够适用于各个领域的产品防伪;(3)识别效率高,能够快速的进行识别,准确度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码防伪标签100,包括一承载防伪信息的标签体101。该标签体101可以采用纸质标签体101,其反面作为连接面,具体可以设计成粘贴面,这样便于标签体101与待防伪物件的连接,提高其实用性。标签体101的正面用于承载防伪信息,根据需要其上设置有版面信息区101a、共同防伪特征区IOlb以及数码防伪特征区101c。版面信息区IOla用于承载如厂商信息等相关的信息。共同防伪特征区IOlb用于承载一般防伪标签都具有的防伪信息。数码防伪特征区IOlc用于承载每个防伪标签不同的防伪信息,如多彩数字和微小数字信息等。对于上述的版面信息区101a、共同防伪特征区IOlb以及数码防伪特征区IOlc之间的分布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分布方式,如版面信息区101a、共同防伪特征区IOlb以及数码防伪特征区IOlc沿标签体101正面的宽度方向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或者,数码防伪特征区IOlc设置于版面信息区IOla和共同防伪特征区IOlb的下方。基于上述方案得到的本实用新型,其具体实施如下首先根据需要制成纸质标签体101,在标签体101的反面形成粘贴面,正面形成信息承载面,并根据设计划分成版面信息区101a、共同防伪特征区IOlb以及数码防伪特征区101c。接着,进行多项信息将分批进行设置其中版面信息区101a、和共同防伪特征区IOlb承载的“版面信息”和“共同防伪印刷特征”将送交给印刷厂,通过传统防伪印刷手段进行“初次印刷”,并预留出数码防伪特征区101c。最后,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数码喷印或者激光印刷对数码防伪特征区IOlc形成独立防伪印刷特征信息,由此形成数码防伪标签10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数码防伪标签,包括一承载防伪信息的标签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体的反面为连接面,所述标签体的正面设置有版面信息区、共同防伪特征区以及数码防伪特征区,所述版面信息区设置有版面信息,所述共同防伪特征区设置有共同防伪特征信息,所述数码防伪特征区设置有独立防伪特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数码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版面信息区、共同防伪特征区以及数码防伪特征区沿标签体正面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数码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防伪特征区位于版面信息区和共同防伪特征区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数码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体为纸质标签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数码防伪标签,包括一承载防伪信息的标签体,该标签体的反面为连接面,所述标签体的正面设置有版面信息区、共同防伪特征区以及数码防伪特征区,所述版面信息区设置有版面信息,所述共同防伪特征区设置有共同防伪特征信息,所述数码防伪特征区设置有独立防伪特征信息。本实用新型防伪效果好,不易伪造,可靠性高。
文档编号G09F3/02GK202711591SQ20122034428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
发明者范林娟, 俞熹, 俞丰 申请人:上海安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