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器净化及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134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净水器净化及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涉及净水器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净水器净化装置及其演示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净水器在净水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在密闭且不可视的净水器设备中进行,这样消费者看不到净水器滤芯净化的过程,难以了解内部的处理过程,因此对消费者和商家来说,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消费者不能深入了解净水器滤芯是如何净化水的,从而也就不能全面了解净水器的功能和净化处理的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还可以直观演示净化处理全过程而且携带方便的净水器净化装置。下面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净水器净化及演示装置,包括透明容器身、容器盖和净水器滤芯,透明容器身与容器盖之间密封固定连接构成封闭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滤芯和容器盖固定连接,净水器滤芯置于所述封闭空腔内,所述容器盖上设有中心连接管孔和侧孔,容器盖上的中心连接管孔与净水器滤芯的中心连通,容器盖上的侧孔与所述封闭空腔连通。所述容器盖上设有一凹腔,在凹腔的内壁面上设有内螺纹,净水器滤芯的上端设有滤芯中心上凸部,且在滤芯中心上凸部设有外螺纹,容器盖凹腔的内螺纹与滤芯中心上凸部的外螺纹配合连接,滤芯中心上凸部的底端部与容器盖上的相对应处凹腔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滤芯中心上凸部的顶端部与容器盖上的相对应处凹腔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净水器滤芯的下端设有滤芯中心下凸部,所述透明容器身的内侧底面设有凹腔,净水器滤芯的滤芯中心下凸部与透明容器身的内侧底面的凹腔壁之间设有间隙,净水器滤芯的下端面与透明容器身的内侧底面平行间隔设置。所述透明容器身为一圆桶体,圆桶体的上端开口的外侧壁面上设有外螺纹,圆桶体的内侧底面设有一圆柱形腔,对应的在圆桶体的外侧底面设有环形凸沿构成透明容器身的支撑部,所述容器盖为一圆饼状盖体,圆饼状盖体的外侧壁面设有凸条,圆饼状盖体自内侧盖面向上设有突出圆饼状盖体的圆柱形凹腔且在其顶部设有密封圈放置位,该密封圈放置位与圆柱形凹腔的顶面之间设有间隔距离,中心连接管孔水平设置且与该圆柱形凹腔连通,该圆柱形凹腔的外侧壁面构成握手部且设有防滑凸条,圆饼状盖体自内侧盖面向下设有突出的圆环形凸壁,在圆环形凸壁的内侧面上设有内螺纹,且在内螺纹的下端螺牙侧设有密封圈放置位。所述透明容器身与容器盖之间螺纹固定连接,在圆饼状盖体的内侧盖面设有密封圈放置槽,在容器盖上安装有提手。所述容器盖上的中心连接管孔水平设置。[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可知,自来水或污水从侧孔灌入后,再连接压力输送管,通过压力输入管给容器里增压,水由滤芯周边向净水器滤芯中心运动,净水器滤芯的滤网对水进行净化,通过净水器滤芯净化后的洁净水最后从中心连接管孔流出。由于净水器滤芯和容器盖固定连接,容器的底部采用了吻合滤芯的凸部结构,减少多余积水,还大大减少了多余空间的压缩,使演示时间更快,且容器为透明容器身,可直观演示水净化处理的全过程,演示结束后,可以拧动容器盖,将净水器滤芯和容器盖一体从透明容器身中取出,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净水器在净水的过程中因消费者看不到净水器滤芯净化的过程所造成的缺陷,同事本实用新型专利还可以作为水净化装置使用下面更具体的优点I)通过所述容器盖结构,减少了透明容器的内空间、出水口更合理,使内空间的缩小,如用于演示时,演示的效果更快;出水口横向设计,降低出水口的位置,方便出水,进水·口和进气口为同一进口,使外观、密封都得到加强。上盖有两道螺纹,即上盖内、外凹腔螺纹。2)容器盖内凹腔的内螺纹的设计,使得容器盖直接含住并固定净水器滤芯,这样容易密封且安装方便更加合理;透明容器身与容器盖之间螺纹固定连接,增强了容器盖与透明容器身的密封程度,不容易脱开。3)透明容器身底部的凸凹结构,减少透明容器身底部的多余空间,也就是减少容器底部的存水。4)圆饼状盖体自内侧盖面向上设有突出圆饼状盖体的圆柱形凹腔且在其顶部设有密封圈放置位,这样密封效果好,且不影响容器盖与容器的结合。

图I本实用新型净水器净化及演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图I的侧视图;图4是图3在A-A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4,本实用新型净水器净化及演示装置,包括透明容器身I、容器盖2和净水器滤芯3,透明容器身I的上部设有开口部,透明容器身I开口部的顶端面与容器盖2之间密封固定连接后构成封闭的净水器空腔即封闭空腔,净水器滤芯3和容器盖2固定连接,净水器滤芯3置于所述封闭空腔内,净水器滤芯3与透明容器身I同轴线设置,净水器滤芯3呈悬空状态,在容器盖2上设有中心连接管孔21和侧孔22,容器盖上的中心连接管21与净水器滤芯的中心连通,容器盖上的侧孔22与所述封闭空腔连通,可见,净水器滤芯的外部空间是由净水器滤芯的外侧面与透明容器身I的内侧面构成,净水器滤芯的中部空间是由净水器滤芯的中心部与容器盖2之间构成,侧孔22连通净水器滤芯的外部空间,经净水器滤芯滤网部与净水器滤芯的中部空间连通,然后再与侧孔22连通。[0023]如图4,在容器盖2上设有一凹腔,在凹腔的内壁面上设有内螺纹,净水器滤芯3的上端设有滤芯中心上凸部31,且在滤芯中心上凸部31设有外螺纹,容器盖2的凹腔的内螺纹与滤芯中心上凸部31的外螺纹配合连接,滤芯中心上凸部的顶端部与底端部之间均设有密封圈即密封圈4与密封圈5,这样在密封圈4与密封圈5之间形成与净水器滤芯的中心部连通的腔体45,中心连接管孔21与该腔体45连通。在净水器滤芯的下端设有滤芯中心下凸部32,在透明容器身I的内侧底面设有凹腔11,净水器滤芯的滤芯中心下凸部32与透明容器身的内侧底面的凹腔壁之间设有间隙。其中容器盖上的中心连接管孔水平设置。在容器盖上安装有提手。自来水或污水从侧孔22带压力灌入,水压下水经过滤芯周面向净水器滤芯3的中心运动,净水器滤芯3的滤网对水进行净化,通过净水器滤芯净化后的洁净水由净水器滤芯的中心部进入腔体45,最后从中心连接管孔21流出。下面是更具体的结构描述透明容器身I为一圆桶体,圆桶体的上端开口的外侧壁面上设有外螺纹,圆桶体的内侧底面设有一圆柱形腔,对应的在圆桶体的外侧底面设有环形凸沿构成透明容器身的支撑部,即透明容器身I的底部为凸凹结构。容器盖2为一圆 饼状盖体,圆饼状盖体的外侧壁面设有凸条23,圆饼状盖体自内侧盖面向上设有突出圆饼状盖体的圆柱形凹腔24且在其顶部设有密封圈4的放置位,该密封圈的放置位与圆柱形凹腔的顶面25之间设有间隔距离,中心连接管孔水21平设置且与该圆柱形凹腔24连通,该圆柱形凹腔的外侧壁面构成握手部且设有防滑凸条26,圆饼状盖体自内侧盖面向下设有突出的圆环形凸壁27,在圆环形凸壁的内侧面上设有内螺纹,且在内螺纹的下端螺牙侧设有密封圈5的放置位。本实用新型所述净水器净化及演示装置既可以用作实际净水之用,还可以用于净水器水净化演示之用,让消费者能深入了解净水器滤芯是如何净化水的,从而能全面了解净水器的功能和净化处理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净水器净化及演示装置,包括透明容器身、容器盖和净水器滤芯,透明容器身与容器盖之间密封固定连接构成封闭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滤芯和容器盖固定连接,净水器滤芯置于所述封闭空腔内,所述容器盖上设有中心连接管孔和侧孔,容器盖上的中心连接管孔与净水器滤芯的中心连通,容器盖上的侧孔与所述封闭空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净水器净化及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上设有一凹腔,在凹腔的内壁面上设有内螺纹,净水器滤芯的上端设有滤芯中心上凸部,且在滤芯中心上凸部设有外螺纹,容器盖凹腔的内螺纹与滤芯中心上凸部的外螺纹配合连接,滤芯中心上凸部的底端部与容器盖上的相对应处凹腔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滤芯中心上凸部的顶端部与容器盖上的相对应处凹腔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净水器滤芯的下端设有滤芯中心下凸部,所述透明容器身的内侧底面设有凹腔,净水器滤芯的滤芯中心下凸部与透明容器身的内侧底面的凹腔壁之间设有间隙,净水器滤芯的下端面与透明容器身的内侧底面平行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净水器净化及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容器身为一圆桶体,圆桶体的上端开口的外侧壁面上设有外螺纹,圆桶体的内侧底面设有一圆柱形腔,对应的在圆桶体的外侧底面设有环形凸沿构成透明容器身的支撑部, 所述容器盖为一圆饼状盖体,圆饼状盖体的外侧壁面设有凸条,圆饼状盖体自内侧盖面向上设有突出圆饼状盖体的圆柱形凹腔且在其顶部设有密封圈放置位,该密封圈放置位与圆柱形凹腔的顶面之间设有间隔距离,中心连接管孔水平设置且与该圆柱形凹腔连通,该圆柱形凹腔的外侧壁面构成握手部且设有防滑凸条,圆饼状盖体自内侧盖面向下设有突出的圆环形凸壁,在圆环形凸壁的内侧面上设有内螺纹,且在内螺纹的下端螺牙侧设有密封圈放置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净水器净化及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容器身与容器盖之间螺纹固定连接,在圆饼状盖体的内侧盖面设有密封圈放置槽,在容器盖上安装有提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净水器净化及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上的中心连接管孔水平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净水器净化及演示装置,包括透明容器身、容器盖和净水器滤芯,透明容器身与容器盖之间密封固定连接构成封闭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滤芯和容器盖固定连接,净水器滤芯置于所述封闭空腔内,所述容器盖上设有中心连接管孔和侧孔,容器盖上的中心连接管孔与净水器滤芯的中心连通,容器盖上的侧孔与所述封闭空腔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直观演示净化处理全过程而且携带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G09B25/02GK202778012SQ20122040684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6日
发明者朱伯威 申请人:朱伯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