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口式书角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6223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张口式书角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教体育用品,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张口式书角夹。
背景技术
普通的书角夹,两个夹板为平行设置,形成的夹口较小,而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书角处会变厚并微卷,当要把书角塞入到书角夹时,由于书角太厚或微卷会非常难塞入,甚至当书角塞入后,书角已经翻折了。而要正常塞入,需要手压住书角的前后面,才能塞入,非常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导入书角功能的张口式书角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张口式书角夹,包括前后两面平行的夹板(1),夹板(I)为直角三角形,在两夹板(I)对应的垂直边之间封有侧板(2),并在夹板(I)和侧板(2)之间形成夹腔,在两个夹板(I)的长边之间留有夹口(3),在所述夹口(3)两边的夹板
(I)长边上设置有导板(4),导板(4)为弧形板,两块导板(4)的弧顶相对,导板(4)的两条边为平行的直边,其中一条直边与夹板(I)的长边固定,另一条直边往外侧翻卷,其翻卷角度为 30-4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板的夹口端增加导板,并使导板朝向外侧翻卷,这样,在夹口的两边形成一个向外的张口,对书角塞入书角夹的夹腔的过程起到导向作用,从而大大方便了书本的塞入,避免了书本塞入过程中书角易卷的问题,既方便又实用。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方便加工制造,所述导板(4)、夹板(I)和侧板(2)通过
注塑一体成型。所述导板(4)的翻卷角度为40°。导板的翻卷角度为40°时,开口的张大效果和书角塞入的顺畅性较好。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板的夹口端增加导板,并使导板朝向外侧翻卷,这样,在夹口的两边形成一个向外的张口,对书角塞入书角夹的夹腔的过程起到导向作用,从而大大方便了书本的塞入,避免了书本塞入过程中书角易卷的问题,既方便又实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夹板1、侧板2、夹口 3和导板4构成。其中,夹板I为等边直角三角形的平板,夹板I的厚度为l-2mm,两块夹板I平行分布,且对应的垂直边位于同一侧,两平行夹板I之间的间距为10-15mm。在两块夹板I对应的垂直边之间封有侧板2,侧板2的两个端面分别与对应的夹板I的板面齐平,并在夹板I和侧板2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夹腔,该夹腔在两个夹板I的长边所在端留有夹口 3,并且夹板I在夹口 3所在端设置有导板4,导板4为弧形板,两块导板4的弧顶相对,导板4的两条边为平行的直边,其中一条直边与夹板I的长边固定,另一条直边往外侧翻卷,其翻卷角度为30-45°,作为优选,所述导板4的翻卷角度为40°。所述导板4、夹板I和侧板2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权利要求1.一种张口式书角夹,包括前后两面平行的夹板(1),夹板(I)为直角三角形,在两夹板(I)对应的垂直边之间封有侧板(2),并在夹板(I)和侧板(2)之间形成夹腔,在两个夹板(I)的长边之间留有夹口(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口(3)两边的夹板(I)长边上设置有导板(4),导板(4)为弧形板,两块导板(4)的弧顶相对,导板(4)的两条边为平行的直边,其中一条直边与夹板(I)的长边固定,另一条直边往外侧翻卷,其翻卷角度为30-4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口式书角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4)、夹板(I)和侧板(2)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口式书角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4)的翻卷角度为4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张口式书角夹,包括前后两面平行的夹板(1),在夹板(1)对应的垂直边之间封有侧板(2),并在夹板(1)和侧板(2)之间形成夹腔,在两个夹板(1)的长边之间留有夹口(3),在夹口(3)两边的夹板(1)长边上设置有导板(4),导板(4)为弧形板,两块导板(4)的弧顶相对,导板(4)的一条直边与夹板(1)固定,另一条直边往外侧翻卷,其翻卷角度为30-4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板的夹口端增加导板,并使导板朝向外侧翻卷,这样,在夹口的两边形成一个向外的张口,对书角塞入式书角夹的夹腔的过程起到导向作用,从而大大方便了书本的塞入,避免了书本塞入过程中书角易卷的问题,既方便又实用。
文档编号B42D3/00GK203004576SQ20122071733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
发明者杨可欣 申请人:杨可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