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玩具学习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4463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玩具学习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在多种条件下使用的学习机,学习机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连接体,所述的连接体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连接部,一条旋转轴连接第一壳体,另一条旋转轴连接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两条旋转轴,两个壳体分别绕不同的旋转轴旋转,扩大了翻转的范围,改善了现在的学习机由于两个壳体之间同轴连接,导致偏转角度受限太大,难以满足多种情景下学习的问题;同时,由于两壳体异轴旋转使得两壳体的壳体边缘不直接接触挤压固定,改善了线接触情况下压强大造成的边缘崩损的问题。
【专利说明】—种玩具学习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学习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玩具学习机。
【背景技术】
[0002]当前的学习机多半是翻盖的笔记本电脑的缩小版,但是现在的有翻盖的学习机只适合平放在桌面上使用,使用方式受到限制难以满足孩子们在各种各样的姿势下的学习。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在多种条件下使用的学习机;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学习机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连接体,所述的连接体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连接部,一条旋转轴连接第一壳体,另一条旋转轴连接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通过连接部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的第一旋转轴活动连接于第一壳体的一边,所述的第二旋转轴活动连接于第二壳体相邻于第一壳体的一边。由于连接体结构简单且一体成型,损坏时可以很方便将新的连接体换上继续使用,同时,一体成型的结构使得连接体结构稳定,能够更多的承受外界施加的压力。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邻的一边各有一个连接槽,连接槽包括轴接开孔,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两端延伸出轴接部件,所述的轴接部件分别对应活动连接于所述的轴接开孔内。轴接部件和轴接开孔的配合使得翻转更为方便,相比于现在学习机使用的过盈配合之类需要注意更多东西的方式来说结构要简单一些,降低了工艺难度,减少生产成本。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正面贴合和背面贴合的时候,所述两壳体上对应轴接开孔之间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且两壳体平展放置时,两壳体之间存在间隙使得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可以围绕第二或第一壳体从正面贴合翻转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背面相贴。现有的翻转至最大角度时,两个壳体的边缘抵紧,如果继续翻动壳体,压力以旋转轴为支点传递到壳体边缘,会进一步的增大,而两个壳体的边缘为线接触,接触面积小,因此,当壳体翻转到最大位置时,轻微的触碰都有可能在壳体的边缘造成巨大的压强,从而导致壳体断裂。本技术方案两个壳体在翻动过程中,其相对的边缘都不存在接触,翻转时两个壳体要么正面贴合,要么背面贴合,两者方式都属于面接触的定位,应力作用到壳体上没有杠杆的放大相应,同样的压力下,单位面积的压降也更小,因此壳体不易断裂,可靠性更高。且背面贴合使用时,减小占的面积和体积,适宜手持使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壳体的背面设置有支撑槽,支撑槽相对壳体表面内凹,所述的支撑槽内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的表面与壳体表面齐平,支撑部包括支撑旋转轴,支撑旋转轴设置在远离连接槽的支撑槽的一边,所述的支撑部开启处的支撑槽的一边有一个弧形的翻启槽,并在相应的支撑部处设置与翻启槽配合的弧形的凹沿。将支撑部撑起,配合壳体平放可以得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正面向上的角度适宜桌面或膝盖上使用;支撑部的表面与壳体表面齐平使得第二壳体背面平放时没有阻碍,而翻启槽和凹沿的的设置使得,内嵌的支撑部能够方便开启。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第一支撑片的上表面有片槽,第二支撑片可以嵌入片槽,第二支撑片在远离连接槽的片槽的一边设置有旋转轴。放置桌面时,需要的更接近垂直的角度此时可以使用长些的支撑片,而放置在膝盖等地方时,需要的角度偏水平,这时使用短些的支撑片更为适合,多支撑部件的存在,使得角度和高度的选择更多,方便在更多种的情景下使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旋转轴是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共同的旋转轴。公用旋转轴保证多支撑部件的翻转无碍,同时节省材料、降低了工艺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分别和连接部活动连接,且第一旋转轴和第一壳体,第二旋转轴和第二壳体分别连接。两条旋转轴分别和连接部活动连接,则其中一条旋转轴损坏时,只需要换掉一条旋转轴即可,而不需要将整个连接体替换,降低了维修的成本。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壳体的连接槽和支撑部之间还甚至有一端倾斜坡,所述倾斜坡由连接槽向支撑部方向延伸。手持的时候,手掌置于倾斜坡处,即可托住学习机,即倾斜坡的设置使得学习机手持时更加方便使用。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壳体出了其连接槽所在的一边外的三边设置有一圈向壳体正面的凸沿,所述的凸沿内侧的大小可以容纳第二壳体而将第二壳体限位包起。凸沿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闭合时能够更为紧密的盖合,且同时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接触的壳体边缘不是完全对齐的,避免完全对齐时,翻启其中一个壳体可能出现的两壳体边缘相抵而难以翻启且容易损坏的情况。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壳体背面存在一个支撑槽,支撑槽内设置有一个支撑部,支撑部的旋转轴设置在支撑槽远离第一壳体的一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背面都有一个支撑部,并且使用不同的支撑部可以方便不同场景下学习机的使用,这使得学习机可选的使用方式和适用的场景范围变大。
[0016]现有的学习机两个壳体之间同轴旋转,在旋转到一定角度时两个壳体的边缘必然接触,从而限制了壳体的旋转角度,一般不超过180°,因此现有的学习机只适宜平放在桌面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两条旋转轴,两条旋转轴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间距,因此连接体拉开了两个壳体之间的间距,两个壳体分别绕不同的旋转轴旋转,扩大了翻转的范围,学习机可以反转放置,甚至能手持操作,使用者可以躺在床上、坐在沙发上等环境下使用学习机,拓展了学习机的使用范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学习机平展状态下的后视图。
[0018]其中:1、操作板;2、显示板;3、连接体;4、第一旋转轴;5、第二旋转轴;6、连接部;11、第一连接槽;21、第二连接槽;22、倾斜坡;23、支撑部;100、轴接部件;111、轴接开孔;112、凸沿;230、第一支撑片;231、第二支撑片;232、支撑旋转轴;234、翻启槽。【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学习机平展状态下的后视图,学习机包括操作板1、显示板2和连接体3,操作板I和显示板2通过连接体3活动连接;连接体3包括第一旋转轴4、第二旋转轴5和连接部6,第一旋转轴4和第二旋转轴5与连接部6 —体成形,且第一旋转轴4和第二旋转轴5的两端各有一个轴向向外突出的圆柱状的轴接部件100 ;而操作板I还包括设置在操作板I 一边的第一连接槽11和位于该连接槽上下两端的轴接开孔111,对应的在显示板2相邻于第一连接槽11的一边也设置有第二连接槽21和位于第二连接槽21上下两端的轴接开孔111,所述第一连接槽11和第二连接槽21两端的轴接开孔111与第一旋转轴以及第二旋转轴两端的轴接部件100分别活动连接;另外,显示板2还包括由第二连接槽21向显示板2底面延伸的倾斜坡22和位于显示板2背面中部的内凹的支撑槽,支撑槽内嵌设置有支撑部23,支撑部23的表面与壳体表面齐平。现有的学习机两个壳体之间同轴旋转,在旋转到一定角度时两个壳体的边缘必然接触,从而限制了壳体的旋转角度,一般不超过180°,因此现有的学习机只适宜平放在桌面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两条旋转轴,两条旋转轴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间距,因此连接体拉开了两个壳体之间的间距,两个壳体分别绕不同的旋转轴旋转,扩大了翻转的范围,学习机可以反转放置,甚至能手持操作,使用者可以躺在床上、坐在沙发上等环境下使用学习机,拓展了学习机的使用范围。而支撑部、倾斜坡的设置使得学习机能够在桌面使用也方便手持使用,另外简单的连接体结构使得制作工艺难度小,需要的材料也很少,减少了制造成本,同时简单的结构使得部分结构损坏时能够方便更换。
[0021]如上所述的操作板I和显示板2正面贴合和背面贴合的时候,所述两壳体上对应轴接开孔111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旋转轴4和第二旋转轴5之间的距离,且两壳体平展放置时,两壳体之间存在间隙使得操作板I或显示板2可以围绕显示板2或操作板I从正面贴合翻转至操作板I和显示板2的背面相贴。现有的翻转至最大角度时,两个壳体的边缘抵紧,如果继续翻动壳体,压力以旋转轴为支点传递到壳体边缘,会进一步的增大,而两个壳体的边缘为线接触,接触面积小,因此,当壳体翻转到最大位置时,轻微的触碰都有可能在壳体的边缘造成巨大的压强,从而导致壳体断裂。本技术方案两个壳体在翻动过程中,其相对的边缘都不存在接触,翻转时两个壳体要么正面贴合,要么背面贴合,两者方式都属于面接触的定位,应力作用到壳体上没有杠杆的放大相应,同样的压力下,单位面积的压降也更小,因此壳体不易断裂,可靠性更高。且背面贴合使用时,减小占的面积和体积,适宜手持使用。
[0022]如上所述的位于操作板2背面的支撑部23还包括第一支撑片230和第二支撑片231和片槽,片槽设置在第一支撑片230的外表面,而第二支撑片231内嵌在片槽内,第一支撑片230和第二支撑片231通过共有的支撑旋转轴234同轴各自翻转。第二支撑片231还可以不与第一支撑片共用旋转轴而另外设置一个旋转轴翻转;支撑部23起到支撑作用,方便学习机放置在桌面或膝盖等环境上使用时能够方便使用,而且由于存在高度不同的两个支撑片故而可选角度和高度,方便多情景下使用;当需要使用支撑部23时,将支撑部23立起,然后将操作板I的正面作为底座平放在桌面,而显示板2的背面翻转至支撑部支撑的角度,此时显示板的正面斜向上,方便观看;另外所述的显示板2的背面也可以设置有支撑部,此种情况下,支撑部23配合操作板I的背面,两壳体呈钝角以类似笔记本电脑的放置方式放置在桌面上可以同时满足方便观看和操作。
[0023]如上所述的支撑部23远离支撑旋转轴234的开口的支撑槽的一边还设置有弧形凹陷的翻启槽234,翻启槽234使得内嵌的支撑部23方便翻启;另外,在相应的支撑部23的一边上还设置有一个与翻启槽234相配合的凹沿。如此可以不用担心支撑部由于支撑部的表面与壳体齐平而无法翻启的情况。
[0024]如上所述的第一旋转轴4和第二旋转轴5与连接部6还可以是活动连接的,连接部6的两侧设置两个轴向的供旋转轴旋转的通孔,两旋转轴套接活动连接于通孔之内,此时第一旋转轴4、第二旋转轴5与操作板I以及显示板2分别连接。如此设置使得两旋转轴和连接部是可拆卸的,如果出现其中一条旋转轴或者连接部损坏的情况,则只需要部分替换即可继续使用而不需要整个连接体替换,减少了维修成本。
[0025]如上所述的显示板还包括出连接槽所在一边外的三边设置有一圈向壳体正面的凸沿112,该凸沿内侧的大小可以容纳操作板2而将操作板2包住。凸沿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闭合时能够更为紧密的盖合,且同时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接触的壳体边缘不是完全对齐的,避免完全对齐时,翻启其中一个壳体可能出现的两壳体边缘相抵而难以翻启且容易损坏的情况。
[0026]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玩具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学习机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连接体,所述的连接体包括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连接部,一条旋转轴连接第一壳体,另一条旋转轴连接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通过连接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和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的第一旋转轴活动连接于第一壳体的一边,所述的第二旋转轴活动连接于第二壳体相邻于第一壳体的一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玩具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邻的一边各有一个连接槽,连接槽包括轴接开孔,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两端延伸出轴接部件,所述的轴接部件分别对应活动连接于所述的轴接开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玩具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正面贴合和背面贴合的时候,所述两壳体上对应轴接开孔之间距离等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之间的距离,且两壳体平展放置时,两壳体之间存在间隙使得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可以围绕第二或第一壳体从正面贴合翻转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背面相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玩具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的背面设置有支撑槽,支撑槽相对壳体表面内凹,所述的支撑槽内嵌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的表面与壳体表面齐平,支撑部包括支撑旋转轴,支撑旋转轴设置在远离连接槽的支撑槽的一边,所述的支撑部开启处的支撑槽的一边设置有一个弧形的翻启槽,并在相应的支撑部处设置与翻启槽配合的弧形的凹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玩具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第一支撑片的上表面有片槽,第二支撑片可以嵌入片槽,第二支撑片在远离连接槽的片槽的一边设置有旋转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玩具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壳体的连接槽和支撑部之间还甚至有一端倾斜坡,所述倾斜坡由连接槽向支撑部方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玩具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出了其连接槽所在的一边外的三边设置有一圈向壳体正面的凸沿,所述的凸沿内侧的大小可以容纳第二壳体而将第二壳体限位包起。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玩具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壳体背面存在一个支撑槽,支撑槽内设置有一个支撑部,支撑部的旋转轴设置在支撑槽远离第一壳体的一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玩具学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分别和连接部活动连接,且第一旋转轴和第一壳体,第二旋转轴和第二壳体分别连接。
【文档编号】G09B5/02GK203659230SQ201320751962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发明者】陈树佳 申请人:广东嘉达早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