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视错觉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986阅读:875来源:国知局
梯形视错觉演示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梯形视错觉演示仪,包括底板、第一梯形、第二梯形、第一激光器、第二激光器,第一梯形为正等腰梯形,第二梯形为倒等腰梯形,第一梯形的短底边与第二梯形的长底边长度相等,第一梯形、第二梯形均固定在底板表面,第二梯形位于第一梯形正下方,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分别发出两束平行激光线用于比较第一梯形短底边与第二梯形长底边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可清晰观察并准确分辨梯形视错觉现象,有利于加深对视错觉现象的认识。
【专利说明】梯形视错觉演示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演示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视错觉现象的演示装置,具体为一种梯形视错觉演示仪。

【背景技术】
[0002]视错觉是当人们观察某些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所形成的错误判断和感知。视错觉的种类有很多,如颜色视错觉、运动视错觉、几何视错觉等。其中,最常见、应用最广的是几何视错觉。视错觉在物理学、生理学、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和交通安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设计视错觉演示装置,有利于丰富科普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探宄科学秘密的兴趣。目前,缺乏既能清晰演示、又能准确分辨几何视错觉的专门设备。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清晰演示并有利于错觉分辨的属于几何视错觉的梯形视错觉演示仪。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长方形底板、第一梯形、第二梯形、第一激光器、第二激光器,其中:第一梯形为正等腰梯形,第二梯形为倒等腰梯形,第一梯形的短底边与第二梯形的长底边长度相等;第一梯形、第二梯形均固定在底板表面,第二梯形位于第一梯形正下方,第一梯形、第二梯形的对称轴重合;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分别固定在底板上、第一梯形短底边两端的正上方,第一激光器和第二激光器分别发出与第一梯形、第二梯形的对称轴平行的第一激光线和第二激光线,其中第一激光线分别经过第一梯形短底边与第二梯形长底边的左端,第二激光线分别经过第一梯形短底边与第二梯形长底边的右端。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清晰观察并准确分辨梯形视错觉现象。观察梯形视错觉现象时,关闭第一激光器与第二激光器,此时第一梯形的短底边看起来要比第二梯形的长底边长许多。分辨视错觉现象时,打开第一激光器与第二激光器,借助第一激光线与第二激光线这两条平行光线,可判断第一梯形的短底边与第二梯形的长底边长度相等。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加深对视错觉现象的认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示意图。
[0008]图中:1.底板,2.第一梯形,3.第二梯形,4.第一激光器,5.第二激光器,21.短底边,31.长底边,41.第一激光线,51.第二激光线,231.对称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长方形底板1、第一梯形2、第二梯形3、第一激光器4、第二激光器5。第一梯形2为正等腰梯形、第二梯形3为倒等腰梯形,第一梯形2的短底边21与第二梯形3的长底边31长度相等。第一梯形2、第二梯形3均固定在底板I表面,第二梯形3位于第一梯形2正下方,第一梯形2、第二梯形3的对称轴231重合。
[0010]第一激光器4和第二激光器5分别固定在底板I上、第一梯形2短底边21两端的正上方,第一激光器4和第二激光器5分别发出与第一梯形2、第二梯形3的对称轴231平行的第一激光线41和第二激光线51,其中第一激光线41分别经过第一梯形2短底边21与第二梯形3长底边31的左端,第二激光线51分别经过第一梯形2短底边21与第二梯形3长底边31的右端。
[0011]在第一激光器4与第二激光器5未打开时,第一梯形2的短底边21看起来要比第二梯形3的长底边31长许多。打开第一激光器4与第二激光器5,借助第一激光线41与第二激光线51这两条平行光线,可清晰判断夹于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第一梯形2的短底边21与第二梯形3的长底边31长度相等。
【权利要求】
1.一种梯形视错觉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形底板(I)、第一梯形(2)、第二梯形(3)、第一激光器(4)、第二激光器(5),其中第一梯形(2)为正等腰梯形,第二梯形(3)为倒等腰梯形,第一梯形(2)的短底边(21)与第二梯形(3)的长底边(31)长度相等;第一梯形(2)、第二梯形(3)均固定在底板(I)表面,第二梯形(3)位于第一梯形(2)正下方,第一梯形(2)、第二梯形(3)的对称轴(231)重合;第一激光器(4)和第二激光器(5)分别固定在底板(I)上、第一梯形(2 )的短底边(21)两端的正上方,第一激光器(4 )和第二激光器(5 )分别发出与第一梯形(2)、第二梯形(3)的对称轴(231)平行的第一激光线(41)和第二激光线(51),其中第一激光线(41)分别经过第一梯形(2 )短底边(21)与第二梯形(3 )长底边(31)的左端,第二激光线(51)分别经过第一梯形(2 )短底边(21)与第二梯形(3 )长底边(31)的右端。
【文档编号】G09B23/00GK204166748SQ201420682713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6日
【发明者】陈健 申请人:陈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