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3022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将1帧分割为多个场来进行驱动动作的图像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开发了液晶显示装置或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等各种图像显示装置。作为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并且能够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大多为了与构成1个像素的3个子像素对应而具备分别使红色(R)、绿色(G)以及蓝色(B)的光透射过的3色的彩色滤光片。但是,由于照射到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源的光的约三分之二被彩色滤光片吸收,所以彩色滤光片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存在光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因此,不使用彩色滤光片地进行彩色显示的场序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受到关注。在场序方式中,1帧典型地被分割为3个场。例如第1个场为红色场,第2个场为绿色场,第3个场为蓝色场。在红色场中,在进行基于输入图像数据的红色成分的写入(向像素部写入数据)的状态下将红色的光源设为点亮状态,由此显示红色的画面。在绿色场中,在进行基于输入图像数据的绿色成分的写入的状态下将绿色的光源设为点亮状态,由此显示绿色的画面。在蓝色场中,在进行基于输入图像数据的蓝色成分的写入的状态下将蓝色的光源设为点亮状态,由此显示蓝色的画面。通过这样依次重叠显示3色的画面而在显示部中显示希望的彩色图像。这样的话,场序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不需要彩色滤光片,因此与彩色滤光片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光利用效率为约3倍。另外,场序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与彩色滤光片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能够将像素数量设为例如三分之一,因此能够提高开口率。采用上述场序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发明例如在日本的特开2013-19921号公报或日本的特开2004-61670号公报中公开。此外,在日本的特开2013-19921号公报和日本的特开2004-61670号公报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在所有的场中同样地进行向像素部的数据的写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的特开2013-1992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的特开2004-6167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关于场序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存在不易充分地确保光源点亮期间(将光源设为点亮状态的期间)的问题。关于该问题,一边参照图41,一边进行说明。图41是用于说明采用场序方式的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图。在图41所示的例子中,1帧分割为红色场F(R)、绿色场F(G)以及蓝色场F(B)。在图41中,用附图标记WR示出的部分表示在显示部内从首行向最终行进行向像素部的数据的写入的情况,用附图标记EM示出的部分表示光源成为点亮状态。另外,在图41中,用附图标记TW示出的箭头表示在各场中数据的写入所需要的期间(以下称为“数据写入期间”。),用附图标记TR示出的箭头表示在各场中液晶达到希望的状态所需要的期间(以下称为“液晶响应期间”。),用附图标记TE示出的箭头表示各场中的光源点亮期间。在场序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不是只要按每一帧进行数据的写入即可,而是必须按每个场进行数据的写入。即,需要以通常的3倍的速度进行数据的写入。另外,为了正确地显示色,只能在最终行的数据的写入结束后经过了液晶响应期间TR后将光源设为点亮状态。特别是随着高清晰度或大型化的发展,数据写入期间TW变长,因此光源点亮期间TE变短。因而,为了确保充分的显示亮度,需要增加光源的数量。上述光源的数量的增加成为成本增加或装置的大小、重量增大的原因。此外,在液晶显示装置以外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将1帧分割为多个场来进行驱动动作的情况下,也会发生同样的现象。例如,在采用设置长度相互不同的多个场而按每个场控制各像素部的状态(各像素部的光的透射/遮挡的状态或者各像素部的光的反射/吸收的状态)从而进行灰度级显示的分时灰度级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中,也会发生同样的现象。作为采用分时灰度级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例如可举出强感应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装置、DMD投影仪。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将1帧分割为多个场来进行驱动动作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确保充分长度的光源点亮期间。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多色的光源和从上述多色的光源出射的光所照射的多行×多列的像素部,将1帧分割为多个场,每当场切换时切换点亮的光源的色,由此显示彩色图像,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作为对上述多行×多列的像素部写入数据时的模式,准备每次1行地写入数据的通常写入模式和针对各列每次多行地写入相同值的数据的高速写入模式,至少在1个场中,进行上述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在除此以外的场中,进行上述通常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在1帧中,包括显示红色的画面的红色场、显示绿色的画面的绿色场以及显示蓝色的画面的蓝色场,在上述蓝色场中进行上述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2方面中,进一步在上述红色场中进行上述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在1帧中,包括显示红色的画面的红色场、显示绿色的画面的绿色场、显示蓝色的画面的蓝色场以及显示白色的画面的白色场,在上述白色场中,进行上述通常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本发明的第5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在1帧中,包括显示红色的画面的红色场、显示绿色的画面的绿色场、显示蓝色的画面的蓝色场以及显示黄色的画面的黄色场,在上述黄色场中,进行上述通常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本发明的第6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5方面中,上述黄色场设置在上述绿色场和上述红色场之间。本发明的第7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当着眼于进行上述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的场时,在连续的2个帧中的先前帧和连续的2个帧中的后续帧中,写入相同值的数据的多行的组合不同。本发明的第8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方面中,在将进行上述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时按相同的定时写入数据的行的集合定义为组时,在进行上述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时,在对相邻的2个组中的先前组写入数据的期间的后半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对相邻的2个组中的后续组写入与上述先前组相同的值的数据,在进行上述通常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时,在对相邻的2个行中的先前行写入数据的期间的后半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对相邻的2个行中的后续行写入与上述先前行相同的值的数据。本发明的第9方面是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多色的光源和从上述多色的光源出射的光所照射的多行×多列的像素部,将1帧分割为多个场,每当场切换时切换点亮的光源的色,由此显示彩色图像,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作为对上述多行×多列的像素部写入数据时的模式,准备每次1行地写入数据的通常写入模式和针对各列每次多行地写入相同值的数据的高速写入模式,至少在1个场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上述高速写入模式,在除此以外的场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上述通常写入模式。本发明的第10方面是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多色的光源和从上述多色的光源出射的光所照射的多行×多列的像素部,将1帧分割为多个场,每当场切换时切换点亮的光源的色,由此显示彩色图像,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有的场中,对上述多行×多列的像素部针对各列每次多行地写入相同值的数据。本发明的第11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0方面中,在1帧中,包括显示红色的画面的红色场、显示绿色的画面的绿色场以及显示蓝色的画面的蓝色场,上述绿色场在1帧内出现多次。本发明的第12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1方面中,当着眼于在1帧内出现的多次的上述绿色场时,写入相同值的数据的多行的组合按每1次的上述绿色场而不同。本发明的第13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0方面中,在1帧中,包括显示红色的画面的红色场、显示绿色的画面的绿色场、显示蓝色的画面的蓝色场以及显示白色的画面的白色场,上述白色场在1帧内出现多次。本发明的第14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0方面中,在1帧中,包括显示红色的画面的红色场、显示绿色的画面的绿色场、显示蓝色的画面的蓝色场以及显示黄色的画面的黄色场,上述黄色场在1帧内出现多次。本发明的第15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4方面中,在1帧内出现多次的上述黄色场中的至少1者设置在上述绿色场和上述红色场之间。本发明的第16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0方面中,当着眼于至少1个场时,在连续的2个帧中的先前帧和连续的2个帧中的后续帧中,写入相同值的数据的多行的组合不同。本发明的第17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0方面中,在将按相同的定时写入数据的行的集合定义为组时,在对相邻的2个组中的先前组写入数据的期间的后半的至少一部分期间,对相邻的2个组中的后续组写入与上述先前组相同的值的数据。本发明的第18方面是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多色的光源和从上述多色的光源出射的光所照射的多行×多列的像素部,将1帧分割为多个场,每当场切换时切换点亮的光源的色,由此显示彩色图像,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有的场中,对上述多行×多列的像素部针对各列每次多行地写入相同值的数据。本发明的第19方面是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多色的光源和从上述多色的光源出射的光所照射的多行×多列的像素部,由包括多个场的1个以上的场群构成1帧,按每个场控制各像素部的工作/非工作状态,由此进行灰度级显示,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作为对上述多行×多列的像素部写入数据时的模式,准备每次1行地写入数据的通常写入模式和针对各列每次多行地写入相同值的数据的高速写入模式,以能够写入表示工作/非工作状态的2值数据的方式构成各像素部,至少在1个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上述高速写入模式,在除此以外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上述通常写入模式。本发明的第20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9方面中,在1帧中,包括显示红色的画面的红色场群、显示绿色的画面的绿色场群以及显示蓝色的画面的蓝色场群,在上述蓝色场群中的至少1个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上述高速写入模式。本发明的第21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9方面中,各场群包括具有长度相互不同的光源点亮期间的N个(N为2以上的整数)场。本发明的第22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21方面中,当着眼于各场群时,在光源点亮期间的长度为第1个到第K个(K为N-1以下的整数)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上述通常写入模式,在除此以外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上述高速写入模式,上述K的值在所有的场群中相同。本发明的第23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21方面中,当着眼于各场群时,在光源点亮期间的长度为第1个到第K个(K为N-1以下的整数)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上述通常写入模式,在除此以外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上述高速写入模式,上述K的值可按每个场群而不同。本发明的第24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的第19方面中,关于至少1个场的显示用的上述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在连续的2个帧中的先前帧和连续的2个帧中的后续帧中,写入相同值的数据的多行的组合不同。本发明的第25方面是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其中,上述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多色的光源;和从上述多色的光源出射的光所照射的、以能够写入表示工作/非工作状态的2值数据的方式构成的多行×多列的像素部,由包括多个场的1个以上的场群构成1帧,上述多个场具有长度相互不同的光源点亮期间,按每个场控制各像素部的工作/非工作状态,由此进行灰度级显示,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作为对上述多行×多列的像素部写入数据时的模式,准备每次1行地写入数据的通常写入模式和针对各列每次多行地写入相同值的数据的高速写入模式,在至少1个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上述高速写入模式,在除此以外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上述通常写入模式。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在构成1帧的多个场中的至少1个场中,每次多行地进行向像素部的数据写入。因此,每次多行地进行数据写入的场的数据写入期间的长度与以往相比变短。由此,能够使光源点亮期间相对于1帧的长度的相对的长度与以往相比变长。这样在采用场序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中,能够确保充分长度的光源点亮期间。因而,与以往相比能够减少为了得到希望的显示亮度而应设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光源的数量。其结果是,可实现与光源的设置有关的成本的降低、节省空间化、轻量化等。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在由红色场、绿色场以及蓝色场构成1帧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蓝色场中每次多行地进行向像素部的数据写入。一般来说,人的眼睛对蓝色的灵敏度(视觉灵敏度)低,因此蓝色数据的分辨率低带给画质的影响低。因而,不会由于在蓝色场中每次多行地进行向像素部的数据写入而发生大的画质降低。根据以上内容,可不会发生大的画质降低地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除蓝色场之外还在红色场中每次多行地进行向像素部的数据写入。因此,能够使光源点亮期间相对于1帧的长度的相对的长度与以往相比显著地变长。因而,能够显著地减少为了得到希望的显示亮度而应设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光源的数量。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面,在各帧中,包括白色场。即,在各帧中,包括显示红色成分、绿色成分以及蓝色成分的混色成分的场。因此,可抑制色分离的发生,并且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面,在各帧中,包括黄色场。即,在各帧中,包括显示红色成分与绿色成分的混色成分的场。因此,可更有效地抑制色分离的发生,并且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面,黄色场设置在绿色场和红色场之间,由此可显著地抑制色分离的发生,并且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面,设有至少2个与每次多行地进行数据写入的场有关的数据写入的类型。因此,可抑制画质的降低,并且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面,在相邻的组或行之间设有重叠的数据写入期间。在进行向各组或各行的数据写入时,在前半的期间基于先前的组或先前的行的数据进行写入。通常相邻的组或行的数据多是彼此关联性高的数据,因此可得到将数据写入期间的前半的期间作为预备的充电期间的有用性。根据以上内容,能够不会引起画质的降低地使整体的数据写入期间与以往相比显著地缩短。因而,与以往相比能够更可靠地减少为了得到希望的显示亮度而应设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光源的数量。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面,能够在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起到与本发明的第1方面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10方面,在所有的场中,每次多行地进行向像素部的数据写入。因此,无论画面内的位置(进行数据写入的行的位置)如何,向像素部写入数据的周期都是固定的。因此,即使在各场内显示元件不能完全响应而得到希望的透射率的情况下,在画面上端部和画面下端部之间,相对于目标透射率的达到水平也不会产生差。因而,无论显示元件的响应速度如何,都能够进行画面内的均匀的色显示。另外,由于在各场内每次多行地进行数据写入,所以可确保充分长度的光源点亮期间。根据以上内容,能够进行画面整体的均匀的色显示,并且可实现与光源的设置有关的成本的降低、节省空间化、轻量化。根据本发明的第11方面,在由红色场、绿色场以及蓝色场构成1帧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绿色场在1帧内出现多次。由此,可抑制由各绿色场中的分辨率低导致的画质的降低,并且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0方面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12方面,人的眼睛对绿色的灵敏度(视觉灵敏度)高,针对绿色场依次(或者交替地)进行不同的类型的数据写入。因此,可模仿地提高分辨率,可抑制由每次多行地进行数据写入导致的画质的降低。根据本发明的第13方面,在各帧中,包括白色场。即,在各帧中,包括显示红色成分、绿色成分以及蓝色成分的混色成分的场。因此,可抑制色分离的发生,并且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0方面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14方面,在帧中,包括黄色场。即,在各帧中,包括显示红色成分与绿色成分的混色成分的场。因此,可更有效地抑制色分离的发生,并且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0方面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15方面,黄色场设置在绿色场和红色场之间,由此可显著地抑制色分离的发生,并且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0方面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16方面,针对至少1个场设有至少2个数据写入的类型。因此,可抑制画质的降低,并且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0方面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17方面,在相邻的组之间设有重叠的数据写入期间。在进行向各组的数据写入时,在前半的期间基于先前的组的数据进行写入。通常,相邻的组的数据多是彼此关联性高的数据,因此可得到将数据写入期间的前半的期间作为预备的充电期间的有用性。根据以上内容,能够不引起画质的降低地使整体的数据写入期间与以往相比显著地缩短。由此,能够不引起画质的降低且进行画面整体的均匀的色显示,并且可实现与光源设置有关的成本的降低、节省空间化、轻量化。根据本发明的第18方面,能够在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起到与本发明的第10方面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19方面,在进行2值控制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每次多行地进行一部分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由此,使光源点亮期间相对于1帧的长度的相对的长度与以往相比变长。因而,与以往相比能够减少为了得到希望的显示亮度而应设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光源的数量。其结果是,可实现与光源设置有关的成本的降低、节省空间化、轻量化等。根据本发明的第20方面,在由红色场群、绿色场群以及蓝色场群构成1帧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每次多行地进行蓝色场群中的一部分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一般来说,人的眼睛对蓝色的灵敏度(视觉灵敏度)低,因此蓝色数据的分辨率低带给画质的影响低。因而,不会由于每次多行地进行蓝色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而发生大的画质降低。根据以上内容,可不会发生大的画质降低地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9方面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21方面,在由具有长度相互不同的光源点亮期间的N个场构成各场群并进行2值控制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可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9方面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22方面,在进行2值控制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每次多行地进行亮度分量比较小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由此,可不会发生大的画质降低地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9方面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23方面,在进行2值控制的图像显示装置中,考虑人的眼睛对色的灵敏度或亮度分量,决定每次多行地进行数据写入的场。由此,可有效地抑制画质降低,并且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9方面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24方面,关于在至少1个场的显示用的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设有至少2个数据写入的类型。因此,可抑制画质的降低,并且得到与本发明的第19方面同样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第25方面,能够在图像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中起到与本发明的第19方面同样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场序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图。图2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框图。图3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帧的构成的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奇数帧中的蓝色场用的场数据的1列的量的图。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偶数帧中的蓝色场用的场数据的1列的量的图。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绿色场用的场数据和红色场用的场数据的1列的量的图。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通常写入模式时的数据写入的情况的图。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1高速写入模式时的数据写入的情况的图。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2高速写入模式时的数据写入的情况的图。图10是用于说明图7~图9的标识的图。图11是用于说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蓝色场中的写入模式的推移的图。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1高速写入模式时的数据写入的情况的另一例的图。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2高速写入模式时的数据写入的情况的另一例的图。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高速写入模式时的数据写入的情况的一例的图。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高速写入模式时的数据写入的情况的一例的图。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高速写入模式时的数据写入的情况的一例的图。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高速写入模式时的数据写入的情况的一例的图。图1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场序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图。图19是表示色分离的发生原理的图。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帧的构成的图。图21是用于说明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的图。图22是表示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帧的构成的图。图23是用于说明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驱动方法的图。图24是用于说明由于在1帧内包括通常写入场和高速写入场而发生的问题的图。图25是用于说明由于在1帧内包括通常写入场和高速写入场而发生的问题的图。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帧的构成的图。图27是用于说明上述第4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的图。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帧的构成的图。图29是用于说明上述第5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的图。图30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第1高速写入模式时的数据写入的情况的图。图31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6实施方式的第2高速写入模式时的数据写入的情况的图。图32是示意性地表示上述第6实施方式的通常写入模式时的数据写入的情况的图。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DMD投影仪的整体构成的框图。图34是用于说明上述第7实施方式中反射镜部和锁存电路部的图。图35是表示上述第7实施方式的帧的构成的图。图36是用于说明现有的DMD投影仪的驱动方法的图。图37是用于说明上述第7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的图。图38是用于说明上述第7实施方式的效果的图。图3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的图。图4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的图。图41是用于说明采用场序方式的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第1~第6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液晶显示装置,在第7~第9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DMD投影仪。<1.第1实施方式><1.1整体构成和驱动方法的概要>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场序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框图。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信号处理电路100、源极驱动器200、栅极驱动器210、发光器件驱动器300、发光器件(光源)310、光学机构部320以及显示部400。信号处理电路100包括帧数据存储器11、场数据生成部12、写入模式控制部13以及发光色选择部1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发光器件(光源)310,假定采用3色的LED(红色的LED、绿色的LED以及蓝色的LED)。后述关于各构成要素的详细说明。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的概要。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帧的构成的图。此外,在图3中表示2帧的量的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采用场序方式。因而,1帧由多个场构成。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1帧由包括蓝色场、绿色场以及红色场的3个场构成。此外,在图3中,表示各场的箭头的长度不表示场的时间的长度。在蓝色场中,仅蓝色的LED成为点亮状态,进行蓝色显示。在绿色场中,仅绿色的LED成为点亮状态,进行绿色显示。在红色场中,仅红色的LED成为点亮状态,进行红色显示。在该液晶显示装置动作时重叠如上所示构成的帧。此外,3个场的顺序不限于“蓝色场、绿色场、红色场”这一顺序。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上述3个场中的蓝色场中每次2行地进行向像素部的数据的写入。即,在蓝色场中,针对各列每次2行地写入相同值的数据。因而,蓝色场的数据写入期间比绿色场或红色场的数据写入期间短。<1.2显示部的构成>在显示部400中,配设有多条源极总线(视频信号线)SL和多条栅极总线(扫描信号线)GL。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栅极总线的条数假定为1080条。与源极总线SL和栅极总线GL的各交叉点对应地设有形成像素的像素部4。即,显示部400包括多行×多列的像素部4。各像素部4包括:TFT(薄膜晶体管)40,其作为开关元件且栅极端子与经过对应的交叉点的栅极总线GL连接并且源极端子与经过该交叉点的源极总线SL连接;像素电极41,其与该TFT40的漏极端子连接;共用电极44和辅助电容电极45,其共用地设于上述多个像素部4;液晶电容42,其由像素电极41和共用电极44形成;以及辅助电容43,其由像素电极41和辅助电容电极45形成。由液晶电容42和辅助电容43构成像素电容。此外,在图2的显示部400内仅表示与1个像素部4对应的构成要素。此处,作为显示部400内的TFT40,可以采用例如氧化物TFT(将氧化物半导体用于沟道层的薄膜晶体管)。更具体地说,能够采用由以铟(In)、镓(Ga)、锌(Zn)以及氧(O)为主要成分的氧化物半导体即In-Ga-Zn-O(铟镓锌氧化物)形成沟道层的TFT(以下称为“In-Ga-Zn-O-TFT”。)作为TFT40。通过采用上述In-Ga-Zn-O-TFT,除可得到高精细化、低功耗化的效果之外,与以往相比还能够提高写入速度。另外,还能够采用将In-Ga-Zn-O(铟镓锌氧化物)以外的氧化物半导体用于沟道层的晶体管。例如,在采用将包括铟、镓、锌、铜(Cu)、硅(Si)、锡(Sn)、铝(Al)、钙(Ca)、锗(Ge)以及铅(Pb)中的至少一种的氧化物半导体应用于沟道层的晶体管的情况下,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此外,本发明并不排除使用氧化物TFT以外的TFT。<1.3各构成要素的详细内容>下面,说明图2所示的各构成要素的动作。帧数据存储器11保存1帧的量的输入图像数据DIN。一般来说,从外部输入24~72Hz程度的输入图像数据DIN。而在场序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按照180Hz以上的频率进行向各像素部的数据写入。由于存在上述频率的差异,所以输入图像数据DIN暂时由帧数据存储器11保存。场数据生成部12从帧数据存储器11读出作为1帧的量的数据的帧数据,基于该帧数据生成与各色对应的数据即场数据。然而,如上所述,在蓝色场中每次2行地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为了将其实现而由场数据生成部12生成下面的场数据。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奇数帧中的蓝色场用的场数据的1列的量的图。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偶数帧中的蓝色场用的场数据的1列的量的图。此外,奇数帧和偶数帧也可以是相反的。例如在图4中用附图标记81示出的部分表示“对第3行和第4行写入本来的第4行的数据”。如根据图4可充分理解的,在奇数帧中,以对第p行和第(p+1)行写入本来的第(p+1)行的数据的方式生成蓝色场用的场数据(在此,p是1以上且1079以下的奇数)。另外,如根据图5可充分理解的,在偶数帧中,以对第q行和第(q+1)行写入本来的第(q+1)行的数据的方式生成蓝色场用的场数据(在此,q是2以上且1078以下的偶数)。此外,在偶数帧中,对第1行写入本来的第1行的数据,对第1080行写入本来的第1080行的数据。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绿色场用的场数据和红色场用的场数据的1列的量的图。在绿色场和红色场中,与以往同样地每次1行地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因而,场数据生成部12以对各行写入本来的数据的方式生成绿色场用的场数据和红色场用的场数据。此外,以下将图4所示的类型称为“第1类型”,将图5所示的类型称为“第2类型”。写入模式控制部13将由场数据生成部12生成的场数据作为数字视频信号DV提供到源极驱动器200。该数字视频信号DV是在各场中用于控制各像素部4的液晶的时间开口率的信号。时间开口率相当于光源点亮期间的液晶的透射率在时间上的积分值。根据液晶的时间开口率与光源点亮期间在时间上的重合来决定实际显示的亮度。另外,写入模式控制部13根据由场数据生成部12生成的场数据进行向像素部4进行数据写入时的写入模式的控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准备“通常写入模式”、“第1高速写入模式”以及“第2高速写入模式”这3个写入模式。通常写入模式是指与以往同样地用于每次1行地进行数据写入的模式。第1高速写入模式是指用于使用第1类型的场数据(参照图4)每次2行地进行数据写入的模式。第2高速写入模式是指用于使用第2类型的场数据(参照图5)每次2行地进行数据写入的模式。写入模式控制部13根据上述3个写入模式对源极驱动器200提供源极控制信号SCTL,并且对栅极驱动器210提供栅极控制信号GCTL。此外,以下将第1高速写入模式和第2高速写入模式统称为“高速写入模式”。发光色选择部14根据由场数据生成部12生成的场数据,选择应设为点亮状态的LED的色。并且,发光色选择部14根据该选择的色对发光器件驱动器300提供发光控制信号ECTL。源极驱动器200接收从写入模式控制部13提供的数字视频信号DV和源极控制信号SCTL,对设于显示部400的多条源极总线SL施加驱动用视频信号。栅极驱动器210基于从写入模式控制部13提供的栅极控制信号GCTL依次选择性地驱动设于显示部400的多条栅极总线GL。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写入模式成为通常写入模式时,栅极驱动器210每次1条地选择性地驱动栅极总线GL,在写入模式成为高速写入模式时,栅极驱动器210每次2条地选择性地驱动栅极总线GL。发光器件驱动器300基于从发光色选择部14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ECTL控制各LED的状态(点亮状态/熄灭状态)。由此,控制作为发光器件310的3色的LED的状态。从发光器件310出射的光经由光学机构部320照射到显示部400。此外,光学机构部320是用于确保面内亮度或色分布的均匀性的部件。作为光学机构部320采用例如导光板。各构成要素按上述方式动作,由此按每个场切换画面的显示状态,将基于输入图像数据DIN的彩色图像显示于显示部400。<1.4驱动方法>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图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的图。如上所述,1帧被分割为蓝色场F(B)、绿色场F(G)以及红色场F(R)。在任一场中均是从首行向最终行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并且,在各场中从最终行的数据写入的结束时点起经过了液晶响应期间TR后设有光源点亮期间TE。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通常写入模式时的数据写入的情况的图。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高速写入模式时的数据写入的情况的图。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高速写入模式时的数据写入的情况的图。此外,关于图7~图9的标识,例如图10所示的标识表示“对第4行的像素部4写入本来的第5行的数据”。在绿色场F(G)和红色场F(R)中,进行通常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此时,使用在图6中示意性地表示的场数据。因而,如图7所示,以对所有的行写入本来的数据的方式每次1行地依次进行数据写入。如上所示,在绿色场F(G)和红色场F(R)中进行与以往同样的数据写入处理。在蓝色场F(B)中进行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更具体地说,在奇数帧中,使用在图4中示意性地表示的场数据进行第1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在偶数帧中,使用在图5中示意性地表示的场数据进行第2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即,当仅着眼于蓝色场F(B)时,如图11所示,交替地进行第1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和第2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由此,在奇数帧中,如图8所示,每次2行地依次进行数据写入,在偶数帧中,如图9所示,除第1行(首行)和第1080行(最终行)以外,每次2行地依次进行数据写入。更具体地说,在奇数帧中,对第p行和第(p+1)行写入本来的第(p+1)行的数据,在偶数帧中,对第q行和第(q+1)行写入本来的第(q+1)行的数据。在此,如上所述,p是1以上且1079以下的奇数,q是2以上且1078以下的偶数。此外,也可以是,在奇数帧中,如图12所示对第p行和第(p+1)行写入本来的第p行的数据,在偶数帧中,如图13所示对第q行和第(q+1)写入本来的第q行的数据。如上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蓝色场F(B)中,对各列每次2行地写入相同值的数据。此外,也可以是,制作表示2个行的数据的纵向(源极总线延伸的方向)的平均值的数据,将其写入该2个行。即,在奇数帧中,求出本来的第p行的数据与本来的第(p+1)行的数据的平均值,将表示该平均值的数据写入第p行和第(p+1)行,在偶数帧中,求出本来的第q行的数据与本来的第(q+1)行的数据的平均值,将表示该平均值的数据写入第q行和第(q+1)行。如上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绿色场F(G)和红色场F(R)每次1行地进行数据写入,对蓝色场F(B)每次2行地进行数据写入。因而,如图1所示,蓝色场F(B)中的数据写入期间TW(B)成为绿色场F(G)中的数据写入期间TW(G)或红色场F(R)中的数据写入期间TW(R)的大致二分之一。此处,对蓝色场F(B)每次2行地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因此不是对所有的像素部4写入本来的数据。因此,各帧的显示图像不一定与本来应显示的图像一致。然而,通常在上下方向相邻的2个行的数据多是相互关联性高的数据(即,相同的值的数据或者相互接近的值的数据)。另外,一般来说,人的眼睛对蓝色的灵敏度(视觉灵敏度)低,因此蓝色数据的分辨率低带给画质的影响低。根据以上内容,不会由于在蓝色场F(B)中每次2行地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而发生大的画质降低。另外,关于该内容,在蓝色场F(B)中,交替地进行使用第1类型的场数据(参照图4)的第1高速写入模式下的写入和使用第2类型的场数据(参照图5)的第2高速写入模式下的写入,因此模仿地使纵向(源极总线延伸的方向)的分辨率变高。根据该观点,也可抑制画质的劣化。<1.5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构成1帧的3个场中的蓝色场F(B)中,每次2行地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因此,蓝色场F(B)中的数据写入期间TW(B)的长度成为以往的大致二分之一。由此,能够使光源点亮期间TE相对于1帧的长度的相对的长度与以往相比变长。这样在采用场序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确保充分长度的光源点亮期间。因而,与以往相比能够减少为了得到希望的显示亮度而应设置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的数量。其结果是,可实现与光源的设置有关的成本的降低、节省空间化、轻量化等。另外,在设于显示部400内的各像素部4的TFT40中采用氧化物TFT(将氧化物半导体用于沟道层的薄膜晶体管),由此除可得到高精细化、低功耗化的效果之外,与以往相比还能够提高写入速度。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延长光源点亮期间。<1.6变形例>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显示装置举例说明了液晶显示装置,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若是通过控制光的透射/遮挡来进行灰度级显示的图像显示装置,则除了液晶显示装置以外,还能够在例如电润湿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应用本发明。另外,若是通过控制光的反射/吸收来进行灰度级显示的图像显示装置,则还能够在例如DMD投影仪、使用电子墨水的显示装置、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应用本发明。关于上述内容,在后述的第2~第6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另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作为发光器件(光源)310使用LED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若是能够按每一色独立地进行点亮状态/熄灭状态的控制的装置,则例如荧光管、激光光源也可以作为发光器件(光源)310使用。关于该内容,在后述的第2~第9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而且,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高速写入模式时每次2行地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高速写入模式时,例如也可以每次4行地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在这种情况下,关于连续的4个帧中的蓝色场F(B)的数据写入处理只要是如下内容即可:例如在第1个帧中如图14所示进行数据写入处理,在第2个帧中如图15所示进行数据写入处理,在第3个帧中如图16所示进行数据写入处理,在第4个帧中如图17所示进行数据写入处理。此外,也可以是,例如在第1个帧(参照图14)中,对第1~4行写入第4行以外的数据(第1~3行中的任一数据)。另外,当着眼于同时进行数据写入的4个行时,也可以对该4个行写入表示4个行的数据的纵向的平均值的数据。如上所示,在Z行Z行地进行数据写入的情况下,只要设为预先准备Z个写入的类型,在Z帧内Z个类型1次1次地出现即可。此外,高速写入模式时的数据写入的单位不限于2行这一点在后述的第2~第9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另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使用2个高速写入模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仅使用第1高速写入模式和第2高速写入模式中的任一方。根据上述构成,纵向的分辨率虽然降低,但是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与以往相比能够延长光源点亮期间相对于1帧的长度的相对的长度。<2.第2实施方式><2.1概要>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此外,仅说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关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点省略说明。关于该内容,在后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蓝色场F(B)中的数据写入期间TW(B)的长度成为以往的大致二分之一,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延长光源点亮期间TE相对于1帧的长度的相对的长度。然而,有时也要求更长的光源点亮期间TE。然而,关于人的眼睛对3原色的灵敏度(视觉灵敏度),对蓝色的灵敏度最低,对红色的灵敏度第二低。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除蓝色场F(B)之外还在红色场F(R)中每次2行地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2.2驱动方法>图1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的图。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1帧由包括蓝色场F(B)、绿色场F(G)以及红色场F(R)的3个场构成。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蓝色场F(B)和红色场F(R)中,每次2行地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关于蓝色场F(B)和红色场F(R)中的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处理,例如对奇数帧如图8所示进行第1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对偶数帧如图9所示进行第2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关于绿色场F(G)中的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处理,在所有的帧中如图7所示进行通常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如上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绿色场F(G)每次1行地进行数据写入,对蓝色场F(B)和红色场F(R)每次2行地进行数据写入。因而,如图18所示,蓝色场F(B)中的数据写入期间TW(B)和红色场F(R)中的数据写入期间TW(R)成为绿色场F(G)中的数据写入期间TW(G)的大致二分之一。<2.3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比能够进一步延长光源点亮期间TE相对于1帧的长度的相对的长度。因而,能够进一步减少为了得到希望的显示亮度而应设置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的数量。其结果是,可实现与光源的设置有关的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进一步的节省空间化、进一步的轻量化。<3.第3实施方式><3.1概要>关于场序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存在发生色分离的问题。图19是表示色分离的发生原理的图。在图19的A部,纵轴表示时间,横轴表示画面上的位置。一般来说,当物体在显示画面内移动时,观察者的视线追随物体而向物体的移动方向移动。例如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当白色物体在显示画面内从左向右移动时,观察者的视线向斜箭头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在从相同瞬间的视频抽取R、G以及B的3个场图像的情况下,各场图像中的物体的位置相同。因此,如图19的B部所示,在映入视网膜的视频中发生色分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上述色分离的发生,在1帧内设有用于显示混色(通过将原色混合而得到的色)成分的场。<3.2驱动方法>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帧的构成的图。此外,在图20中表示2帧的量的构成。如图20所示,1帧由包括蓝色场、绿色场、黄色场、红色场以及白色场的5个场构成。即,除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场之外还设有黄色场和白色场。在黄色场中,通过红色的LED和绿色的LED成为点亮状态而进行黄色显示。在白色场中,通过红色的LED、绿色的LED以及蓝色的LED成为点亮状态而进行白色显示。此外,5个场的顺序不限于图20所示的顺序。但是,从抑制色分离的发生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绿色场及红色场与黄色场相邻。图21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的图。如上所述,1帧由包括蓝色场F(B)、绿色场F(G)、黄色场F(Y)、红色场F(R)以及白色场F(W)的5个场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绿色场F(G)、黄色场F(Y)以及白色场F(W)中每次1行地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在蓝色场F(B)和红色场F(R)中每次2行地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关于蓝色场F(B)和红色场F(R)中的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处理,例如对奇数帧如图8所示进行第1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对偶数帧如图9所示进行第2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关于绿色场F(G)、黄色场F(Y)以及白色场F(W)中的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处理,对所有的帧如图7所示进行通常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此外,人的眼睛对白色或黄色的灵敏度(视觉灵敏度)比较高,因此白色场F(W)和黄色场F(Y)采用通常写入模式。如上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绿色场F(G)、黄色场F(Y)以及白色场F(W)每次1行地进行数据写入,对蓝色场F(B)和红色场F(R)每次2行地进行数据写入。因而,如图21所示,蓝色场F(B)、红色场F(R)中的数据写入期间TW(B)、TW(R)成为绿色场F(G)、黄色场F(Y)和白色场F(W)中的数据写入期间TW(G)、TW(Y)和TW(W)的大致二分之一。<3.3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各帧包括显示混色成分的场。因此,可抑制色分离的发生。另外,在构成1帧的5个场中的蓝色场F(B)和红色场F(R)中每次2行地进行数据写入。由此,能够确保充分长度的光源点亮期间,并且抑制色分离的发生。根据以上内容,关于起到色分离减少的效果的液晶显示装置,可实现与光源的设置有关的成本的降低、节省空间化、轻量化。<3.4变形例>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除一般的3个场之外还设有黄色场和白色场这2个场。然而,从数据写入期间、充电时间、液晶的响应速度等观点来看,有时不易一边抑制闪烁的发生一边追加2个场。因此,在本变形例中,作为显示混色成分的场仅设有白色场。图22是表示本变形例的帧的构成的图。如图22所示,1帧由包括蓝色场、绿色场、红色场以及白色场的4个场构成。图23是用于说明本变形例的驱动方法的图。在本变形例中,在绿色场F(G)和白色场F(W)中每次1行地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在蓝色场F(B)和红色场F(R)中每次2行地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根据本变形例,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色分离减少的效果,并且实现与光源的设置有关的成本的降低、节省空间化、轻量化。<4.第4实施方式><4.1概要>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存在进行通常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的场(以下称为“通常写入场”。)和进行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的场(以下称为“高速写入场”。)。通常写入场和高速写入场的数据写入期间的长度是不同的。因此,在通常写入场与高速写入场连续的情况下,从先前的场的数据写入时点到后续的场的数据写入时点的长度在首行和最终行是不同的。例如,如图24所示,在高速写入场之后存在通常写入场的情况下,关于从高速写入场的数据写入时点到通常写入场的数据写入时点的长度,首行的长度L1短于最终行的长度L2。然而,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液晶分子的光学响应时间是多种多样的,但典型的响应时间是数毫秒到数十毫秒。因此,有时在各场内液晶不能完全响应而得到希望的透射率。在这种情况下,若从先前的场的数据写入时点到后续的场的数据写入时点的长度如上所述在首行和最终行不同,则在首行和最终行之间,相对于目标透射率的达到水平会产生差。在图24所示的例子中,即使在首行和最终行透射率必须相同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如图25所示,首行的达到水平A1小于最终行的达到水平A2。因此,即使在整个画面中应进行均匀的色的显示的情况下,画面上端部和画面下端部也显示不同的色。如上所示,若根据行的不同而使相对于目标透射率的达到水平不同,则不易进行画面内的均匀的色显示。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数据写入的周期在所有的行中相同而在所有的场中进行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4.2驱动方法>图2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帧的构成的图。此外,在图26中表示2帧的量的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1帧包括蓝色场、绿色场以及红色场。但是,如图26所示,关于绿色场,以在1帧内出现2次的方式构成帧。其原因是,人的眼睛对绿色的灵敏度(视觉灵敏度)高,因此抑制由各绿色场的分辨率低导致的画质的降低。另外,在各帧中出现2次的绿色场中,交替地进行使用第1类型的场数据(参照图4)的第1高速写入模式下的写入和使用第2类型的场数据(参照图5)的第2高速写入模式下的写入,由此可模仿地提高纵向的分辨率。图27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有的场中,每次2行地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关于蓝色场F(B)和红色场F(R)的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处理,例如对奇数帧如图8所示进行第1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对偶数帧如图9所示进行第2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这样关于蓝色场F(B)和红色场F(R),与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同样地,跨帧进行基于2个类型的数据写入处理。关于绿色场F(G)的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处理,例如对各帧的第1次的绿色场F(G)如图8所示进行第1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对各帧的第2次的绿色场F(G)如图9所示进行第2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如上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有的场的数据写入期间的长度是相等的。<4.3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所有的场中,每次2行地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因此,无论画面内的位置(进行数据写入的行的位置)如何,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的周期都是固定的。因此,即使在各场内液晶不能完全响应而得到希望的透射率的情况下,在画面上端部和画面下端部之间,相对于目标透射率的达到水平也不会产生差。因而,无论液晶的响应速度如何都能够进行画面内的均匀的色显示。另外,由于在各场中每次2行地进行数据写入,所以可确保充分长度的光源点亮期间。根据以上内容,能够进行画面整体的均匀的色显示,并且可实现与光源的设置有关的成本的降低、节省空间化、轻量化。<5.第5实施方式><5.1概要>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1帧包括蓝色场、绿色场以及红色场。然而,如上所述,在场序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会发生色分离。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上述第4实施方式的帧的构成追加了白色场和黄色场。<5.2驱动方法>图2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帧的构成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1帧包括白色场、绿色场、黄色场、红色场以及蓝色场。然而,人的眼睛对白色或黄色的灵敏度比较高。因此,如图28所示,以除绿色场之外还在白色场和黄色场中在1帧内出现2次的方式构成帧。此外,从数据写入期间、充电时间、液晶的响应速度等的观点来看,有时不易又抑制闪烁的发生又追加2个场。在上述情况下,与上述第3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同样地,也可以是,作为显示混色成分的场仅设有白色场。图2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的图。与上述第4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所有的场中每次2行地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关于蓝色场F(B)和红色场F(R)中的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处理,例如对奇数帧如图8所示进行第1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对偶数帧如图9所示进行第2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关于白色场F(W)、绿色场F(G)以及黄色场F(Y)中的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处理,例如对各帧的各自的第1次的场如图8所示进行第1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对各帧的各自的第2次的场如图9所示进行第2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如上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有的场的数据写入期间的长度相等。<5.3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所有的场中,每次2行地进行向像素部4的数据写入。因此,与上述第4实施方式同样地,无论液晶的响应速度如何都能够进行画面内的均匀的色显示。另外,各帧包括显示混色成分的场。因此,可抑制色分离的发生。根据以上内容,关于起到色分离减少的效果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进行画面整体的均匀的色显示,并且可实现与光源的设置有关的成本的降低、节省空间化、轻量化。<6.第6实施方式><6.1概要>在上述第1~第5实施方式中,在高速写入模式时,例如如图8所示进行数据写入。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30所示进行数据写入。即,在进行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时,在将按相同的定时写入数据的行的集合定义为“组”时,向第n个组的数据写入期间中的开始时点侧的一部分期间与向第(n-1)个组的数据写入期间中的结束时点侧的一部分期间重叠,向第n个组的数据写入期间中的结束时点侧的一部分期间与向第(n+1)个组的数据写入期间中的开始时点侧的一部分期间重叠。例如,向第2个组(第3行和第4行)的数据写入期间中的前半与向第1个组(第1行和第2行)的数据写入期间中的后半重叠,向第2个组的数据写入期间中的后半与向第3个组(第5行和第6行)的数据写入期间中的前半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样相邻的组之间设置重叠的数据写入期间,由此实现整体的数据写入期间的进一步的缩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常写入模式时,也在相邻的2个行之间设置重叠的数据写入期间。<6.2驱动方法>1帧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由包括蓝色场、绿色场以及红色场的3个场构成(参照图3)。另外,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在蓝色场中进行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在绿色场和红色场中进行通常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如上所述,在蓝色场中进行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更具体地说,在奇数帧中,利用第1高速写入模式如图30所示进行数据写入处理,在偶数帧中,利用第2高速写入模式如图31所示进行数据写入处理。在此,着眼于向任意的第n个组的数据写入期间。这样的话,从图30和图31可充分理解在所着眼的期间的前半使用第(n-1)个组中的最终行的数据进行数据写入。另外,从图30和图31可充分理解在所着眼的期间的后半使用第n个组中的最终行的数据进行写入。在绿色场和红色场中,如上所述,进行通常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此时,如图32所示,进行数据写入。即,向各行的数据写入期间的前半与向前1行的数据写入期间的后半重叠,向各行的数据写入期间的后半与向后1行的数据写入期间的前半重叠。另外,从图32可充分理解,在向各行的数据写入期间的前半使用前1行的数据进行数据写入,在向各行的数据写入期间的后半使用该各行的数据进行数据写入。此外,在图30~图32中,如图所示,关于向各组或各行的数据写入期间,最初的50%的期间与向先前的组或行的数据写入期间重叠,最后的50%的期间与向后续的组或行的数据写入期间重叠,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最初的25%的期间与向先前的组或行的数据写入期间重叠,最后的25%的期间与向后续的组或行的数据写入期间重叠。<6.3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相邻的组或行之间设有重叠的数据写入期间。在进行向各组或各行的数据写入时,在前半的期间基于先前的组或先前的行的数据进行写入。通常,相邻的组或行的数据多是相互关联性高的数据,因此可得到将数据写入期间的前半的期间作为预备的充电期间的有用性。根据以上内容,与以往相比能够不引起画质的降低地显著地缩短整体的数据写入期间。因而,与以往相比能够更可靠地减少为了得到希望的显示亮度而应设置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的数量。其结果是,可更有效地实现与光源的设置有关的成本的降低、节省空间化、轻量化等。<6.4变形例>在上述第6实施方式中,以上述第1实施方式为基准采用在相邻的组或行之间如上所述设有重叠的数据写入期间的驱动方法,但也可以以上述第2~第5实施方式为基准采用同样的驱动方法。<7.第7实施方式><7.1构成>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液晶显示装置,但也可以在如强感应液晶显示装置、DMD投影仪等进行2值控制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应用本发明。以下,以DMD投影仪为例说明应用于进行2值控制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第7~第9实施方式)。图3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DMD投影仪的整体构成的框图。该DMD投影仪包括信号处理电路100、数据写入部500、行选择部510、发光器件驱动器300、发光器件(光源)310、光学机构部320以及DMD(数字反射镜装置)600。信号处理电路100包括帧数据存储器11、场数据生成部12、写入模式控制部13以及发光色选择部1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发光器件(光源)310,假定采用3色的LED(红色的LED、绿色的LED以及蓝色的LED)。DMD600包括锁存电路部61、可动部62以及反射镜部63。反射镜部63如图34所示包括以矩阵状设置的多个微反射镜。微反射镜基于其角度成为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在锁存电路部61中,以与反射镜部63内的微反射镜1对1地对应的方式设有单位锁存电路。即,在锁存电路部61中以矩阵状设有单位锁存电路。以能够保持1比特的数据的方式构成单位锁存电路。可动部62(在图34中省略)按照由单位锁存电路保持的数据的值控制微反射镜的角度。如上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1个微反射镜和与其对应的1个单位锁存电路构成1个像素部。在微反射镜成为打开状态时,来自微反射镜的反射光照射到另外设置的投影透镜(在图33中未图示)。在微反射镜成为关闭状态时,来自微反射镜的反射光不会照射到该投影透镜。这样按照反射镜部63内的所有的微反射镜的打开/关闭状态使来自微反射镜的反射光经由投影透镜照射到例如屏幕,显示图像。在帧数据存储器11中保存着1帧的量的输入图像数据DIN。场数据生成部12从帧数据存储器11读出帧数据,基于该帧数据生成场数据。写入模式控制部13将由场数据生成部12生成的场数据作为数据信号SD提供给数据写入部500。此外,该数据信号SD是1比特的数据。另外,写入模式控制部13按照由场数据生成部12生成的场数据进行向锁存电路部61进行数据写入时的写入模式的控制。写入模式控制部13按照该写入模式对行选择部510提供行选择控制信号SR。发光色选择部14按照由场数据生成部12生成的场数据选择应设为点亮状态的LED的色。然后,发光色选择部14按照其选择的色对发光器件驱动器300提供发光控制信号ECTL。数据写入部500接收从写入模式控制部13提供的数据信号SD,将其输出到DMD600内的锁存电路部61。行选择部510基于从写入模式控制部13提供的行选择控制信号SR选择成为数据的写入对象的单位锁存电路。此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准备通常写入模式和高速写入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常写入模式时,由行选择部510以每次1行的方式选择单位锁存电路,在高速写入模式时,由行选择部510以每次2行的方式选择单位锁存电路。即,在通常写入模式时,每次1行地进行向像素部的数据写入,在高速写入模式时,每次2行地进行向像素部的数据写入。发光器件驱动器300按照从发光色选择部14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ECTL控制各LED的状态(点亮状态/熄灭状态)。由此,控制作为发光器件310的3色的LED的状态。从发光器件310出射的光经由光学机构部320照射到DMD600的反射镜部63(微反射镜)。光学机构部320是用于确保照射到DMD600的反射镜部63的光的分布的均匀性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光学机构部320采用例如为中空结构并且通过其内壁的形状和表面特性得到均匀的光的分布的光学积分器。各构成要素按上述方式动作,由此,按每个场切换来自DMD600的反射光的状态,将基于输入图像数据DIN的彩色图像显示于屏幕等。<7.2驱动方法>本实施方式的DMD投影仪是进行2值控制的图像显示装置。因此,显示1帧的量的图像的方法与上述第1~第6实施方式不同。因此,在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之前,说明进行2值控制的图像显示装置(在此,将DMD投影仪举为例子)的现有的驱动方法。图35是表示1帧的一个构成例的图。在图35中,以“R”开始的附图标记表示红色场,以“G”开始的附图标记表示绿色场,以“B”开始的附图标记表示蓝色场。另外,各场的字母后面的数值表示各场的光源点亮期间的相对的长度。如从图35可充分理解的,在1帧中包括4个红色场、4个绿色场以及4个蓝色场。由4个红色场构成红色场群,由4个绿色场构成绿色场群,由4个蓝色场构成蓝色场群。在图35中,着眼于红色场群。场R1是在红色场中光源点亮期间的长度最短的场。场R2的长度为场R1的长度的2倍。场R4的长度为场R2的长度的2倍。场R8的长度为场R4的长度的2倍。这样场R1的长度、场R2的长度、场R4的长度以及场R8的长度之比为1:2:4:8。如上所示,使场R1、R2、R4以及R8能够与4个比特对应起来。另外,从作为发光器件310的LED出射的光照射到DMD600内的微反射镜,按照微反射镜的打开/关闭状态,来自微反射镜的反射光的状态发生变化(DMD的构成在现有技术和本实施方式中相同)。因而,按每个场进行微反射镜的打开/关闭状态的控制,由此能够针对各色进行从0到15的16灰度级的灰度级表现。关于任意的像素部,例如在所有的场R1~R4中将微反射镜设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关于红色的灰度级值为0。另外,例如在场R1、R4中将微反射镜设为打开状态且在场R2、R3中将微反射镜设为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关于红色的灰度级值为10。同样地,关于绿色和蓝色,也能够进行从0到15的16灰度级的灰度级表现。图36是用于说明现有的DMD投影仪的驱动方法的图。在此,说明用于进行1场的量的显示的处理流程。如上所述,在DMD600内,微反射镜以矩阵状设于反射镜部63,与此对应地,单位锁存电路以矩阵状设于锁存电路部61。在上述构成中,向单位锁存电路每次1行地进行数据写入。此外,写入单位锁存电路的数据是1比特的数据。在对从首行到最终行的所有的行写入数据后,按图36所示的锁存定时,可动部62按照由单位锁存电路保持的数据的值来控制微反射镜的角度。即,按图36所示的锁存定时,写入单位锁存电路的数据的值反映到微反射镜的打开/关闭状态。之后,LED成为点亮状态。重复进行上述动作。然而,写入单位锁存电路的数据的值反映到微反射镜的打开/关闭状态的是上述锁存定时,因此即使在关于某场的光源点亮期间中进行下一场的数据的写入,在显示上也不会发生问题。因此,如图36所示,在光源点亮期间中也进行向单位锁存电路的数据写入。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源点亮期间和数据写入期间之间存在重叠的期间。因此,在本说明中,将从各光源点亮期间的结束时点到下一个光源点亮期间的结束时点的期间设为1个场。说明在以上前提下的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1帧的构成与以往同样地成为图35所示的内容。图37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高速写入模式进行蓝色场群中的3个场(场B4、场B2以及场B1)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更具体地说,关于场B4、场B2以及场B1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例如对奇数帧如图8所示进行第1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对偶数帧如图9所示进行第2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关于除此以外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在所有的帧中如图7所示进行通常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在蓝色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高速写入模式的原因是,如上所述,一般来说,人的眼睛对蓝色的灵敏度(视觉灵敏度)低,不会由于在蓝色场中每次2行地进行数据写入而发生大的画质降低。此外,用通常写入模式进行蓝色场群中的场B8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其原因是,由于作为场B8的前1个场的场G8的光源点亮期间长,因此即使以高速写入模式进行场B8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也不怎么能得到延长光源点亮期间的相对的长度的效果。<7.3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作为进行2值控制的图像显示装置的DMD投影仪中,每次2行地进行一部分蓝色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由此,如图3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1帧的长度短于现有技术的1帧的长度。即,光源点亮期间相对于1帧的长度的相对的长度与以往相比更长。因而,与以往相比能够减少为了得到希望的显示亮度而应设置于DMD投影仪的光源的数量。其结果是,可实现与光源的设置有关的成本的降低、节省空间化、轻量化等。此外,还能够将1帧的长度设为与以往相同的长度,将各光源点亮期间的长度设为与以往相比更长。另外,若将1帧的长度设为与以往相同且将各光源点亮期间的长度设为与以往相同,则与以往相比能够将更长的时间分配到数据写入期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像素的行数设为与以往相比更多,从而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分辨率。<8.第8实施方式><8.1概要>说明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在各场中应显示的亮度相对于整体亮度的比率称为“亮度分量”。例如,若着眼于红色场群,则亮度分量最大的场是场R8,亮度分量最小的场是场R1。在上述第7实施方式中,考虑人的眼睛对色的灵敏度,在一部分蓝色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高速写入模式。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亮度分量而决定采用高速写入模式的场。更具体地说,为了不会发生大的画质降低,针对各色在亮度分量比较小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高速写入模式。<8.2驱动方法>图3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的图。如图3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所有的色,在亮度分量最小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和亮度分量第2小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高速写入模式。若着眼于高速写入场,则关于各色的各亮度分量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例如对奇数帧如图8所示进行第1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对偶数帧如图9所示进行第2高速写入模式下的数据写入处理。若着眼于通常写入场,则关于各色的各亮度分量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在所有的帧中如图7所示进行数据写入处理。<8.3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作为进行2值控制的图像显示装置的DMD投影仪中,每次2行地进行亮度分量比较小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由此,为了不会发生大的画质降低,可得到与上述第7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8.4变形例>在上述第8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DMD投影仪,但在上述第8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驱动方法也能够应用于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下面说明该内容。在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在用于红色的像素部、用于绿色的像素部以及用于蓝色的像素部中按相同的定时进行数据写入。因此,与上述DMD投影仪不同,1帧由在所有的色中共用的多个场构成。更具体地说,1帧由亮度分量相互不同的多个场构成。在上述构成中,只要在亮度分量比较小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高速写入模式即可。例如,在1帧由亮度分量相互不同的10个场构成的情况下,在亮度分量最小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和亮度分量第2小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高速写入模式即可。<9.第9实施方式><9.1概要>说明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人的眼睛对色的灵敏度和亮度分量双方来决定采用高速写入模式的场。因而,关于灵敏度(视觉灵敏度)高的色,仅在亮度分量小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高速写入模式,关于灵敏度(视觉灵敏度)低的色,不仅在亮度分量小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还在亮度分量比较高的场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高速写入模式。<9.2驱动方法>图4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的图。如图4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场B4、场R2、场B2、场R1、场G1以及场B1的显示用的数据写入处理中采用高速写入模式。这样关于3原色中的灵敏度(视觉灵敏度)最高的绿色,仅1个场被定为高速写入场,关于灵敏度(视觉灵敏度)第2高的红色,2个场被定为高速写入场,关于灵敏度(视觉灵敏度)最低的蓝色,3个场被定为高速写入场。<9.3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作为进行2值控制的图像显示装置的DMD投影仪中,考虑人的眼睛对色的灵敏度和亮度分量来决定采用高速写入模式的场。因此,能够不发生画质降低地更有效地延长光源点亮期间相对于1帧的长度的相对的长度。因而,与以往相比能够更可靠地减少为了得到希望的显示亮度而应设置于DMD投影仪的光源的数量。其结果是,可更有效地实现与光源的设置有关的成本的降低、节省空间化、轻量化等。附图标记说明4:像素部11:帧数据存储器12:场数据生成部13:写入模式控制部14:发光色选择部100:信号处理电路200:源极驱动器210:栅极驱动器300:发光器件驱动器310:发光器件(光源)320:光学机构部400:显示部500:数据写入部510:行选择部600:DMD(数字反射镜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