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565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签,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



背景技术:

一般非碳复写便签是包含多个非碳复写纸叠,每一个纸叠是由一张书写纸及一至六张的复写纸构成。图1-1及图1-2为一个一般的非碳复写便签9,该非碳复写便签9的纸叠便包括了两张复写纸。

该非碳复写便签9包含一个位于顶端的纸叠91、一个与顶端相邻的纸叠92、一个位于底端的纸叠94,及多个位于中间的纸叠93。所述纸叠91、92、93、94的其中一个侧边是相互胶黏结合。如图1-1所示,每一个纸叠91、92、93、94包括一个书写纸片901、上复写纸片902、下复写纸片903,及一个显色层(图未示)。当使用者书写讯息于位于顶端的该纸叠91的该书写纸片901上时,该显色层会显示讯息复写于位于顶端的纸叠91的该上复写纸片902及该下复写纸片903上。为了避免书写动作影响与顶端相邻的纸叠92,需将一个隔绝垫板8如图1-1所示地置放于顶端纸叠91及相邻顶端的纸叠92间,即还需将该隔绝垫板8置于位于顶端纸叠91的该下复写纸片903及相邻顶端的纸叠92的该书写纸片901间,十分不便。因此需要一种不需使用该隔绝垫板8以增加使用方便性的非碳复写便签。

于2011年3月1日提出申请的美国申请案第13/038128号揭露了一种包含非碳显色材料的便签,其包括了多个施加压力于其上后会显示记号或图样的非碳显色纸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复写功能以将写下的讯息备份,且不必使用隔绝垫板的便签。

本发明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包含多个相互层叠堆置的纸体单元。每一个纸体单元包括两个或多个纸片。一个粗颗粒涂层是涂布 于每一个纸体单元的最后一张纸片。当书写动作施加于位在顶端的纸体单元上时,即使未于书写时将隔绝垫板置于位于顶端的纸体单元下方,仍可通过该粗颗粒涂层有效避免前述书写动作影响位于下方的其他纸体单元。

每一个纸体单元包括一个第一纸片、一个位于该第一纸片下方的第二纸片、至少一个显色层,及一个粗颗粒涂层。该第一纸片具有一个书写面,及一个相反该书写面的背面。该第二纸片具有一个朝向该第一纸片的背面的上表面,及一个相反于该上表面的下表面。该显色层是涂布设置于该第一纸片及该第二纸片至少其中的一个上。该粗颗粒涂层是设置于该第二纸片的下表面并具有一个粗糙面,以分散一个施加于该第一纸片的书写面的书写动作所产生的书写压力,进而防止该书写压力作用于另一个相邻的纸体单元上。

较佳地,前述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其中每一个粗颗粒涂层的该粗糙面的粗糙度是不小于5μm。

较佳地,前述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其中该粗颗粒涂层为一个含微粒黏合层。

较佳地,前述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其中该含微粒黏合层具有一个黏合剂,及多个散布于该黏合剂中的粗糙微粒。

较佳地,前述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其中该含微粒黏合层还具有黏土及碳酸钙。

较佳地,前述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其中该黏合剂是选自聚乙烯醇基黏剂、乳胶基黏剂、淀粉基黏剂,及其混合物。

较佳地,前述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其中所述粗糙微粒的粒径是大于20μm。

较佳地,前述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其中该显色层是涂布于该第二纸片的上表面。

较佳地,前述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其中该显色层具有多个微胶囊,及一个非碳显色材料,每一个微胶囊可因受力而破裂并封装有一个反应性染料。

较佳地,前述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其中该显色层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所述微胶囊的微胶囊子层,及一个具有该非碳显色材料且涂 布于该第二纸片的上表面的显色子层。

较佳地,前述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其中该微胶囊子层是涂布于该第一纸片的背面。

较佳地,前述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其中该微胶囊子层是涂布于该显色子层上。

较佳地,前述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其中该显色层包括两个微胶囊子层,其中的一个微胶囊子层是涂布于该第一纸片的背面,另一个微胶囊子层是涂布于该显色子层上。

较佳地,前述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其中每一个纸体单元包括两个显色层,其中的一个显色层是涂布于该第一纸片的书写面,而另一个显色层是涂布于该第二纸片上。

较佳地,前述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其中至少其中的一个显色层是涂布于该第二纸片上,每一个纸体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位于该第一纸片及该第二纸片间的中介纸片,及至少一个附加显色层,该中介纸片具有一个朝向该第一纸片的正面,及一个朝向该第二纸片的反面,该附加显色层是涂布于该中介纸片的正面上。

较佳地,前述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其中该第一纸片包括一个第一可翻部,及一个第一再黏着部,该第二纸片包括一个第二可翻部,及一个第二再黏着部,该便签还包含一个涂布于位在该第一纸片的背面的该第一再黏着部的第一胶黏层,及一个涂布于位在该第二纸片的下表面的第二再黏着部的第二胶黏层,该第一胶黏层是可分离地黏附于该第二纸片的第二再黏着部位于该第二纸片的上表面的一侧,该第二胶黏层是可分离地黏合相邻的另一个纸体单元。

较佳地,前述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其中该第一胶黏层及该第二再黏着部间所产生的第一黏着力,是大于该第二胶黏层及相邻的另一个纸体单元间所产生的第二黏着力。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另一个态样的便签。

于是,本发明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包含多个相互层叠堆置的纸体单元。每一个纸体单元包括一个第一纸片、一个第二纸片、一个第一胶黏层、一个显色层,及一个粗颗粒涂层。该第一纸片具有一个书写面,及一个相反于该书写面的背面。该第二纸片具有一个朝向 该第一纸片的背面的上表面,及一个相反于该上表面的下表面。该第一胶黏层是黏固于该第一纸片的背面,且可分离地黏合该第二纸片的上表面。该显色层是涂布于该第一纸片及该第二纸片至少其中的一个上。粗颗粒涂层是设置于该第二纸片的下表面并具有一个粗糙面,以分散一个施加于该第一纸片的书写面的书写动作所产生的书写压力,进而防止该书写压力作用于另一个相邻的纸体单元上。每一个第一纸片及每一个第二纸片各自具有一个侧缘。所述第一纸片及所述第二纸片的侧缘是相互平齐地黏合。

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在于:使用者书写讯息于其中的一个第一纸片时,相对应的显色层会在相对应第二纸片上复写备份该讯息,在抽离上方的第一纸片后,能留存下方的第二纸片备份讯息,且通过所述粗颗粒涂层可使位于下方的纸体单元不显色。

附图说明

图1-1及1-2皆是示意图,说明一个一般的非碳复写便签;

图2是一个侧视剖面图,说明本发明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的第一实施例;

图3是一个立体图,辅助说明图1;

图4是一个侧视剖面图,说明以一个笔具于该便签上施加一个书写压力;

图5是一个侧视剖面图,说明该便签受书写压力而显色之情形;

图6是一个侧视剖面图,说明本发明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的第二实施例;

图7是一个侧视剖面图,说明本发明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的第三实施例;

图8是一个侧视剖面图,说明本发明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的第四实施例;

图9是一个侧视剖面图,说明本发明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的第五实施例;

图10是一个侧视剖面图,说明本发明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的第六实施例;及

图11是一个侧视剖面图,说明本发明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 的第七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包含多个相互层叠堆置的纸体单元,每一个纸体单元包括一个第一纸片、一个位于该第一纸片下方的第二纸片、至少一个设置于该第一纸片及该第二纸片至少其中的一个显色层,一个设置于该第二纸片的下表面的粗颗粒涂层、一个第一胶黏层,及一个第二胶黏层。较佳地,至少其中的一个显色层是涂布于该第二纸片上。

参阅图2至图5,为本发明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1的第一实施例,该便签1包含数个相互层叠堆置的纸体单元10。

每一个纸体单元10包括一个第一纸片11、一个第二纸片12,一个显色层2、一个粗颗粒涂层4、一个第一胶黏层31,及一个第二胶黏层33。

该第一纸片11具有一个书写面111、一个相反于该书写面111的背面112、一个第一可翻部113,及一个第一再黏着部114。

该第二纸片12具有一个朝向该第一纸片11的该背面112的上表面121、一个相反于该上表面121的下表面122、一个第二可翻部123,及一个第二再黏着部124。

每一个第一纸片11及每一个第二纸片12的长度或宽度范围是由30毫米至200毫米,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该便签1的一般尺寸可为38毫米×51毫米、76毫米×51毫米、76毫米×76毫米、76毫米×127毫米、150毫米×105毫米,或152毫米×100毫米等组合。当然该便签1的形状也可以依不同需求而变更,不以此为限。

该第一胶黏层31是黏固于该第一再黏着部114位于该背面112的一侧,且可分离地涂布黏合该第二再黏着部124位于该上表面121的一侧,使得该第一纸片11的该第一再黏着部114黏合于该第二纸片12上时,该第一纸片11的该第一可翻部113是可翻的。该第二胶黏层33是涂布黏固于该第二再黏着部124位于该下表面122的一侧,且可分离地黏合另一个相邻的纸体单元10,使得该第二纸片12的第二再黏着部124黏合一个相邻的纸体单元10时,该第二可翻部123 是可翻的。每一个第一胶黏层31及每一个第二胶黏层33是由感压胶材料制成。

该显色层2是涂布于该第一纸片11及该第二纸片12至少其中一个上,并具有数个微胶囊211,及一个非碳显色材料221。每一个微胶囊211具有一个可施压而使其破裂的微型外壳,及一个包覆于该微型外壳内的反应性染料。该反应性染料可为结晶紫内酯(crystal violet lactone,CVL),该微型外壳可由氨基塑料或明胶制成。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该显色层2是涂布于该第二纸片12的上表面,并包括一个含有所述微胶囊211的微胶囊子层21,及一个含有该非碳显色材料221的显色子层22。该微胶囊子层21涂布于该显色子层22上,且该微胶囊211涂布量为1.2g/m2至3.0g/m2,而每一个微胶囊211的平均粒径为2μm至6μm。该非碳显色材料221是选自酚醛树脂、活性白土、水杨酸型树脂,或前述的组合。

该显色子层22是涂布于该第二纸片12的上表面121,且该微胶囊子层21是涂布于该显色子层22上。该第一胶黏层31是可分离地黏合于该第二再黏着部124上,且该显色层2是位于该第一胶黏层31及该第二再黏着部124间。

参阅图4及图5,当使用者于该第一纸片11的书写面111留下讯息时(例如进行书写动作),所产生的书写压力会施加于该显色层2,使得该显色层2的相对应微胶囊211破裂而释放反应性染料,而反应性染料会与该非碳显色材料221结合并反应而产生记号5。该记号5是显示于该第二纸片12上,并为所书写讯息之复写。

该粗颗粒涂层4为一个含微粒的黏合层,且涂布于该第二纸片12的下表面122,并具有一个粗糙面41,用以分散施加于该第一纸片11的书写面111上的书写动作所产生的书写压力,以如图4所示地避免书写压力作用在位于下方且相邻的纸体单元10上。

该粗颗粒涂层4的粗糙面41的粗糙度是不小于5μm。该粗颗粒涂层4包括一个黏合剂,及多个散布于该黏合剂中的粗糙微粒。所述粗糙微粒是由色素或填料制成,所述粗糙微粒的粒径是大于20μm,所述粗糙微粒的平均粒径为40μm至120μm,在该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粗糙微粒的粒径是不小于40μm。

此外,该粗颗粒涂层4也可以是由粗糙微粒、黏合剂、黏土(Clay),及碳酸钙(CaCO3)组成。该黏合剂是选自聚乙烯醇基黏剂、乳胶基黏剂、淀粉基黏剂,及其混合物。该粗颗粒涂层4的所述粗糙微粒可增加表面粗糙度。该粗颗粒涂层4的粗糙面41增加了接触表面积,可利于分散作用于该粗颗粒涂层4上的书写压力,以避免其作用在位于下方的相邻纸体单元10的显色层2,而使该显色层2的所述微胶囊211破裂。所述粗糙微粒的数量可改变该粗糙面41的粗糙度,且所述粗糙微粒占该粗颗粒涂层4重量百分比的0.1wt%至95wt%。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胶黏层31及该第二再黏着部124间所产生的第一黏着力是大于该第二胶黏层33及相邻的另一个纸体单元10间所产生的第二黏着力。故可轻易地将位于最上方的纸体单元10抽离。

所述纸体单元10的第一纸片11及第二纸片12各自具有一个侧缘101,所述第一纸片11及所述第二纸片12的侧缘101是相互平齐地以胶水黏合,例如以图2中所示的背胶层32黏合。

图6为本发明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1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大致上是与该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每一个纸体单元10的微胶囊子层21是涂布于该第一纸片11的背面112。

图7为本发明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1的第三实施例,该第三实施例大致上是与该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每一个显色层2是具有两个微胶囊子层21,其中的一个微胶囊子层21是涂布于该第一纸片11的背面112,另一个微胶囊子层21是涂布于该第二纸片12的显色子层22上。

图8为本发明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1的第四实施例,该第四实施例大致上是与该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每一个纸体单元10包含两个显色层2,其中的一个显色层2是涂布于该第一纸片11的书写面111,另一个显色层2是涂布于该第二纸片12的上表面121。每一个显色层2为混合有微胶囊211及非碳显色材料221的单一涂层。

该第四实施例让使用者在身上未携带笔具的状况下,仍可留下讯息并留存复写副本。举例来说,使用者可以使用手指或具尖头的物体 施加书写压力在位于该书写面111上的显色层2,以显示讯息于该第一纸片11上,并得到显示于该第二纸片12的上表面121的复写讯息。

图9为本发明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1的第五实施例,该第五实施例大致上是与该第四实施例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涂布于该第一纸片11的书写面111上的显色层2为混合有微胶囊211及非碳显色材料221的单一涂层。而涂布于该第二纸片12的上表面121的显色层2是包括一个含有数个微胶囊211的微胶囊子层21,及一个含有一个非碳显色材料221的显色子层22。该微胶囊子层21是涂布于该第一纸片11的背面112上,而该显色子层22是涂布于该第二纸片12的上表面121。

图10为本发明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1的第六实施例,该第六实施例大致上是与该第四实施例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中的一个显色层2是涂布于该第一纸片11的书写面111上,而另一个显色层2具有一个涂布于该第一纸张11的背面112且含有多个微胶囊221的微胶囊子层21,及一个由所述微胶囊211及该非碳显色材料221混合而成,且涂布于该第二纸片12的上表面121的混合子层23。

图11为本发明具有复写备忘功能的便签1的第七实施例,该第七实施例大致上是与该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每一个纸体单元10还包含一个上中介纸片13、一个下中介纸片14、两个附加显色层2’、一个上附加胶黏层34,及一个下附加胶黏层35。每一个上中介纸片13具有一个面向该第一纸片11的正面131、一个面向该第二纸片12的反面132、一个可翻部133,及一个再黏部134。每一个下中介纸片14具有一个面向该第一纸片11的正面141、一个面向该第二纸片12的反面142、一个可翻部143,及一个再黏部144。

所述附加显色层2’是分别涂布于该上中介纸片13的正面131及该下中介纸片14的正面141。每一个附加显色层2’是与该显色层2相似,而包括一个含有多个微胶囊211’的微胶囊子层21’,及含有一个非碳显色材料221’的显色子层22’。

该第一胶黏层31是可分离地黏附于该上中介纸片13的该再黏部134位于该上中介纸片13的正面131的一侧。

该上附加胶黏层34是涂布于该上中介纸片13的该再黏部134位 于该上中介纸片13的反面132的一侧,且可分离地黏附于该下中介纸片14的该再黏部144位于该下中介纸片14的正面141的一侧。

该下附加胶黏层35是涂布于该下中介纸片14的该再黏部144位于该下中介纸片14的反面142的一侧,且可分离地黏附于该第二纸片12的该第二再黏着部124位于该上表面121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纸体单元10也可以是包括一个位于该第一纸片11及该第二纸片12间的中介纸片,及一个附加显色层2’,该中介纸片具有一个朝向该第一纸片11的正面,及一个朝向该第二纸片12的反面,该附加显色层2’是涂布于该中介纸片的正面上。

本发明现在将通过以下实验例及各比较例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验例一(EX 1)

本实验例中该便签的结构是与该第一实施例相似,即每一纸体单元10包括一个第一纸片11、一个第二纸片12、一个第一胶黏层31、一个第二胶黏层33、一个显色层2,及一个粗颗粒涂层4。每一个第一纸片11及每一个第二纸片12的尺寸为150毫米×105毫米。该第一纸片11的纸张基重为90g/m2,该第二纸片12的纸张基重为80g/m2。该第二纸片12的上表面121涂布有显色层2,且该第二纸片12的下表面122涂布有该粗颗粒涂层4。该第二纸片12、该显色层2,及该粗颗粒涂层4的总基重为99.8g/m2。该显色层2的涂布量为5.2g/m2,且含有重量百分比21.4wt%的微胶囊、42.57wt%的小麦淀粉、10.82wt%的聚乙烯醇、16.19wt%的非碳显色材料(水杨酸树脂),及9.02wt%的润滑剂。在每一微胶囊211中,一反应性染料(结晶紫内酯,CVL)是包覆于一个由氨基塑料制成的微型外壳内。该粗颗粒涂层4含有重量百分比43.2wt%的黏土、42.1wt%的碳酸钙、7.0wt%的聚乙烯醇、6.9wt%的乳胶,及0.8wt%的粗糙微粒。该粗颗粒涂层4的粗糙度是以帕克印刷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来测定(Parker print surface roughness tester,型号为M590,由Messmer Instruments制造)。该粗颗粒涂层4的粗糙度及厚度是列于表一当中。

所述粗糙微粒的制备方式如下:在装有机械搅拌器、冷凝器、温度计的5升四口反应器之中,加入80克的聚丙烯酸分散剂、30克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Sodium Dodecyl Sulfate)和2500克的去离子 水。另外用单一个容器将5克的过氧化苯(BPO,Benzoyl Peroxide)均匀溶解于500克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Methyl Methacrylate)、350克的丙烯酸甲酯(MA,Methyl Acrylate)、350克的丙烯酸丁酯(BA,Butyl Acrylate)及40克的丙稀酸(AA,Acrylic Acid)中,再倒入搅拌中的前述四口反应器内,并将搅拌速度设定在280rpm搅拌混合15分钟。接着将该反应器内温度加热至70℃,由于过氧化苯(BPO)具有半衰期且在此处作为起始剂使用,而在倒入反应器后便会因活性较高而约两小时完成裂解,并打击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丙烯酸甲酯(MA)的双键,进而形成聚合反应,在此一反应中,由于键结被破坏故而保持两个小时后会自然放热至95℃,回温后设定恒温70℃保持8小时。反应后回到室温并以滤网过滤,可得到多个平均粒径约40μm至120μm的粗糙微粒。由于上述的搅拌器、冷凝器、温度计,及反应器等结构为熟知该项技艺者所能轻易理解,故不再另外绘制图式。

比较例一(CE1)

本比较例与该实验例一相似,不同的地方为:所述粗颗粒涂层4并未涂布于所述纸体单元10的相对应第二纸片12上。而该第二纸片12及该显色层2的总基重为90.4g/m2

比较例二(CE2)

本比较例与该比较例一相似,不同的地方为:每一个纸体单元10的第二纸片12的纸张基重为90g/m2,该第二纸片12及该显色层2的总基重为100.8g/m2

实验例二(EX 2)

本实验例与实验例一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该粗颗粒涂层4的厚度为0.121毫米,每一个第一纸片11及每一个第二纸片12的纸张基重为90g/m2,该第二纸片12、该显色层2,及该粗颗粒涂层4的总基重为109.9g/m2。该粗颗粒涂层4的粗糙度是列于表一当中。

实验例三(EX 3)

本实验例与该实验例二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该粗颗粒涂层4的厚度为0.127毫米,该第二纸片12、该显色层2,及该粗颗粒涂层4的总基重为117.3g/m2。该粗颗粒涂层4的粗糙度是列于表一当中。

实验例四(EX 4)

本实验例与该实验例二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该粗颗粒涂层4的厚度为0.131毫米,该第二纸片12、该显色层2,及该粗颗粒涂层4的总基重为117.9g/m2。该粗颗粒涂层4的粗糙度是列于表一当中。

实验例五(EX 5)

本实验例与该实验例二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该粗颗粒涂层4的厚度为0.149毫米,该第二纸片12、该显色层2,及该粗颗粒涂层4的总基重为142.7g/m2。该粗颗粒涂层4的粗糙度是列于表一当中。

比较例三(CE 3)

本比较例与该实验例二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该粗颗粒涂层4并未含有粗糙微粒,而是含有重量百分比43.2wt%的黏土、42.9wt%的碳酸钙、7.0wt%的聚乙烯醇,及6.9wt%的乳胶。该第二纸片12、该显色层2,及该粗颗粒涂层4的总基重为109.3g/m2。该粗颗粒涂层4的粗糙度及厚度是列于表一当中。

实验例六(EX 6)

本实验例与该实验例二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该粗颗粒涂层4的厚度为0.125毫米,该第二纸片12、该显色层2,及该粗颗粒涂层4的总基重为108.2g/m2。该粗颗粒涂层4的粗糙度是列于表一当中。

实验例七(EX 7)

本实验例与该实验例六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该粗颗粒涂层4是含有重量百分比42.2wt%的黏土、41.8wt%的碳酸钙、6.8wt%的聚乙烯醇、6.8wt%的乳胶,及2.4wt%的粗糙微粒。该第二纸片12、该显色层2,及该粗颗粒涂层4的总基重为107.2g/m2。该粗颗粒涂层4的粗糙度及厚度是列于表一当中。

实验例八(EX 8)

本实验例与该实验例六相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该粗颗粒涂层4是含有重量百分比39.4wt%的黏土、39.1wt%的碳酸钙、6.4wt%的聚乙烯醇、6.3wt%的乳胶,及8.8wt%的粗糙微粒。该第二纸片12、该显色层2,及该粗颗粒涂层4的总基重为109.1g/m2。该粗颗粒涂层4的粗糙度及厚度是列于表一当中。

打字机强度试验:

上述实验例1至8及比较例1至3是接受打字机强度试验以测试 位于最上方的两个纸体单元10的第二纸片12的显色效果。进一步的细节可参阅美国第4087376号专利案,在该试验当中是以型号Epson LQ-2080C的列表机代替打字机,由于列表机的打字段数在刻度0时最接近一般人写字的力道,故本实验打字段数以刻度0进行测试。该列表机是同时打印字符于该纸体单元10上,接着,以Tokyo denshoku型号TR-600色差仪(Whiteness Reflectometer Model TR-600)测量每一个实验例及每一个比较例中该纸体单元10的第二纸片12的亨特白度值(Hunter Whiteness values,HW值),以评估其显色效果。美国第4784982号专利是以前述型号之色差仪测量白度值。

在所有实验例及比较例中,每一个第二纸片12未经打印的区域的原始白度值(original HW value)约为80至85,而每一个第二纸片12经打印并静置20秒(Initial)及4分钟40秒(Aged)后可测得打印后的白度值(HW value of printed characters),经计算后可得白度差值(ΔHW value)。

ΔHW value=[(original HW value–HW value of printed characters)/original HW value]x100%。

在前述试验当中,白度差值的数值越高,代表其显色越明显(即显示于其上的打印字符颜色越深),所述实验例及比较例的白度差值是列于表一当中。

表一

由前述内容可知,实验例一(EX 1)及比较例一(CE 1)的第一纸片11的纸张基重同为90g/m2,且第二纸片12的纸张基重同为80g/m2。而仅有在实验例一中,该第二纸片12的下表面才涂布有粗颗粒涂层4。而该实验例一及比较例一当中,位于上方的纸体单元10的第二纸片12上的白度差值(initial及aged)大致相同,代表打印字符的复写副本于实验例一及比较例一中,皆能清楚地显示位于上方的纸体单元10的第二纸片12上。而在实验例一中位于下方的纸体单元10的第二纸片12的白度差值是远小于比较例一。由于位于下方的纸体单元10的第二纸片12上的白度差值越低,代表显示于其上的字符越不明显,故由此可证明该粗颗粒涂层4可有效地分散书写压力。

在该实验例一(EX 1)及该比较例二(CE 2)中,第一纸片11的纸张基重同为90g/m2。在实验例一中,第二纸片12的纸张基重为80g/m2,且该第二纸片12、该显色层2,及该粗颗粒涂层4的总基重为99.8g/m2。在比较例二中,该第二纸片12的纸张基重为90g/m2,且该第二纸片12、该显色层2,及该粗颗粒涂层4的总基重为100.8g/m2。而仅有在实验例一中,该第二纸片12的下表面才涂布有该粗颗粒涂层4。由表中可知,在总基重几乎相同时(99.8g/m2及100.8g/m2),实验例一中位于下方的纸体单元10的第二纸片12的白度差值(init ial及aged)是小于比较例二。这显示出实验例一中涂布有粗颗粒涂层4的第二纸片12其分散书写压力的功效是优于比较例二中具有较重的纸张基重的第二纸片12。

在实验二(EX 2)至实验五(EX 5)中,粗颗粒涂层4是具有相近的粗糙度(4.94μm至5.07μm),但厚度不同(0.121毫米至0.149毫米)。而由表一可得知,当粗颗粒涂层4的厚度增加时,其分散书写压力的功效亦增加。

在比较例三(CE 3)及实验例六(EX 6)至实验例八(EX 8)当中,粗 颗粒涂层4具有相近的厚度(0.122毫米至0.128毫米),但粗糙度不同(3.65μm至14.03μm)。由表一中可得知,当粗颗粒涂层4的粗糙度增加时,其分散书写压力的功效亦增加。

综上所述,对其中的一个第一纸片11的书写面111施以局部压力,会使相对应的显色层2显色,而相对应的粗颗粒涂层4可分散压力,使位于下方的另一个纸体单元10不显色,配合所述第一胶黏层31及所述第二胶黏层33黏性不同的配置,方便使用者抽离任一个第一纸片11或任一个纸体单元10,而不会使其他纸张脱落。使用者可将撕下的第一纸片11或纸体单元10贴附于醒目处,而在仅抽离该第一纸片11时,能留存下方的第二纸片12备份讯息,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