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共享系统、操作设备和感觉共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0424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感觉共享系统、操作设备和感觉共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感觉共享系统、操作设备和感觉共享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用户通过作出姿势来展示信息的各种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中,基于由用户操作的周边设备的位置参数输出双向性内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8053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以上述专利文献1为代表的现有技术中,通过姿势(例如手势)来提供信息。但是,为了提供上述信息,需要用户作出姿势,存在在想要重现该姿势的情况下,用户自身必须重复该姿势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提供一种用户自身不重复姿势就能够进行重现的感觉共享系统、操作设备和感觉共享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感觉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操作设备和第二操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操作设备包括:接受来自第一用户的操作的第一操作接口部;和将表示所述第一操作接口部所受到的所述操作的第一操作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装置的第一通信部,所述第二操作设备包括: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所述第一操作信息的第二通信部;接受来自第二用户的操作的第二操作接口部;和基于所述第二通信部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操作信息,利用所述第二操作接口部重现所述操作的操作控制部。

另外,本发明作为上述感觉共享系统中使用的操作设备、上述感觉共享系统中执行的感觉共享方法被掌握。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用户自身不重复姿势就能够进行重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感觉共享系统、操作设备和感觉共享方法的感觉共享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操作设备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终端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存储部存储的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操作信息表的例子的图(表形式)。

图6是表示操作信息表的例子的图(曲线图形式)。

图7是表示操作修正表的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服务器装置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服务器存储部存储的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指示操作信息表的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操作修正历史记录表的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指示操作信息表保存处理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比较学习处理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以操作值和时间为轴的电信号的值的曲线图。

图15是表示以操作值和时间为轴的电信号的值的曲线图(柱状图)。

图16是表示在显示部202显示模型化的操作的式样的图。

图17是表示用户信息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感觉共享系统、操作设备和感觉共享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感觉共享系统、操作设备和感觉共享方法的感觉共享系统1000的结构例的图。如图1所示,感觉共享系统1000具有:本系统的用户所使用的操作设备100;用于控制操作设备100的终端装置200;和管理终端装置200的服务器装置300,终端装置200和服务器装置300彼此经由网络n连接。

其中,网络n是因特网等一般的公共线路网络。另外,操作设备100和终端装置200彼此由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等总线连接。而且,多个操作设备100(例如、操作设备100a、100b)可以与终端装置200连接,也可以多个终端装置200与服务器300连接。另外,以下以操作设备100和终端装置200为不同的壳体为前提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一个壳体。

在本系统中,将作为表示演示操作的用户(例如钢琴教室的老师)的指示用户(第一用户)所使用的操作设备100标记为操作设备100a,将与操作设备100a连接的终端装置200标记为终端装置200a,将作为遵照上述指示用户所示的演示进行操作的用户(例如钢琴教室的学生)的操作用户(第二用户)所使用的操作设备100标记为操作设备100b,将与操作设备100b连接的终端装置200标记为终端装置200b。以下,在总称这些用户的情况下简称为用户。

而且,以下对将指示用户的操作传递给操作用户的情况进行记载,但也可以将操作用户的操作传递给指示用户。即,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替换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在这种情况下,指示用户能够掌握操作用户的操作。另外,以下表示用户操作操作对象(例如钢琴)的例子,但是概念上也包含用户自身的动作(例如跑动)。首先,对操作设备100进行说明。

操作设备100是用于检测并传递基于用户自身的姿势的操作(或其感觉)的设备,例如由计算机控制的人手(possessedhand)构成。

图2是表示操作设备100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操作设备100具有操作接口部101、操作控制部102和终端接口部103。

操作接口部101是用于将用户的操作传递到操作设备100的接口,安装于作出姿势的用户的部位(例如拇指、食指等各个手指)。操作接口部101将从用户那里接受的操作转换为电信号,并将转换后的电信号输出到操作控制部102。另外,操作接口部101接收从操作控制部102输出的电信号而使上述部位动作。为了让操作用户操作各部位,操作接口部101接受操作用户的操作而输出电信号,以下将该输出的电信号标记为操作电信号。另外,将为了让指示用户的操作传递到操作用户的部位而从操作控制部102输出并由操作接口部101接收到的电信号标记为指示电信号。在总称这些电信号的情况下简称为电信号。

操作控制部102是用于将电信号输出到操作接口部101或终端接口部103的单元。操作控制部102在所输入的电信号为操作电信号的情况下将该操作电信号输出到终端接口103,在所输入的电信号为指示电信号的情况下将该指示电信号输出到操作接口101。另外,操作控制部102控制操作设备100所具有的各部的动作。

终端接口部103是用于将从操作控制部101输出的操作电信号发送到终端装置200,或者从终端装置200接收指示电信号的接口。关于上述各部的具体的动作,用流程图在后面进行叙述。接着对终端装置200进行说明。

终端装置200由控制操作设备100的控制器、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构成。

图3是表示终端装置200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如图3所示,终端装置200具有:存储部201、显示部202、操作信息记录部203、操作修正部204、设备接口部205和通信部206。

存储部201由例如存储芯片、磁盘等一般的存储介质或存储装置构成,用于存储本系统中使用的各种数据。

图4是表示存储部201存储的数据的例子的图。如图4所示,存储部201存储操作信息表2011和操作修正表2012。

图5是表示操作信息表2011的例子的图。操作信息表2011是用于存储当用户作出姿势时经由操作接口部101从各部位接收到的电信号的表。如图5所示,操作信息表2011将用户使用操作设备100作出姿势的部位即操作部位与表示通过操作部位作出姿势的时刻的时间相对应,存储每个时间每个部位的电信号的值。

图5中,例如由时间1的部位1的姿势产生的电信号的值为a11,由时间n的部位1的姿势产生的电信号为c1n。同样,由时间1的部位n的姿势产生的电信号的值为cn1,由时间n的部位n的姿势产生的电信号为enn。操作信息表2011由操作信息记录部203记录。

另外,图5中将操作部位的电信号的值以表形式保持,但是也可以如图6所示,在以作为电信号的值的操作值和时间为轴的坐标面上对上述电信号进行绘点,以曲线图形式保持。像这样,由例如操作记录部203将电信号的值以曲线图形式保持,并显示于显示器等显示部202,由此,用户能够一眼看过去就掌握由作出姿势的操作部位产生的电信号的值(例如敲击键盘的强度)和时刻。图6表示了部位1、部位n的电信号的值随着时间经过逐渐变大并且在时间2/n的时刻值为最大。同样,表示了部位2的电信号的值在n的时刻值为最大。

图7是表示操作修正表2012的例子的图。操作修正表2012是用于存储由操作用户的操作部位产生的操作电信号与由指示用户的操作部位产生的指示电信号的差值的表。如图7所示,操作修正表2012将表示作为修正对象的操作部位的修正部位与表示通过修正部位作出姿势的时刻的时间相对应,按每个时间每个部位存储上述差值。

图7中表示了例如由时间1的部位1的姿势产生的操作电信号的值与由时间1的部位1的姿势产生的指示电信号的值的差值为0.5(mv)。即,表示了为了将由时间1的部位1的姿势产生的操作电信号的值修正为由时间1的部位1的姿势产生的指示电信号的值,需要将操作电信号的值提高0.5(mv)。同样,表示了为了将由时间1的部位n的姿势产生的操作电信号的值修正为由时间1的部位n的姿势产生的指示电信号的值,需要将操作电信号的值降低1.0(mv)。像这样,在操作修正表2012中,按每个时间每个部位存储有操作电信号与指示电信号的差值。操作修正表2012由操作修正部204记录。

另外,操作修正表2012也与操作信息表2011同样,可以以曲线图形式保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一眼看过去就掌握上述差值和时刻。例如,如图6所示,可以将操作用户的部位n和指示用户的部位n的电信号的值即操作值的差值的范围(阴影线部分)在以上述操作值和时间为轴的坐标面上绘点,以曲线图形式保持。接着,回到图3,对显示部202以后的各部进行说明。

显示部202由例如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器构成,如上所述,显示表示操作用户或指示用户对操作设备100进行了操作时的电信号的值的表和曲线图、表示操作电信号与指示电信号的差值的表等各种信息。

操作信息记录部203将从操作设备100接收到的电信号对于各个用户按每个时间每个部位记录到操作信息表2011中,并将记录的操作信息表2011经由通信部206发送到服务器装置300。以下,在指示电信号被记录于操作信息表2011中的情况下,将该操作信息表2011发送到服务器装置300,但也可以将记录了操作电信号的操作信息表2011发送到服务器装置300。通过识别用户使用本系统时进行登录等而得到的登录id、或者预先赋予终端装置200、操作设备100的id等,能够识别是指示用户还是操作用户。

操作修正部204将记录了从服务器装置300接收到的指示电信号的值的操作信息表2011与记录了从操作设备100接收到的操作电信号的值的操作信息表2011进行比较来求取两者的差值,将该值记录到操作修正表2012中,并将记录的操作修正表2012显示于显示部202。另外,终端装置200的操作修正部204利用上述差值对操作设备100b的操作进行校准。进而,操作修正部204将记录的操作修正表2012发送到服务器装置300。被发送的操作修正表2012按每个用户来存储。

另外,以下表示将操作修正表2012显示于显示部202,但也可以将记录了操作电信号的值的操作信息表2011和记录了指示电信号的值的操作信息表2011显示于显示部202。在这种情况下,操作用户能够确认演示的指示用户的各部位的电信号的值,能够容易地掌握指示用户以何种方式使各部位动作来作出姿势、并且与自身动作的各部位有哪些差异。

设备接口部205是用于将操作修正部204求得的上述差值、操作信息记录部203记录的电信号、从服务器装置300接收到的电信号发送到操作设备100,或者接收从操作设备100输出的电信号的接口。

通信部206是用于从服务器装置300接收电信号,或者将上述差值、电信号发送到服务器装置300的接口。关于上述各部的具体的动作,用流程图在后面进行叙述。接着对服务器装置300进行说明。

服务器装置300由管理终端装置200的服务器等信息处理装置构成。

图8是表示服务器装置300的功能性结构的框图。如图3所示,服务器装置300具有:服务器存储部301、指示操作信息取得部302、相似操作判断部303和服务器通信部304。

服务器存储部301与存储部201同样,由例如存储芯片、磁盘等一般的存储介质或存储装置构成,用于存储本系统中使用的各种数据。

图9是表示服务器存储部301存储的数据的例子的图。如图9所示,服务器存储部301存储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和操作修正历史记录表3012。

图10是表示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的例子的图。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是用于存储当指示用户用操作设备100作出姿势时从各部位接收到的指示电信号的表。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的结构由于与操作信息表2011相同所以在此省略说明,图10中表示了例如由时间1的部位1的姿势产生的指示电信号的值为a11,由时间n的部位1的姿势产生的指示电信号为c1n。同样,表示了由时间1的部位n的姿势产生的指示电信号的值为cn1,由时间n的部位n的姿势产生的指示电信号为enn。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由指示操作信息取得部302记录。

另外,图10中将操作部位的电信号的值以表形式保持,但是也可以与图5所示的情况同样,在以作为指示电信号的值的操作值和时间为轴的坐标面上对上述指示电信号进行绘点,以曲线图形式保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指示用户能够一眼看过去就掌握由作出姿势的操作部位产生的指示电信号的值(例如敲击键盘的强度)和时刻。

图11是表示操作修正历史记录表3012的例子的图。操作修正表3012是以历史记录形式存储操作修正表2012的表。如图11所示,操作修正历史记录表3012每次记录操作修正表2012时都存储到服务器存储部301中。操作修正历史记录表3012的结构由于与图7所示的操作修正表2012相同所以在此省略对其的说明,图11中,例如关于某个操作用户,将2015年4月1日、2015年4月2日的操作修正表2012记录到操作修正历史记录表3012中。

另外,操作修正历史记录表3012也与操作信息表2011、操作修正表2012等同样,可以以曲线图形式保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追溯过去地一眼看过去就掌握上述差值和时刻。接着,回到图8,对指示操作信息取得部302以后的各部进行说明。

指示操作信息取得部302将从指示用户使用的终端装置200经由服务器通信部304接收到的指示电信号记录到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另外,指示操作信息取得部302,按照从操作用户使用的终端装置200经由服务器通信部304接收到的指示操作信息取得请求,取得存储于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中的指示用户的操作值,经由服务器通信部304发送到所请求的终端装置200。另外,指示操作信息取得部302将从操作用户使用的终端装置200经由服务器通信部304接收到的上述差值记录到操作修正历史记录表3012。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服务器装置300侧存储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但也可以从各个操作设备100所连接的终端装置200接收作为各操作用户作出姿势的结果的操作信息表2011并存储。像这样,对于各个操作用户在服务器装置300侧存储操作信息表2011,指示操作信息取得部302将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和操作信息表2011进行比较,由此能够掌握指示用户与操作用户各自的操作的差异的程度。

例如,如图14所示,可以按操作用户和指示用户的每个部位,在作为电信号的值的操作值和时间为轴的坐标面上将上述电信号的值绘点,以曲线图形式保持。像这样,例如由操作记录部203将电信号的值以曲线图形式保持,并显示于显示器等显示部202,由此,操作用户和指示用户能够一眼看过去就掌握与其他操作用户的差异和与指示用户的差异。图14中表示了部位n的电信号的值为,操作用户1在整体上比指示用户大(例如敲击键盘的强度强),操作用户2在整体上比指示用户小(例如敲击键盘的强度弱)。

而且,如图15所示,也可以按操作用户和指示用户的每个时间每个部位,由以作为电信号的值的操作值和用户为轴的柱状图保持。像这样,例如由操作记录部203将电信号的值以曲线图形式保持,并显示于显示器等显示部202,由此,操作用户和指示用户能够一眼看过去就掌握按每个部位与某个时间的其他操作用户的差异和与指示用户的差异。图15中表示了时间1的部位n的电信号的值为,操作用户1比指示用户大(例如敲击键盘的强度强),操作用户2比指示用户小(例如敲击键盘的强度弱)。

相似操作判断部303在指示操作信息取得部302将上述差值记录到操作修正历史记录表3012时,参照所记录的上述差值与存储于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中的指示用户的操作值,从指示用户的操作值检索记录了处于上述差值的范围内的操作值的其他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将检索到的记录了处于该差值的范围内的操作值的其他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判断为是包含与操作用户正在操作的操作值相似的操作值的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并经由服务器通信部304发送到终端装置200。

即,相似操作判断部303以指示用户的操作值(例如,指示用户对于乐曲a操作时的操作值)为基准,将包含处于上述差值的范围内的操作值的其他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例如,指示用户对于乐曲b操作时的操作值)判断为是与操作用户的练习相符的相似的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并对于该操作用户,将与存储于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中的操作值相近的其他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作为用于更容易练习的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发送到终端装置200。像这样,同将与操作值相近的其他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发送到发送了上述差值的操作用户的终端装置200,即使在该操作用户的操作值与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的操作值之间出现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用存储了处于上述差值与上述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的操作值之间的范围内的操作值的上述其他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进行操作,所以能够阶段性地进行接近作为最初目标的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的操作值的练习。

服务器通信部304是用于将上述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和其他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发送到终端装置200,或者从终端装置200接收上述取得请求和差值的接口。关于上述各部的具体的动作,用流程图在后面进行叙述。

另外,上述的各部实际上通过执行在例如具有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控制器和运算装置的操作设备100、终端装置200、服务器装置300中安装的程序来实现。

上述程序可以预先装入rom等中来提供、或者以可安装的格式或可执行格式的文件记录于cd-rom、cd-r、dvd(digitalversatiledisk:数字多功能盘)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被提供、被发布。而且,也可以将上述程序保存到与因特网等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上,通过经由网络下载来提供、发布。接着,对本系统进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用于将本系统中进行的指示用户的操作值保存到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中的处理(指示操作信息表保存处理)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在指示操作信息表保存处理中,首先,指示用户使用的终端装置200的操作信息记录部203,将各部位的操作值记录到操作信息表2011(s1201)。实际上,操作信息记录部203与例如通过指示用户使用本系统时登录等获得的登录id、或者对指示用户使用的终端装置200、操作设备100预先赋予的id相对应地将操作值记录到上述操作信息表2011中。

操作信息记录部203将经由通信部204记录了上述操作值的操作信息表2011发送到服务器装置300(s1202),服务器装置300的指示操作信息取得部302将从指示用户使用的终端装置200接收到的操作信息表2011记录到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中(s1203)。此时,指示操作信息取得部302将与从终端装置200接收到的上述操作信息表2011相对应的id和预先作为指示用户登记到系统中的用户进行比较,判断该用户为指示用户。当s1203的处理结束时,图12所示的指示操作信息保存处理结束,操作信息表2011作为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被存储到服务器装置300中,在系统内共享。

之后,与操作用户操作的操作设备100连接的终端装置200的操作信息记录部203,通过下载等取得存储于服务器装置300中的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s1204),操作设备100的操作控制部102读取终端装置200所取得的上述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输出所读取的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中存储的操作值来重现(再现)指示用户的操作(s1205)。

图13是表示用于将本系统中进行的指示用户的操作值和操作用户的操作值进行比较来展示两者之差的处理(比较学习处理)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在比较学习处理中,首先,操作用户的终端装置200在记录各部位的操作值时(s1301),将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的取得请求发送到服务器装置300(s1302)。

服务器装置300的指示操作信息取得部302,按照该取得请求,取得符合的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并将其发送到终端装置200(s1303、1304)。符合的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是包含与例如操作用户的操作值(例如操作用户对于乐曲a操作时的操作值)对应的指示用户的操作值(例如指示用户对于乐曲a操作时的操作值)的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

接收到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的终端装置200,将s1301中记录的操作信息表2011与s1304中接收到的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进行比较,将两者的差值记录到操作修正表2012中(s1305),并将该操作修正表2012显示于显示部(s1306)。此时,终端装置200的操作修正部204利用上述差值对操作设备100b的操作进行校准。通过这样的校准,操作用户能够直接亲身切肤地感觉上地掌握指示用户的操作值与操作用户自身的操作值的偏差度。

只要操作用户通过上述校准来接近指示用户的操作即可,但是考虑到根据操作用户的熟练度等,并不一定仅靠利用与上述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的差值对操作设备100进行校准就能够提高。于是,操作修正部204将该操作修正表2012发送到服务器装置300(s1307)。

服务器装置300的指示操作信息取得部302将接收到的操作修正表2012保存到操作修正历史记录表3012中(s1308),相似操作判断部303参照保存的操作修正表2012和存储的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从存储于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中的操作值中检索记录了处于存储于操作修正表2012中的上述差值的范围内的操作值的其他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s1309),将检索到的其他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判断为是包含与操作用户正在操作的操作值相似的操作值的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并发送到终端装置200(s1310)。

终端装置200的操作信息记录部203,将从服务器装置300接收到的包含上述相似的操作值的指示操作信息表3011和s1301中记录的操作信息表2011进行比较,与s1305、s1306的情况同样,将差值记录到操作修正表2012(s1311、s1312),将该操作修正表2012显示于显示部(s1313)。

此时,终端装置200的操作修正部204利用新接收到的上述差值对操作设备100b的操作进行校准。通过这样的校准,操作用户能够利用与操作用户自身的操作值的偏离度小的指示用户的操作值阶段性地学习指示用户的操作。操作用户通过反复进行上述步骤直到自己满意,能够集中且阶段性地学习指示用户的操作。当s1313的处理结束时,图13所示的比较学习处理结束。

像这样,在本系统中,执行上述各处理,将指示用户的操作值存储到服务器装置,接收操作用户、指示用户或包含其操作值的指示操作信息表并输出该操作值,由此不需要指示用户每次操作就能够容易地重现(再现)作为演示的指示用户的操作值。

另外,通过展示操作用户的操作值与指示用户的操作值的差值,操作用户能够感觉上地掌握与指示用户的操作的差异,并且通过将表示该差值的电信号传递到操作设备100来进行校准,能够辅助操作用户的操作接近指示用户的操作。进而,即使在操作用户的操作与指示用户的操作存在偏离的情况下,也由于利用该差值进行校准,所以操作用户能够以宛如指示用户进行操作时那样的感觉来操作操作设备。

进而,在始终无法提高的情况下等,通过检索包含与作为演示的指示用户的操作值相似的操作值的指示操作信息表来展示给操作用户,即使在操作用户与指示用户之间的操作存在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其阶段性地接近指示用户的操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利用操作用户的操作值与指示用户的操作值的差值校准操作设备10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系统中,将操作用户和指示用户的操作修正表2012作为操作修正历史记录表3012以历史记录的方式存储在服务器装置300中。因此,终端装置200从服务器装置300接收操作修正历史记录表3012,操作用户能够时序地掌握操作用户的操作值与指示用户的操作值的偏离度,能够确认自己的提高程度。

另外,从服务器装置300接收其他操作用户的操作修正历史记录表3012,并将其他操作用户的操作值与自身的操作值进行比较,能够客观地掌握操作用户自身的操作。进而,对指示用户来说,能够一个人一个人地确认操作用户的提高程度,能够容易地掌握操作用户的强点弱点,能够反馈该结果。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以在服务器装置300中以历史记录的方式存储了操作修正历史记录表3012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由服务器装置300从终端装置200接收操作信息表2012,与操作修正历史记录表3012同样以历史记录的方式存储。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能够不是利用差值而是利用操作值来掌握自身的操作。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操作信息表2011、操作修正表2012、或电信号的值显示于显示部202,但为了进一步让操作用户容易理解,也可以根据这些表和电信号的值将指示用户和操作用户各自对操作设备的操作模型化并显示于显示部202,或者以各种方法计分之后显示于显示部202。

图16是表示在显示部202显示模型化的操作的式样的图。图16所示的例子中,表示了拇指和食指在指示用户与操作用户之间产生操作值的差的情况。当然,也可以与这样的显示一起将实际的差值与产生差异的手指相对应地(图16中在拇指与食指的附近)进行显示。

进而,本系统中,以指示用户和操作用户登录后使用为前提进行了说明,而为了登录后使用本系统,可以预先将包含用户和操作设备的用户信息登记到服务器装置300中。

图17是表示用户信息的例子的图。如图17所示,在用户信息中,将用于识别例如指示用户和操作用户的用户id和密码、用于识别该用户的操作设备的操作设备id、和表示该用户的身高、体重、年龄等身体特征的信息相对应地存储。图17中表示了,例如,由用户id“u0001”、密码“xxxxx”所识别的用户,操作由操作设备id“a0001”识别的操作设备,身高、体重、年龄分别为α1、β1、γ1。

像这样,登记用户信息,将上述操作信息表2011、操作修正表2012、电信号的值相对应地存储于服务器装置300中,由此,例如能够在多个操作用户之间,对具有何种身体特征的操作用户有何种操作的倾向等、操作用户(或者指示用户)与实际的操作的关系性以各种角度进行分析。

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用户的操作的例子,对钢琴教室中的作为老师的指示用户和作为操作用户的学生弹钢琴作为操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将操作设备安装于作为指示用户的竞技指导者的脚和手腕来将跑步方式等各种运动的演示展示给作为操作用户的田径竞技者,或者作为指示用户的父母将握筷子方式等日常的各种行为的演示展示给作为操作用户的孩子,进而作为医疗从事者的指示用户将康复治疗的演示展示给作为患者的操作用户等,不论何种职业,在需要在用户的各部位安装操作设备来传递操作和感觉的各种场景中有效利用本系统。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将构成要素变形后具体化。另外,也可以形成将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展示的多个构成要素组合而成的发明。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服务器装置300中存储指示操作信息表等而在系统内共享。但是,也可以将指示用户使用的操作设备或终端装置设定为主设备,将操作用户使用的操作设备或终端装置设定为从设备,然后在指示用户使用的终端装置上预先存储指示操作信息表,从操作用户使用的操作设备或终端装置直接访问等、将服务器装置300所具有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保持在指示用户使用的操作设备或终端装置中。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设置服务器装置300,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获得上述各效果。

附图标记说明

1000感觉共享系统

100操作设备

101操作接口部

102操作控制部

103终端接口部

200终端装置

201存储部

2011操作信息表

2012操作修正表

202显示部

203操作信息记录部

204操作修正部

205设备接口部

206通信部

300服务器装置

301服务器存储部

3011指示操作信息表

3012操作修正历史记录表

302指示操作信息取得部

303相似操作判断部

304服务器通信部

n网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