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预警科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927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预警科普系统。



背景技术: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小当地的损失。地震预警科普系统能演示和真实还原地震发生的场景,仿真地展现地震发生、强震仪接收到地震P波并处理地震数据,发出地震预警,公众通过手机APP或地震预警接收终端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并根据提示进行紧急避险,此后破坏性S波到达,系统成功减轻地震灾害的全过程。提高广大群众对地震预警的感性认识,让大家通过模拟方式更直观的了解和感受地震预警的原理和减灾实效,并在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时应该采取的减灾措施。与本发明地震预警科普系统方案最近的现有方案是:由地震检测仪采集到地震信号,将地震信号传送给服务器,再由服务器计算得到地震参数,并发出预警信号。

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的缺点是:

1、目前地震预警科普知识宣传,主要是通过视频播放或专业人员讲解来进行,观众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缺乏参与感、趣味性,难以理解地震预警相关知识。

2、现有的地震预警科普系统采用计算机仿真地震输入的过程并自动生成地震预警信息,如预警震级、震中距、烈度和预警时间差等。整个预警过程全部由计算机仿真完成,观众不能清楚地感知地震预警的从地震发生→仪器监测到地震→数据处理服务器进行地震预警参数计算→云服务器进行预警信息推送→观众收到P波预警→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各个环节。

3、现有的地震预警科普系统没有体现出携带地震信息的P波和携带破坏性能量的S波的区别,观众不能直观地体验地震预警时间和减灾效果。

4、现有的地震预警科普系统主要是通过声光电报警来进行地震预警发布,与实际地震预警系统的因特网远程服务器推送方式,用手机APP或专业预警接收终端不符。

5、现有的地震预警科普系统没有配备地震体验平台,无法直观地感受地震的破坏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震预警科普系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如何让观众直观看见地震波信号,并分清携带地震信息的P波和携带破坏性能量的S波,了解地震预警的原理,认识到地震预警的效果,同时增加科普的趣味性和观众的体验感;(2)、让观众清楚认识到真实的地震预警运行的整个过程;(3)、向手机推送地震预警信息和地震警报;(4)、让观众体验地震逼真的震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震预警科普系统,包括地震预警处理计算机、强震仪、地震体验平台和显示终端,所述强震仪连接至地震预警处理计算机,所述地震预警处理计算机分别连接至地震体验平台和显示终端,所述地震预警处理计算机通过通信方式连接至阿里云远程服务平台,所述阿里云远程服务平台网络连接至预警终端。

优选地,所述强震仪通过手动晃动产生地震波形或者读取储存的历史真实地震波形,地震预警处理计算机分析处理地震波形,将其显示在显示终端让观众分清携带地震信息的P波和携带破坏性能量的S波的区别。

优选地,所述地震预警处理计算机演示地震预警的整个过程并在显示终端进行显示,真实地清晰展示地震预警整个过程:地震发生→仪器监测到地震→服务器进行地震预警参数计算→云服务器进行预警信息推送→观众收到P波预警→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各个环节。

优选地,所述地震预警处理计算机接受到地震波形信息后进行分析上传至阿里云远程服务平台,预警终端可在全球任何位置介入因特网接收云端推送的地震预警消息。

优选地,所述预警终端收到地震预警消息,根据网络定位确定预警终端距离震源位置,发布不同等级的预警警报和地震将到达手机所在位置的倒计时,当地震对预警终端所在位置无安全影响,则只会收到预警信息,不会报警;当地震对预警终端所在位置会造成安全影响,则会发布预警警报和地震即将到来的倒计时,预警终端会发出声音和震动提示,并且可以向手机APP推送地震知识、地震灾害情况、避难措施、逃生信息和救援信息。

优选地,所述地震体验平台具有模拟地震震动功能,当预警终端接收到云端推送来的地震倒计时结束时,地震平台逼真地模拟地震震动,让观众体验到地震震动感。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让观众认识到地震预警的原理和效果的同时,采用与预警终端同步的地震体验平台供观众体验地震震动,增加科普的趣味性和观众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地震预警科普系统,包括地震预警处理计算机1、强震仪2、地震体验平台3和显示终端4,所述强震仪2连接至地震预警处理计算机1,所述地震预警处理计算机1分别连接至地震体验平台3和显示终端4,所述地震预警处理计算机1通过通信方式连接至阿里云远程服务平台5,所述阿里云远程服务平台5网络连接至预警终端6。

本发明中强震仪2通过手动晃动产生地震波形或者读取储存的历史真实地震波形,地震预警处理计算机分析处理地震波形,将其显示在显示终端让观众分清携带地震信息的P波和携带破坏性能量的S波的区别,样可以增强观众的体验感和兴趣,同时能真实地反映出地震波的输入过程。

地震预警处理计算机1演示地震预警的整个过程并在显示终端4进行显示,真实地清晰展示地震预警整个过程:地震发生→仪器监测到地震→服务器进行地震预警参数计算→云服务器进行预警信息推送→观众收到P波预警→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各个环节。

地震预警处理计算机1接受到地震波形信息后进行分析上传至阿里云远程服务平台5,预警终端6可在全球任何位置介入因特网接收云端推送的地震预警消息。预警终端6收到地震预警消息,根据网络定位确定预警终端距离震源位置,发布不同等级的预警警报和地震将到达手机所在位置的倒计时,当地震对预警终端所在位置无安全影响,则只会收到预警信息,不会报警;当地震对预警终端所在位置会造成安全影响,则会发布预警警报和地震即将到来的倒计时,预警终端会发出声音和震动提示,并且可以向手机APP推送地震知识、地震灾害情况、避难措施、逃生信息和救援信息。本发明中预警终端6为地震预警接收终端或手机APP,采用阿里云远程服务平台和专业的手机APP软件,观众只需安装手机APP就可在全球任何位置介入因特网接收云端推送的地震预警消息,且可满足巨量用户接入使用APP,手机APP界面上可以显示最新地震发生时间、震源经纬度、周边历史地震等信息。

地震体验平台3具有模拟地震震动功能,当预警终端接收到云端推送来的地震倒计时结束时,地震平台逼真地模拟地震震动,让观众体验到地震震动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