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布作为本册裹背条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77241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布作为本册裹背条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多页薄本制作的技术领域,具体为采用布作为本册裹背条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制作PAD薄本时使用裹背条为纸质裹背条,而对于至少200页的订单薄本,其在使用现有的纸质裹背条时,由于薄本厚度厚,现有的纸质裹背条强度达不到要求,使得裹背条易产生脱胶现象,且薄本使用后裹背条易破损,导致薄本的品质下降。现有的技术上改进是在单次裹背条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二次裹背条,导致薄本制作的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布作为本册裹背条的方法,其使得多页薄本在生产时只需要一次裹背条,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

一种采用布作为本册裹背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布料作为裹背条应用于多页薄本的本册制作。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作为裹背条的布料具体为白牛皮纸加涤纶布粘合而成;

所述布料需要经过浸胶工艺制作而成;

所述布料在浸胶时,所述布料所浸没的胶水的胶水固含量高、含水率低;

所述布料的物理特性:厚度为18丝~22丝时且达到127克/平方米~139克/平方米;

采用布料作为裹背条制作本册后,在分切时需要在修边刀的前端加装破口刀片,所述破口刀片用于将布料的裹背条预先割破,使得后方的修边刀对已经割破的布料边缘进行修边,确保布料的裹背条的边缘无毛边现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将布料作为裹背条应用于多页薄本的本册制作,其使得经过预处理的布料可在一次裹背条后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确保后续制作和使用的要求,其使得多页薄本在生产时只需要一次裹背条,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专门用于分切布料裹背条的分切装置结构示意图一(未破口状态);

图2为本发明的专门用于分切布料裹背条的分切装置结构示意图二(破口已完成);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分切台1、安装架2、本册3、压板4、上刀5、下刀6、垂直向驱动结构7、垂直向气缸8、活塞杆9、安装块10、破口刀11、布料裹背条12、贯穿孔13、销轴14、刀刃15。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采用布作为本册裹背条的方法,其采用布料作为裹背条应用于多页薄本的本册制作。作为裹背条的布料具体为白牛皮纸加涤纶布粘合而成;布料需要经过浸胶工艺制作而成;布料在浸胶时,布料所浸没的胶水的胶水固含量高、含水率低;布料的物理特性:厚度为18丝~22丝时且达到127克/平方米~139克/平方米;

采用布料作为裹背条制作本册后,由于采用了布料裹背条,现有的分切装置,仅通过分切刀完成对于布料的切割时,布料裹背条的毛边现象严重,在分切时需要在修边刀的前端加装破口刀片,破口刀片用于将布料的裹背条预先割破,使得后方的修边刀对已经割破的布料边缘进行修边,确保布料的裹背条的边缘无毛边现象。

以下提供了专门用于分切布料裹背条的分切装置,见图1、图2,其包括分切台1,分切台1位于安装架2的上部布置,分切台1内设置有驱动设备,驱动设备用于驱动本册3行进,分切台1的正上方设置有压板4、上刀5,上刀5沿着压板4的宽度方向上均匀布置,分切台1的下方设置有下刀6,每把上刀5的正下方设置有对应的下刀6,压板4和上刀4的上端分别固装有垂直向驱动结构7,安装架2的位于分切台1的本册出口端的外端固装有垂直向气缸8,垂直向气缸8的活塞杆9的上端固装有安装块10,安装块的对应于上刀5的正下方横向位置固装有破口刀11,工作状态开始时的破口刀11的刀刃15位于待分切本的布料裹背条12的正上方,垂直向气缸8带动破口刀11向下动作,先于上刀完成对布料裹背条的破口。

破口刀11包括刀夹持端、刀刃15,刀夹持端塞装于安装块10对应的安装缝内,夹持端设置有贯穿定位孔,安装块10上设置有贯穿孔13,贯穿孔13连通所有安装缝,销轴14插装于贯穿孔13内、同时贯穿所有破口刀11的贯穿定位孔,完成对所用破口刀11的定位紧固安装;

刀刃15为自下而上逐渐内深的斜面结构,其便于对布料裹背条12进行破口;

分切台1对应于刀刃15最下端时的位置设置有避让槽,使得刀刃15处于最下端时不会对本册3分切造成干涉。

将布料作为裹背条应用于多页薄本的本册制作,其使得经过预处理的布料可在一次裹背条后即可达到良好的效果,确保后续制作和使用的要求,其使得多页薄本在生产时只需要一次裹背条,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