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式医用缝合包扎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944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式医用缝合包扎模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学教学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医用缝合包扎模型。



背景技术:

外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学科,尤其是手术部位以及包扎方式的讲解,只凭借口述教学不直观、不形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现有的教学模型多以单科为主,无法供各个分支的教学同时使用,而且现有模型体积较大,不利于教师上课时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医用缝合包扎模型。

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医用缝合包扎模型,是由躯干、上肢和下肢构成,所述的躯干与上肢和下肢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躯干上设有19处外科手术切口,其中气管切开术切口是由气管切开纵向切口和气管切开横向切口组成的十字交叉形切口,躯干、上肢和下肢由外到内依次为皮肤层、脂肪层和肌肉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19处外科手术切口为:气管切开术切口、截肢术切口、股动脉穿刺切口术切口、腹式子宫切除术切口、膀胱造口术切口、阑尾切除术切口、结肠造口术切口、胆囊切除术切口、右乳根治术切口、胸骨切开术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切口、气胸切口、回肠造口术切口、剖腹探查术切口、乳房囊肿切口、开胸术切口、压疮二期切口、椎板切除术切口和肾切口术切口。

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医用缝合包扎模型,结构清晰、仿真度高、拆卸方便,可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携带部分模型进行教学,同时模型上全面展示了成人的常见切口部位、缝合整齐的程度以及置管引流的位置,而且模型的外层为三层模拟人体皮层,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医用缝合包扎模型,是由躯干1、上肢2和下肢3构成,所述的躯干1与上肢2和下肢3之间相卡接,其拆卸方便,可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携带部分模型进行教学;躯干1上设有19处外科手术切口,躯干1、上肢2和下肢3由外到内依次为皮肤层、脂肪层和肌肉层三层模拟人体皮层;所述的19处外科手术切口为:气管切开术切口4、截肢术切口5、股动脉穿刺切口术切口6、腹式子宫切除术切口7、膀胱造口术切口8、阑尾切除术切口9、结肠造口术切口10、胆囊切除术切口11(也是置管引流口)、右乳根治术切口12(也是置管引流口)、胸骨切开术切口13(也是置管引流口)、甲状腺切除术切口14、气胸切口15(也是置管引流口)、回肠造口术切口16、剖腹探查术切口17、乳房囊肿切口18、开胸术切口19(也是置管引流口)、压疮二期切口20、椎板切除术切口21和肾切口术切口22,以上切口中有五处切口有置管引流,且切口上均有缝线;其中气管切开术切口4是由气管切开纵向切口和气管切开横向切口组成的十字交叉形切口,全面展示了成人的常见切口部位、缝合整齐的程度以及置管引流的位置,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