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用国画毛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5726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教学用国画毛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国画毛笔。



背景技术:

中国国画在世界画坛上占有重要位置,非常具有保存和欣赏价值,绘制国画主要是毛笔,首先,在国画绘制中,执握姿势、下笔收笔力度、行笔的速度和节奏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国画教学中,将执握姿势、下笔收笔力度、行笔的速度和节奏作为教学重点,但是在日常教学时,教师无法精确掌握学生的执握姿势、下笔收笔力度、行笔的速度和节奏,导致教师无法准确的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其次,国画要求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笔墨技法浓淡、干湿、虚实并用,毛笔作画是一笔接触式操作,要一笔画完,才显生动,但因水墨有限,书画不能连续进行,要不停的蘸墨汁,使用不当,还容易污染纸张,影响书画质量;此外,绘制国画时,往往需要用到大小不等,粗细不同的数根毛笔,现有技术的毛笔均为单头笔,在国画绘制时,大量的毛笔占据了很大空间,极不方便,而且一笔杆一笔头的形式,对原材料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同时,画者已经习惯了长期使用毛笔笔杆的执握感觉,随意更换新的毛笔会影响这种执握感;最后,对于采用多种颜色墨汁混合绘画时,由于油墨无法充分混合,会影响国画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可以精确掌握执握姿势、下笔收笔力度、行笔的速度和节奏,还能连续供墨,更换笔头,均匀调墨的教学用国画毛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教学用国画毛笔包括可更换笔头,笔杆和测量控制部;所述可更换笔头包括毛笔头,笔头连接部,所述笔头连接部包括金属圆片和金属固定环,所述金属圆片下表面与所述金属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圆片设有中心通孔,所述毛笔头固定安装在所述金属固定环中;所述笔杆包括杆身,漏斗,油墨导流管,螺杆,锥形塞头,堵头,端盖,塞堵;所述杆身为管状,所述漏斗固定在所述杆身内腔底部,所述油墨导流管与所述漏斗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锥形塞头,堵头与所述杆身同轴设置在所述杆身内腔,所述漏斗底端与所述杆身下表面平齐,所述螺杆的底部与所述锥形塞头固定连接,所述锥形塞头底部与所述堵头固定连接,所述堵头为圆柱体,所述堵头与所述油墨导流管的直径相同,所述锥形塞头的外表面形状与所述漏斗内表面形状相同,所述杆身侧壁设有注墨孔,所述塞堵可塞入到所述注墨孔中,所述端盖与所述杆身的顶端连接,所述端盖设置有中心孔,所述可更换笔头与所述杆身的底端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所述油墨导流管穿过所述金属圆片的中心通孔插入到所述毛笔头内;所述测量控制部包括电机,电机输出轴,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调节按钮,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所述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监测记录教学用国画毛笔的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监测记录画者握笔的位置和压力;所述电机,电机输出轴,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外形均为圆柱体,所述调节按钮上设置有电机开关和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及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开关,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机开关电连接,所述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及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开关与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和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电机输出轴,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所述螺杆的顶部连接,所述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一端连接,所述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按钮连接,所述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在所述端盖的中心孔内沿所述杆身的轴线移动;依次连接的调节按钮,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电机,电机输出轴,螺杆,锥形塞头,堵头沿所述杆身轴向方向在所述杆身内腔移动,所述堵头可插入到所述油墨导流管内,所述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环绕设置在所述杆身外表面。

进一步的,可更换笔头与杆身底端的插接方式为:所述金属圆片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定位插销,所述定位插销上设置有插销定位孔,所述杆身底部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内设置有定位通孔,所述定位插销插入到所述定位凹槽,所述插销定位孔和定位通孔同轴,销钉穿过所述定位通孔和插销定位孔将所述毛笔头与所述杆身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供墨装置,所述供墨装置包括固定架,加压气球,墨瓶,供墨支管,加压气管,开关,供墨管,供墨插头,调墨装置;所述供墨管一端与所述供墨插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墨装置连接,所述供墨插头可插入到所述注墨孔中,所述墨瓶至少为2个,每个所述墨瓶设置有瓶塞,所述供墨支管的一端和加压气管的一端分别与每个所述瓶塞连接,所述供墨支管另一端与所述调墨装置连接,所述加压气管另一端与加压气球连接,所述供墨支管和供墨管上均设置有开关。

进一步的,在所述杆身内腔壁和所述螺杆上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毛笔头由内层和外层组成,内层为人造纤维,占毛笔头总量的60%-80%,外层为动物毛,占毛笔头总量的20%-40%。

进一步的,所述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上设置有USB接口,所述调节按钮内设置有数据发生器和信号发射接收器,所述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和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与所述数据发生器和信号发射接收器电连接。

上述教学用国画毛笔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安装可更换笔头:

A1:将可更换笔头与杆身的底端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油墨导流管穿过金属圆片的中心通孔插入到毛笔头内;

B:注墨:

B1:将塞堵从注墨孔中拔出,将供墨插头插入到所述注墨孔中;

B2:确定需要注入到杆身内腔墨汁的墨瓶,同时打开与需要注入到杆身内腔墨汁的墨瓶对应的供墨支管以及供墨管上的开关,保持不参与注墨的墨瓶所对应的供墨支管上的开关保持关闭状态;

B3:按压加压气球,通过压差将墨汁通过供墨支管,供墨管以及供墨插头注入到杆身内腔;

B4:完成注墨后,关闭与需要注入到杆身内腔墨汁的墨瓶对应的供墨支管以及供墨管上的开关,将供墨插头从所述注墨孔中拔出并将塞堵塞入到注墨孔中;

C:教学;

C1:开启电机开关,电机通过电机输出轴带动螺杆转动,将杆身内腔墨汁搅拌均匀;

C2:与毛笔头笔尖相反的方向提拉调节按钮,使得依次连接的调节按钮,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电机,电机输出轴,螺杆,锥形塞头,堵头沿所述杆身轴向方向在所述杆身内腔中以与毛笔头笔尖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堵头从所述油墨导流管内移出;

C3:开启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及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开关;

C4:教师以手指按压在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的方式持教学用国画毛笔,开始教学绘画,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和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分别记录教师握笔的位置、压力数据和教学用国画毛笔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数据;

C5:学生重复步骤C1-C3,同时学生通过手指按压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的方式持教学用国画毛笔,跟着教师绘画,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和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分别记录学生握笔的位置、压力数据和教学用国画毛笔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数据;

C6:教学绘画完成后,关闭电机开关,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及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开关,与毛笔头笔尖相同的方向下压调节按钮,使得依次连接的调节按钮,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电机,电机输出轴,螺杆,锥形塞头,堵头沿所述杆身轴向方向在所述杆身内腔中以与毛笔头笔尖相同的方向移动,使堵头插入到所述油墨导流管内,将可更换笔头从杆身的底端分离,分别将教师和学生所用教学用国画毛笔中的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和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所记录的握笔的位置、压力数据和教学用国画毛笔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数据通过数据发生器和信号发射接收器以无线网络传输到电脑中;

C7:通过电脑软件分别对教师用的教学用国画毛笔在绘制全过程中的握笔的位置、压力数据和教学用国画毛笔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数据和每个学生用的教学用国画毛笔在绘制全过程中的握笔的位置、压力数据和教学用国画毛笔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在握笔的位置、压力和教学用国画毛笔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数据的差别,帮助教师指导教学。

进一步的,步骤A1中,将可更换笔头与杆身底端的插接方式为:将固定设置在金属圆片上表面的定位插销插入到设置在杆身底部的定位凹槽中,使设置在定位插销上的插销定位孔与设置在定位凹槽内的定位通孔同轴,将销钉穿过所述定位通孔和插销定位孔将所述毛笔头与所述杆身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和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实时同步监测记录。

进一步的,通过提拉或下压调节按钮,使得依次连接的调节按钮,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电机,电机输出轴,螺杆,锥形塞头,堵头沿所述杆身轴向方向在所述杆身内腔移动,调节毛笔头的出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速列车座椅用面料,达到了如下效果:

1)、通过设置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和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对教师及学生所用的教学用国画毛笔的者握笔的位置、压力和运动轨迹、运动速度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并对比分析,从而确定学生在执握姿势、下笔收笔力度、行笔的速度和节奏方面与教师的差别,从而帮助教师教学。

2)、通过管状杆身,内腔存墨,油墨导流管输墨的方式,实现连续供墨。

3)、通过可更换笔头与所述杆身的底端插接方式,实现了一笔杆可更换多个笔头。

4)、通过在管状杆身内腔设置螺杆,实现在内腔中的多种墨汁可均匀混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教学用国画毛笔外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教学用国画毛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教学用国画毛笔的供墨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教学用国画毛笔注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5,一种教学用国画毛笔,包括可更换笔头10,笔杆20和测量控制部;所述可更换笔头10包括毛笔头11,笔头连接部,所述笔头连接部包括金属圆片12和金属固定环13,所述金属圆片12下表面与所述金属固定环13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圆片12设有中心通孔,所述毛笔头11固定安装在所述金属固定环13中;所述笔杆20包括杆身21,漏斗22,油墨导流管23,螺杆24,锥形塞头25,堵头26,端盖27,塞堵;所述杆身21为管状,所述漏斗22固定在所述杆身21内腔底部,所述油墨导流管23与所述漏斗22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24,锥形塞头25,堵头26与所述杆身21同轴设置在所述杆身21内腔,所述漏斗22底端与所述杆身21下表面平齐,所述螺杆24的底部与所述锥形塞头25固定连接,所述锥形塞头25底部与所述堵头26固定连接,所述堵头26为圆柱体,所述堵头26与所述油墨导流管23的直径相同,所述锥形塞头25的外表面形状与所述漏斗22内表面形状相同,所述杆身21侧壁设有注墨孔28,所述塞堵可塞入到所述注墨孔28中,所述端盖27与所述杆身21的顶端连接,所述端盖27设置有中心孔,所述可更换笔头10与所述杆身21的底端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所述油墨导流管23穿过所述金属圆片12的中心通孔插入到所述毛笔头11内;所述测量控制部包括电机31,电机输出轴32,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3,调节按钮34,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5,所述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3监测记录教学用国画毛笔的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5监测记录画者握笔的位置和压力;所述电机31,电机输出轴32,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3外形均为圆柱体,所述调节按钮34上设置有电机开关(图中未示出)和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及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开关(图中未示出),所述电机31与所述电机开关电连接,所述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及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开关与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3和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5电连接,所述电机31的一端设置有电机输出轴32,所述电机输出轴32与所述螺杆24的顶部连接,所述电机31的另一端与所述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3一端连接,所述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3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按钮34连接,所述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3在所述端盖25的中心孔内沿所述杆身21的轴线移动;依次连接的调节按钮34,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3,电机31,电机输出轴32,螺杆22,锥形塞头23,堵头24沿所述杆身21轴向方向在所述杆身21内腔移动,所述堵头26可插入到所述油墨导流管23内,所述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5环绕设置在所述杆身21外表面。

优选的,可更换笔头10与杆身21底端的插接方式为:所述金属圆片12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定位插销14,所述定位插销14上设置有插销定位孔,所述杆身21底部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内设置有定位通孔,所述定位插销14插入到所述定位凹槽,所述插销定位孔和定位通孔同轴,销钉15穿过所述定位通孔和插销定位孔将所述毛笔头11与所述杆身21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供墨装置40,所述供墨装置40包括固定架41,加压气球42,墨瓶43,供墨支管44,加压气管45,开关46,供墨管47,供墨插头48,调墨装置49;所述供墨管47一端与所述供墨插头48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墨装置49连接,所述供墨插头48可插入到所述注墨孔28中,所述墨瓶43至少为2个,每个所述墨瓶43设置有瓶塞,所述供墨支管44的一端和加压气管45的一端分别与每个所述瓶塞连接,所述供墨支管44另一端与所述调墨装置49连接,所述加压气管45另一端与加压气球连接,所述供墨支管44和供墨管47上均设置有开关46。

优选的,在所述杆身21内腔壁和所述螺杆24上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0。

优选的,所述毛笔头11由内层和外层组成,内层为人造纤维,占毛笔头总量的60%-80%,外层为动物毛,占毛笔头总量的20%-40%。

优选的,所述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3上设置有USB接口,所述调节按钮34内设置有数据发生器和信号发射接收器,所述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5和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3与所述数据发生器和信号发射接收器电连接。

上述教学用国画毛笔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安装可更换笔头10:

A1:将可更换笔头10与杆身21的底端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油墨导流管23穿过金属圆片12的中心通孔插入到毛笔头11内;

B:注墨:

B1:将塞堵从注墨孔28中拔出,将供墨插头48插入到所述注墨孔28中;

B2:确定需要注入到杆身21内腔墨汁的墨瓶43,同时打开与需要注入到杆身21内腔墨汁的墨瓶对应的供墨支管44以及供墨管47上的开关46,保持不参与注墨的墨瓶所对应的供墨支管上的开关保持关闭状态;

B3:按压加压气球42,通过压差将墨汁通过供墨支管,供墨管以及供墨插头注入到杆身21内腔;

B4:完成注墨后,关闭与需要注入到杆身21内腔墨汁的墨瓶对应的供墨支管44以及供墨管上的开关,将供墨插头从所述注墨孔28中拔出并将塞堵塞入到注墨孔28中;

C:教学;

C1:开启电机开关,电机31通过电机输出轴32带动螺杆22转动,将杆身21内腔墨汁搅拌均匀;

C2:与毛笔头11笔尖相反的方向提拉调节按钮34,使得依次连接的调节按钮34,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3,电机31,电机输出轴32,螺杆22,锥形塞头23,堵头24沿所述杆身21轴向方向在所述杆身21内腔中以与毛笔头11笔尖相反的方向移动,使堵头26从所述油墨导流管23内移出;

C3:开启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及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开关;

C4:教师以手指按压在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5的方式持教学用国画毛笔,开始教学绘画,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5和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3分别记录教师握笔的位置、压力数据和教学用国画毛笔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数据;

C5:学生重复步骤C1-C3,同时学生通过手指按压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5的方式持教学用国画毛笔,跟着教师绘画,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5和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3分别记录学生握笔的位置、压力数据和教学用国画毛笔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数据;

C6:教学绘画完成后,关闭电机开关,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及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开关,与毛笔头11笔尖相同的方向下压调节按钮34,使得依次连接的调节按钮34,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3,电机31,电机输出轴32,螺杆22,锥形塞头23,堵头24沿所述杆身21轴向方向在所述杆身21内腔中以与毛笔头11笔尖相同的方向移动,使堵头26插入到所述油墨导流管23内,将可更换笔头10从杆身21的底端分离,分别将教师和学生所用教学用国画毛笔中的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5和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3所记录的握笔的位置、压力数据和教学用国画毛笔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数据通过数据发生器和信号发射接收器以无线网络传输到电脑中;

C7:通过电脑软件分别对教师用的教学用国画毛笔在绘制全过程中的握笔的位置、压力数据和教学用国画毛笔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数据和每个学生用的教学用国画毛笔在绘制全过程中的握笔的位置、压力数据和教学用国画毛笔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在握笔的位置、压力和教学用国画毛笔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数据的差别,帮助教师指导教学。

优选的,步骤A1中,将可更换笔头10与杆身21底端的插接方式为:将固定设置在金属圆片12上表面的定位插销14插入到设置在杆身21底部的定位凹槽中,使设置在定位插销14上的插销定位孔与设置在定位凹槽内的定位通孔同轴,将销钉15穿过所述定位通孔和插销定位孔将所述毛笔头11与所述杆身21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力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5和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3实时同步监测记录。

优选的,通过提拉或下压调节按钮34,使得依次连接的调节按钮34,运动状态监测记录装置33,电机31,电机输出轴32,螺杆22,锥形塞头23,堵头24沿所述杆身21轴向方向在所述杆身21内腔移动,调节毛笔头11的出墨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代,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