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幕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3887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屏幕组装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层叠组装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不同材料的层叠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AMOLED屏幕组装过程中,在屏体和玻璃盖板(coverlens)之间会使用胶水(光学透明胶)层一体粘合。由于玻璃盖板的贴合端面边缘设置有油墨层,油墨层边缘会与贴合端面形成一定的断差(形成断差区),这时就需要增加胶水层厚度,平滑覆盖贴合端面和油墨层,否则容易在一体粘合时在屏体、胶水层和玻璃盖板间会产生气泡,影响屏幕质量。而增加胶水层又会影响透光率及组装厚度,造成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的上升。

为了在不增加胶水层厚度的基础上,克服断差,减少气泡形成的几率,现有技术中如申请日为2015.08.25,申请号为201510527076.4,名称为“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的专利中给出了一种技术方案,盖板玻璃包括油墨形成区和显示窗口区,该油墨层设置在该油墨形成区,对该油墨形成区进行研磨处理,使得油墨形成区的厚度小于该显示窗口区的厚度,并且该油墨形成区的厚度与该显示窗口区的厚度之差与该油墨层的厚度一致。

该技术方案对于气泡形成有所缓解。但油墨层中的油墨厚度普遍受流动性,以及表面张力影响往往不能在油墨形成区均匀形成合格的图案,造成油墨溢出,使得后续工序质量受到影响。在油墨形成区与显示窗口区衔接的断差区尤其如此,断差区附近的油墨过渡流动或注入,会造成断差区油墨溢出到显示窗口区,造成气泡或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组装结构,解决受油墨层不利因素影响,容易造成屏幕组装质量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屏幕组装结构包括玻璃盖板、胶水层和油墨层,所述玻璃盖板的贴合面边缘形成容纳缺口,所述容纳缺口中容纳的油墨形成油墨层,所述油墨层的表面与所述贴合面平齐,所述胶水层贴合所述油墨层和所述贴合面。

所述容纳缺口的内侧侧壁与承载侧壁的结合部形成曲折连接。

所述结合部的承载侧壁上开设底部凹槽,所述底部凹槽的一侧壁与所述结合部的内侧侧壁平齐连接,所述底部凹槽的另一侧壁与所述结合部的承载侧壁垂直连接。

所述结合部的承载侧壁上开设底部凹槽,所述底部凹槽的一侧壁与所述结合部的内侧侧壁平齐连接,所述底部凹槽的另一侧壁向所述结合部的承载侧壁倾斜,并与所述结合部的承载侧壁连接。

所述底部凹槽的顶角平滑过渡。

所述结合部的内侧侧壁与承载侧壁斜交,夹角为钝角。

所述容纳缺口的承载侧壁形成连接内侧侧壁的结合承载侧壁和连接结合承载侧壁的跟随承载侧壁,结合承载侧壁与内侧侧壁夹角为钝角,结合承载侧壁与跟随承载侧壁夹角为优角。

所述容纳缺口通过蚀刻或机加工形成。

所述钝角或优角通过磨边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屏幕组装结构,使得胶水层可以平整覆盖油墨层和贴合面,有效降低了胶水层的厚度,降低加工成本的同时增加了透光性,避免了气泡的产生。增加的结合部防溢结构,解决了油墨溢流,改善油墨的流动性,该结构使油墨形成区和断差处油墨更平整,利于后续全贴合。同时,避免玻璃受力时应力集中在直角处,使得应力集中区域分散,改善了内侧侧壁与承载侧壁结合部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屏幕组装结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屏幕组装结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屏幕组装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4为实用新型的屏幕组装结构第三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图5为实用新型的屏幕组装结构第四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图6为实用新型的屏幕组装结构第五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屏幕组装结构可以应用在如AMOLED屏体等多种屏幕的组装中。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屏幕组装结构包括玻璃盖板04和屏体01,玻璃盖板04和屏体01通过之间的胶水层02贴合(粘合),在玻璃盖板04的贴合面(朝向胶水层的端面,即附图中下表面)边缘,通过蚀刻(也称刻蚀)形成容纳缺口05,容纳缺口05所处的玻璃盖板作为油墨形成区,容纳缺口05中容纳的油墨形成油墨层03,油墨层03的表面(附图中指油墨层03下表面)与玻璃盖板04的贴合面平齐。

本实施例的容纳缺口05采用蚀刻工艺形成,可以有效保证容纳缺口05侧壁的平直,保证环绕玻璃盖板04的贴合面边缘的容纳缺口03的断面形状、断面角度的一致性,进而保证油墨层03的表面与玻璃盖板04的贴合面平齐。根据玻璃盖板04的厚度和强度,还可以采用研磨、切割等机加工工艺形成。

实际应用中,容纳缺口05环绕玻璃盖板04的贴合面(朝向胶水层的端面)边缘,这样只需要较薄的胶水层就可以平整覆盖油墨层和贴合面,有效降低了胶水层的厚度,降低加工成本的同时增加了透光性,避免了气泡的产生。

为了进一步克服油墨形成油墨层03的过程中,受微观环境下的玻璃应力聚集造成的强度缺陷,以及油墨表面张力对油墨流动性影响而形成溢出的缺陷,在容纳缺口05的内侧侧壁51(指容纳缺口靠向玻璃盖板中心的侧壁)与承载侧壁52(指容纳缺口靠向玻璃盖板另一端面的侧壁,即靠向上表面的侧壁)的结合部形成一个或连续的曲折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屏幕组装结构中,在与第一实施例的屏幕组装结构基本相同的基础上,容纳缺口05的内侧侧壁51与承载侧壁52垂直。

在容纳缺口05的内侧侧壁与承载侧壁的结合部,在承载侧壁上开设底部凹槽53,底部凹槽53的开口处朝向油墨层03,底部凹槽53的断面呈矩形。底部凹槽53的一侧壁与内侧侧壁51平齐连接(位于同一平面),底部凹槽53的另一侧壁与承载侧壁垂直连接。底部凹槽53与容纳缺口05相应,环绕玻璃盖板04的贴合面。底部凹槽53可以作为油墨层03形成时的油墨防溢结构。

本实施例的屏幕组装结构,增加防溢结构的底部凹槽53,防止在印刷、喷涂油墨时断差处(内侧侧壁51与玻璃盖板04的贴合面结合处)的油墨溢流,而导致油墨的厚度不好控制,该结构使油墨形成区和断差处油墨更平整,利于后续全贴合。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屏幕组装结构中,在与第二实施例的屏幕组装结构基本相同的基础上,区别在于底部凹槽53。底部凹槽53的一侧壁与内侧侧壁51平齐连接,底部凹槽53的另一侧壁与承载侧壁斜交连接。本实施例的屏幕组装结构,底部凹槽53的防溢结构,有利于破坏油墨的表面张力,避免过早形成浸润导致出现气泡。还可以部分避免底部凹槽53出现应力积聚。

在与第二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的屏幕组装结构基本相同的基础上,区别在于底部凹槽53。底部凹槽53的底部与底部凹槽53的两个侧壁平滑连接。即如图4所示,在底部凹槽53的断面上,底部与侧壁形成的直角顶角或钝角顶角平滑过渡(敞口或钝角朝向胶水层02)。这样有利于克服过早形成浸润导致出现气泡,避免底部凹槽53出现应力积聚。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屏幕组装结构中,在与第一实施例的屏幕组装结构基本相同的基础上,容纳缺口05的内侧侧壁51与承载侧壁52斜交,使得内侧侧壁51与承载侧壁52的夹角为钝角。可以避免底部凹槽53出现应力积聚。

钝角通过磨边工艺形成。磨边形成角度较大且较平缓,使较低区域与较高区域有较平滑的过渡区域,使玻璃在受力时,应力集中区域分散,避免玻璃受力时应力集中在直角处,修正了防溢结构的断差处,以及内侧侧壁51与承载侧壁52结合部的强度问题。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屏幕组装结构中,在与第一实施例的屏幕组装结构基本相同的基础上,容纳缺口05的承载侧壁52形成连接内侧侧壁51的结合承载侧壁54和连接结合承载侧壁54的跟随承载侧壁55,结合承载侧壁54与内侧侧壁51夹角为钝角(朝向胶水层02),结合承载侧壁54与跟随承载侧壁55夹角为优角(朝向胶水层02)。

钝角和优角通过磨边工艺形成,在修正防溢结构的断差处,以及内侧侧壁51与承载侧壁52结合部强度的同时,克服过早形成浸润导致出现气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