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温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2387阅读:1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温标签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温标签。



背景技术:

现在的标签是用来,标志产品目标和分类或内容,如目标确定的关键字词,便于查找和定位目标的工具。印刷业所称的标签,大部分是用来标识自己产品的相关说明的印刷品,并且大部分都是以背面自带胶的。但也有一些印刷时不带胶的,也可称为标签,有胶的标签就是通俗称的“不干胶标签”。

特别是感温标签,标签通过温度感应实现颜色变化,不仅提高标签的使用范围,如检测产品的环境温度的变化,还可以提高标签的可观看性。

然而,现有的感温标签多数是在标签的外侧面覆盖一层感温材料,实现标签的感温功能,却非常浪费材料。

如何解决现有感温标签耗材高的问题,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感温标签,解决现有感温标签耗材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感温标签,其该感温标签包括标签主体,以及设置在标签主体上的感温材料,该感温材料设置在标签主体的部分区域内。

其中,较佳方案是:该标签主体为可印刷层。

其中,较佳方案是:该可印刷层上设置有文字或图案。

其中,较佳方案是:该标签主体厚度为0.2-1.5mm。

其中,较佳方案是:该感温材料设置在文字或图案上。

其中,较佳方案是:该感温材料包括若干变色系数,该不同的变色系数的感温材料设置在不同的区域内。

其中,较佳方案是:该感温材料所对应的涂层的厚度为0.2-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感温标签,感温材料设置在标签主体的部分区域内,在满足感温变色的功能要求的同时,还减少感温材料的耗材,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感温标签的层次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感温标签的区域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温标签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感温标签,其该感温标签包括标签主体10,以及设置在标签主体10上的感温材料20,该感温材料20设置在标签主体10的部分区域内。

具体地,在感温材料20的布局上,抛弃现有将标签主体10全部覆盖上感温材料20的工艺,采用在标签主体10的部分区域内设置感温材料20,在满足感温变色的功能要求的同时,还减少感温材料20的耗材,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地,感温材料20设置在标签主体10的外侧面,标签主体10内侧面与基板贴合,其中,基板是需要贴合标签的商品的外壳,如罐体的侧面壳体、底盖、顶盖等位置,实现标志产品目标和分类或内容,如目标确定的关键字词,便于查找和定位目标的工具。

进一步地,感温材料20印刷于标签主体10上,感温材料20属于热敏材料,耐高温320℃,无毒、无铅、无铬。根据设计稿的设计方案进行出片,制版,印刷,干燥。热敏记录材料是由热能引起化学或物理变化而形成图像记录的材料。优选地,标签主体厚度为0.2-1.5mm。

其中,该感温材料20包括若干变色系数,该不同的变色系数的感温材料20设置在不同的区域内。

优选地,该感温材料20所对应的涂层的厚度为0.2-1.5mm。

进一步地,标签主体10为可印刷层。可印刷层上设置有文字或图案,通过文字或图案现标志产品目标和分类或内容,如目标确定的关键字词,便于查找和定位目标的工具。如设置二维码,实现生产、运输、销售、使用的全程跟踪,提高商品的售后服务的保障性。其中,标签印刷涵盖了平、凸、凹、网等所有印刷方式,特别是柔性版印刷、窄幅轮转印刷、数字印刷成为标签印刷新的亮点,也是标签印刷的发展趋势。

优选地,感温材料20设置在文字或图案上。

进一步地,标签主体10与基板30之间设置有粘胶层,标签主体10通过粘胶层粘贴在基板30上。粘胶层的材料优选为不干胶。不干胶也叫自粘标签材料,是以纸张、薄膜或特种材料为面料,背面涂有胶粘剂,以涂硅保护纸为底纸的一种复合材料。由于涂布技术有多种,致使不干胶材料形成有不同档次,目前的发展方向是由传统的辊式涂布、刮刀涂布向高压流延涂布方向发展,以最大限度保证涂布的均匀感性,避免气泡和针眼的产生,保证涂布质量。

进一步地,标签主体10可为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