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可调的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3851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深度可调的笔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深度可调的笔筒。



背景技术:

笔筒是不可缺少的办公用品,现有的笔筒一般只有一个存放笔具的空腔,人们一般都会将各种类型和款式的笔直接放置在笔筒内,以便在使用时拿取。然而,传统的笔筒的深度是一定的,各种类型和款式的笔却长短不一。当要在放置有各种类型和款式的笔的笔筒中拿取较短的笔时,一般的,要将笔筒倾倒,使全部笔倒出,再来拿取所需的较短的笔,给拿取笔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因此,设计一种深度可调的笔筒,以方便人们办公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度可调的笔筒。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深度可调的笔筒,包括筒体和底座,所述筒体包括外壁层和内壁层,所述底座与外壁层连接在一起,所述内壁层由与底座垂直的隔板均分成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筒体单元,每一筒体单元均具有独立的活动筒底、可移动滑块和与可移动滑块相配合的滑动轨道,所述可移动滑块与所述活动筒底相连,并可带动活动筒底在筒体单元中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在该笔筒中可移动滑块上还连接有挡块,滑动轨道上还具有与挡块相嵌合的轨道槽,左右拨动可移动滑块时,挡块超出活动筒底边缘,卡在轨道槽上。

具有上述挡块和轨道槽的笔筒,可以进一步加固活动筒底与滑动轨道的临时固定位置。

进一步地,在该笔筒中底座与外壁层为螺旋连接或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笔筒,通过移动可移动滑块带动活动筒底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自由调整不同筒体单元的深度,分别容纳不同长度的笔、尺等文具,给使用者拿取不同长度的笔带来方便。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笔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笔筒中的可移动滑块3和挡块11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滑动轨道;3-可移动滑块;4-活动筒底、5-内壁层、6-外壁层、7-底座、8-隔板、9-轨道槽、10-筒体单元、11-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如图1所示的笔筒,包括筒体1和底座7,筒体1是双层结构,包括外壁层6和内壁层5,底座7与外壁层6连接在一起,连接方式可以为螺旋连接或者卡接;内壁层5由与底座垂直的隔板8均分成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筒体单元10,如果有两个隔板8,则笔筒具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筒体单元10,如果有三个隔板8,则笔筒具有三个相互独立的筒体单元10,每个筒体单元10的体积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每一筒体单元10均具有独立的活动筒底4、可移动滑块3和与可移动滑块相配合的滑动轨道2,其中,可移动滑块3与活动筒底4相连,并可带动活动笔筒底部4在筒体单元10中上下移动,从而形成若干个深度不同的筒体单元10。

如图2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笔筒中,可移动滑块3上还连接有挡块11,同时滑动轨道2上具有与挡块11相嵌合的轨道槽9;当左右拨动可移动滑块3时,挡块11超出活动筒底4边缘,卡在轨道槽9上,从而可以进一步加固活动筒底4与滑动轨道2的临时固定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笔筒中,底座7与外壁层6为螺旋连接或卡接。

当使用者需要存放长度不一的文具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长度,分别调整不同的筒体单元10中的可移动滑块3,使活动筒底4到达理想的深度,并临时固定该深度。由此,笔筒就会形成多个深度不同的筒体单元10,分别盛装不同长度的笔、尺等文具,有效避免了从固定深度的笔筒取用较短的文具时的不便。当下次使用时,还可以重新调整筒体单元10到合适的深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