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205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显示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LED液晶显示屏的不断发展,LED显示屏已经能够做到分屏显示,且用于能够分别控制各分屏的亮度,分屏的亮度控制是通过背光驱动模块对背光源进行驱动,控制模块通过控制背光驱动模块的工作来实现的。而随着LED显示屏的增大,容易造成显示屏边缘发光效果不佳,进而使得显示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显示屏边缘发光效果不佳,进而使得显示效果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显示器。

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屏和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显示屏外侧,所述壳体为矩形,所述壳体包括四个相互连接的边框,所述边框朝向所述显示屏的一面的中部凹陷设置有反光槽,所述反光槽内设置有反光层,所述边框朝向所述显示屏的一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吸光层。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层包括反光膜。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槽具有矩形截面。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槽具有弧形截面。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层的厚度为1mm~2.5mm。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层的厚度为1.8mm。

上述显示器,反光槽内的反光层能够将显示屏的背光模块的光反射至显示屏,避免由于显示屏边缘被局部遮挡而引起的发光效果不佳,此外,由于边框的两端设置有吸光层,能够避免在边框的连接处的光堆积,进而使得显示屏的显示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模块框图;

图1B为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模块框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模块框图

图4A为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一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B为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另一方向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C为一实施例的反光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D为另一实施例的反光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一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例如,一种显示器,包括:控制模块、若干背光模块、若干温度检测模块、若干亮度检测模块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多个显示区域,每一所述显示区域对应一个所述背光模块,每一所述显示区域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和亮度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图像处理模块、信号检测模块、调光模块、PWM驱动模块和控制器,所述信号检测模块与各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以及与各所述亮度检测模块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调光模块连接,所述调光模块通过所述PWM驱动模块与若干所述背光模块连接;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图像,解析所述图像,获取所述图像在多个所述显示区域上的色阶,将各所述显示区域对应的色阶发送至控制器;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并获取各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温度信号以及各亮度检测模块的亮度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调光模块根据各所述亮度检测模块的亮度信号生成多个调光参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调光模块根据各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温度信号生成多个调光参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调光模块根据各所述显示区域对应的色阶生成多个调光参数;所述调光模块用于生成与各所述显示区域对应的调光参数,并将所述调光参数发送至PWM驱动模块;所述PWM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光参数驱动各所述背光模块工作。

如图1A和图1B所示,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10,包括:控制模块200、若干背光模块300和显示屏100,所述显示屏100具有多个显示区域110,每一所述显示区域110对应一个所述背光模块300,所述控制模块200包括图像处理模块210、调光模块220、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驱动模块和控制器240,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与所述控制器240连接,所述控制器240与所述调光模块220连接,所述调光模块220通过所述PWM驱动模块230与若干所述背光模块300连接;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10用于获取图像,解析所述图像,获取所述图像在多个所述显示区域110上的色阶,将各所述显示区域110对应的色阶发送至控制器240;所述控制器240用于控制所述调光模块220根据各所述显示区域110对应的色阶生成多个调光参数;所述调光模块220用于生成与各所述显示区域110对应的调光参数,并将所述调光参数发送至PWM驱动模块230;所述PWM驱动模块230用于根据所述调光参数驱动各所述背光模块300工作。

具体地,图像为显示屏100显示的图像,该图像为显示屏100上显示的一帧图像,或者多帧图像,该图像由显示屏100上各像素单元发光显示,像素单元包括红色像素单元、绿色像素单元和蓝色像素单元,各红色像素单元、绿色像素单元和蓝色像素单元分别组成图像的不同颜色,从而在显示屏100上显示图像,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00的图像处理模块210根据对输出至显示屏100的图像进行解析,获取显示屏100上各显示区域110对应的色阶,例如,该色阶为色阶值,该色阶值用于表示显示屏100显示的颜色,或者说,该色阶值用于表示图像的颜色,该色阶值越大,则其在显示屏100上显示的颜色越深,则其在视觉效果上的“亮度”越高,因此,为了使得显示屏100显示的图像的亮度更为均衡,本实施例中,调光模块220根据显示屏100的各显示区域110的色阶生成对应调光参数,并将该调光参数输出至PWM驱动模块230,PWM驱动模块230根据调光参数驱动背光模块300工作,使得显示屏100的背光能够根据图像各区域的亮度而进行调整,使得显示屏100的亮度调整更为便捷,且图像的显示效果更佳,有效避免图像局部亮度过大而影响用户观看。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00的各显示区域110的背光根据每一帧播放的图像的色阶进行调整,进而使得图像整体亮度更为平均,图像的显示效果更佳。

例如,该背光模块300包括发光二极管,具体地,该PWM驱动模块230用于向发光二极管输出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的占空比越大,则其脉冲信号有有效电平占比越大,使得发光二极管在一个脉冲周期内的发光时间越长,这样,使得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越大,反之,脉冲信号的占空比越小,则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越小。例如,该调光参数与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成正相关,因此,通过该调光参数控制PWM驱动模块230脉冲信号,能够控制该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进而控制背光模块300的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WM驱动模块23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调光参数向所述背光模块300输出预设占空比的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于驱动各所述背光模块300工作,例如,所述调光参数对应的色阶与所述驱动信号的预设占空比成反比,具体地,色阶值越大,则像素的亮度,而由于本实施例中,色阶与预设占空比成反比,也就是,图像的一显示区域110的色阶值越大,则预设占空比越小,那么对应的背光模块300的亮度越小,进而使得该图像在显示区域110内的亮度减小,而图像的一显示区域110的色阶值越小,则预设占空比越大,那么对应的背光模块300的亮度越大,进而使得该图像在显示区域110内的亮度增大,这样,色阶大的显示区域110的背光亮度减小,色戒小的显示区域110的背光亮度增大,进而使得各显示区域110的亮度得到均衡,使得该显示屏100的亮度分布更为均匀,进而使得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更佳。

为了精确地获取各显示区域110内的色阶,例如,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10具体用于获取图像,解析所述图像,获取所述图像在每一所述显示区域110上的多个像素单元的色阶,例如,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10用于获取显示区域110内的色阶的最小值,例如,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10用于获取显示区域110内的色阶的最大值,例如,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10用于获取显示区域110内的色阶的平均值,例如,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10用于获取显示区域110内的色阶的中间值,具体地,由于显示区域110内包含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的色阶可能都不一样,因此,为了精确地获取各显示区域110内的色阶,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显示区域110内色阶的平均值或中间值,从而获得更接近与该显示区域110内平均亮度,这样,根据显示区域110内的色阶的平均值或中间值调整背光模块300的亮度,使得该背光模块300能够更为精确地为显示区域110提供光源,进而使得各显示区域110的显示亮度更为均一。

例如,所述图像处理模块210具体用于获取图像,解析所述图像,获取所述图像在每一所述显示区域110上的多个像素单元的色阶,并判断多个所述像素单元的平均色阶是否大于预设阈值,是则获取多个像素单元的最大色阶,向控制器240发送最大色阶;所述控制器240用于控制所述调光模块220根据该显示区域110内的多个像素单元的最大色阶生成调光参数;所述调光模块220用于生成与各所述显示区域110对应的调光参数,并将所述调光参数发送至PWM驱动模块230;所述PWM驱动模块230用于根据所述调光参数驱动各所述背光模块300工作。本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模块210判断显示区域110内的平均色阶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该显示区域110内的平均色阶大于预设阈值,则表明该显示区域110内的色彩整体颜色较为鲜艳,亮度偏高,因此,根据该显示区域110内的最大色阶对背光模块300进行调整,使得背光模块300提供较低的亮度,进而使得该显示区域110整体亮度与其他显示区域110能够相平衡,进而使得显示效果更佳。

为了使得显示屏100的亮度更为均匀,显示效果更佳,例如,所述背光模块300的数量为十六个,又如,所述背光模块300的数量为三十二个,例如,该显示屏100具有十六个显示区域110,例如,该显示屏100具有三十二个显示区域110,具体地,由于背光模块300与显示屏100的显示区域110对应,因此,各显示区域110的背光均能够根据该显示区域110内显示的色阶进行调整,因此,使得该显示屏100的亮度分布更为均匀,进而使得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更佳。

如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10,包括:控制模块200、若干背光模块300、显示屏100和若干亮度检测模块400,所述显示屏100具有多个显示区域110,每一所述显示区域110对应一个所述背光模块300,且每一所述显示区域110设置至少一个所述亮度检测模块400,所述控制模块200包括信号检测模块250、调光模块220、PWM驱动模块230和控制器240,所述信号检测模块250与各所述亮度检测模块400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模块250与所述控制器240连接,所述控制器240与所述调光模块220连接,所述调光模块220通过所述PWM驱动模块230与若干所述背光模块300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模块250用于检测并获取各所述亮度检测模块400的亮度信号;所述控制器240用于控制所述调光模块220根据各所述亮度检测模块400的亮度信号生成多个调光参数;所述调光模块220用于生成与各所述显示区域110对应的调光参数,并将所述调光参数发送至PWM驱动模块230;所述PWM驱动模块230用于根据所述调光参数驱动各所述背光模块300工作。

本实施例中,每一亮度检测模块400用于检测一显示区域110的亮度,并生成亮度信号,例如,每一亮度检测模块400用于检测一显示区域110的环境亮度,并生成亮度信号,例如,每一亮度检测模块400用于检测一显示区域110的发光亮度,并生成亮度信号,应该理解的是,该亮度检测模块400设置在显示屏100上,例如,该像素单元与亮度检测模块400均设置于显示屏100上,这样,亮度检测模块400即能检测该显示屏100的发光亮度或者检测报包括显示屏100的发光亮度的环境亮度,具体地,该亮度检测模块400能够检测到显示区域110的亮度后,生产亮度信号,信号检测模块250将该亮度信号发送至控制器240,控制器240控制调光模块220生成亮度信号对应的调光参数,进而通过PWM驱动模块230驱动背光模块300工作,使得各背光模块300发光与该显示区域110的亮度匹配,进而使得各显示区域110的亮度更为均匀,使得显示效果更佳。

例如,该亮度检测模块400用于检测一显示区域110的发光亮度,在该显示区域110的亮度大于预设亮度值时,生成亮度信号,例如,所述亮度检测模块400包括光敏晶体管,例如,所述亮度检测模块400还包括模数转换模块,每一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与一所述光敏晶体管连接,且各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均与所述信号检测模块250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光敏晶体管用于在亮度值大于预设亮度值时导通,该光敏晶体管导通后,向模数转换模块输出电平信号,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在接收电平信号后,将该电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该数字信号发送至信号检测模块250,本实施例中,该数字信号为亮度信号。本实施例中,由于在亮度大于预设亮度值时,该光敏晶体管才导通,则表示该显示区域110的亮度多大,控制器240则控制背光模块300减小发光亮度,进而使得该显示区域110的亮度不至于过高,进而能够避免显示区域110的发光亮度过高,有效减小显示器10的功耗。

例如,所述亮度检测模块400包括光敏电阻,例如,所述亮度检测模块400还包括电压检测模块,每一所述电压检测模块与一光敏电阻连接,且各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均与所述信号检测模块250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该光敏电阻用于检测亮度,该光敏电阻在不同亮度下具有不同的阻值,即该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亮度的变化而变化,应该理解的是,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光敏电阻的阻值成正比,这样,连接至该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检测模块通过检测该光敏电阻的电压从而获取该光敏电阻的阻值,进而获取光敏电阻检测到的电阻,例如,电压检测模块为模数转换模块,该电压检测模块将检测到的电压转化为相应的数字信号发送至信号检测模块250,从而使得控制器240能够根据光敏电阻检测的亮度进行控制输出至PWM驱动模块230的调光参数,进而控制背光模块300的发光。

例如,该电压检测模块用于在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小于预设电压时,生成亮度信号,将该亮度信号发送至信号检测模块250,具体地,当该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较小时,则该光敏电阻检测到的环境亮度较小,因此,电压检测模块生成亮度信号,从而触发控制器240控制PWM驱动模块230驱动背光模块300提高发光亮度,使得该显示区域110内的显示亮度提高,进而使得该显示区域110的显示效果更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WM驱动模块230用于根据所述调光参数向所述背光模块300输出预设占空比的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于驱动各所述背光模块300工作,例如,所述调光参数对应的亮度信号与所述驱动信号的预设占空比成反比,值得一提的是,该亮度信号即为亮度值的数字信号,本实施例中,输出至所述PWM驱动模块230的调光参数对应的亮度值与所述PWM驱动模块230输出的驱动信号的预设占空比成反比,也就是,亮度检测模块400检测的亮度越大,则PWM驱动模块230输出的驱动信号的预设占空比越小,这样,对应的背光模块300的亮度越小,而亮度检测模块400检测的亮度越小,则PWM驱动模块230输出的驱动信号的预设占空比越大,对应的背光模块300的亮度越大。从而使得亮度大的显示区域110的背光亮度小,而亮度小的显示区域110的背光亮度小,能够使得各显示区域110的显示亮度更为平均,避免各显示区域110显示亮度部均衡,且能够避免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显示屏100局部亮度较暗的情况,使得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更佳。

如图3所示,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10,包括:包括控制模块200、若干背光模块300、显示屏100和若干温度检测模块500,所述显示屏100具有多个显示区域110,每一所述显示区域110对应一个所述背光模块300,且每一所述显示区域110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温度检测模块500,所述控制模块200包括信号检测模块250、调光模块220、PWM驱动模块230和控制器240,所述信号检测模块250与各所述温度检测模块500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模块250与所述控制器240连接,所述控制器240与所述调光模块220连接,所述调光模块220通过所述PWM驱动模块230与若干所述背光模块300连接;所述信号检测模块250用于检测并获取各所述温度检测模块500的温度信号;所述控制器240用于控制所述调光模块220根据各所述温度检测模块500的温度信号生成多个调光参数;所述调光模块220用于生成与各所述显示区域110对应的调光参数,并将所述调光参数发送至PWM驱动模块230;所述PWM驱动模块230用于根据所述调光参数驱动各所述背光模块300工作。

本实施例中,每一温度检测模块500检测对应的显示区域110的温度,应该理解的是,当显示屏100和背光模块300长时间工作,将造成显示屏100的温度上升或者局部温度上升,为了避免显示屏100局部温度过高,且为了降低能耗,本实施例中,根据温度检测模块500检测的温度,生成调光参数,进而根据调光参数控制PWM驱动模块230驱动背光模块300工作,使得背光模块300的发光与对应的显示区域110的当前温度匹配,进而有效避免显示屏100局部温度过高,且有效降低能耗。

例如,所述控制器240用于在显示区域110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调光模块220根生成多个调光参数,本实施例中,当显示区域110的温度较高时,则控制调光模块220生成调光参数,进而控制背光模块300降低发光功率,以降低该显示区域110的温度,使得该显示屏100的功耗更低,且有效提高显示屏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WM驱动模块230用于根据所述调光参数向所述背光模块300输出预设占空比的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于驱动各所述背光模块300工作,例如,所述调光参数对应的温度与所述驱动信号的预设占空比成反比,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区域110的温度越高,则驱动信号的预设占空比越小,这样,背光模块300的发光亮度越低,能够有效使得背光温度下降,而显示区域110的温度越低,则驱动信号的预设占空比越大,背光模块300的发光亮度越高,使得该显示区域110的亮度增加,使得该显示区域110更利于观看,且使得各显示区域110的温度更为均衡,有效提高显示屏100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对显示区域110的温度检测例如,所述温度检测模块500包括红外检测模块,该红外检测模块能够高效、准确地获取对应的显示区域110的温度,该红外检测模块检测到温度后,信号检测模块250获取该温度信号。例如,所述温度检测模块500包括热敏电阻,例如,所述温度检测模块500包括模数转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与控制器240连接,该热敏电阻的电阻值根据当前的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模数转换模块将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检测后生成数字信号发送至信号检测模块250,控制器240根据信号检测模块250获取的数字信号控制调光模块220工作,进而使得显示屏100的各显示区域110的温度更为均衡,有利于降低显示屏100的功耗。

如图1B、图4A和图4B所示,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10,包括:显示屏100和壳体600,所述壳体600设置于所述显示屏100外侧,所述壳体600为矩形,所述壳体600包括四个相互连接的边框610,所述边框610朝向所述显示屏100的一面的中部凹陷设置有反光槽620,所述反光槽620内设置有反光层630,所述边框610朝向所述显示屏100的一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吸光层64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10还包括背光模块300,通过背光模块300的背光作用,使得该显示屏100能够发光显示,应该理解的是,该壳体600用于固定该显示屏100,因此,该壳体600需要与显示屏100抵接,这样,将造成显示屏100的边缘被遮挡,这样,使得显示屏100靠近边缘的部分的光被壳体600所遮挡,以及被壳体600所吸收,造成显示屏100靠近边缘的部分的显示效果不佳,因此,本实施例中,边框610朝向所述显示屏100的一面的中部凹陷设置有反光槽620,反光槽620内设置有反光层630,反光槽620内的反光层630能够将显示屏100的背光模块300的光反射至显示屏100,避免由于显示屏100边缘被局部遮挡而引起的发光效果不佳。

此外,由于边框610的两端设置有吸光层640,能够避免在边框610的连接处的光堆积,应该理解的是,由于显示屏100一般为矩形,因此,在显示屏100的矩形的对角上,容易造成光堆积,例如,各边框610连接处设置有吸光层640,例如,该吸光层640包括黑色膜层,例如,该吸光层640为黑色磨砂层,具体地,该吸光层640设置黑色的材质,且其表面设置有磨砂颗粒,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光线反射,有利于光线的吸收,因此,能够有效避免光在矩形的对角上聚集,使得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更佳。

例如,所述磨砂颗粒的目数为110目至140目,例如,所述磨砂颗粒的目数为125目,具体地,所述磨砂颗粒的目数越大,则磨砂颗粒的颗粒宽度越小,进而对光线的集中反射效果越差,则对光线的吸收效果越夹,但磨砂颗粒的目数不宜过大,磨砂颗粒过大,将造成磨砂层表面趋于平滑,不利于光线的吸收。因此,本实施例中,磨砂颗粒的目数为125目能够使得吸光层640漫反射率更高,进而使得吸光效果更佳。

为了对该显示屏100的边缘的光线进行发射,例如,所述反光槽620具有矩形截面,为了使得光线发射效果更佳,例如,所述反光槽620具有弧形截面,例如,所述反光槽620具有半圆形截面,具体地,该弧形截面以及半圆形截面有利于光线集中,使得该光线能够聚焦反射,进而使得光线的反射效果更佳。

为了使得反光效果更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层630包括反光膜,例如,如图4C所示,所述反光膜包括依次连接的透明的树脂层631、金属层632和背胶层633,例如,所述背胶层633与所述边框610连接,例如,所述背胶层633设置于边框610的反光槽620的槽壁651内上,例如,该金属层632为银箔层,例如,该金属层632为铂箔层,该银箔层或铂箔层具有良好的反射效果,结合树脂层631,能够减少光线的吸收,提高光线发射率,使得对显示屏100的光线的反射效果更佳,例如,如图4D所示,所述反光层630还包括玻璃层634,例如,所述玻璃层634设置于所述树脂层631背向所述金属层632的一面,例如,该玻璃层634为透明玻璃层634,该玻璃层634能够对入射至树脂层631的光线进行这书,减小入射至树脂层631的光线的斜率,进而使得该光线能够被金属层632所充分反射,有效减少光线的漫反射,从而提高光线的反射率,使得光线能够集中反射至显示屏100。

例如,所述显示屏100的边缘与所述边框610抵接,例如,所述反射槽的深度为3mm~4.5mm,例如,所述反射槽的深度为3.5mm,例如,所述玻璃层的厚度和所述树脂层631的厚度之比为1:(1.5~2.5),例如,所述玻璃层的厚度和所述树脂层631的厚度之比为1:1.8,应该理解的是,由于反射槽的截面为弧形或者半圆形,因此,入射至树脂层631的光线将集中向入射槽的中轴反射,而如果玻璃层的厚度过大,则使得入射至树脂层631的光线角度较小,这样,反射后的光线的聚焦点将过于靠近反射槽,而如果玻璃层的厚度过小,则使得入射至树脂层631的光线角度较大,这样,反射后的光线的聚焦点将过于靠近显示屏100中部,无法恰好地反射至显示屏100边缘,因此,本实施例中,反射槽的深度为3.5mm,且所述玻璃层的厚度和所述树脂层631的厚度之比为1:1.8,能够使得反射后的光线能够聚焦于显示屏100的边缘,进而使得显示屏100边缘的发光显示效果更佳。

为了更好地为显示屏100的发光提供反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层630的厚度为0.6mm~1mm,例如,所述反光层630的厚度为0.8mm。值得一提的是,反光层630的厚度不宜过大,厚度过大的反光层630将造成反射槽的深度减小,而反光层630的厚度也不宜过小,厚度过小的反光层630的反光效果不佳,因此,本实施例中,反光层630的厚度为0.8mm,一方面,能够避免对反射槽的深度造成过多影响,另一方面,则使得反射效果较佳。

如图5所示,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器10,包括:显示屏100和壳体600,所述壳体600为矩形,所述壳体600包括四个相互连接的边框610,所述边框610内侧有容置槽650,所述显示屏100容置于所述容置槽650内,所述容置槽650包括两侧的槽壁651和与两侧的所述槽壁651连接的槽底652,所述显示屏100的四个侧面与所述槽底652抵接,两侧所述槽壁651凸起设置有固定部660,两个所述固定部660分别抵接于所述显示屏100的两个相对的面上,所述固定部660朝向所述槽底652方向凹陷设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容置槽650开设有反光槽620,例如,所述反光槽620朝向所述显示屏100设置,例如,所述容置槽650的槽底652中部开设有反光槽620,例如,所述反光槽620与所述容置槽650同向设置,例如,所述反光槽620的宽度小于所述容置槽650的宽度。

具体地,该固定部660用于抵接显示屏100,进而固定显示屏100,对显示屏100进行支撑,且该固定部660还用于阻挡反射槽的光线,避免反射槽的光线从显示屏100和壳体600之间穿过,避免由于反射槽的反射,造成显示屏100靠近边缘的位置的亮度异常。具体地,该反射槽反射的光线将反射至显示屏100的边缘,如壳体600与显示屏100之间没有阻挡,那么,反射的光线将从壳体600与显示屏100之间穿过,进而影响显示屏100其他区域,尤其是靠近边缘区域的位置的显示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中,该固定部660能够有效阻挡反射槽的反射光线,使得显示屏100显示效果更佳。

为了使得显示屏100的可视面积更大,显示效果更佳,例如,请再次参见图5,所述固定部660具有弧形截面,例如,该固定部660具有U形截面,具体地,该固定部660由两端至中部逐渐向靠近槽底652的方向凹陷,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固定部660对显示屏100造成阻挡,避免减小显示屏100的可视面积,进而使得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更佳。

为了进一步避免对显示屏100的可视面积造成影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660远离所述槽壁651的一端具有梯形截面,例如,固定部660远离所述槽壁651的一端的宽度由靠近所述槽壁651至远离所述槽壁651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由于固定部660抵接于显示屏100的一端的宽度较小,因此,固定部660与显示屏100的接触的面积更小,有利于了进一步避免对显示屏100的可视面积造成影响,进而使得显示屏100的显示效果更佳。

为了使得固定部660与显示屏100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例如,所述固定部660的材质为橡胶,应该理解的是,由于橡胶材质柔软,不易损伤显示屏100表面,且橡胶具有良好弹性,能够紧密地贴合于显示屏100表面,使得固定部660与显示屏100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进而使得固定部660能够稳固地固定显示屏100。又如,所述固定部660的材质为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具有良好弹性和较为柔软的质地,能够稳固地固定显示屏100。

应该说明的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移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