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笔的笔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4604阅读:46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性笔的笔头。



背景技术:

用于书写用笔,近代以来主要可以分为三类:铅笔,钢笔和中性笔,铅笔的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小学生使用及一些特定需要的领域;钢笔的使用范围更广泛,基本能够应用到书写的各领域,但钢笔也有难以克服的缺陷就是需要补充墨水,特别是现在计算机的普及对书写的冲击的情况下,在办公室或企业等领域中钢笔的缺点就更加明显。为了克服钢笔的缺陷,中性笔得到了开发应用并迅速普及,中性笔拥有书写方便,笔迹持久,油墨浓缩等优势。

但中性笔也有一定的缺陷,就是中性笔的笔头容易漏墨及长时间不用笔头部的油墨凝固的缺陷,这主要是因为现使用的中性笔笔头是油墨通过重力并通过笔尖及笔尖部的圆珠的空隙实现的。当使用者不使用时在笔尖及圆珠部的油墨依然存在,这样就会出现油墨的溢出或长时间不用后,处于笔尖及圆珠部的因接近空气而干燥进而堵塞整个笔头,致使整支笔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油墨溢出的中性笔的笔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中性笔的笔头,包括第一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一体连接有笔尖,所述笔尖活动镶嵌有半个球体处于笔头内的圆珠,所述第一固定管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二固定管和第三固定管,所述第二固定管和第三固定管内设置有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第三固定管的管壁厚度大于第二固定管的管壁厚度,所述第二固定管的外侧与第三固定管的外侧钝角,所述第一固定管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顶压圆珠,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固定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对圆珠的挤压力,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时能够利用圆珠封住笔尖的空隙。此时第一固定管内的油墨将不会从固定管内流出。当使用中性笔时,技术人员通过挤压圆珠而使得圆珠与笔尖之间存在空隙,此刻油墨便从空隙中流出。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使用时防止油墨溢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容腔朝向笔尖的一侧与第一容腔壁构成钝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处于第一容腔内的油墨能够顺着构成钝角的第一容腔腔壁很容易地流入笔尖内的空间进而轻松与圆珠接触。同时构成的钝角,使油墨在流通的过程中不会蓄积,增大使用率,节约油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朝向圆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压杆,所述顶压杆远离弹簧的一端抵接并挤压圆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顶压杆在弹簧的作用下能顶压圆珠。由于顶压杆的存在,可以让第一固定管内的弹簧的长度变小,节约材料。同时顶压杆与弹簧固定连接,让顶压杆不会跟着油墨晃动进而让顶压杆定压圆珠的作用点不会变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固定管的内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弹簧的一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凸起能够提供给弹簧一个固定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容腔的直径小于第二容腔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容腔内的油墨流入第一容腔内时有一个缓冲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的连接处于第二容腔的腔壁构成钝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容腔内的油墨流入第一容腔内时,不会在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构成的角落蓄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弹簧对圆珠的挤压力,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不使用时能够利用圆珠封住笔尖的空隙。此时第一固定管内的油墨将不会从固定管内流出。当使用中性笔时,技术人员通过挤压圆珠而使得圆珠与笔尖之间存在空隙,此刻油墨便从空隙中流出。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使用时防止油墨溢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第一固定管;2、笔尖;3、圆珠;4、第二固定管;5、第三固定管;6、第一容腔;7、第二容腔;8、弹簧;9、顶压杆;10、凹槽;11、凸起; 12、连接杆;13、第一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所示,一种中性笔的笔头,包括笔尖2。笔尖2设置为圆锥体。笔尖2一体连接有第二固定管4。第二固定管4远离笔尖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管5。第三固定管5的管壁厚度大于第二固定管4的管壁厚度。第二固定管4和第三固定管5构成第一固定管1。第三固定管5的外侧设置有凹槽10。第三固定管5的外侧笔尖2设置有贯穿笔尖2的第一通槽13。第一通槽13内设置有圆珠3。第一通槽13的直径小于圆珠3的直径。第二固定管4内设置有圆柱体状的第一容腔6。第三固定管5内设置有圆柱体状的第二容腔7。第二容腔7的直径大于第一容腔6的直径。第一容腔6与第一通槽13连通。第一容腔6朝向笔尖2的一侧与第一容腔6壁构成钝角。圆珠3的一端抵接有顶压杆9。顶压杆9远离圆珠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垂直于顶压杆9的连接杆12。连接杆12远离顶压杆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8。弹簧8同时处于第一容腔6和第二容腔7内。第一容腔6与第二容腔7的连接处与第二容腔7的腔壁构成钝角。第二容腔7内设置有凸起11。凸起11与弹簧8的一端抵接。弹簧8靠近凸起11的一端的直径变大并且弹簧8环绕成的圆的直径也变大。因此凸起11对弹簧8可以有一个更好的限位作用。第三固定管5远离第二固定管4的一端设置有倒角。倒角的一侧与第三固定管5外侧构成30度的角度。倒角的存在,让笔头更容易与储油杆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圆珠3露出第一通槽13的表面积为0.155mm-0.160mm。

工作过程:

当技术人员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弹簧8的一端挤压连接杆12进而挤压顶压杆9,从而顶压杆9对圆珠3有一个脱离第一通槽13方向的作用力。因此圆珠3可以封闭第一通槽13的开口处。当技术人员使用圆珠3后,通过对圆珠3施加一个朝向第二固定管4的作用力,使得圆珠3不能封闭第一通槽13而使得油墨从第一通槽13与圆珠3的缝隙处流出。此刻弹簧8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因此弹簧8对圆珠3有一个沿着弹簧8轴向的作用力。在技术人员使用完后,弹簧8便将圆珠3挤压回原位,在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起到了防止油墨和空气接触的目的进而防止油墨凝固。储油杆内设置有油墨。油墨可以流入笔头。而储油杆与笔头通过倒角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