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墨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0431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式墨水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捷式墨水瓶。



背景技术:

钢笔作为人们常用的书写工具,而钢笔在装集钢笔墨水后,钢笔的笔尖沾满钢笔墨水,人们通常用纸巾来擦拭沾于笔尖的钢笔墨水,这样,既浪费钢笔墨水,也浪费纸巾,甚至,纸巾会堵塞或损坏钢笔的笔尖,影响钢笔的使用。擦拭后,人们手上通常也沾有墨汁,手上沾有钢笔墨水不容易清洗干净且不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式墨水瓶,使得人们在装集钢笔墨水的整个过程中,更方便快捷,且不沾手,不费钢笔墨水同时不费纸。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捷式墨水瓶,包括相配合的墨水瓶主体和瓶盖,所述瓶盖包括通过一连接中柱相连接的瓶盖主体和遮板,所述遮板的周沿设有至少一根的折杆;所述墨水瓶主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瓶身和瓶颈,所述瓶颈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折杆相适配的滑槽,所述瓶颈的内侧壁贴设有用于吸取残留于钢笔上的钢笔墨水的海绵层。

所述海绵层与所述瓶盖的相对面上铺设有支撑板。

所述遮板的周沿等角度间隔设有三根的所述折杆,所述瓶颈的内侧壁对应开设有三个所述滑槽;所述瓶颈的内侧壁等间距设有三个所述海绵层,各所述滑槽相间设于各所述海绵层之间。

所述瓶颈的内侧壁设有用于支托所述海绵层的底托,所述底托开设有复数个便于被挤压出的钢笔墨水滴流出的通孔。

所述滑槽呈“L”形。

所述瓶盖主体与所述墨水瓶主体相对侧的周沿开设有便于盛放钢笔的凹槽,其形状与钢笔的笔尖相适配。

所述瓶盖主体开设有三个所述凹槽,三个所述凹槽等角度间隔设置。

所述瓶身底部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便于收集钢笔墨水的凹位,所述凹位为一圆柱状的凹槽。

所述折杆包括固定杆和折叠杆,所述折叠杆通过一销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所述墨水瓶主体为三角锥型。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一种便捷式墨水瓶,可用海绵层吸取残留于钢笔笔尖上的钢笔墨水,且可通过折杆弯折快速挤压海绵层,不使用时,将未弯折的折杆穿入滑槽,即可合盖。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使得人们在装集钢笔墨水的整个过程中,更方便快捷,且不沾手,不费钢笔墨水同时不费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标出折杆);

图4为本发明的墨水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墨水瓶主体-1; 瓶身-11;

瓶颈-12; 滑槽-14;

底托-15; 间隙-16;

海绵层-17; 支撑板-18;

瓶盖-2; 瓶盖主体-21;

遮板-22; 连接中柱-23;

凹槽-24; 折杆-25;

固定杆251; 折叠杆-2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便捷式墨水瓶,如图1-4所示,包括相配合的墨水瓶主体1和瓶盖2。瓶盖2包括瓶盖主体21和遮板22,瓶盖主体21和遮板22之间通过一连接中柱23按上下方位连接在一起。连接中柱23的上端连接于瓶盖主体21内侧的中部位置,连接中柱23的下端连接于遮板22与瓶盖主体相对侧的中部位置。瓶盖主体21与墨水瓶主体1的相对侧的周沿开设有三个等角度间隔设置的凹槽24。凹槽24用于盛放钢笔,其形状和大小与钢笔的笔尖相适配,便于暂时放置未合盖的钢笔。瓶盖主体2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外光上显得美观,且在开盖和合盖时,便于手的持握。瓶盖2的整体设计人性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凹槽24的数量、形状和大小均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

墨水瓶主体1包括一体连接的瓶身11和瓶颈12。瓶颈12为圆柱环状。遮板22为圆形状,遮板22的形状和大小与瓶颈12的相适配。瓶身11采用三角锥瓶,在外观上显得更平稳和美观,且在使用时,便于手的持握拿取。瓶身11底部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凹位(图中未示出),凹位便于当钢笔墨水处于低水位时,即钢笔墨水量少时,钢笔可以更好地装集钢笔墨水,使得钢笔墨水的利用率更高,避免浪费。本实施例中,凹位为开设于瓶身11底部的一圆柱状的凹槽。

瓶颈12具有自由端和与瓶身11相连接的连接端。瓶颈12的内侧壁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三个滑槽14,滑槽14呈“L”形,三个滑槽14等间距设置,且滑槽14贯穿于瓶颈12的自由端。遮板22的周沿设有与各滑槽14分别相对应的三根折杆25。三根折杆25呈等角度间隔设置。折杆25采用常规的折杆,具有固定杆251和折叠杆252。折叠杆252的外径与滑槽14的槽宽相适配。固定杆251与折叠杆252在同一轴线上,固定杆25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遮板22的周沿处,固定杆251的另一端通过一销轴与折叠杆252可转动连接。折叠杆252在外力的作用下,可相对弯折,折叠杆252最大可向下或向上弯折90°。

瓶颈12的连接端的内侧壁沿瓶颈12的周向布设有三个弧形状的底托15,各底托15结构相同且等间距设置。底托15开设有复数个通孔。各底托15之间留有间隙16。滑槽14对应于间隙16设置,即各底托15相间设于各滑槽14之间。各底托15上分别设有弧形状的海绵层17,即海绵层17相间设于各滑槽14之间。且,海绵层17紧贴于瓶颈12的内侧壁设置。海绵层17便于吸收钢笔笔尖上残留的钢笔墨水。各海绵层17与瓶盖2的相对面上分别铺设有支撑板18,支撑板18的形状与大小和海绵层17与瓶盖2的相对面相适配。支撑板18采用POM塑料材质制成。各海绵层17的底部与相应的底托15之间连接有弹簧。在外力的作用下,弯折后,折杆25的固定杆251通过支撑板18可快速挤压海绵层17,设置支撑板18可增加挤压海绵层17的力的作用面积,便于折杆25更充分的挤压海绵层17。挤压后,可通过上述弹簧的回弹实现被挤压海绵层17的快速复位。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滑槽14的数量,折杆25的数量、海绵层17的数量和支撑板18的数量等均可依据实际的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

使用时,在钢笔装集完钢笔墨水后,将残留有钢笔墨水的钢笔笔尖轻触于海绵层17,海绵层17快速吸取残留的钢笔墨水。当海绵层17吸取完毕后,拿取瓶盖2,用折杆25挤压瓶颈12的周沿,折叠杆252在外力的作用下自动发生弯折,固定杆251支撑作用于支撑板18上,进一步地,用手轻轻按压瓶盖2,海绵层17被固定杆251挤压,从海绵层17挤压出的钢笔墨水,可通过底托15的通孔再次滴回瓶身11内。挤压完成后,将瓶盖2上提拿起,折叠杆252自动复位呈水平状态,即折叠杆252与固定杆251在同一轴线上;合盖时,将折杆25的折叠杆252对准穿入滑槽14,用手轻轻下压,折叠杆252在滑槽14的导向下运动至碰壁后,即不能继续往下运动,再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最大可旋转至碰壁,即折叠杆252受限于滑槽14的槽壁,就实现了合盖,即将瓶盖2较稳定的盖合于墨水瓶主体1。要开盖时候,只需将瓶盖2往逆时针方向轻轻旋转至碰壁后,将瓶盖2往上提,折杆25在滑槽25的导向下,发生相对运动,最后瓶盖2脱离墨水瓶主体1,即实现开盖。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一种便捷式墨水瓶,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使得人们在装集钢笔墨水的整个过程中,更方便快捷,且不沾手,不费钢笔墨水同时不费纸。在合盖和开盖时,本发明无需左、右手分别相应持有墨水瓶主体1和瓶盖2进行用力旋钮。操作方便。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