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导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5290阅读:14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导游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导游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服务机器人大多是护理机器人、除草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家居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一系列机器人,这些机器人所能够提供的服务都无法满足景区服务的功能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经常带上家人和朋友一起到不同的地方旅游,欣赏各个地方景区的风景。在中国的各名胜景点,依然以人工导游讲解为主,导游讲解内容无法控制,散客游客则只能走马观花。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智能自助导游系统,方便国内外、各民族游客认识和理解天安门广场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对于游客来说,当游客在景区游玩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对景区内景点不熟悉,对景区内地图不了解,游玩时拍照不方便,无法方便获得饮用水,手机电量不足,与亲朋好友走散等问题。对于景区工作人员来说,随着景区每天接待的游客数量越来越多,景区内清洁工作、保安工作、服务工作变得更加的沉重。因此,发明一种景区智能服务机器人可以解决游客在景区游玩时遇到的问题,同时帮助景区工作人员完成景区清洁、保安、服务的工作。目前旅游景区通常采用的是无线射频rfid技术的自动导游设备,缺乏互动性,不够智能化,已经无法适应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无法满足年轻一代的个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二维地图上标出了可行走区和不可行走区,快速确定路径;构建面向游客或导游、景区管理者的双向智能服务的智能导游系统。

【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导航的智能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存储单元、摄像单元和传感器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摄像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和所述存储单元,所述机器人本体还包括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的无线通信单元和rfid读写器,所述rfid读写器含有射频收发器芯片和天线,且所述rfid读写器固定在机器人本体的外壳。

上述的自动导航的智能系统,所述的无线通信单元可使用2g/3g/4g网络和/或wifi网络。

上述的自动导航的智能系统,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超声波传感器,用来测量机器人与障碍物或者墙壁之间的距离,实现避障功能,同时也提供辅助定位数据。

一种智能导游系统,包括上述的自动导航的智能系统,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其他模块发来的信息,并根据需要将收到的所述信息转给其他模块处理;

人机交互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客人输入请求信息,以及显示或播放指令信息和导航信息;

导览模块,用于开启电子导航地图,向客人提供各种导览介绍功能;

定位模块,连接所述导览模块,用于定位客人所在的位置,并将其定位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上述的智能导游系统,所述导览模块包括:

语音导航单元,根据所述定位模块自动获取游客当前地理位置,并提示行走方向和下一个兴趣点的距离;

定位搜索单元,用于为游客提供分类定位搜索服务,并将搜索结果显示在景区地图上;

自动导游单元,利用所述定位模块可以自动触发并播放每个兴趣点的多媒体介绍,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所述兴趣点的智能讲解。

上述的智能导游系统,还包括紧急呼叫模块,用于向外求助。

上述的智能导游系统,所述控制模块在收到所述定位模块发来的定位信息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定位信息发送给景区的云服务器。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这种智能导游系统能够建立二维地图,并且实现定位功能,使机器人获知自己所处的坐标点,定位所需传感器数量少,计算坐标方法简便,快速的确定路径准确到达目标;同时具有授时准确和定位精确的特点,可以实时反馈位置信息及时做出反应控制调整。解决了景区内服务的问题,提高了景区为游客服务的质量,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增强了景区的安全,构建了面向游客或导游、景区管理者的双向智能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动导航的智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智能导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

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导航的智能系统,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控制单元11、供电单元12、存储单元13、摄像单元14和传感器单元15,所述控制单元11信号连接所述摄像单元14、所述传感器单元15和所述存储单元13,所述机器人本体还包括与控制单元11相连接的无线通信单元16和rfid读写器17,所述rfid读写器含有射频收发器芯片和天线,且所述rfid读写器17固定在机器人本体的外壳,天线与无线射频芯片连接,无线射频芯片通过rs432接口连接到控制单元11。

rfid读写器17读取rfid标签信息,获取两者之间的无线射频信号强度值,在读写器获取了与多个标签的信号强度值后,依据信号的强弱计算出rfid读写器17在二维地图中的位置坐标。

供电单元12的电源采用可充电的锂电池供电,其安全性好、容量大,保证机器人长时间工作;形状上可定制,便于机器人的外观设计;重量轻,减少了机器人的负载。

存储模块13包括nandflash存储器和sdram存储器,地图数据存储在nandflash存储器中。在开机启动后,地图信息调入sdram存储器中并运行,快速的为处理芯片提供需要的数据。

摄像模块14通过usb连接线连接到控制模块11,采集的数据传送到客户端显示,为手动操作提供依据。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种自动导航的智能系统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11包括自建地图单元,建立的地图为二维平面地图,记录坐标为x,y两个方向的数据,将障碍物位置信息和路径信息以二维坐标的方式标记到地图中。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种自动导航的智能系统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通信单元16可使用2g/3g/4g网络和/或wifi网络,其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广,传输速率高,能满足摄像模块14拍摄的图片或者视频传输到客户端的带宽要求。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种自动导航的智能系统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单元15为超声波传感器,用来测量机器人与障碍物或者墙壁之间的距离,实现避障功能,同时也提供辅助定位数据。

参阅图2,一种智能导游系统,包括上述的自动导航的智能系统,还包括:

控制模块2,用于接收其他模块发来的信息,并根据需要将收到的所述信息转给其他模块处理;

人机交互模块3,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用于客人输入请求信息,以及显示或播放指令信息和导航信息;

导览模块4,用于开启电子导航地图,向客人提供各种导览介绍功能;

定位模块5,连接所述导览模块4,用于定位客人所在的位置,并将其定位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2。

用户可根据需要,在人机交互模块3中输入请求信息人机交互模块3将该请求信息发送给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6将该请求信息发送给信息交互系统,信息交互系统判定该请求信息对应的数据信息是否在信息交互系统内,若在信息交互系统内,则直接将该请求信息对应的数据信息返给智能终端,若不在信息交互系统内,则将接收到的该请求信息发送给后台管理系统,并接收后台管理系统对该请求信息返回的对应的数据信息,并将此数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6发送给控制模块2,控制模块2将此数据信息下载或缓存至存储单元13上,并在人机交互模块3中对该数据信息显示或播放。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种智能导游系统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览模块2包括:

语音导航单元41,根据所述定位模块自动获取游客当前地理位置,并提示行走方向和下一个兴趣点的距离;

定位搜索单元42,用于为游客提供分类定位搜索服务,并将搜索结果显示在景区地图上;

自动导游单元43,利用所述定位模块5可以自动触发并播放每个兴趣点的多媒体介绍,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所述兴趣点的智能讲解,每个兴趣点的讲解内容可以是预存在智能终端本地的,也可以是智能终端向信息交互系统发送请求信息,获得由信息交互系统发来的相应兴趣点的讲解内容。智能终端将游客的定位信息发送到信息交互系统,信息交互系统将定位信息与景点解说范围数据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说明游客已经进入该景区的语音解说范围,信息交互系统将当前景点的解说内容发送给智能终端,由人机交互模块3自动显示或播放当前景点解说内容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种智能导游系统的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紧急呼叫模块6,用于向外求助。由于很多景区区域广阔或存在地形险恶的景点,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管理者较难在第一时间找到事发地点,也较难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发地点。因此作为本发明智能终端的进一步改进,当发生突发事件需要救助时,游客或导游启动智能终端的紧急呼叫模块6,呼救信息连同定位信息通过信息交互系统发送给后台管理系统,并在后台管理系统的游客景区密度实时分布图上异常显示,并伴有报警声音,使景区管理人员能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种智能导游系统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2在收到所述定位模块5发来的定位信息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6将定位信息发送给景区的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包括后台管理系统,用于接收信息交互系统发来的定位信息,并对该定位信息进行监控和/或统计分析;还用于输入指令信息,并将该指令信息发送给信息交互系统。具体的,后台管理系统也部署在云服务器上,但不允许智能终端直接调用,只通过网页界面的方式提供给景区管理人员使用,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如定位监控、统计分析、景区管理、游客管理、日志管理等,后台管理系统可对定位信息转化为游客景区密度实时分布图,以方便管理人员直观的监控游客流量,并对于每个定位信息定义其相应的经度、纬度坐标,并能对突发事件找到准确的位置。

本发明这种智能导游系统能够建立二维地图,并且实现定位功能,使机器人获知自己所处的坐标点,定位所需传感器数量少,计算坐标方法简便,快速的确定路径准确到达目标;同时具有授时准确和定位精确的特点,可以实时反馈位置信息及时做出反应控制调整。解决了景区内服务的问题,提高了景区为游客服务的质量,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增强了景区的安全,构建了面向游客或导游、景区管理者的双向智能服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