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防伪墨的防伪特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3273发布日期:2018-06-27 21:2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基于防伪墨的防伪特征的制作方法

印刷技术可以被用于印刷具有可以用于防伪造或假冒的特征的防伪物件,诸如钞票、支票、护照、邮票、身份证、驾照等。例如,水印可以存在于钞票的基底(例如,纸币)中,并且当借助背光观看钞票时,可以看到水印。类似地,诸如变色墨(color-shifting ink)的防伪墨可以用于印刷防伪物件的部分。例如,纸币的防伪物件的部分可以用光学可变的变色墨印刷,变色墨使得当在第一角度观察防伪物件时观察者可以看到第一颜色,并且在第二角度观察防伪物件时可以看到第二颜色。以此方式,用户可以确定防伪物件是真实的(例如,不是假冒的或伪造的)。然而,用户可能未意识到特定的防伪特征(诸如光学可变的变色墨)已经被包括在防伪物件中,并且可能未针对特定防伪特征检查防伪物件,因而限制了特定防伪特征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一些可能的实施例,防伪物件可以包括基底。防伪物件可以包括防伪墨层。所述防伪墨层可以包括一组变色干涉颗粒。防伪物件可以包括磁性变色墨层。所述磁性变色墨层可以包括一组磁性排列的磁性颗粒。防伪墨层的变色特性和磁性变色墨层的变色特性可以具有相似阈值水平以形成颜色匹配效果。

根据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法,方法可以包括印刷第一防伪墨层到防伪物件的基底上。第一防伪墨层可以包括第一组颗粒。第一防伪墨层可以包括具有第一浓度的第一颜料。方法可以包括印刷第二防伪墨层到第一防伪墨层上。第二防伪墨层可以包括第二组颗粒。第二防伪墨层可以包括具有第二浓度的第二颜料。第二防伪墨层和第一防伪墨层可以共有一变色特性。方法可以包括暴露防伪物件到磁场以使第二组颗粒磁性取向。方法可以包括,基于使第二组颗粒磁性取向,固化第二防伪墨层以固定第二组颗粒的取向。

根据一些可能的实施例,防伪物件可以包括基底。防伪物件可以包括印刷到基底上的动态防伪特征。动态防伪特征可以包括磁性排列的防伪墨,当以相对于观察者的多个取向暴露到光源时,其展现出动态光学效果。防伪物件可以在动态防伪特征附近一阈值以内包括印刷到基底上的静态防伪特征。静态防伪特征可以被印刷在动态防伪特征的上方、在动态防伪特征的下方、或者与动态防伪特征相邻。静态防伪特征可以包括变色墨,当以相对于观察者的多个取向暴露到光源时,其展现出静态光学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与本文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相关的示意图;

图2A-2C是如本文描述的位变异构效果防伪物件的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A和3B是如本文描述的位变异构效果防伪物件的另一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A-4C是如本文描述的位变异构效果防伪物件的又一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如本文描述的用于制造位变异构效果防伪物件的示例处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示例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参考附图。不同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可指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钞票设备可以在纸币的防伪物件中包括防伪特征,诸如水印等。人们可以检查,或者,验钞设备可以分析防伪物件以确定水印存在于防伪物件中。基于识别到水印,人们可以确信或者验钞设备可以确定防伪物件是真实的。例如,人们可以在一元钞票中观察到水印,并且可以推断该一元钞票是否是伪造的。

然而,人们可能不知道特定防伪物件包括特定防伪特征。例如,人们可能未意识到变色墨被用于印刷一元钞票的一部分,并且因而可能未尝试通过旋转或倾斜一元钞票来核实变色墨的存在。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利用位变异构(metameric)防伪特征,用以确定防伪物件(诸如,钞票、支票、护照、驾照、法律文件等)的真实性。此外,基于在静态防伪特征附近的阈值以内包括动态防伪特征,诸如位变异构防伪特征,减小了人们未能观察到静态防伪特征的可能性。以此方式,减小了防伪物件被欺骗性地当成真实的可能性。因而,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提高了变色防伪特征的颜色对比,并且提高了用户注意到特征模拟(simulation)的可能性和辨识度。

图1A和1B是与本文描述的示例实施例100的概况的示意图。如在图1A中所示,示例实施例100包括防伪物件102。

如在图1A中所示,并且通过参考标记104,防伪物件102涂覆有防伪墨(security ink)层104。在一些实施例中,防伪墨层104可以包括被印刷到防伪物件102的表面上的光学可变的墨。例如,防伪墨层104包括一组变色干涉(interference)颗粒106(例如,颜料颗粒)。在一些实施例中,颗粒106形成法布里-珀罗干涉滤光器(Fabry-Perot interference filter),以引起变色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颗粒106被取向成不平行于基底(例如,防伪物件102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颗粒106可以包括一组磁性颗粒。例如,当颗粒106是磁性颗粒时,防伪墨层104可以被暴露到双轴磁场以提供这一组颗粒106的平面排列(例如,大体上平行于防伪物件102的表面)。如图所示,防伪墨层104被涂覆有防伪墨层108。防伪墨层108可以包括磁性变色墨,其包括一组磁性排列的磁性颗粒110。在该情形中,防伪墨层108可以是磁性变色墨层。在一些实施例中,防伪墨层104和防伪墨层108可以是颜色匹配的或者位变异构对(metameric pair),以使防伪物件102展现出颜色匹配或位变异构效果。例如,防伪墨层104和防伪墨层108可以与具有大体上相似的变色特性的颜料相关(例如,所述颜料均从近似第一颜色变到近似第二颜色,诸如从与第一颜色在至少10deltaE以内相似到与第二颜色在至少10deltaE以内相似,从至少10deltaE相似第一颜色以内到至少10deltaE相似第二颜色等,这取决于特定角度的变化),使得防伪墨层104与防伪墨层108颜色匹配。另外地或可替选地,防伪墨层104和/或防伪墨层108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染料或颜料,以引起防伪墨层104和/或防伪墨层108之间的颜色匹配或位变异构。

防伪物件102(和防伪墨层108)可以在制造期间被暴露到外部磁场,以使得颗粒110被磁性排列到磁场的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颗粒110可以是线性排列(例如,基于静态磁场)、圆形排列(例如,基于旋转磁场)等。在一些实施例中,防伪墨层108在制造中被暴露到固化过程。例如,防伪墨层108可以被暴露到能量源,诸如紫外(UV)光源,紫外光源可以使防伪墨层108的有机粘接剂固化,由此将颗粒110固定在防伪墨层108内并且与磁场的方向对齐。以此方式,动态防伪特征,诸如滚动条效果、三维错视效果(three-dimensional illusion effect)等可以被并入到防伪物件102中。

如在图1A中进一步示出的,当防伪物件102被暴露到光源112(例如,自然光源,诸如太阳,或者人造光源,诸如灯泡)时,光线114可以从颗粒110反射,结果是光线114'被朝向观察者116(例如,人、光探测器)引导。相比之下,光线118/118'和120/120'作为入射光线大体上平行,并且被颗粒110反射远离观测者116,原因在于颗粒110在磁场的方向上排列而不是平行于防伪物件102的基底。在该情形中,以及在防伪物件102相对于光源112和观察者116的取向上,防伪墨层108在与光线114/114'对应的区域中作为明亮的反光带出现,并且在与光线118/118'和120/120’对应的区域中作为暗的非反光带出现。在一些实施例中,防伪墨层104和防伪墨层108可以与颜料的特定浓度相关。例如,防伪墨层108可以包括满足特定阈值的颜料浓度,以使得颗粒110被以阈值距离分开。以此方式,从颗粒106反射的光可以通过防伪墨层108朝向观察者116引导。

如在图1B中所示的,并通过参考标记122,防伪物件102被(例如,由观察者)旋转,以改变防伪物件102相对于光源112和观察者116的取向。在该情形中,光线114/114'和118/118'通过颗粒110反射而远离观察者116,结果是与光线114/114'和118/118'对应的防伪物件102的区域作为暗的非反射带出现。相比之下,光线120/120'被朝向观察者116反射,结果是与光线120/120'对应的区域作为明亮的反射带出现。基于表现为明亮且具有反射性的防伪物件102的区域的逐渐(例如,连续或大体上连续)的变化(例如,在阈值角度变化处的阈值位移的变化),通过防伪物件102形成滚动条效果。换言之,明亮的反射带在防伪物件102相对于光源112和观察者116旋转时变化位置。展现出滚动条效果的防伪特征,诸如针对防伪物件102所示的,可以被称为动态防伪特征。基于观察滚动条效果,观察者116可以确定防伪物件102包括防伪层108并且因而是真实的。

如以上所指示的,图1A和1B仅作为示例提供。其它示例是可能的,并且可以与关于图1A和1B所述的不同。

以此方式,防伪物件可以包括一组防伪墨层以形成用于防伪物件的防伪特征的位变异构效果。基于包括防伪物件的颜色匹配或位变异构效果,相对于另一类型的防伪特征,观看者检查到防伪特征的可能性被提高,由此提高防伪物件的防伪性。

图2A-2C是如本文描述的颜色匹配效果防伪物件的示例实施例200的示意图。示例实施例200示出具有特定防伪特征的颜色匹配效果防伪物件的示例。

如在图2A中所示,防伪物件202可以包括防伪特征204,其展现出滚动条效果(即,动态防伪特征)。防伪特征204包括第一区域206和第二区域208。第二区域208可以对应于图1A和图1B中所示的防伪物件102的防伪墨层10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区域208中的防伪墨中的颜料的颜料浓度范围可以按重量计从近似10%到近似35%,并且该范围可以按重量计从近似15%到近似25%,可以按重量计近似为20%,等等。类似地,第一区域206可以对应于防伪墨层104,并且可以在第一区域206的防伪墨中包括这样的颜料浓度,其范围按重量计从近似5%到近似15%,其范围按重量计从近似8%到近似13%,按重量计为约10%,等等。在相对于光源和观察者(未示出)的第一取向中,防伪特征204呈现有明亮部分,由参考标记210指示,以及一组较暗的部分,由参考标记212和214指示。

如在图2B中所示,并且通过参考标记216,防伪物件202被旋转到相对于光源和观察者(未示出)的第二取向。在该情形中,作为滚动条效果的结果,由参考标记212指示的部分呈现为防伪特征204的明亮部分。类似地,由参考标记214指示的部分可以呈现为防伪特征204的昏暗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206和第二区域208的颜料可以被选择为颜色匹配或位变异构对,以使得当滚动条效果使特定部分反射光远离观察者时,第一区域206和第二区域208呈现大体上相同的颜色。换言之,在图2B中所示的取向中,由参考标记214指示的第二区域208的昏暗部分可以匹配第一区域206。例如,改变取向导致区域214在第二区域208中呈现与在第一区域206中相同的阴影或颜色。该颜色匹配可以被称为简单颜色匹配或位变异构效果(其它位变异构效果包括发光体位变异构和观察者位变异构)。

如在图2C中所示,并且通过参考标记218,防伪物件202被旋转到相对于光源和观察者(未示出)的第三取向。在该情形中,作为滚动条效果的结果,由参考标记214指示的部分呈现为防伪特征204的明亮部分而不是昏暗部分。此外,取向的改变导致第二区域208中由参考标记212指示的部分呈现出与第一区域206相同的阴影或颜色。

在一些实施例中,滚动条效果可以关于防伪物件202水平排列,如图所示,以使滚动条关于防伪物件202竖直移动。以此方式,观看者可以更容易注意到相对于另一类型的取向的滚动条。

如以上所指示的,图2A-2C仅仅作为示例提供。其它示例是可能的,并且可以与关于图2A-2C所述的不同。

图3A和3B是如本文描述的位变异构效果防伪物件的示例实施例300的示意图。示例实施例300示出具有特定防伪特征的位变异构效果防伪物件的示例。

如在图3A中所示,防伪物件302可以包括防伪特征304,其展现出滚动条效果。防伪特征304包括第一区域306和第二区域308。第二区域308可以对应于图1A和图1B中所示的防伪物件102的防伪墨层10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306和第二区域308的防伪墨可以被选择以产生位变异构效果。例如,第一区域306和第二区域308的防伪墨可以被选择成使得,在第一取向,第二区域308的由参考标记310指示的部分的颜色匹配在距离第二区域308中的滚动条一位置处的第一区域306的颜色。相比之下,第二区域308的由参考标记312和314指示的部分呈现比第一区域306的颜色暗的颜色。

如在图3B中所示,并且通过参考标记316,防伪物件302被旋转到相对于光源和观察者(未示出)的第二取向。在该情形中,作为滚动条效果的结果,区域314呈现出明亮带而不是防伪特征304的昏暗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区域314可以与第一区域306具有相同或大体上相同颜色(即,在颜料量度表上,在阈值颜色相似度以内,诸如,在15deltaE内,在10deltaE内,在5deltaE内,在1deltaE内,等等)。

如以上所指示的,图3A和3B仅仅作为示例提供。其它示例是可能的,并且可以与关于图3A和3B所述的不同。

图4A-4C是如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的示例实施例400的示意图。示例实施例400示出具有防伪特征的位变异构效果防伪物件的示例。

如在图4A中所示,防伪物件402包括动态防伪特征404和静态防伪特征406。动态防伪特征404可以指代一组磁性墨层,其由磁场取向以生成动态效果(即,滚动条效果,三维错视效果等)。在该情形中,使用旋转磁场来使动态防伪特征404的颗粒磁性取向以形成抛物线凸面菲涅耳反射器(Fresnel reflector),可以制造动态防伪特征404。抛物线凸面菲涅耳反射器导致动态防伪特征404呈现为三维错视。换言之,动态防伪特征404呈现为三维地球仪,并且当防伪物件402被从第一取向变到第二取向时,三维地球仪的明亮部分呈现为从地球的北极向南极变化。如在图4A中所示,在第一取向,地球的北极呈现为被照亮的(例如,通过太阳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态防伪特征404和静态防伪特征406可以是非重叠的防伪特征。例如,第一墨可以被印刷到防伪物件402的第一区域以形成动态防伪特征404,并且第二墨可以被印刷到防伪物件402的第二非重叠区域上以形成静态防伪特征406。依此方式,相对于在重叠区域中印刷墨,使用的墨的量被减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局部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连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在附近一阈值以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静态防伪特征406可以是墨的实心(即,连续)区域。例如,第二区域可以包括连续沉积的第二墨以形成颜色的实心区域,而不是颜色的艺术线区域、颜色的图案化区域等。在一些实施例中,静态防伪特征406可以由非磁性颗粒形成,并且动态防伪特征404可以由磁性颗粒形成,并且磁性颗粒可以形成与由非磁性颗粒形成的颜色的实心区域连续的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静态防伪特征406和动态防伪特征404可以在防伪物件402的边缘附近的阈值以内,诸如在20毫米内、在10毫米内、在5毫米内、在1毫米内等等。在该情形中,利用动态防伪特征404可以基于动态防伪特征404的三维效果引起对静态防伪特征406的注意,而与动态防伪特征404和静态防伪特征406在防伪物件402的边缘附近一阈值以内无关。

如在图4B中所示,并且通过参考标记408,基于旋转防伪特征404到第二取向,三维地球仪呈现出变化(例如,对观察者)。例如,照亮(例如,通过太阳光)从地球的北极转变到地球的南极。动态防伪特征404被包括在防伪物件402中,以外生地使防伪物件402的观察者朝向防伪物件402的区域410取向,防伪物件包括动态防伪特征404和静态防伪特征406。换言之,动态防伪特征404被选择成获取观察者的关注,即使当区域410处在观察者的外围视野中时,并且使观察者观看到防伪物件402的区域410,并且特别是区域410中的静态防伪特征406。

如在图4B中所示,静态防伪特征406可以指代一组变色墨层。例如,静态防伪特征406可以包括一组干涉滤光器颜料的颗粒、一组水平排列的磁性颜料颗粒(例如,排列成与防伪物件402的基底平行)。在该情形中,在印刷(例如,动态防伪特征404的)另一磁性颜料颗粒组之前,和/或在暴露防伪物件402到另一磁场以使其它磁性颜料颗粒组磁性排列之前,水平排列的磁性颜料颗粒组可以被磁性排列和/或固化。

如图所示的,静态防伪特征406在图4A中的第一取向呈现为第一颜色并且在图4B中的第二取向呈现为第二颜色。这样的静态防伪特征可以是期望的,因为在相对于(例如,防伪物件402的)基底以高角度(例如,大于近似10度的角度,大于近似15度的角度,大于近似20度的角度等等)倾斜的防伪特征的区域中,变色墨不展现出颜色损失。因而,静态防伪特征406可以相对于动态防伪特征404展现出改进的颜色均匀性。基于将静态防伪特征406并入到动态防伪特征404附近,观察者的注意力被动态防伪特征404引导到静态防伪特征406,因而减小了观察者未能看到静态防伪特征406的可能性。以此方式,相对于在静态防伪特征附近一阈值内不包括动态防伪特征的另一防伪物件,减小了防伪物件402的假冒版本通过检查的可能性。基于使用动态防伪特征404来使观察者看到静态防伪特征406,相对于另一防伪物件,静态防伪特征406的尺寸可以被减小,对于所述另一防伪物件,静态防伪特征相对大,以独立地获得观察者的注意。以此方式,减小了被用于印刷静态防伪特征406的光学可变的墨的量,由此减小了防伪物件402的成本。

此外,关于动态防伪特征404的三维错视效果,可以使观察者旋转防伪物件402以查看动态防伪特征404(例如,尝试从另一角度观看三维地球仪,并且看到照明从北极到南极的移动和/或从南极到北极的移动),使得静态防伪特征406发生变色。以此方式,相对于包括静态变色墨防伪特征而不在附近一阈值内(例如,重叠、在一厘米内、在一毫米内、印刷在上方、印刷在下方、相邻地印刷等等)具有动态防伪特征的另一防伪物件,减小了观察者因为不知道防伪物件402在静态防伪特征406的位置处包括静态变色墨防伪特征而未能看到静态防伪特征406的可能性。此外,基于观察者关注于动态防伪特征404,静态防伪特征可能呈现为突然(即,在阈值时间段和/或阈值倾斜度内)改变颜色,使得观察者的注意力从观看动态防伪特征404转移到观看静态防伪特征406,并且将静态防伪特征406与观察的防伪特征相关联。以此方式,相对于仅包括一个防伪特征或者在防伪物件的分开位置处包括防伪特征,在防伪物件附近一阈值内包括静态防伪特征404和静态防伪特征406两者提高了用户观看到防伪物件402以确定防伪物件402是否真实的可能性。

如在图4C中所示,防伪特征404和406被印刷到防伪物件402上。例如,防伪特征404和/或406可以使用丝网印刷工艺印刷。如图所示的,动态防伪特征404包括第一区域404A,其包括光学可变的磁性墨,该磁性墨被暴露到旋转磁场以形成引起三维效果的抛物线凸面菲涅耳反射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动态防伪特征404可以包括特定材料,所述特定材料包括使用磁场来排列的磁性颗粒。例如,动态防伪特征404可以包括氟化镁/铝/磁芯/铝/氟化镁(MgF2/Al/MC/Al/MgF2)基墨。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化程序可以被用于使(例如,防伪特征404和/或406的)磁性颗粒以特定排列固定。例如,在印刷防伪特征406的防伪墨后,防伪物件402可以被暴露到磁场以使防伪特征406的磁性颗粒磁性排列,并且可以被暴露到紫外(UV)光以使防伪墨固化并将磁性颗粒固定就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执行多个固化程序。例如,包括磁性颗粒的防伪墨的第一层可以被印刷、磁性排列和固化,并且包括磁性颗粒的防伪墨的第二层可以被印刷到第一层上、磁性排列和固化。

动态防伪特征404包括墨的第二区域404B,其被印刷到区域404A上以在抛物线凸面菲涅耳反射器上形成大陆图案(例如,使动态防伪特征404呈现为地球仪)。在该情形中,区域404A被以蓝色磁性墨印刷以形成地球仪的“海洋”,并且区域404B被以近似10%至25%、近似15%至20%等的浓度的金绿磁性墨(例如,在不同取向从金色变到绿色并且包括磁性颗粒的光学可变墨)印刷。区域404A的蓝色磁性墨和区域404B的金绿磁性墨都被暴露到旋转磁场并被使用UV光固化,以使墨形成抛物线凸面菲涅耳反射器并引起三维错视效果。

如图所示的,静态防伪特征406被印刷到防伪物件402上,以包围防伪特征404,因而使观察者的注意力朝向动态防伪特征404,以使观察者看到静态防伪特征406。在一些实施例中,静态防伪特征404使用区域404B的相同金绿磁性墨印刷。静态防伪特征406不被暴露到磁场以使颗粒磁性取向,因而减小了颜色在静态防伪特征406非边缘处褪色的可能性。

如以上所指示的,图4A-4C仅仅作为示例提供。其它示例是可能的,并且可以与关于图4A-4C所述的不同。

图5是用于制造位变异构效果防伪物件的示例处理的流程图。

如在图5中所示,处理500可以包括印刷第一防伪墨层到防伪物件的基底上(框510)。例如,第一防伪墨层可以被沉积到基底上,诸如使用丝网印刷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伪墨层可以包括第一组颗粒,诸如一组可磁性取向的颗粒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本文所述的,第一防伪墨层可以与第一颜料浓度(诸如按重量计在近似15%和近似20%之间,等等)相关。

如在图5中进一步示出的,处理500可以包括印刷第二防伪墨层到第一防伪墨层上(框520)。例如,第二防伪墨层可以被沉积到第一防伪墨层上,诸如使用丝网印刷过程。另外地,或可替选地,第二防伪墨层可以被沉积到防伪物件的基底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伪墨层的第一部分可以被沉积在第一防伪墨层上,并且第二防伪墨层的第二部分可以被沉积在防伪物件的基底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伪墨层可以包括第二组颗粒,诸如一组可磁性取向的颗粒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本文所述的,第二防伪墨层可以与第二颜料浓度(诸如按重量在近似7.5%和近似20%之间,等等)相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伪墨层可以包括颜料,所述颜料被选择成与第一防伪墨层的另一颜料构成位变异构对。例如,第一防伪墨层的第一颜料和第二防伪墨层的第二颜料可以被选择成具有基于使防伪物件倾斜的大体上相似的换色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防伪墨层可以被沉积成形成多个防伪特征。例如,第一(或多个第一)防伪墨层可以被沉积以形成第一静态防伪特征,并且第二(或多个第二)防伪墨层可以被沉积以形成第二动态防伪特征,如本文所述。

如在图5中进一步示出的,处理500可以包括使防伪物件暴露到磁场以使印刷到基底上的颗粒组磁性取向(框530)。例如,第一防伪墨层和/或第二防伪墨层可以被暴露到磁场以使第一组颗粒或第二组颗粒磁性取向。在一些实施例中,防伪物件可以被暴露到多个磁场,诸如第一磁场(例如,双轴磁场)以使第一组颗粒磁性取向(例如,近似平行于防伪物件的基底的表面),和第二磁场(例如,旋转磁场)以使第二组颗粒磁性取向(例如,形成抛物线菲涅耳反射器)。在该情形中,在将防伪物件暴露到第二磁场之前,第一组颗粒可以被固化。

如在图5中进一步示出的,处理500可以包括基于使颗粒组磁性取向,将防伪物件固化以固定颗粒组的取向。例如,第一防伪墨层和/或第二防伪墨层可以被暴露到紫外(UV)光以使第一防伪墨层和/或第二防伪墨层固化。以此方式,第一组颗粒和/或第二组颗粒的磁性取向可以被固定到静态位置中。

尽管图5示出了处理500的示例框,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500可以包括另外的框、较少的框、不同的框,或者与图5中描述的那些不同地布置的框。另外地,或者可替选地,处理500的框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被并行执行。

以此方式,位变异构效果防伪物件被制造成包括一个或多个防伪特征,诸如动态防伪特征,静态防伪特征,动态防伪特征和静态防伪特征的组合等。相对于静态防伪特征被印刷在防伪物件的另一位置相比,基于在动态防伪特征附近一阈值内包括静态防伪特征,减小了观察者未能看到静态防伪特征的可能性。

前述公开提供了图示和描述,但是不旨在是详尽的或者将实施例限制到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根据以上公开,修改和变型是可能的,并且可以根据实施例的实践要求修改或变型。

本文结合阈值描述一些实施例。如本文使用的,满足阈值可以指数值大于阈值,多于阈值,高于阈值,大于或等于阈值,小于阈值,少于阈值,低于阈值,小于或等于阈值,等于阈值,等等。

尽管特征的特定组合被援引在权利要求中或者被公开在说明书中,但是这些组合不旨在限制可能的实施例的公开。事实上,这些特征中的许多特征可以被以未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援引或者在说明书中明确公开的方式组合。尽管一些所列的每个从属权利要求可以直接从属于仅一个权利要求,但是可能的实施例的公开包括与权利要求集中的每个其它权利要求相组合的每个从属权利要求。

本文使用的元件、动作或指令不应被理解为是决定性的或必要的,除非明确如此描述。并且,如本文使用的,冠词“一”和“一个”旨在包括一项或多项,并且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可交换地使用。此外,如本文使用的,术语“组”旨在包括一项或多项(例如,相关项,无关项,相关项和无关项的组合,等等),并且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可交换地使用。在旨在仅一项的,使用术语“一”或类似语言。此外,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有”等旨在是开放式术语。此外,短语“基于”旨在指“至少部分基于”,除非另外明确强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