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芯转移夹爪的夹取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3877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笔芯划线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笔芯转移夹爪的夹取孔结构。



背景技术:

笔,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供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多通过笔尖将带有颜色的固体或液体(墨水)在纸上或其他固体表面绘制文字、符号或图画,也有利用固体笔尖的硬度书写画图用铅笔和炭笔。现今普遍使用的是中性笔和圆珠笔,绘制艺术底稿和画图则多用铅笔。

中性笔或圆珠笔通常包括笔芯及装有笔芯且便于握持的笔杆,在笔芯生产完后至将笔芯包装入库之前,需要对笔芯的书写顺滑度进行检测,所谓书写顺滑度是指书写时的流畅度和润滑度的综合反映,对于书写流畅度可以在规定的书写角度、书写速度和书写压力下,采用专有的笔芯划线检测机,通过检测书写划线轨迹的连续性、出墨量大小、及其波动状况来定量地判定其书写流畅性。

而在笔芯划线检测后,需要将笔芯划线检测线上留下的检测合格的笔芯转移到笔芯护套安装线上,以对检测合格的笔芯进行笔芯护套安装作业,然而现有的笔芯转移夹爪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夹取孔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笔芯夹取及转移成功率低,进而影响了笔芯转移效率,进一步地也影响了笔芯护套安装效率。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笔芯转移夹爪的夹取孔结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笔芯转移夹爪的夹取孔结构,其采用较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笔芯进出夹取孔的速度,大大提高笔芯在夹取成功率,从而提高了笔芯转移的效率,进而提高了后续笔芯护套安装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笔芯转移夹爪的夹取孔结构,包括:

笔芯导入段;

与笔芯导入段相对的笔芯导出段;以及

连接笔芯导入段与笔芯导出段的若干条夹取孔成型段,

其中,所述夹取孔成型段与笔芯导入段均为圆弧段,笔芯导出段为竖直向下延伸的直线段,笔芯导入段与笔芯导出段相隔一定距离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笔芯进出口。

优选的是,笔芯导入段的圆心在夹取孔结构的外部,笔芯导入段在所述笔芯进出口处的切线与水平面间成的夹角α。

优选的是,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30°~75°。

优选的是,所述夹取孔成型段包括从笔芯导入段至笔芯导出段依次相连且相邻两段两两相切的第一成型段、第二成型段、第三成型段、第四成型段及第五成型段,其中,第一成型段与笔芯导入段相切,第五成型段与笔芯导出段相连接。

优选的是,第五成型段与笔芯导出段设有圆角过渡段。

优选的是,第一成型段、第二成型段、第三成型段、第四成型段及第五成型段的圆心均在夹取孔结构的内部。

优选的是,假定笔芯导入段、第一成型段、第二成型段、第三成型段、第四成型段及第五成型段的半径分别为r1、r2、r3、r4、r5及r6,则有r2>r4>r1>r3>r6>r5。

优选的是,所述笔芯进出口的口径大于待夹取笔芯的直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其采用较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笔芯进出夹取孔的速度,大大提高笔芯在夹取成功率,从而提高了笔芯转移的效率,进而提高了后续笔芯护套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笔芯转移夹爪的夹取孔结构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参照图1,笔芯转移夹爪的夹取孔结构6525包括:

笔芯导入段s1;

与笔芯导入段s1相对的笔芯导出段s7;以及

连接笔芯导入段s1与笔芯导出段s7的若干条夹取孔成型段,

其中,所述夹取孔成型段与笔芯导入段s1均为圆弧段,笔芯导出段s7为竖直向下延伸的直线段,笔芯导入段s1与笔芯导出段s7相隔一定距离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笔芯进出口。夹取时,笔芯自笔芯进出口处进入到夹取孔结构6525中,经过若干条夹取孔成型段的引导后,在夹取孔结构6525中作短暂停留后又自笔芯进出口处滑出,整个过程平顺、无顿挫,大大减小了笔芯卡壳的几率,提高了笔芯夹取成功率。

进一步地,笔芯导入段s1的圆心在夹取孔结构6525的外部,笔芯导入段s1在所述笔芯进出口处的切线与水平面间成的夹角α。采用这种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笔芯进入夹取孔结构6525的顺滑度。

进一步地,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30°~75°。在一实施方式中,α=30°;在另一实施方式中,α=7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α=45°。

进一步地,所述夹取孔成型段包括从笔芯导入段s1至笔芯导出段s7依次相连且相邻两段两两相切的第一成型段s2、第二成型段s3、第三成型段s4、第四成型段s5及第五成型段s6,其中,第一成型段s2与笔芯导入段s1相切,第五成型段s6与笔芯导出段s7相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五成型段s6与笔芯导出段s7设有圆角过渡段。

参照图1,第一成型段s2、第二成型段s3、第三成型段s4、第四成型段s5及第五成型段s6的圆心均在夹取孔结构6525的内部。

进一步地,假定笔芯导入段s1、第一成型段s2、第二成型段s3、第三成型段s4、第四成型段s5及第五成型段s6的半径分别为r1、r2、r3、r4、r5及r6,则有r2>r4>r1>r3>r6>r5。如图1所示,笔芯自s1段进入夹取孔结构6525,依次经过第一成型段s2、第二成型段s3,其中第二成型段s3在夹取孔结构6525的最高处,即笔芯先经历上升段后到达第二成型段s3的最高点处,由于r2>r3,使得笔芯在重力及成型段s2的共同作用下入侵速度逐渐趋缓,并最终在第二成型段s3的最高点处停止;当笔芯要从夹取孔结构6525滑出时,依次经过第三成型段s4、第四成型段s5及第五成型段s6,由于r4>r6>r5,笔芯在滑落过程中其滑落速度逐渐增大,而在第五成型段s6出受到略微制约,使得其最终滑落速度不至于过大,从而避免了笔芯从夹取孔结构6525滑出时由于速度过大导致的停放不稳。

进一步地,所述笔芯进出口的口径大于待夹取笔芯的直径。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