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订机的封面输送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2868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订机的封面输送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订机书本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胶订机的封面输送平台。



背景技术:

书本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本经过印刷、装订和裁切后才能成为一本精美的成品图书,而胶订机主要用于出版物印刷的印后装订,是一种将配过页后的书芯铣背、上胶、上封皮和包本成形等多道工序集中在一起的自动作业设备;而书本加工过程中要将书本的封面胶订在书芯铣背上。

现有技术的胶订机封面输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包括用于吸取封面的负压装置(2)和用于推送封面进入机体内部进行胶订的推送装置(3)。

现有技术的胶订机封面输送装置是将位于负压装置和推送装置下方堆叠在一起的封面通过负压装置和推送装置送入胶订机内部,在负压装置将上层封面吸取的过程中可能会将下层的封面一同带如胶订机内部,因此可能存在封面多张叠加传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订机的封面输送平台,具有减少封面叠加传送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胶订机的封面输送平台,包括机体、负压装置和推送装置,还包括封面,所述封面位于所述负压装置和所述推送装置下方,所述机体上设有用于分离叠加封面的送气组件,所述送气组件位于所述封面前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负压装置将位于负压装置下方的封面吸起,然后通过推送装置推送进入胶订机内部进行胶订;在封面前端设置的送气组件,对叠加在一起的封面进行吹气,减少相邻封面的摩擦力,进而减少封面在进行推送过程中多张叠加推送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气组件设置若干个,所述送气组件包括送气管和送气嘴,所述送气嘴位于所述封面前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封面推送时,送气管将气体输送到送气嘴处,通过送气嘴将气体吹在封面前端来分离相邻封面,设置若干个送气组件能够能好的达到分离相邻封面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气嘴包括固定套和送气口,所述固定套固定在所述送气管上,所述送气口扁平设置呈长方形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体从送气管进入固定套然后达到送气口,通过送气口进行吹气;送气口扁平呈长方形设置使气体吹出时,增加了横向吹出的面积,能够更好的分离将要进行推送相邻封面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的左右两侧壁倾斜向外设置且延伸至所述送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套的左右两侧壁倾斜向外设置,使气体沿着侧壁通过送气口吹出时进行横向扩散,进一步增加了横向吹出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上设有用于限制封面前端大幅度摆动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送气组件对封面前端进行吹气时,封面前端会被气体吹的大幅度的摆动,通过限位组件减小封面前端的摆动幅度,使封面不会被吹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和固定杆,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封面前端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面通过送气装置将封面前端吹起,位于封面前端上方的限位块抵挡封面的进一步吹起,进而减小封面的摆动幅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送气管和所述固定杆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机体左右两个的竖杆、固定在两个所述竖杆之间的套杆和固定在所述套杆上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将送气管和固定杆同时固定在套杆上,使送气管能够稳定的进行送气,使固定杆能够稳定的限制封面的大幅度摆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上设有用于限制封面移动的抵压组件,所述抵压组件位于封面中间上方,所述抵压组件与所述送气组件同步工作,所述抵压组件和所述送气组件与所述负压装置和所述推送装置异步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送气组件对封面前端进行吹气,同时抵压组件抵压在封面的中间位置,避免封面在吹气的过程中发生位移,抵压组件和送气组件工作完成后,负压装置和推送装置将封面推送至胶订机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压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机体上的抵压杆和固定在所述抵压杆下端的抵压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压杆通过胶订机内部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使抵压杆下端的抵压块抵压在封面表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压块下表面设有软性橡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压块在工作过程中软性橡胶抵压在封面上,避免了抵触块直接抵压在封面上,对封面的表面造成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封面前端设置的送气装置,使相邻封面分离,减少封面在推送过程中多张叠加推送的情况发生;

其二,在封面前端的上方设置的限位组件,减小封面前端的摆动幅度;

其三,在封面上方设置的抵压组件,送气组件在工作时,避免封面发生位移。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比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送气组件、限位组件和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送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送气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抵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负压装置;3、推送装置;4、封面;5、送气组件;6、送气管;7、送气嘴;8、固定套;9、送气口;10、限位组件;11、限位块;12、固定杆;13、固定装置;14、竖杆;15、套杆;16、固定件;17、套接孔;18、固定孔;19、旋拧件;20、上半圆孔;21、下半圆孔;22、抵压组件;23、抵压杆;24、抵压块;25、软性橡胶;26、送气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对比文件的胶订机的封面输送平台,如图1所示,包括机体1,机体1上转动连接有负压装置2和推送装置3。

一种胶订机的封面输送平台,如图2所示,包括负压装置2,位于负压装置2与推送装置3下方放置有叠加在一起的用于推送的封面4,机体1上固定有固定装置13,固定装置13上固定有两个送气组件5和三个限位组件10,送气组件5的一端位于前端封面4的前方,限位组件10一端位于前端封面4的上方;机体1上固定有抵压组件22,抵压组件22的抵压处位于封面4中间位置;送气组件5和抵压组件22同步工作,且送气组件5和抵压组件22与负压装置2和推送装置3异步工作。

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装置13包括焊接在机体1两侧竖直设置的两个竖杆14、位于两个竖杆14之间的圆柱套杆15和套接在套杆15上的固定件16,套杆15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左右两个竖杆14的上端,套杆15上间隔套接有五个固定件16,固定件16包括圆形开设在固定件16下端侧壁的套接孔17、焊接在固定件16上端侧壁的圆形固定孔18和螺纹连接在固定件16顶端的旋拧件19,套杆15穿过套接孔17使固定件16固定在套杆15上,固定孔18包括上半圆孔20和下半圆孔21,旋拧件19使上半圆孔20和下半圆孔21组合成一体。

如图5和图6所示,送气组件5包括送气管6和送气嘴7,送气管6穿过固定孔18,通过旋拧件19旋转固定。送气管6一端螺纹连接有送气软管26,另一端螺纹连接在送气嘴7一端上;

送气嘴7包括固定套8和送气口9,固定套8先圆柱形设置与送气管6一端螺纹连接,从圆柱形固定套8处的顶壁和底壁均扁平倾斜向下设置且顶壁倾斜角度比底壁大,从圆柱形固定套8处的的左右两侧壁倾斜向外设置且延伸至所述送气口9以形成扁平呈长方形设置的送气口9,增加了对前端封面4上层封面4的横向吹风面积,达到更好分离上层前端相邻封面4。

如图7所示,限位组件10包括固定杆12和限位块11,固定杆12通过固定件16固定,固定杆12靠近封面4一端螺纹连接限位块11,限位块11下表面平整光滑设置。

如图8所示,抵压组件22包括固定在机体1上的抵压杆23和焊接在抵压杆23下端的抵压块24,抵压块24下表面粘合有软性橡胶25,通过软性橡胶25抵触在封面4上,减小抵压块24对封面4的磨损。

工作过程:胶订机在对书本的书芯铣背进行封面4胶订,封面4通过推送装置3和负压装置2将封面4推送进入胶订机内部进行上胶,抵压组件22和送气组件5与负压装置2和推送装置3间隔操作,抵压组件22抵压封面4,同时送气组件5对前端封面4进行吹气,使相邻封面4分离,过后抵压组件22和送气组件5停止工作,而后负压装置2和推送装置3将封面4送入胶订机内部上胶,减少封面4多张叠加推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