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头吊牌以及钻头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02335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头吊牌以及钻头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头吊牌以及钻头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钻头有冲击钻、麻花钻、开口器等等,这些钻头在销售时需要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方式有通过塑料盒包装,或通过钻头吊牌将钻头的钻柄固定。这些钻头的钻柄形状通常有圆形、方形、六边形等形状;而由于现有的钻头吊牌的结构限制原因,针对每种不同形状的钻柄均需设计一款对应钻头吊牌,才能满足不同形状的钻柄与对应的钻头吊牌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柄径大小相近形状却不同的钻头固定的钻头吊牌。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头吊牌,包括吊牌本体,吊牌本体上设有镂空部,镂空部的下方设有套筒,套筒的中心孔连通镂空部;其中,中心孔的水平方向截面形状为正方形,钻头的钻柄伸入中心孔中与其过盈配合。

常见冲击钻以及麻花钻的钻柄形状有圆形以及方形的,而开孔器的钻柄形状为类似与六边形,而将钻头吊牌的套筒的中心孔做成正方形结构,便于此些形状的钻柄与套筒过盈配合。此种钻头吊牌的通用性可以更强。

其中,中心孔包括上开口以及下开口,上开口靠近镂空部,下开口背离镂空部,下开口的口径略大于上开口的口径。

采用此种形状的中心孔,由于下开口的口径大于上开口口径,可以利用钻头的钻柄逐步伸入中心孔中完成过盈配合;此种结构便于钻柄伸入中心孔中进行配合。

其中,中心孔的竖直方向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

采用此种结构,进一步有利于钻柄伸入中心孔中进行配合。

其中,镂空部中设有弹性咬合部,所述弹性咬合部一端与吊牌本体相连,另一端为活动端;活动端伸入钻柄的坑部中与坑部相卡。

采用此种结构,在圆形形状和方形形状的钻柄中,通常会在钻柄的侧面开设坑部,俗称“四坑钻头”“二坑二槽钻头”,而在这类钻柄与钻头吊牌过盈配合的同时,利用弹性咬合部伸入坑部中卡合,可以提高钻柄固定的稳定性。

其中,弹性咬合部的数量为两个,两者呈对立设置,且两弹性咬合部的活动端之间存在间隙。

采用此种结构,进一步提高钻柄固定的稳定性。

其中,弹性咬合部包括定位部以及倾斜部,定位部与吊牌本体相连,倾斜部与定位部相连;两倾斜部之间存在最小间隙,最小间隙小于钻柄宽度,当钻柄伸入时推动两倾斜部形变,随钻柄继续伸入两倾斜部抵在坑部中与坑部相卡;倾斜部与坑部相卡的面为弧面。

采用此种结构,进一步提高钻柄固定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吊牌本体上开设有挂孔,挂孔包括弧边部以及直边部,直边部与弧边部的中心位置相连使得挂孔的形状类似蘑菇状;弧边部包括短弧边以及长弧边,短弧边比起长弧边更加靠近套筒。

采用此种结构,由于直边部的作用可以使得挂钉伸入的空间增大,有利于悬挂。而且由于短弧边比起长弧边更加靠近套筒,无论挂钉初始挂在弧边部的哪个位置,当人手脱离有在重力作用下,挂钉都会移动到弧边部的中心位置。

其中,下开口的边壁长度为6.5mm-10mm。

常见的钻头的柄径参数有很多种,然而只有柄径区间在6.5mm-10mm之间适合利用钻头吊牌进行悬挂。因此,将下开口的边壁长度设置在这个区间内,可根据具体柄径的参数,来确定合适的边壁长度实现过盈配合。

其中,套筒的长度为18-20mm。

常见圆形钻柄的柄长在45mm左右,方形钻柄的柄长在40mm左右,而开孔器的钻柄柄长在23m左右,因此将套筒的长度设置在18-20mm这个区间内,可以保证钻柄与钻头吊牌的过盈配合的长度,从而提高固定的稳定性。

一种钻头的固定结构,其包括钻头,所述钻头包括钻柄,其中,还包括如上述的钻头吊牌,钻柄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或六边形,钻柄伸入中心孔中与中心孔呈过盈配合。

常见冲击钻以及麻花钻的钻柄形状有圆形以及方形的,而开孔器的钻柄形状为类似与六边形,而将钻头吊牌的套筒的中心孔做成正方形结构,便于此些形状的钻柄与套筒过盈配合。此种钻头吊牌的通用性可以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钻头吊牌的立体图;

图2是钻头吊牌的主视图;

图3是钻头吊牌的剖视图;

图4是钻头吊牌与方形钻柄配合时的竖直方向剖视图;

图5是钻头吊牌与方形钻柄配合时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图6是钻头吊牌与开孔器钻柄配合时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图7是钻头吊牌与圆形钻柄配合时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7所示,一种钻头吊牌,包括吊牌本体1,吊牌本体1上设有镂空部2,所谓的镂空部2是指将吊牌本体1的部分打通。镂空部2的下方设有套筒3,套筒3与吊牌本体1本体相连,套筒3具有中心孔4,且该中心孔4与镂空部2连通。

中心孔4的水平方向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竖直方向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故此,中心孔4的下开口5的口径大于上开口6的口径,此处指的口径并非孔径,而是特指下开口5大于上开口6。

下开口5的边壁长度区间为6.5mm-10mm,而此实施例中采用的边壁长度为9.6mm,这就使得边长为9.6mm的方形钻柄可以通过下开口5穿入到中心孔4中与其过盈配合。同理,如图7所示,柄径为9.6mm的圆形钻柄也可以通过下开口5穿入到中心孔4中与其过盈配合。同理,如图6所示,开孔器的钻柄是异形,此种异形与六边形较为近似,是通过三个平面与三个弧面相连形成的,而三个弧面为同心的,此处钻柄的最大宽度为9.6mm,而此种钻柄也可以穿过下开口5伸入到中心孔4中与中心孔4过盈配合。下开口5的边壁长度可根据实际柄径的参数进行调整。

对于“两坑两槽钻头”或者“四坑钻头”还可以采用此种方式进一步增加固定强度,在镂空部2中设有两个弹性咬合部,两个弹性咬合部呈对立设置。弹性咬合部包括定位部7以及倾斜部8(即弹性咬合部的活动端),定位部7与吊牌本体1相连,倾斜部8与定位部7相连;两倾斜部8之间存在最小间隙d,最小间隙d小于钻柄宽度,当钻柄伸入时推动两倾斜部8形变,随着钻柄的继续伸入,两倾斜部8恢复形变抵在坑部9中与坑部9相卡,倾斜部8与坑部9相卡的面为弧面。

为了使得该钻头吊牌悬挂更加方便,牌本体上开设有挂孔,挂孔包括弧边部10以及直边部11,直边部11与弧边部10的中心位置相连使得挂孔的形状类似蘑菇状。弧边部10包括短弧边13以及长弧边14,短弧边13比起长弧边14更加靠近套筒3,这里的意思是指直筒更加靠近弧边部10的凹部,从而使得当人在悬挂时无论挂钉初始在弧边部10的哪个位置,当人手脱离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挂钉都会贴着弧边部10的面滑动到弧边部10的中心位置。

为了使得钻柄与钻头吊牌充分接触,套筒3的长度为18-20mm。采用此种区间内的套筒3,能够与钻柄充分接触提高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