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练习协调性的押加训练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0508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练习协调性的押加训练装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练习协调性的押加训练装备。



背景技术:

押加,又称大象拔河,桂语叫浪波聂孜,意为大象颈部技能。在藏区这一项目最普及,故称之为桂式拔河。现已被列为全国民运会表演项目。比赛前,选一块平地,先在地上划两条平行线作为河界,中央又划一条中界,准备一条长约4米的绳子式布带并两端打结。比赛由两人进行,双方各自把绳子套在脖子上,两人相背,将赛绳经过腹胸部从裆下穿过,然后趴下,双手着地,赛绳拉直,绳子中间系一红布为标志,垂直于中界。听到比赛开始的口令后,两人用力互拉前爬(爬拉动作模拟大象)。用腿腰肩颈的力量拖动布带奋力向前爬,以将红布标志拉过河界者为胜,然而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用于押加协调性训练的装置,因此如何发明一种便于协调性训练的练习协调性的押加训练装备,是目前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练习协调性的押加训练装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用于押加协调性训练的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练习协调性的押加训练装备,包括训练底座,所述训练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墙板,所述墙板的右侧壁上下固定安装有两组转动支座,两组所述转动支座的侧壁均插接有大转动杆,所述大转动杆的顶部与底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大限位套筒,所述大转动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的右端插接有小转动杆,所述小转动杆的顶部与底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小限位套筒,所述小转动杆的右端上下固定连接有两组尼龙绳,两组所述尼龙绳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套颈布带,所述训练底座的外壁上下开有两组凹坑组。

优选的,所述训练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海绵防护板。

优选的,所述弹簧组件由三组结构相同的弹簧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练习协调性的押加训练装备,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通过模拟押加比赛的运动方式,逐渐加强腿腰肩颈的协调能力,从而使腿腰肩颈的力量得到充分的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训练底座、2墙板、3转动支座、4大转动杆、5大限位套筒、6弹簧组件、7小转动杆、8小限位套筒、9尼龙绳、10套颈布带、11凹坑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练习协调性的押加训练装备,包括训练底座1,所述训练底座1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墙板2,所述墙板2的右侧壁上下固定安装有两组转动支座3,两组所述转动支座3的侧壁均插接有大转动杆4,所述大转动杆4的顶部与底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大限位套筒5,所述大转动杆4的外壁套接有弹簧组件6,所述弹簧组件6的右端插接有小转动杆7,所述小转动杆7的顶部与底部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小限位套筒8,所述小转动杆7的右端上下固定连接有两组尼龙绳9,两组所述尼龙绳9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套颈布带10,所述训练底座1的外壁上下开有两组凹坑组11。

其中,所述训练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海绵防护板,海绵防护板可以防护训练人员的身体,所述弹簧组件6由三组结构相同的弹簧组成。

工作原理:训练人员将套颈布带10套在脖子上,将尼龙绳10经过腹胸部从裆下穿过,然后趴下,双手着地,双脚踩入到凹坑组11内,之后用腿的力量模拟押加比赛的运动方式向前运动,在训练人员向前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弹簧组件6的反弹力慢慢加大,训练人员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并用腿腰肩颈的力量继续向前运动,进而练习腿腰肩颈的协调能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