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动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9408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揿动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揿动笔,尤其与其揿动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市场上常规的揿动笔中笔芯通常直接作用于转轮,揿动笔在按压揿芯带动转轮时,转轮同时受到笔芯上预压弹簧力的作用,并且随着按压弹簧力不断变大,转轮受到的力也变大,导致转轮在转动每一格角度后口部的啮合齿与揿芯发生撞击发出响声,该噪声较大,不能满足现代人们对于静音工作环境的需求。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转轮不直接与笔芯接触的揿动笔,从而可以降低按压揿动笔过程中的噪声。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揿动笔,其中所述揿动笔包括笔杆、笔芯、揿芯、揿头以及转轮,所述笔杆具有笔头端和笔尾端;所述笔芯套设于所述笔杆的内腔,所述笔芯靠近所述笔头端设置,以使得所述笔芯的写字端能够伸出或缩回于所述笔头端;所述揿芯套设于所述笔杆内,所述揿芯靠近所述笔尾端设置,所述揿芯抵压于所述笔芯的远离所述写字端的端面上,所述揿芯沿所述笔杆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揿头套设于所述揿芯的远离所述笔芯的端部,所述揿头伸出于所述笔尾端外;所述转轮具有回转中心线,所述转轮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揿芯的远离所述笔芯的外周,所述转轮设置为:所述转轮与所述揿芯具有第一配合状态,所述写字端缩回于所述笔头端;所述转轮与所述揿芯具有第二配合状态,所述写字端伸出于所述笔头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转轮包括第一转轮部和第二转轮部,所述第一转轮部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转轮部的外径尺寸,以使得所述第一转轮部和所述第二转轮部连接处形成有台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转轮部的端面向内凹陷以形成有端齿,所述端齿具有第一端齿侧面和第二端齿侧面,所述第一端齿侧面平行于所述转轮的所述回转中心线,所述第二端齿侧面由所述端齿的顶端向相邻所述端齿的底端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端齿为多个,多个所述端齿均匀布设于所述第二转轮部的端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转轮的内腔相邻设置有凹槽和突起,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回转中心线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突起的远离所述端齿的端面凹陷形成有内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内齿具有第一内齿侧面和第二内齿侧面,所述第一内齿侧面平行于所述转轮的所述回转中心线,所述第二内齿侧面由所述内齿的顶端向相邻所述内齿的底端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由所述揿芯的外周面向外突出形成有第一揿芯突起,所述第一揿芯突起沿所述回转中心线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转轮的内齿或凹槽匹配,其中,所述第一揿芯突起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写字端缩回于所述笔头端;所述第一揿芯突起位于所述内齿端面形成的槽内,所述写字端伸出于所述笔头端;所述转轮旋转,所述第一揿芯突起依次与相邻的所述内齿和所述凹槽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在所述第一揿芯突起的延长线上,由所述揿芯的外周面向外突出形成有第二揿芯突起,所述第二揿芯突起与所述第一揿芯突起间隔设置,所述转轮套设于所述揿芯的所述第一揿芯突起和所述第二揿芯突起之间的外周面外,所述第二揿芯突起能够位于相邻所述端齿形成的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揿芯突起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揿芯突起的外径尺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揿芯突起与所述第二揿芯突起的相互靠近的端部为具有倾斜侧面的尖端,所述尖端具有顶端和底端,所述第一揿芯突起与所述第二揿芯突起的底端相互远离,所述第一揿芯突起与所述第二揿芯突起的顶端相互靠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笔杆的内腔形成有与所述转轮匹配的环形槽,所述转轮的所述第二转轮部可转动地卡设于所述环形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笔杆的内表面向内突出形成有环形突起,所述揿动笔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笔杆的所述笔尾端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突起间隔设置以在所述环形突起与所述定位件之间形成所述环形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定位件的内腔面向内突出形成第一限位结构,所述揿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匹配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揿芯突起的远离所述第一揿芯突起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合,所述写字端缩回于笔头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揿动笔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压于所述笔芯和所述笔杆之间。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揿动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揿动笔包括揿芯和转轮,该转轮可旋转地套设于揿芯的远离笔芯的外周,使得转轮不直接与笔芯接触,从而在按压揿芯后的返程过程中,也不与转轮接触,避免了噪音产生,从而可以提供一种静音揿动笔。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揿动笔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的揿动笔处于出芯状态时,笔尾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揿动笔处于回芯状态时,笔尾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的揿芯的结构图。

图5是图1中的转轮的结构图。

图6是图5中的转轮的纵向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笔杆; 11、环形突起;

2、笔芯; 3、揿芯;

4、转轮; 31、第一揿芯突起;

32、第二揿芯突起; 33、第二限位结构;

41、端齿; 42、内齿;

43、凹槽; 44、第二转轮部;

45、第一转轮部; 5、揿头;

6、弹性件; 7、定位件;

71、第一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揿动笔的结构图。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揿动笔,其中揿动笔可以包括笔杆1、笔芯2、揿芯3以及转轮4。转轮4可以套设于揿芯3的远离笔芯2的外周,以使得转轮4与揿芯3配合为:转轮4与揿芯3可以具有第一配合状态,笔芯2的写字端可以缩回于笔头端;转轮4与揿芯3可以具有第二配合状态,笔芯2的写字端可以伸出于笔头端。由于转轮4不直接与笔芯2接触,因此在笔芯2被按压后反弹的过程中,笔芯2并不会撞击到转轮4上,从而可以降低该揿动笔在使用过程中的噪声,以提供一种静音的揿动笔。

继续参照图1,笔杆1可以具有笔头端和笔尾端。笔芯2可以套设于笔杆1的内腔,笔芯2可以靠近笔头端设置,以使得笔芯2的写字端能够伸出或缩回于笔头端。揿芯3可以套设于笔杆1内,以同样容置于笔杆1的内腔中,该揿芯3可以沿笔杆1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除此,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揿芯3可以靠近笔尾端设置,以抵压于笔芯2的远离笔头端的端面上,在外界驱动揿芯3沿笔杆1的延伸方向运动的情况下,揿芯3可以将外界力传送至笔芯2,从而可以使笔芯2伸出于笔杆1的笔头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转轮4可以具有回转中心线,该转轮4可以设置为绕该回转中心线旋转。

图5是图1中的转轮的结构图。图6是图5中的转轮的纵向剖视图。参照图5和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第一转轮部45的端面向内凹陷以形成有端齿41,也就是说,端齿41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于转轮4的回转中心线。端齿41可以具有第一端齿侧面和第二端齿侧面,其中第一端齿侧面可以平行于转轮4的回转中心线,第二端齿侧面由端齿41的顶端向相邻端齿的底端倾斜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端齿41可以为直角边位于第二转轮部44上的直角三角形,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端齿41的第二端齿侧面可以位于第一端齿侧面的右侧,但不以此为限,也就是说,端齿41的第二端齿侧面也可以位于第一端齿侧面的左侧,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第二端齿侧面可以由第二转轮部44的端面沿右斜上方的方向延伸。在未做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限定的左侧或者右侧,是参照附图中的方向限定的,若附图旋转一定角度,此处限定的左侧或者右侧也旋转相应的角度。

参照图5和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实施方式,其中转轮4可以包括第一转轮部45和第二转轮部44,第一转轮部45的外径尺寸可以小于第二转轮部44的外径尺寸,以使得第一转轮部45和第二转轮部44连接处形成有台阶。

参照图5和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端齿41可以为多个,多个端齿41可以均匀布设于第一转轮部45的端面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相邻的端齿41的第一端齿侧面相互平行,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根据设计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围内,进行稍许的调整,例如但不限于,相邻的端齿41的第一端齿侧面之间可以具有预定值的夹角,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照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转轮4的内腔设置有相互邻接的凹槽43和突起,凹槽43的延伸方向可以与回转中心线的延伸方向相同,突起的远离端齿41的端面上凹陷形成有内齿42。

继续参照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与端齿41的结构类似,内齿42可以具有第一内齿侧面和第二内齿侧面,第一内齿侧面可以平行于转轮4的回转中心线,第二内齿侧面可以由内齿42的顶端向相邻内齿42的底端倾斜延伸。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二内齿侧面可以位于第一内齿侧面的右侧,也就是说,在图6中,第二内齿侧面由内齿42的顶端沿斜向上的方向延伸,但不以此为限,第二内齿侧面也可以位于第一内齿侧面的左侧,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照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由揿芯3的外周面上可以向外突出形成有第一揿芯突起31,该第一揿芯突起31可以沿回转中心线的方向延伸,除此,该第一揿芯突起31可以与转轮4的内齿42或凹槽43匹配。具体地,在第一揿芯突起31位于凹槽43内的情况下,笔芯2的写字端可以缩回于笔头端;在第一揿芯突起31位于内齿42的端面形成的槽内的情况下,笔芯2的写字端可以伸出于笔头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将转轮4设置为可旋转的,可以使第一揿芯突起31依次进入到凹槽43和与该凹槽43相邻的内齿42的端面形成的槽内,从而可以使笔芯2的写字端缩回于笔头端和伸出于笔头端。

继续参照图4,第一揿芯突起31可以设置为多个,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揿芯突起31为4个,4个该第一揿芯突起31沿揿芯3的外周面周向布置。同理,根据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二揿芯突起32可以为4个,但不以此为限。

继续参照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在第一揿芯突起31的延长线上,可以由揿芯3的外周面向外突出形成有第二揿芯突起32,第二揿芯突起32与第一揿芯突起31间隔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沿转轮4的回转中心线的延伸方向,第一揿芯突起31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二揿芯突起32的长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第二揿芯突起32的外径尺寸可以大于第一揿芯突起31的外径尺寸,但不以此为限。

参照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在第一揿芯突起31处于转轮4的内齿42的端面形成的槽内的情况下,揿芯3的写字端可以伸出于笔头端,但不以此为限。

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转轮4可以套设于第一揿芯突起31和第二揿芯突起32之间的揿芯3的外周面之外,并且第二揿芯突起32能够位于端齿41的端面形成的槽内,通过该端齿41与第二揿芯突起32的配合,可以使转轮4的旋转更加平顺。

继续参照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第一揿芯突起31与第二揿芯突起32的相互靠近的端部分别具有包含倾斜侧面的尖端,该尖端可以具有顶端和底端,第一揿芯突起31与第二揿芯突起32的底端可以相互远离,第一揿芯突起31与第二揿芯突起32的顶端可以相互靠近。

参照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揿芯突起31的右端可以设置为尖端,该尖端可以设置为具有一沿右斜上方倾斜延伸的侧面,也就是说,第一揿芯突起31的横向截面可以为直角梯形,但不以此为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参照图4,第二揿芯突起32的左端可以设置为尖端,该尖端可以设置为具有一沿左斜下方倾斜延伸的侧面,也就是说,第二揿芯突起32的横向截面也可以为直角梯形,但不以此为限。另外,由于转轮4的内齿42的第二内齿侧面可以与第一揿芯突起31的侧面匹配,转轮4的端齿41的第二端齿侧面可以与第二揿芯突起32的侧面匹配。尖端的顶端可以为倾斜延伸的侧面与梯形的上底相交的部分,尖端的底端可以为倾斜延伸的侧面与梯形的下底相交的部分。在未做相反描述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定义的上底为梯形的短边,下底为梯形的长边,且上底和下底相互平行。

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笔杆1的内腔可以形成有与转轮4匹配的环形槽,转轮4的第二转轮部44可转动地卡设于该环形槽内,例如但不限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笔杆1的内表面可以向内突出形成有环形突起11,揿动笔还可以包括套设于笔杆1的笔尾端的定位件7,该定位件7可以与环形突起11间隔设置以在环形突起11与定位件7之间可以形成环形槽,但不以此为限,以其他方式形成的环形槽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定位件7可以为环形定位件,但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与笔杆1的配合,设置为所需的形状。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揿动笔还可以包括弹性件6,弹性件6可以抵压于笔芯2和笔杆1之间,但不以此为限。揿动笔组装完成后,弹性件6可以处于压缩状态。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由定位件7的内腔面可以向内突出形成有第一限位结构71,在揿芯3上可以形成有第二限位结构33,该第二限位结构33可以位于第二揿芯突起32的远离第一揿芯突起31的一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弹性件6可以为弹簧组件,该弹簧组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弹簧。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在第一揿芯突起31处于转轮4的凹槽43内时,笔芯2的写字端可以缩回于笔头端,在该状态下,第二限位结构33可以抵压于第一限位结构71上,例如但不限于,第二限位结构33的右侧可以抵压于第一限位结构71的左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限位结构71可以为环形突起结构,但不以此为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第二限位结构33可以为环形突起结构,但不以此为限,只要第一限位结构71与第二限位结构33能够配合,以实现限位,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揿动笔还可以包括揿头5,该揿头5可以套设于揿芯3的远离笔芯2的端部,揿头5可以伸出于笔尾端外,以方便外力作用于该揿头5上。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