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模式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7127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育教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SC模式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系统。



背景技术:

在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由课程性质决定了授课内容,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其包括大量的语法讲解以及代码示例,这些内容的讲授需要在计算机平台上实际演示操作,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目标。

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往往局限于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演示,学员实际操作安排到另外的课时,这样就会造成“教”与“学”之间严重脱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类型的授课方式,其一般是通过视频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教学方式为单线教学,即授课老师在网络一端授课,授课视频通过网络将视频发送到网络另一端的学员,这样仍然未能实现一对多环境下的教学同步进行,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标准Server-Client模式的教学方案,该方案具体包括授课工作站、交互服务器、服务网络以及客户端,授课工作站通过交互服务器连接到服务网络上,通过服务网络与客户端实现互联,从而实现网络授课以及实时互动。采用上述教学模式,其虽然能够基于SC模式实现教、学互动,但是这样教学模式仍存在一定问题:授课教师必须在授课工作站进行教学,而学员只能够在客户端进行学习,这样就限制了教学的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如果客户错过授课时间,则无法进行补课学习。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基于标准Server-Client模式的教学方案存在的教学灵活性较差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SC模式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系统,包括有授课工作站、交互服务器以及服务网络,所述授课工作站通过所述交互服务器与所述服务网络实现连接。基于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客户端服务器、客户端存储设备以及学习单元;

所述客户端服务器与所述服务网络连接、并通过所述服务网络与所述授课工作站实现交互式通信连接,所述客户端存储设备与所述客户端服务器信号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客户端服务器接收到的教学信息;

所述学习单元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所述学习单元与所述客户端服务器连接,一个所述客户端服务器连接有多个所述学习单元。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教学单元,所述教学单元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所述教学单元通过移动网络与所述授课工作站实现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客户端服务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客户端服务器通过所述服务网络与所述授课工作站实现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学习单元与所述客户端服务器无线通信连接。

(三)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SC模式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系统中,其具有如下创新点:1、基于SC模式进行教学,其具有在线授课、在线互动等特点,这样具有非常良好的教-学互动,不仅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增加授课方式,使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2、基于SC教学模式,本实用新型对客户端进行了结构优化,提供了客户端服务器,由客户端服务器接收客户端服务器发出的教学信息,然后分送至各个独立的学习单元上,这样不仅能够缓解客户端服务器的运行压力,同时还能够形成一个以客户端服务器为中心的学习小组,这样更便于学员之间对于问题的讨论,以及能够促进学员之间的相互学习的积极性;3、设置了客户端存储设备,其能够自动存储教学视频信息,如果学员因为客观因素无法进行实时在线学习,其通过调取存储信息可以进行补习,这样彻底解决了错过在线授课无法补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于SC模式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系统的结构框图;

在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授课工作站1、交互服务器2、服务网络3、客户端服务器4、客户端存储设备5、学习单元6、教学单元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基于SC模式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系统的结构框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授课工作站1、交互服务器2、路由系统以及服务网络3。在本实用新型中,服务网络3具体分为电教局域网和广域网,授课工作站1与交互服务器2连接后,通过路由系统选择用于通信的服务网络3(电教局域网或广域网),交互服务器2装载WEB SERVER系统,用于提供数据交互服务。

本实用新型采用标准Server-Client模式,授课教师使用授课工作站1备案与授课,通过交互服务器2与服务网络3连接后实现与学员之间的教-学互动,交互服务器2的WEB SERVERE服务提供信息技术应用的即时编译、演示功能,其配备了符合通用WEB CLIENT标准浏览器技术的电教终端和广域网终端,电教终端和广域网终端分别通过不同的线路访问交互服务器2,实现了教与学的即时同步。

基于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客户端服务器4、客户端存储设备5以及学习单元6。

客户端服务器4与服务网络3连接、并通过服务网络3与授课工作站1实现交互式通信连接,客户端存储设备5与客户端服务器4信号连接、用于存储客户端服务器4接收到的教学信息。

在客户端服务器4中内置有自动存储程序,由授课工作站1发出的教学视频发送给客户端服务器4,客户端服务器4通过自动存储程序将视频进行存储。客户端存储设备5为外置移动硬盘,其通过USB接口插入到客户端服务器4上,自动存储程序能够将教学视频自动存储到客户端存储设备5上。

学习单元6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学习单元6与客户端服务器4连接,一个客户端服务器4连接有多个学习单元6。学习单元6能够向客户端服务器4发送请求调取客户端存储设备5上存储的教学视频,客户端服务器4响应后,将教学视频发送给学习单元6。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SC模式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系统中,其具有如下创新点:1、基于SC模式进行教学,其具有在线授课、在线互动等特点,这样具有非常良好的教-学互动,不仅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增加授课方式,使得教学变得更加生动;2、基于SC教学模式,本实用新型对客户端进行了结构优化,提供了客户端服务器4,由客户端服务器4接收客户端服务器4发出的教学信息,然后分送至各个独立的学习单元6上,这样不仅能够缓解客户端服务器4的运行压力,同时还能够形成一个以客户端服务器4为中心的学习小组,这样更便于学员之间对于问题的讨论,以及能够促进学员之间的相互学习的积极性;3、设置了客户端存储设备5,其能够自动存储教学视频信息,如果学员因为客观因素无法进行实时在线学习,其通过调取存储信息可以进行补习,这样彻底解决了错过在线授课无法补课的问题。

具体地,学习单元6与客户端服务器4无线通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客户端服务器4与学习单元6之间可以通过蓝牙实现连接(该方案适用于异地课堂授课),或者是通过互联网实现连接(该方案适用于异地个人学员授课)。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教学单元7,教学单元7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教学单元7通过移动网络与授课工作站1实现信号连接。提供了教学单元7,当授课教师因客观因素无法在授课工作站1进行授课时,可以通过教学单元7异地授课。同时,该结构还能够实现直播授课。

具体地,客户端服务器4设置有多个,多个客户端服务器4通过服务网络3与授课工作站1实现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