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电杆标识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7530阅读:8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电杆标识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检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泥电杆标识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检修工作中,经常需要在检修设备和周围带电作业设备构架上挂设相关标示牌,对现场作业人员起到提示和警示的作用。标示牌通常挂设在设备的操作把手或构架上。实际工作中当遇到以水泥电杆为基础的设备时,标示牌的挂设就比较混论,有将标示牌背靠水泥电杆放在地上的,有将标示牌插在水泥电杆和接地扁铁之间缝隙里的,也有标示牌的挂线系在接地扁铁上的。这些方法不仅不规范,不美观,而且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例如被风刮掉或者翻转,被人碰倒甚至移位,这些都将造成工作人员无法清除地看到标示牌内容,严重影响检修人员对现场带电位置的判断。

专利公告号为CN203165359U公开了一种电杆标识牌,它包括标识牌本体(1),它还包括两条扎带(2),所述的标识牌本体(1)为向正面凸起的弧形结构,所述的标识牌本体(1)上设有四个相对于标识牌本体(1)的中心对称分布的通孔(101),其中一条扎带(2)穿设于靠近标识牌本体的上端面的两个通孔(101)内,其中另一条扎带(2)穿设于靠近标识牌本体的下端面的两个通孔(101)内。该实用新型安装简便,可以与电杆表面相贴合以固定稳固。然而,该实用新型不能自带发光源,不适合在光线较差或夜晚应用。

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新的水泥电杆标识牌,以解决水泥电杆标识牌夜间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泥电杆标识牌装置,不仅能够牢固的固定在水泥电杆上,而且在夜晚也能有效起到标识警示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泥电杆标识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蓄电池,所述壳体前侧面上开设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为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壳体后侧面设置固定机构,所述壳体左右两侧面均设置透明状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内开设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若干个球面灯,且所述蓄电池为所述球面灯提供电能,所述壳体内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球面灯开闭的控制器;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后侧面的固定座和活动座,所述固定座后侧面设置下圆弧形凹槽,所述活动座前侧面设置上圆弧形凹槽,且所述上圆弧形凹槽与所述下圆弧形凹槽相配合用于环抱水泥电杆,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活动座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前侧面上设置距离传感器和报警器,且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圆弧形凹槽和所述下圆弧形凹槽内均设置防滑层。

进一步地,所述球面灯的数量为1~4个。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栓或紧固螺杆。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水泥电杆标识牌在光线不足或夜晚时不能自带发光源,无法起到标识警示的作用,提供一种水泥电杆标识牌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蓄电池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电能,在壳体前侧面上开设凹槽,并在凹槽内设置为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太阳能电池片,这样不需要担心蓄电池电量用完后需拆卸下来进行充电,十分方便;同时在壳体后侧面设置固定机构,在壳体左右两侧面均设置透明状的圆柱体,在圆柱体内开设容纳腔,在容纳腔内设置若干个球面灯,且蓄电池为球面灯提供电能,在壳体内设置用于控制球面灯开闭的控制器,这样球面灯与透明状的圆柱体相结合,一方面能够将球面灯安全的保护在透明状圆柱体的容纳腔内,另一方面球面灯能够发出各个方向的光线,从球面灯射出的各向光线从无遮挡的透明状圆柱体投射出来,能够使得各个方向的行人都能够及时看到本标识牌装置,提醒行人此处有危险,需要绕行。

其中,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后侧面的固定座和活动座,在固定座后侧面设置下圆弧形凹槽,且在活动座前侧面设置上圆弧形凹槽,且上圆弧形凹槽与下圆弧形凹槽相配合用于环抱水泥电杆,同时固定座与活动座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牢固的固定在水泥电杆上,而且在夜晚也能有效起到标识警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1至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水泥电杆标识牌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蓄电池2,所述壳体1前侧面上开设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置为所述蓄电池2进行充电的太阳能电池片4,所述壳体1后侧面设置固定机构,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面均设置透明状的圆柱体5,所述圆柱体5内开设容纳腔6,所述容纳腔6内设置若干个球面灯7,且所述蓄电池2为所述球面灯7提供电能,所述壳体1内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球面灯7开闭的控制器8。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后侧面的固定座9和活动座10,所述固定座9后侧面设置下圆弧形凹槽11,所述活动座10前侧面设置上圆弧形凹槽12,且所述上圆弧形凹槽12与所述下圆弧形凹槽11相配合用于环抱水泥电杆13,所述固定座9与所述活动座10之间通过紧固件14相连接。

所述球面灯7的数量为3个。

所述紧固件14为紧固螺栓。

所述控制器8为PLC控制器。

该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水泥电杆标识牌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置蓄电池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电能,在壳体前侧面上开设凹槽,并在凹槽内设置为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太阳能电池片,这样不需要担心蓄电池电量用完后需拆卸下来进行充电,十分方便;同时在壳体后侧面设置固定机构,在壳体左右两侧面均设置透明状的圆柱体,在圆柱体内开设容纳腔,在容纳腔内设置若干个球面灯,且蓄电池为球面灯提供电能,在壳体内设置用于控制球面灯开闭的控制器,这样球面灯与透明状的圆柱体相结合,一方面能够将球面灯安全的保护在透明状圆柱体的容纳腔内,另一方面球面灯能够发出各个方向的光线,从球面灯射出的各向光线从无遮挡的透明状圆柱体投射出来,能够使得各个方向的行人都能够及时看到本标识牌装置,提醒行人此处有危险,需要绕行。

其中,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后侧面的固定座和活动座,在固定座后侧面设置下圆弧形凹槽,且在活动座前侧面设置上圆弧形凹槽,且上圆弧形凹槽与下圆弧形凹槽相配合用于环抱水泥电杆,同时固定座与活动座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接。另外,紧固件的目的是将固定座和活动座环抱固紧在水泥电杆上,该实施例中紧固件选用紧固螺栓,很显然选用紧固螺杆同样能够起到相同作用。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牢固的固定在水泥电杆上,而且在夜晚也能有效起到标识警示作用。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水泥电杆标识牌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蓄电池2,所述壳体1前侧面上开设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置为所述蓄电池2进行充电的太阳能电池片4,所述壳体1后侧面设置固定机构,所述壳体1左右两侧面均设置透明状的圆柱体5,所述圆柱体5内开设容纳腔6,所述容纳腔6内设置若干个球面灯7,且所述蓄电池2为所述球面灯7提供电能,所述壳体1内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球面灯7开闭的控制器8。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后侧面的固定座9和活动座10,所述固定座9后侧面设置下圆弧形凹槽11,所述活动座10前侧面设置上圆弧形凹槽12,且所述上圆弧形凹槽12与所述下圆弧形凹槽11相配合用于环抱水泥电杆13,所述固定座9与所述活动座10之间通过紧固件14相连接。

所述壳体1前侧面上设置距离传感器15和报警器16,且所述距离传感器15和所述报警器16均与所述控制器8电信号连接。

所述上圆弧形凹槽12和所述下圆弧形凹槽11内均设置防滑层。

所述球面灯7的数量为3个。

所述紧固件14为紧固螺栓。

所述控制器8为PLC控制器。

所述报警器16为声光报警器。

该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本标识牌装置能够智能检测是否有人员靠近,并当有人员靠近时本标识牌装置能够发出报警信号,在壳体前侧面上设置距离传感器和报警器,且距离传感器和报警器均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另外,为了使得报警信号更加醒目,该实施例中报警器优选为声光报警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