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胶装机的落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132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胶装机的落书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品及印后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胶装机的落书机构。



背景技术:

胶装机上的夹面机构用于将书籍、薄本的封面夹封于一侧涂胶的书页、纸张叠,使封面胶封于书籍纸张叠,胶装并封面成书本或薄本。由于原先胶装后的书本或薄本需要人工进行取出,工作效率低下,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后,胶装后可自动输出,但是现有自动夹面出书装置存在落书口小、用于夹面的前后夹板由于阻力大而无法打开等问题。

如专利公告号CN101559681A公布的胶装机夹面出本机构,包括夹面台板,前、后拨轴,前、后拨杆,前、后扇形板和前、后夹板,夹面台板其中部开设有矩形通口,所述前夹板下面设有托板,前夹板下面联有前导向键位于所述托板的导槽内,前导向键线面联有前导向座对应于所述前拨杆,托板两侧各联有上滑块和下滑块扣置于所述夹面台板的矩形通口两侧,所述前导向键座与托板间连有前夹板拉簧;所述机架上设有上部相对竖直、下部弯弧形下倾并前伸的出本导向斗,出本导向斗上部开口处对应所述夹面台板的矩形通口,该专利用于胶装机的胶装封面及胶装封面后的书本、薄本的自动输出。但是该专利中落书口仅为矩形通口,落书口较小,同时由于用于夹面的前后夹板通过拉簧驱动,存在因拉簧失效而导致前后夹板无法打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用于胶装机的落书机构。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胶装机的落书机构,包括框架体、设置于框架体上的工作台板、设置于工作台板上方的前夹板、与前夹板配合用于夹面的后夹板以及设置于工作台板下方的出书斗,所述工作台板包括位于前夹板下方并由驱动装置驱动的移动板和位于后夹板下方并固定于框架体上的固定板;所述移动板与固定板上均设置长条孔;所述前夹板与后夹板分别连接与设置于移动板和固定板下方的齿条,两个齿条由相对应的前驱动齿轮或后驱动齿轮控制做相对运动,实现前夹板与后夹板的开合;通过移动板的设置可以使夹面后的书本或薄本直接落入出书斗,从而将落书口最大化,同时前夹板与后夹板由齿轮进行驱动,驱动力大,工作效率高,避免了由于阻力大而无法打开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与固定板上均设置长条孔,所述移动板上的长条孔内设置用于连接前夹板和齿条的前连接块,所述固定板上的长条孔内设置用于连接后夹板和齿条的后连接块,通过长条孔以及前、后连接块的设置使前、后夹板和移动板和固定板进行独立的相对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前连接块和后连接块上均设置通孔,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通过螺栓贯穿通孔和齿条,从而固定前夹板、后夹板、前连接块、后连接块以及齿条的相对位置,用于方便拆卸与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由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组成,所述移动板通过连接齿条与驱动齿轮配合;通过单独设置的驱动装置驱动移动板可以增加驱动力,防止其因阻力过大而无法打开的情况,同时齿轮传动的方式用以提高传动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靠近前夹板一侧上设置沉头孔,所述沉头孔穿入螺栓并贯穿齿条后与螺母配合,从而固定移动板与齿条的相对位置;通过螺栓连接用于方便拆卸与安装,同时沉头孔的设置使螺栓不会影响移动板上方的前夹板的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体上靠近移动板一端设置滑槽,所述移动板上对应滑槽设置用于限定移动板运动轨迹的滑块,用于移动板的移动导向;

进一步的,所述前驱动齿轮与后驱动齿轮啮合,并由同一主动齿轮驱动,用于提高传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胶装机的落书机构解决了一般用于胶装机的落书机构存在落书口小、用于夹面的前后夹板由于阻力大而无法打开等问题,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移动板与前、后夹板以及齿条连接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半剖视图;

图中,1-框架体,11-滑槽,2-工作台板,21-移动板,211-沉头孔,212-滑块,22-固定板,23-长条孔,24-前连接块,25-后连接块,3-前夹板,4-后夹板,5-出书斗,6-驱动装置,7-齿条,8-前驱动齿轮,9-后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胶装机的落书机构,包括框架体1、安装于框架体1上的工作台板2、安装于工作台板2上方的前夹板3、与前夹板3配合用于夹面的后夹板4以及安装于工作台板2下方的出书斗5。所述工作台板2包括位于前夹板3下方并由安装于框架体1内的驱动装置6驱动的移动板21和位于后夹板4下方并固定于框架体1上的固定板22。所述移动板21靠近框架体1一侧焊接滑块212,所述滑块212安装于框架体1上靠近移动板21一端开设的滑槽11内,从而限定移动板21在框架体1上的运动轨迹。所述固定板22靠近框架体1一侧焊接固定块,使固定板22与移动板21处于同一平面上。作为进一步的优先方案,所述移动板21和固定板22上靠近框架体1外的两侧均开设长条孔23。所述前夹板3与后夹板4分别连接贯穿所述长条孔23的前连接块24和后连接块25的一端,所述前连接块24和后连接块25的另一端均连接齿条7,并通过齿条7与设置于框架体1上的前驱动齿轮8和后驱动齿轮9连接。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前连接块24和后连接块25上均设置通孔,所述前夹板3和后夹板4通过螺栓贯穿通孔和齿条7,从而固定前夹板3、后夹板4、前连接块24、后连接块25以及齿条7的相对位置。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前驱动齿轮8与后驱动齿轮9啮合,并由同一主动齿轮驱动。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驱动装置6由驱动电机和驱动齿轮组成,所述移动板21通过连接齿条7与驱动齿轮配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板21靠近前夹板3一侧上设置沉头孔211,所述沉头孔211穿入螺栓并贯穿齿条7后与螺母配合,从而固定移动板21与齿条7的相对位置,通过螺栓连接用于方便拆卸与安装,同时沉头孔的设置使螺栓不会影响移动板上方的前夹板的移动。

工作方案

如图1所示,先由驱动电机正转带动驱动齿轮运动,进而带动与移动板21连接的齿条7运动,使移动板21向固定板22一侧运动直至两者贴合。再将所需夹面的书本或薄本放置于移动板21上方。然后控制主动电机正转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前驱动齿轮8以及后驱动齿轮9同时运动,使前夹板3与后夹板4逐渐靠拢直至贴合,完成对书本或薄本的夹面。最后控制驱动电机以及主动电机反转,使移动板21远离固定板22,同时前夹板3和后夹板4相互远离,使夹面后的书本或薄本由于重力作用而下落,并通过位于移动板21下方的出书斗5输送出本机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