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模拟器用仿真座舱盖边框和后视镜套件及飞行模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1421发布日期:2018-07-11 04:0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模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行模拟器用仿真座舱盖边框和后视镜套件及飞行模拟器。



背景技术:

座舱是有人驾驶飞行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类飞行模拟器实物或半实物仿真的直接对象。目前在军事飞行模拟器研制领域,都是以座舱风挡边框作为座舱视场中的方位参照标志物,但实际上在飞行过程中座舱盖处于扣合状态,因此真正对飞行员视界起到影响作用的是座舱盖边框,而并非是座舱风挡边框。座舱风挡边框和座舱盖边框相比,无论是在覆盖面积,还是在边线角度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飞行模拟器中以座舱风挡边框作为座舱视场中的方位参照标志物是错误的,而错误的参照标志势必造成错误的关系位置判断,不仅对编队飞行和进场着陆等强调观察与判断的模拟飞行训练课目产生诸多消极影响,更人为放大了训练“负迁移”效应。

此外,后视镜作为飞行器座舱的重要部件,是飞行员目视掌握飞机后方特别是正后方情况的主要手段。其不仅使得飞行员在密切跟踪前方目标的同时,依旧具备时刻保持后方目视警戒的能力,还能在大过载机动中飞行员难以大幅转动头部的情况下,为其创造便捷而必要的后向观察条件。并且在跟进起飞或着陆、编队空中加油、空中编队队形保持,尤其担任编队长机采取目视方式指挥编队等飞行作业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座舱盖边框和后视镜均为座舱仿真环境构建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但目前在飞行模拟器研制领域还未出现有关座舱盖边框的相关仿真设计,并且由于后视镜通常都设置于座舱盖边框的前缘位置,因此在目前的飞行模拟器研制领域也未出现有关后视镜的仿真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行模拟器用仿真座舱盖边框和后视镜套件,该飞行模拟器用仿真座舱盖边框和后视镜套件包括:多个后视镜组件和一用于安装在飞行模拟器的座舱上,从而替代座舱风挡边框作为座舱视场中的方位参照标志物的座舱盖边框;

所述后视镜组件包括显示屏、连接支架及位置感知模块,其中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连接支架固定在所述座舱盖边框的前缘,所述位置感知模块与所述显示屏固连,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位置感知模块均与一主控计算机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后视镜组件的数量为三个,并分别位于所述座舱视场的正前方及左右两侧。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为液晶屏。

可选地,所述连接支架为双轴可调节支架。

可选地,所述位置感知模块为双轴倾角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位置感知模块分别通过数据总线的方式与所述主控计算机电连接。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飞行模拟器,该飞行模拟器包括上述的飞行模拟器用仿真座舱盖边框和后视镜套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款飞行模拟器用仿真座舱盖边框和后视镜套件,以座舱盖边框替代座舱风挡边框作为座舱视场中的方位参照标志物,从而使得座舱视场更加符合实际飞行情况下的座舱视场,可更准确地还原座舱视场,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座舱风挡边框作为座舱视场中的方位参照标志物而造成的人为放大了训练“负迁移”效应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控计算机控制后视镜组件中显示屏的显示内容随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让飞行员感受到更为逼真的后视场景,从而提高飞行模拟器的仿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飞行模拟器用仿真座舱盖边框和后视镜套件的投影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视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座舱盖边框后边缘,2:风挡边框后边缘,3:后视镜组件,4:仪表盘界面,5:座舱盖边框,6:显示屏,7:位置感知模块,8:连接支架,9:主控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在实际飞行过程中,由于飞机座舱盖始终处于扣合状态,在座舱视场中应该包含仪表盘界面4、座舱盖边框5、后视镜组件3和座舱风挡边框,此时对飞行员视界真正起到影响作用的应该是座舱盖边框5,而并非座舱风挡边框。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座舱视场中座舱风挡边框的后边缘2与座舱盖边框5的后边缘1相比,无论是在覆盖面积,还是在边线角度上均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现有技术中将座舱风挡边框作为座舱视场中的方位参照标准物是错误的。而错误的参照标志物势必造成错误的关系位置判断,这不仅会对编队飞行和进场着陆等强调观察与判断的模拟飞行训练课目产生诸多消极影响,更会产生人为放大训练“负迁移”效应的问题。

所以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模拟器用仿真座舱盖边框和后视镜套件,从而可利用其中的座舱盖边框5替代座舱风挡边框作为座舱视场中的方位参照标志物。该飞行模拟器用仿真座舱盖边框和后视镜套件包括:座舱盖边框5和多个后视镜组件3。

其中座舱盖边框5用于安装在飞行模拟器的座舱上,从而替代座舱风挡边框作为座舱视场中的方位参照标志物,而后视镜组件3则设置在座舱盖边框5的前缘位置,其用于模拟实际飞行过程中的后视环境,该后视镜组件3根据仿真对象的实际状况决定配置数量及位置,通常为两至三个,以座舱视场垂直中线为参照左右对称布置即可,例如当后视镜组件3的数量为三个时,其分别位于座舱视场的正前方和左右两侧,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后视镜组件3的具体数量及安装位置,其只需根据待仿真的飞行器设置其具体数量和安装位置即可。

具体地,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后视镜组件3包括显示屏6、连接支架8及位置感知模块7,其中显示屏6用于显示视频信息,从而模拟实际飞行过程中的后视情况,其通过连接支架8固定在座舱盖边框5的前缘,位置感知模块7与显示屏6固连,其用于对显示屏6的位置信息进行检测,确定显示屏6的位置变动情况。

并且为了实现显示屏6的显示信息可以随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6和位置感知模块7均与一主控计算机9通过数据总线的方式电连接,主控计算机9用于接收位置感知模块7发出的显示屏6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显示屏6的位置信息向对应的显示屏6发送显示信息,从而模拟真实飞行过程中的飞行员后视情况。

其中上述后视镜组件3中的显示屏6为满足结构安装和外形仿真需要的超薄、超宽型的液晶显示屏。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显示屏6的具体类型。而连接支架8则选用双轴可调节支架,也即在座舱视场中,通过连接支架8,显示屏6的角度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均可以调整,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可实现此类功能的连接支架,如现有汽车中使用的后视镜支架即存在具有此类功能的支架,故对于连接支架8的具体结构及调节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地,由于连接支架8选用的是双轴可调节支架,因此用于检测显示屏6位置变化的位置感知模块7则可以选用双轴倾角传感器,双轴倾角传感器可以测相对于两个轴的角度变化,也即从图2中看,显示屏6可以在X轴或Y轴方向上翻转,而感知模块7则可以对显示屏6在X轴或Y轴方向上的角度变化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输给主控计算机9,主控计算机9根据每一显示屏6的角度变化向其发送不同的视频信息,从而对真实飞行过程中的后视情况进行仿真。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飞行模拟器,该飞行模拟器包括上述的飞行模拟器用仿真座舱盖边框和后视镜套件。

本实施例通过设计一款飞行模拟器用仿真座舱盖边框和后视镜套件,以座舱盖边框替代座舱风挡边框作为座舱视场中的方位参照标志物,从而使得座舱视场更加符合实际飞行情况下的座舱视场,可更准确地还原座舱视场,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座舱风挡边框作为座舱视场中的方位参照标志物而造成的人为放大了训练“负迁移”效应的问题。并且本实施例中的仿真座舱盖边框和后视镜套件通过主控计算机控制后视镜组件中显示屏的显示内容随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让飞行员感受到更为逼真的后视场景,从而提高飞行模拟器的仿真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