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心肺复苏训练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5686发布日期:2018-07-31 22:3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人心肺复苏的训练模型,特别是涉及便携式心肺复苏训练模型。



背景技术:

心肺复苏术(国际简称CPR)是心脏骤停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急救术,心肺复苏术实施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复苏率以及复苏后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心肺复苏术的研究主要是临床试验以及动物实验,而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和向群众普及推广的时候,主要是通过采用图文展示和物理模型进行演示。但是,在教学和普及过程中,如果采用临床试验或者动物实验,这样,不仅消耗巨大的时间、空间和金钱,而且有违伦理道德,另外,如果仅采用图文展示和物理模型演示,这将不能直观表现出所实施的心肺复苏术达到的效果。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有一种能够方便进行心肺复苏训练的模型,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1320059435.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日为2013年7月31日,公开了高级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包括模拟人体、操作器和打印机,所述模拟人体由头部、躯干、上肢及下肢组成,所述头部通过颈部连接在躯干上,所述模拟人体与操作器控制连接,所述打印机与所述操作器控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躯干具有一胸腔和一腹腔,在胸腔内设置有一肺袋,所述肺袋通过一肺袋进出气结构和气管与所述头部上的口腔连通,在所述肺袋上通过按压弹簧连接有一胸压板;在所述腹腔内设置有一胃袋,所述口腔通过食管、单向阀、胃袋摆板与所述胃袋连接;在所述胸腔上覆盖有胸皮;在所述肺袋上设置有肺部传感器,在所述胃袋上设置有一胃部传感器,所述模拟人体设置有外接电源装置,所述外接电源装置配置有一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适配器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打印机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操作器与一电脑控制连接。上述模型虽然能够实现心肺复苏的目的,但结构过于复杂,也不方便携带,成本过高,难以全面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携带方便、成本低、训练效果好的便携式心肺复苏训练模型。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心肺复苏训练模型,包括躯干基座、扣合在所述基座上的肋骨盖、与所述基座相连接的头部组件和覆盖在模型上的皮肤,所述肋骨盖与所述皮肤之间设置有肺袋,所述肺袋与所述头部组件的口部相连,所述基座内设置有主控电路,所述头部组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的下颚和与所述下颚连动的触压板,所述头部组件的口部设置有口部连接件,所述肺袋与所述口部连接件通过气管相连接,所述触压板压靠所述气管。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心肺复苏训练模型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进一步包括,所述头部组件还包括电子模拟眼球,所述电子模拟眼球与所述主控电路相连接。

进一步包括,所述壳体包括有左壳体、右壳体和额头部,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分布设置有渐变流水式血液循环指示灯条,所述额头部设置有结果状态指示灯组。

进一步包括,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成形有旋转轴槽,所述基座的颈部两侧成形有凸起,所述凸起插入到所述旋转轴槽中。

进一步包括,所述下颚的两侧设置有带有开口槽的插脚,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设置有圆柱,所述插脚插装在所述圆柱上。

进一步包括,所述口部连接件包括一与所述头部组件的口部皮肤紧贴的凸缘管和一与所述气管相连接的接头管,所述接头管与所述凸缘管相连接。

进一步包括,所述接头管的侧面设置有接口,所述气管与所述接口相连接,所述接头管插入所述凸缘管中,所述凸缘管设置有一连接盖,所述连接盖扣合在所述接头管上,所述连接盖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所述连接头相连接。

进一步包括,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分别成形有指示灯槽,所述血液循环指示灯条安装在所述指示灯槽中。

进一步包括,所述指示灯槽中还安装有透明罩。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心肺复苏训练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心肺复苏模型在心肺复苏过程需要抬头才能正常的吹进气体,人体平躺的时候气道可能会使阻塞状态。此模型利用肺袋模拟人体气道和双肺,活动的下颚上面设计有阻塞气道的触压板,此板在人体平躺时候就压住了肺袋,吹气会被压迫阻塞。只有在抬头的情况下触压板被抬起就不会压住肺袋,气道通畅。利用小小的触压板结构模拟了真人平躺气道受助的形态。结构设计了可以活动的下颚,模拟真人嘴部的活动性,符合CPR抬头举颚手法练习的解剖特性。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医护初学者或从业者对心肺复苏术的学习和考核,医护教学者可利用此模型演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领,学者借助此模型练习以达到必要技能水平。可用于对普通大众、社区、医院、安防等公共场所安全防护员的技能培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皮肤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去掉肋骨盖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肋骨盖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肋骨盖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肋骨盖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头部组件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头部组件左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头部组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案,下面给出优选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应用或用途。应当理解的是,在全部的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和特征。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心肺复苏训练模型,包括躯干基座1、扣合在所述基座1上的肋骨盖2、与所述基座1相连接的头部组件3和覆盖在模型上的皮肤4,所述肋骨盖2与所述皮肤4之间设置有肺袋5,所述肺袋5与所述头部组件3的口部相连,所述基座内设置有主控电路,所述头部组件3包括壳体31、与所述壳体31活动连接的下颚32和与所述下颚32连动的触压板33,所述头部组件3的口部设置有口部连接件71,所述肺袋5与所述口部连接件71通过气管51相连接,所述触压板33压靠所述气管51。本实用新型在心肺复苏过程需要抬头才能正常的吹进气体,人体平躺的时候气道可能会使阻塞状态。此模型利用肺袋模拟人体气道和双肺,活动的下颚上面设计有阻塞气道的触压板33,触压板在人体平躺时候就压住了气管51,吹气会被压迫阻塞。只有在抬头的情况下触压板33被抬起就不会压住气管51,气道通畅。利用小小的触压板33结构模拟了真人平躺气道受助的形态。结构设计了可以活动的下颚32,模拟真人嘴部的活动性,符合CPR抬头举颚手法练习的解剖特性。

参见图1至图9,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头部组件3还包括电子模拟眼球34,所述电子模拟眼球34与所述主控电路相连接。头部组件3设置有可以控制的电子模拟眼球34,眼球的瞳孔就有放大、适中、缩小的演示功能。模型需要急救的状态时,瞳孔表现为散大状态,对光没有反射机能。当模型被施救成功后,瞳孔恢复到正常状态,这个瞳孔在强烈外光的刺激下会缩小,模拟真人瞳孔对光反射的机能。所述电子模拟眼球34是成熟产品,本实用新型将其应用到心肺复苏训练中。

参见图1至图9,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壳体31包括有左壳体311、右壳体312和额头部313,所述左壳体311和右壳体312上分布设置有渐变流水式血液循环指示灯条62,所述额头部313设置有结果状态指示灯组64。本实用新型中的“流水式”是指指示灯的显示类似于水的流动,自一端向另外一端逐渐点亮,整体的显示效果像水流动一样。渐变流水式血液循环指示灯条62的显示模式是每次按压达标则血液循环指示灯条62增加点亮一定长度,整体显示的效果类似于将血液一点一点向头部挤压,从而模拟血液在按压作用下,慢慢被挤压到头部组件,从而反应出心肺复苏训练时,血液的流动状态。本实用新型设置上述的指示灯条,显示了心肺复苏的按压深度、频率、吹气的状态和按压后引起的血液循环的模拟动态效果。这样就借助模拟人体就可以达到训练心肺复苏的目的,不用外接任何电子设备用于观察心肺复苏操作的效果,做到模型便携的目的。而且借助模型自己就可以生动形象的显示按压吹气的各项操作指标有没有达到预期标准。更有利于受训者观察自己的操作是否达标。所述结果状态类指示灯组64用于最终显示心肺复苏循环是否合格,如果合格,则点亮。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测距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和中央处理器MCU,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按压深度和按压频率,检测到的按压深度信号和按压频率信号传输至中央处理器MCU,中央处理器MCU根据检测的信号计算并产生控制信号。本实施例采用夏普红外测距传感器GP2Y0A41SK0F,监测距离范围4-30CM。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肺袋的吹气量和吹气量叠加速度,气压传感器输出的大小反应吹气大小。根据深度结果的大小,控制按压深度指示灯条的点亮长度,按压深度指示灯条的点亮频率与按压频率一致;本实用新型中的按压深度指示灯条按压后点亮,松开后熄灭,其能够准确反应出每次按压的深度。根据深度结果的大小,控制血液循环指示灯条每次叠加的点亮长度,根据频率结果控制血液循环指示灯条叠加的速度;本实用新型中的血液循环指示灯条在有效按压一次,点亮一部分,再按压一次,再增加点亮一部分,整体效果类似于血液的流动,不断的叠加向头部方向流动。根据吹气结果的大小,控制吹气指示灯条每次叠加的点亮长度,根据吹气量叠加速度结果控制吹气指示灯条叠加的速度。本实用新型中的吹气指示灯条每吹气一次,点亮一部分,再吹气一次,再增加点亮一部分,整体效果类似于气体进入肺部,在不断吹气过程中,模拟气体不断的叠加向肺部方向流动。本实用新型中的灯条采用LED灯组成,集成有LED灯驱动电路,中央处理器MCU产生控制信号,控制LED灯的亮灭。若是按压深度和吹气量不达标,则中央处理器MCU不会点亮LED灯,只有达到设计标准,中央处理器MCU才会根据计算结果产生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灯条也都相同,都由中央处理器MCU控制。

参见图1至图9,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左壳体311和右壳体312上成形有旋转轴槽314,所述基座1的颈部两侧成形有凸起15,所述凸起15插入到所述旋转轴槽314中。上述结构保证了头部组件3具有适度的可活动性,从而满足心肺复苏时抬头操作训练。

参见图1至图9,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下颚32的两侧设置有带有开口槽的插脚321,所述左壳体311和右壳体312上设置有圆柱315,所述插脚321插装在所述圆柱315上。所述下颚32通过插脚和圆柱配合结构可以实现活动,从而完成抬头动作。

参见图1至图9,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口部连接件71包括一与所述头部组件3的口部皮肤紧贴的凸缘管72和一与所述气管51相连接的接头管73,所述接头管73与所述凸缘管72相连接。所述凸缘管72具有一凸缘结构,该凸缘结构能够与口部皮肤紧贴,防止漏气,训练者对准凸缘管吹气,不会发生泄漏。

参见图1至图9,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接头管73的侧面设置有接口74,所述气管51与所述接口74相连接,所述接头管73插入所述凸缘管72中,所述凸缘管72设置有一连接盖75,所述连接盖75扣合在所述接头管73上。所述连接盖75起到固定的作用,将接头管73与凸缘管72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盖75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76连接有管路,所述管路与所述气压传感器相连接。本实施例的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所述连接件71相连接,用于检测进入肺袋的吹气量。

参见图1至图9,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左壳体311和右壳体312上分别成形有指示灯槽35,所述血液循环指示灯条62安装在所述指示灯槽35中。所述指示灯槽35为凹槽结构,上述的指示灯条埋入凹槽中,利于指示灯条固定安装。

参见图1至图9,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指示灯槽35中还安装有透明罩36。所述透明罩36具有散光的作用,提高指示灯条的亮度,使指示灯条的显示更加逼真。利用条状的透明罩盖住灯条,既保护了灯条,又能够使灯光有效透射出来。

综上所述,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