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可擦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9372发布日期:2018-08-29 00:33阅读:194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可擦笔。



背景技术:

可擦笔是采用特殊的高分子材料作为油墨基料,经特殊工艺装配而成,可分为可擦圆珠笔、可擦中性笔、可擦水性笔、可擦钢笔等。在书写过程中,油墨通过笔尖在纸张上形成一层可擦颜料膜,即可擦墨迹,该字迹在一定时间内可用普通橡皮或专用笔擦净,可反复修改,具有了铅笔的可擦优点,而一定时间后便成为擦不掉的永久性笔迹,可以长期保持,广泛应用于书写、绘画、制图等。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类可擦笔:高温消色和微球胶囊。采用高温消色技术的原理是油墨采用热敏油墨,橡皮或专用笔来回摩擦产生热量使其受热挥发或变白,实现字迹消失的效果。采用微球胶囊的原理是使用微球包裹颜料,微球的粒度大于纸纤维的缝隙,微球颜料就能很容易的被橡皮擦下来。

可擦笔在使用时必须借助橡皮或专用笔,因此为使用方便,通常将橡皮和笔杆集成整合到一起,常见的做法是在笔帽上设置容置橡皮的卡槽,但这样的设置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擦除笔迹时需要将可擦笔反转,使用与笔头相反的一端进行擦除,造成使用不便,另一方面橡皮容易脱落导致丢失,同时橡皮是消耗品,而笔芯的书写时间较长,会出现橡皮被使用完后不能擦抹笔记的情况,另外,目前常见的伸缩笔芯式中性笔或圆珠笔,笔杆上端部都是设置手动按压头,并不适合放置橡皮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热可擦笔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功能改进的热可擦笔,在保证擦除笔迹功能的同时提高书写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热可擦性笔,包括:

笔杆,所述笔杆为中空结构,具有一前端内孔和一后端内孔;

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为中空结构且具有一前段、一中段以及一后段,所述后段卡设于所述前端内孔之内;

笔芯,设置于所述笔杆和所述握持部之内;

笔头,与所述笔芯连通并设置于所述前段之内;

揿头,设置于所述后端内孔之内并与所述笔芯接触;以及

热可擦头,设置于所述前段之上并贴附所述前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热可擦性笔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段的外壁具有多个凸起,所述热可擦头的内壁具有与所述多个凸起相匹配的多个卡槽,所述热可擦头通过所述多个凸起与所述多个卡槽的配合卡设于所述前段之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热可擦性笔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段具有一外螺纹,所述前端内孔具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后段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的锁合卡设于所述前端内孔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热可擦性笔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笔芯连接,所述笔芯连接连通所述笔头与所述笔芯。

在本实用新型的热可擦性笔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护套,所述护套包覆所述中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热可擦性笔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笔夹,所述笔夹套设于所述笔杆上,以将所述热可擦性笔夹设于预定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热可擦性笔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笔夹具有一笔夹套筒以及一夹持部件,所述笔夹套筒的内壁具有多个凸起,所述笔杆的外壁具有与所述凸起匹配的多个凹槽,所述笔夹通过所述多个凸起以及所述多个凹槽的配合卡设于所述笔杆之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热可擦性笔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揿头具有一按压部和一连接定位部,所述按压部通过所述连接定位部与所述笔芯连接,所述按压部的一部分卡设于所述后端内孔之内并可在其中被揿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热可擦性笔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按压部被揿动时,所述笔头可露出所述前段及所述热可擦头之外或收缩于所述前段及所述热可擦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热可擦性笔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可擦笔为热可擦中性笔或热可擦圆珠笔。

本实用新型的热可擦性笔在正常书写时笔头露出于热可擦头之外,可进行正常书写,当需要热可擦头进行擦拭时,可通过揿动揿头将笔头缩藏于热可擦头之内,进行擦拭,使书写和擦拭功能随意切换,达到了擦拭和书写完美结合,提高了书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热可擦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热可擦笔的笔杆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热可擦笔的握持部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热可擦笔的热可擦头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热可擦笔的护套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热可擦笔的揿头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热可擦笔的笔夹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热可擦笔使用擦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热可擦笔处于书写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笔杆

11:前端内孔

12:后端内孔

111:凹槽

2:笔芯连接

3:握持部

31:前段

32:中段

33:后段

311:凸起

321:限位部

4:笔头

5:热可擦头

51:前端开口

52:后端开口

511:卡槽

6:护套

7:揿头

71:按压部

72:连接部

8:笔夹

81:笔夹套筒

82:夹持部件

811:凸起

9:笔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列举这些实例仅出于示例性目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热可擦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热可擦笔包括笔杆1、笔芯连接2、握持部3、笔头4、热可擦头5、护套6、揿头7、笔夹8以及笔芯9,握持部3的一端卡设于笔杆1内,构成笔芯9穿过的通道,热可擦头5围绕握持部3的另一端设置并贴附在其上。

笔头4通过笔芯连接2与笔芯9连通,使得笔芯9内的墨水可以达到笔头4从而进行书写。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笔头4也可直接与笔芯9连通,只需保证其密封效果即可。

护套6覆盖在握持部3的外侧,以使使用者在握笔时具有更舒适的手感,利用长时间书写。

揿头7设置于笔杆1之内并与笔芯9接触,从而带动笔芯9进行运动。

笔夹8套设于笔杆1上,以将热可擦性笔夹设于预定位置。

笔芯9内装设有墨水,例如中性墨水或油墨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即热可擦笔为热可擦中性笔或热可擦圆珠笔。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热可擦笔的笔杆的剖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笔杆1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形中空结构,具有一前端内孔11和一后端内孔12,前端内孔11用于使笔芯9穿过,后端内孔12用于使揿头7穿过,在笔杆1的内部使揿头7与笔芯9接触,进而使得揿头7可以控制笔芯9的前后运动。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热可擦笔的握持部的剖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握持部3也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形中空结构,其具有一前段31、一中段32以及一后段33,但前段31、中段32以及后段33的外径明显不同,其中,前段31是处于整只热可擦笔的笔尖位置,用以容纳笔头4,因此其外径通常最小,中段32则主要用于使用者握持,为达到握持舒适的效果,其长度在三段中通常是最长的,外径也是最大的,而后段33则用于与笔杆1进行连接,其外径通常小于中段32的外径,也会小于笔杆1的内径。如图2和图3所示,后段33具有一外螺纹,笔杆1的前端内孔11具有与该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后段33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锁合卡设于前端内孔11之内。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热可擦笔的热可擦头的剖视示意图,如图4所示,热可擦头5为一中空的锥筒形结构,其具有一前端开口51和一后端开口52,后端开口52的孔径大于前端开口51的孔径,从而使热可擦头5可以方便地套接在握持部3的前段31之上。热可擦头5的内壁具有多个卡槽511,而如图3所示,握持部3的前段31的外壁上具有多个凸起311与之相匹配,热可擦头5通过多个凸起311与多个卡槽511的配合卡设于前段31的外壁上,从而达到稳固固定的效果。

图5是本实用新型热可擦笔的护套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和图5所示,护套6为通透的筒形结构,包覆握持部3的中段32,护套6为柔软的材料制成,例如橡胶或其它柔性材料,从而具有良好的握持感。

如图3所示,握持部3的中段32上具有一限位部321,护套6的包覆范围可例如自中段32与后段33的连接处至限位部321止,护套6的厚度优选等于中段32与笔杆1之间的外径差,当后段33与笔杆1通过螺纹连接后,护套6包覆在限位部321与笔杆1之间的中段32上并且护套6的表面与笔杆1的外表面持平,从而使用者在握持时具有舒适感,而不会产生剐蹭。

图6是本实用新型热可擦笔的揿头的剖视示意图,如图6所示,揿头7具有一按压部71和一连接定位部72,按压部71通过连接定位部72与笔芯9连接,按压部的一端通过其表面的凸起卡设于后端内孔12之内并可在其中被揿动,从而通过笔芯9和笔芯连接2带动笔头4进行运动,以使笔头4藏于握持部3和热可擦头5之内或露出。

图7是本实用新型热可擦笔的笔夹的剖视示意图,笔夹8具有一笔夹套筒81以及一夹持部件82,笔夹套筒81的内壁具有多个凸起811,如图1所示,笔杆1的后端内孔12的外壁上则具有与凸起811相匹配的多个凹槽111,笔夹8通过多个凸起811和多个凹槽111的配合卡设于笔杆1之上。夹持部件82则具有一弧形凸起部并且自身具有一定的弹性,与笔杆1之间形成弹性空隙,从而可将热可擦笔夹持在预定位置,例如夹持在笔记本上、薄板上或者衣服口袋中。

图8是本实用新型热可擦笔使用擦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热可擦笔处于书写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在停止书写并使用热可擦头擦拭的时候,通过揿动按压部71,可使笔头4收缩于前段31及热可擦头5之内,从而使用热可擦头进行擦拭;当正常书写时通过揿动按压部71,可使笔头4露出前段31及热可擦头5之外,从而正常进行书写,两种状态之间的转换十分便捷,可随意切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热可擦性笔在正常书写时笔头露出于热可擦头之外,可进行正常书写,当需要热可擦头进行擦拭时,可通过揿动揿头将笔头缩藏于热可擦头之内,进行擦拭,使书写和擦拭功能随意切换,达到了擦拭和书写完美结合,提高了书写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范性的,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其他替换、改变和改进。因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广西贵港市联通] 2020年03月26日 14:58
    可擦笔很好用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