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升机模拟总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9965发布日期:2018-12-11 21:07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升机模拟总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升机模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升机模拟总距装置。



背景技术:

本随着国内航空工业的发展,直升机的使用数量日益增长,但是直升机飞行培训的成本价格过高。因此利用直升机飞行模拟器对飞行员进行一定的基础培训,不仅能够提高培训的效率,而且能够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的安全性,同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等。

而目前市场上的飞行模拟器设备基本均为固定翼模拟飞行设备,直升机虚拟飞行设备基本没有,所以该种直升机模拟总距机构的出现对于直升机飞行员培训,来讲意义十分重大,同时也填充了国内飞行模拟设备民用市场在直升机虚拟操纵机构上的一片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为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实现通过模拟直升机驾驶杆的阻力并将驾驶杆的操作转变为电信号,进而提供一种直升机模拟总距装置,以填补现有的直升机虚拟操作机构的空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直升机模拟总距装置,包括:驾驶杆,所述驾驶杆设置在总距杆上,总距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轴上,主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固定座连接,所述主轴上还设置有扇齿轮,扇齿轮与小齿轮啮合,小齿轮与圆电位计连接,圆电位计设置在固定座上,所述总矩杆上还设置有摩擦件,摩擦件与摩擦片面接触,所述摩擦片的上端设置有弧形的外沿,摩擦片的下端固定安装于固定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总距杆上还设置有调整套。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套与总距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总距杆上设置有两个摩擦件,所述摩擦片设置在两个摩擦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驾驶杆设置在总距杆上,总距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轴上,主轴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固定座连接,主轴上还设置有扇齿轮,扇齿轮与小齿轮啮合,小齿轮与圆电位计连接,圆电位计设置在固定座上,由此结构可以模拟操作杆前后拉动和停止,并将驾驶杆的转动传递至圆电位计,从而将驾驶杆的操作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实现模拟直升机驾驶杆的操作和操作信息采集。

2)本实用新型所述总矩杆上还设置有摩擦件,摩擦件与摩擦片面接触,摩擦片的上端设置有弧形的外沿,摩擦片的下端固定安装于固定座上,由此结构可以模拟总距杆操作过程中的拉动阻尼,进而模拟出真实的操作杆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直升机模拟总距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总距杆;2-调整套;3-摩擦片;4-扇齿轮;5-小齿轮;6-圆电位计;7-固定座;8-主轴;9-摩擦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直升机模拟总距装置,包括:驾驶杆,所述驾驶杆设置在总距杆1上,总距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轴8上,通过前后拉动总距杆1使主轴8转动,主轴8的两端通过轴承与固定座7连接,所述主轴8上还设置有扇齿轮4,扇齿轮4与小齿轮5啮合,小齿轮5与圆电位计6连接,圆电位计6设置在固定座7上,主轴8旋转带动扇齿轮4旋转,扇齿轮4带动小齿轮5旋转同时带动圆电位计6转动,实现机械运动转换为电信号。

总矩杆1上还设置有摩擦件9,摩擦件9与摩擦片3面接触,所述摩擦片3的上端设置有弧形的外沿,摩擦片3的下端固定安装于固定座7上,拉动总距杆1时摩擦件9在摩擦片3上滑动产生阻尼,保持总距杆1在被拉动到任意位置时会停在原地。

具体地,所述总距杆1上还设置有调整套2。通过调整套2压迫摩擦件9的力度大小调整摩擦件9与摩擦片3之间阻尼的大小。

具体地,所述调整套2与总距杆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采用螺纹连接使在调整阻尼大小时仅需旋转调整套2即可,操作方便。

具体地,所述总距杆1上设置有两个摩擦件9,所述摩擦片3设置在两个摩擦件9之间。由于两个摩擦件9将摩擦片3夹在中间,避免总距杆1晃动时摩擦件9与摩擦片3脱离接触,保证阻尼稳定。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