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标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8604发布日期:2018-07-10 15:37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式标示牌。



背景技术:

变电站内110kV以上线路转检修时,按照南方电网安规要求需在线路的TYD二次空开或熔断器底座处悬挂标示牌,现有的标示牌基本挂不上去或挂不稳,容易掉落,根本起不到标示牌应有的作用,这对现场安全有比较大的威胁;标示牌掉落后,怕有人在现场工作时误合空开或熔断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二次空开或熔断器底座的标示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存在的至少一种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式标示牌。解决变电站内当前标示牌采用挂绳悬挂标示牌,二次空开及熔断器底座均无着力点可以悬挂,故难以挂稳、挂牢以及目前的标示牌对于二次空开或熔断器底座尺寸不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式标示牌,其中,包括底板、卡片,所述卡片设于底板的上下两侧,所述底板的背面设有标示区,所述底板内设有弹性机构与卡片配合将该新式标示牌卡紧在变电站线路TYD二次空开或熔断器底座上。

新标示牌采用弹性机构与卡片配合的方式夹紧二次空开上下两端将标示牌挂好,同时该标示牌的底板设有标示区和弹性机构为一整体,卡片的设计刚好卡住二次空开起到防止二次空开误合的作用。

进一步,底座设有固定螺丝、螺丝底座,所述固定螺丝与螺丝底座配合将弹性机构封装固定在底板内。使弹性机构与底板整合为整体,节省空间,结构紧凑。

进一步,弹性机构包括弹簧卡槽、弹簧、卡座,所述弹簧卡槽设在底板内,所述弹簧设于弹簧卡槽内,所述卡座设于弹簧卡槽的一端将弹簧固定。弹簧卡槽保证弹簧有轨道可伸缩,防止变形;弹簧是卡片的动力所在,可使卡片能够稳固有力扣好;卡座与弹簧卡槽配合将弹簧固定在弹簧卡槽内,使弹簧不会弹出,形成往复的空间。

进一步,卡片上设有胶垫,防止卡片在卡紧过程中发生滑脱的情况,使卡片牢固扣在TYD二次空开的上下两端。

进一步,卡片设有由绝缘性材料组成的塑料外壳。塑料外壳采用环氧树脂外壳,保证了新标示牌卡片的绝缘性。

进一步,标示区上设有标示性文字或贴有标示牌。将标示性文字贴附或印刷在底板的背面上,规格及文字设置按变电站要求设置,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新标示牌取消了原有标示牌采用挂绳的设计,采用弹性机构与卡片的配合能将新标示牌轻松固定在TYD二次空开或熔断器底座上,起到固定的作用。

(2)新设计标示牌的标示性文字直接印在底板的背面,卡片夹紧后直接就已挂好标示牌。

(3)新标示牌挂好后,会将TYD二次空开卡住,起到防止TYD二次空开误合的作用。

(4)新标示牌的面积重新设计后,挂好标示牌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操作和观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板的背面。

图3是图1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式标示牌,包括底板1、卡片2,卡片2设于底板1的上下两侧,底板1的背面设有标示区3,底板1内设有弹性机构与卡片2配合将该新式标示牌卡紧在变电站线路TYD二次空开或熔断器底座上。

其中,底板1设有固定螺丝4、螺丝底座5,固定螺丝4与螺丝底座5配合将弹性机构封装固定在底板1内,使弹性机构与底板1整合为整体,节省空间,结构紧凑。

其中,弹性机构包括弹簧卡槽6、弹簧7、卡座8,弹簧卡槽6设在底板1内,弹簧7设于弹簧卡槽6内,卡座8设于弹簧卡槽6的一端将弹簧7固定。弹簧卡槽6保证弹簧7有轨道可伸缩,防止变形;弹簧7是卡片2的动力所在,可使卡片2能够稳固有力扣好;卡座8与弹簧卡槽6配合将弹簧7固定在弹簧卡槽6内,使弹簧7不会弹出,形成往复的空间。

其中,卡片2上设有胶垫,防止卡片2在卡紧过程中发生滑脱的情况,使卡片2牢固扣在TYD二次空开的上下两端。

其中,卡片2设有由绝缘性材料组成的塑料外壳,该塑料外壳采用环氧树脂外壳,保证了新标示牌卡片的绝缘性。

其中,标示区3上设有标示性文字或贴有标示牌。将标示性文字贴附或将标示牌印刷在底板1的背面上,规格及文字设置按变电站要求设置,方便快捷。

在使用时,先用手轻拨动底板1两端的卡片2,再将卡片2卡紧在TYD二次空开或熔断器底座上,使其嵌合卡紧,此时,底板1背面标示区3上的警示文字或粘贴的标示牌直接显示在外,使操作人员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此外,该新式标示牌在弹簧7伸缩的范围内同样适用于其他的设备的挂牌。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