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1998发布日期:2018-08-14 18:01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警示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角警示牌。



背景技术:

在车辆发生故障或出现车祸时,为了对后方来车起到警示作用,都会使用到三角警示牌,目前的三角警示牌只能依靠光线的反射来起到警示的作用,从而存在警示效果差和功能单一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角警示牌,其在使用时,不仅能够依靠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来警示后方来车,且能够通过喇叭的发生来警示后方的来车,同时照明灯还能在夜晚进行照明,与传统的三角警示牌相比,具有警示效果好和多功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三角警示牌,包括由三个连接板依次首尾连接而成的三角形状的架体,每块连接板的前端面上均固定有若干个第一发光二极管,每块连接板的内侧均设置有凸边,每个凸边的前端面上均固定有若干个第二发光二极管,架体顶部的前端面上固定有照明灯,位于最下方的连接板的背部设置有电池盒,电池盒中安装有电池,位于最下方的连接板的背部安装有控制盒,控制盒中设置有闪烁控制电路、音频产生电路和喇叭,控制盒的外部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一发光二极管亮灭的第一控制开关、用于控制第二发光二极管闪烁的第二控制开关、用于控制喇叭发声的第三控制开关和用于控制照明灯亮灭的第四控制开关,第一发光二极管串联第一控制开关后与电池电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依次串联闪烁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开关后与电池电连接,喇叭依次串联音频产生电路和第三控制开关后与电池电连接,照明灯串联第四控制开关后与电池电连接,架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座。

本实用新型的三角警示牌,其中,支撑座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中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销轴,销轴的上端活动贯穿第一支撑架的中部后与位于下方的连接板的下端面螺纹连接,位于连接板和第一支撑架之间的销轴的外部套装有用于压紧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弹簧;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第一支撑架转开后即可实现对架体的支撑,第一支撑架收拢后即可减小本实用新型占用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三角警示牌,其中,第一支撑架的下端面中部上设置有在第一支撑架转动到与第二支撑架相垂直的位置上后可供第二支撑架嵌入的凹槽;通过卡槽的设置,当第一支撑架转动到与第二支撑架相垂直的位置上后第二支撑架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卡入到凹槽中,从而能够实现对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锁紧,这样一来,能够提高支撑座的稳定性,进而能够实现对架体的可靠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三角警示牌,其中,第一支撑架的两端和第二支撑架的两端均套装有防滑套;通过防滑套的设置,在本实用新型放置在地面上时,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三角警示牌,其中,防滑套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道防滑槽;通过防滑槽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大防滑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更好地起到防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三角警示牌,其中,位于两侧的其中一块连接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破窗器;通过破窗器的设置,在紧急情况下,可通过本实用新型来破窗。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不仅能够依靠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来警示后方来车,且能够通过喇叭的发生来警示后方的来车,同时照明灯还能在夜晚进行照明,与传统的三角警示牌相比,具有警示效果好和多功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支撑架转动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三角警示牌,包括由三个连接板11依次首尾连接而成的三角形状的架体1,每块连接板11的前端面上均固定有若干个第一发光二极管2,每块连接板11的内侧均设置有凸边12,每个凸边12的前端面上均固定有若干个第二发光二极管3,架体1顶部的前端面上固定有照明灯4,位于最下方的连接板11的背部设置有电池盒13,电池盒13中安装有电池5,位于最下方的连接板11的背部安装有控制盒6,控制盒6中设置有闪烁控制电路31、音频产生电路71和喇叭72,控制盒6的外部安装有用于控制第一发光二极管2亮灭的第一控制开关21、用于控制第二发光二极管3闪烁的第二控制开关32、用于控制喇叭72发声的第三控制开关73和用于控制照明灯4亮灭的第四控制开关41,第一发光二极管2串联第一控制开关21后与电池5电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3依次串联闪烁控制电路31和第二控制开关32后与电池5电连接,喇叭72依次串联音频产生电路71和第三控制开关73后与电池5电连接,照明灯4串联第四控制开关41后与电池5电连接,架体1的底部安装有支撑座8;支撑座8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架81和第二支撑架82,第二支撑架82中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销轴821,销轴821的上端活动贯穿第一支撑架81的中部后与位于下方的连接板11的下端面螺纹连接,位于连接板11和第一支撑架81之间的销轴821的外部套装有用于压紧第一支撑架81和第二支撑架82的弹簧83;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第一支撑架转开后即可实现对架体的支撑,第一支撑架收拢后即可减小本实用新型占用的体积;第一支撑架81的下端面中部上设置有在第一支撑架81转动到与第二支撑架82相垂直的位置上后可供第二支撑架82嵌入的凹槽811;通过卡槽的设置,当第一支撑架转动到与第二支撑架相垂直的位置上后第二支撑架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卡入到凹槽中,从而能够实现对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锁紧,这样一来,能够提高支撑座的稳定性,进而能够实现对架体的可靠支撑;第一支撑架81的两端和第二支撑架82的两端均套装有防滑套84;通过防滑套的设置,在本实用新型放置在地面上时,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防滑套84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道防滑槽841;通过防滑槽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大防滑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更好地起到防滑的作用;位于两侧的其中一块连接板11的外侧壁上固定有破窗器9;通过破窗器的设置,在紧急情况下,可通过本实用新型来破窗。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接通第一控制开关即可点亮第一发光二极管,通过接通第二控制开关即可控制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闪烁,这样一来,即可通过光的方式来提醒后方来车;当接通第三控制开关时,喇叭能够进行发声,这样一来,即可通过声音的方式来实现对后方来车的警示;当接通第四控制开关时,即可点亮照明灯,这样一来,即可在夜晚起到照明的作用;通过破窗器的设置,在紧急情况下,可通过破窗器来破窗,当第一支撑架转开后,即可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地面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闪烁控制电路可采用555定时电路来实现,该电路结构为目前市面上非常常规的电路,故不在此赘述;本实用新型中所采用的音频产生电路可以采用555振荡电路来实现,,该电路结构为目前市面上非常常规的电路,故不在此赘述;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控制开关、喇叭、发光二极管和照明灯均为目前市面上常规的元器件,故不在此赘述。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