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园林设计辅助模型的楼盘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7248发布日期:2018-09-11 22:3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园林设计辅助模型的楼盘模块。



背景技术:

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沙盘辅助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用来展示规划的蓝图,随着房地产业的大力发展,模型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地产展示;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88440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了一种园林设计辅助模型,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它包括内盘、外盘、道路模块、栏杆模块、山丘模块、水域模块、动物笼和诱饵盘;所述的内盘位于外盘内,所述的内盘中填充有橡皮泥,所述的外盘上铺有磁铁;所述的动物笼和诱饵盘均为磁性材料;所述的道路模块、栏杆模块、山丘模块和水域模块设置于内盘上,所述的道路模块为多个大理石块;所述的栏杆模块为两端带尖刺部的不锈钢模块;所述的动物笼内关有小动物;所述的诱饵盘内放置有用于引诱小动物的诱饵。

上述现有技术的建筑展示模型是一次使用,不便拆分,造成了大量的模型垃圾,即浪费了材料,又不健康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园林设计辅助模型的楼盘模块,具有便于组装拆卸且可以重复利用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园林设计辅助模型的楼盘模块,用于安装在底盘内,包括放置在所述底盘内的自下而上依次通过连接组件拼接的底座单元、楼体单元和楼顶单元;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位于两个被连接体上的插接配合的定位块和定位槽,所述定位块端部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分别设置有用于相互吸合的磁性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楼盘模块包括底座单元、楼体单元和楼顶单元,上述三个单元作为被连接体,通过相互插接配合的定位块和定位槽进行连接,而定位块端部和定位槽的槽底分别设置用于相互吸合的磁性件,一方面实现了各个被连接体的牢固连接,又方便了拆卸和组装,可以重复利用。

进一步,所述楼体单元包括两个相互插接配合的基体和增高体,所述基体和增高体相互套接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相互吸合的磁性单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楼体单元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基体和增高体,增高体当拆卸后,可以沿插接方向压缩基体和增高体,使其占用较小的收纳体积,通过相互吸合的磁性单元实现了基体和增高体拉伸后的限位固定,快捷方便。

进一步,所述磁性单元包括沿基体和增高体的滑动方向排布的若干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的磁性交错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两组相互吸合的磁性单元沿滑动方向排布的若干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的磁性交错设置,一方面可以改变楼体高度,另一方面,当两个磁性单元相互滑动时,每个磁性单元上的磁性元件会靠近、远离或面对相同或相异极性的磁性元件,因此产生斥力以及吸力的效应,只有在两个异性的磁性元件相互靠近时才会维持平衡,否则,两个磁性元件之间会产生推动该两个磁性元件远离的推力,使得改变楼体高度更加省力。

进一步,两个相互插接配合的基体和增高体中,位于外部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卡片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卡片槽,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一卡片槽内插接各种的楼体图案,当重复使用时,更换印刷有不同的设计图案的卡片即可,方便表示各种样式的楼体。

进一步,还包括具有第二卡片槽的外墙体单元,所述外墙体单元用于吸合于所述基体和增高体两者中位于内者的侧壁,所述基体和增高体两者中位于内者的侧壁中和所述外墙体单元内分别设置有相互吸合的磁性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样的,外墙体单元具有第二卡片槽,外墙体单元通过磁性体吸合于基体和增高体两者中位于内者的侧壁上,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二卡片槽内插接各种的楼体图案,当重复使用时,更换印刷有不同的设计图案的卡片即可,方便表示各种样式的楼体。

进一步,所述基体套于所述增高体外部,所述增高体位于所述基体外的端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抵触在所述基体的与所述限位件靠近的端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基体和增高体之间设有相互吸合的磁性体,若增高体完全陷入基体内部就不容易拉出,通过限位件抵触在基体的与所述限位件靠近的端部,防止增高体完全陷入基体内部。

进一步,所述增高体套于所述基体外部,所述基体位于所述增高体外的端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抵触在所述增高体的与所述限位件靠近的端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基体和增高体之间设有相互吸合的磁性体,若基体全陷入增高体内部就不容易拉出,通过限位件抵触在增高体的与所述限位件靠近的端部,防止增高体完全陷入基体内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楼盘模块包括底座单元、楼体单元和楼顶单元,上述三个单元作为被连接体,通过相互插接配合的定位块和定位槽进行连接,而定位块端部和定位槽的槽底分别设置用于相互吸合的磁性件,一方面实现了各个被连接体的牢固连接,又方便了拆卸和组装,可以重复利用;

2、楼体单元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基体和增高体,增高体当拆卸后,可以沿插接方向压缩基体和增高体,使其占用较小的收纳体积,通过相互吸合的磁性单元实现了基体和增高体拉伸后的限位固定,快捷方便;

3、由于两组相互吸合的磁性单元沿滑动方向排布的若干磁性元件,所述磁性元件的磁性交错设置,一方面可以改变楼体高度,另一方面,当两个磁性单元相互滑动时,每个磁性单元上的磁性元件会靠近、远离或面对相同或相异极性的磁性元件,因此产生斥力以及吸力的效应,只有在两个异性的磁性元件相互靠近时才会维持平衡,否则,两个磁性元件之间会产生推动该两个磁性元件远离的推力,使得改变楼体高度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园林设计辅助模型的楼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两个侧壁上的磁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1、底座单元;102、楼体单元;103、楼顶单元;110、连接组件;111、定位块;112、定位槽;113、磁性件;120、基体;130、增高体;140、第一卡片槽;150、第二卡片槽;160、磁性体;161、第一磁体;162、第二磁体;170、限位件;180、外墙体单元;200、磁性单元;201、磁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园林设计辅助模型的楼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该用于园林设计辅助模型的楼盘模块,用于安装在底盘(图中未示出)内,楼盘模块包括放置在所述底盘(图中未示出)内的依次通过连接组件110(参见图3)拼接的底座单元101、楼体单元102和楼顶单元103。

下面以底座单元101和楼体单元102的连接方式为例,介绍该连接组件110,参见图3,连接组件110包括位于底座单元101上表面的定位块111和位于楼体单元102下表面的定位槽112,定位块111和定位槽112相互插接配合。具体的,定位槽112一次可以包裹若干定位块111,底座单元101上表面设置呈矩阵布置的若干定位块111,楼体单元102可以在底座单元101上移动到不同位置。定位块111端部与所述定位槽112的槽底分别设置有用于相互吸合的磁性件113。

上述底座单元101、楼体单元102和楼顶单元103作为被连接体,通过相互插接配合的定位块111和定位槽112进行连接,而定位块111端部和定位槽112的槽底分别设置用于相互吸合的磁性件113,一方面实现了各个被连接体的牢固连接,又方便了拆卸和组装,可以重复利用。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结合图1和图2,所述楼体单元102包括两个相互插接配合的基体120和增高体130,本实施例中增高体130在内,基体120在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增高体130套于基体120外部。

本实施例中,基体120侧壁设置有第一卡片槽140,第一卡片槽140的开口朝上设置,通过设置第一卡片槽140,可以根据需要在第一卡片槽140内插接带有各种楼体图案的装饰卡片,当重复使用时,更换印刷有不同的设计图案的卡片即可,方便表示各种样式的楼体。

还包括具有第二卡片槽150的外墙体单元180,图1中示出了一个墙面的两组外墙体单元180,外墙体单元180与增高体130之间通过相互吸合的磁性体160连接,具体的,磁性体160包括设于外墙体单元180靠近增高体130的侧壁内的第一磁体161和设于增高体130侧壁的用来与第一磁体161吸合的第二磁体162;也就是说,所述外墙体单元180用于吸合于所述基体120和增高体130两者中位于内者的侧壁。

由于基体120和增高体130之间设有相互吸合的磁性体160,若增高体130完全陷入基体120内部就不容易拉出,为此,所述增高体130位于所述基体120外的端部设置有限位件170,所述限位件170用于抵触在所述基体120的与所述限位件170靠近的端部;通过限位件170抵触在基体120的与所述限位件170靠近的端部,防止增高体130完全陷入基体120内部。

参见图2,所述基体120和增高体130相互套接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相互吸合的磁性单元200。结合图4,图4表示了两个侧壁上的磁性单元200的结构示意图,N1-N2是基体120和增高体130的滑动方向,所述磁性单元200包括沿滑动方向排布的若干磁性元件201,所述磁性元件201的磁性交错设置。

由于两组相互吸合的磁性单元200沿滑动方向排布的若干磁性元件201,所述磁性元件201的磁性交错设置,一方面可以改变楼体高度,另一方面,当两个磁性单元200相互滑动时,每个磁性单元200上的磁性元件201会靠近、远离或面对相同或相异极性的磁性元件201,因此产生斥力以及吸力的效应,只有在两个异性的磁性元件201相互靠近时才会维持平衡(即图4中表示的状态),否则,两个磁性元件201之间会产生推动该两个磁性元件201远离的推力,使得改变楼体高度更加省力。

另外,增高体130拆卸后,可以沿插接方向压缩基体120和增高体130,使其占用较小的收纳体积,通过相互吸合的磁性单元200实现了基体120和增高体130拉伸后的限位固定,快捷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