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胶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7548发布日期:2018-06-30 06:0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不干胶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不干胶标签。
背景技术
:不干胶标签的使用,主要采用直接粘贴的方式,将不干胶标签直接粘贴在物品的外表面或者对应物品的位置处,以提供对应信息。然而由于信息的不断更新,不干胶标签需要及时更换。不干胶标签通过粘贴导致撕除困难,且粘胶容易在粘贴的地方容易留下痕迹。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干胶标签,旨在改变不干胶标签的使用方式,改善使用体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不干胶标签,包括底纸层;基材层,设于所述底纸层的上方,所述基材层设有多个标签主体,所述标签主体包括标识部、连接部及粘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标识部和所述粘接部;胶黏剂层,设于所述标识部与所述底纸层之间、及所述粘接部与所述底纸层之间。可选地,所述基材层还包括保护部,所述保护部与所述底纸层之间设有所述胶黏剂层,所述保护部设有开口区,所述粘接部设于所述开口区内。可选地,所述粘接部嵌入所述开口区内且与所述开口区的边缘抵接。可选地,所述保护部与所述标识部平行设置。可选地,所述标识部的两端相对设置有折叠缺口,或所述标识部上设有撕裂线。可选地,两所述折叠缺口的连线或所述撕裂线将所述标识部分成两个区域,所述粘接部的粘接面的表面积小于任一所述区域的表面积。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上表面设有保护膜。可选地,所述连接部为长条状。可选地,所述基材层的上表面设有保护层。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标签主体,使标签主体具有标识部、连接部、粘接部,通过连接部弯折,使粘接部与标识部粘接,形成封闭的环形标签。一方面,可通过将环形标签套设并悬挂于标识物的相应位置处对物品进行标识,避免了标签对标识物的直接粘贴。以便在信息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可通过直接将标签撕除进行更换,操作简便且不会留有使用痕迹。另一方面,通过该不干胶标签的自弯折即可实现标签的使用,避免采用额外的标签放置物。该不干胶标签改变了使用方式,改善使用体验,可用作产品的条码标签、标价标签、标记标签等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不干胶标签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B-B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不干胶标签10底纸层20胶黏剂层21空白区30基材层31标签主体311标识部3111折叠缺口3112撕裂线312连接部313粘接部32保护部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干胶标签。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不干胶标签1包括底纸层10、基材层30、胶黏剂层20。其中,基材层30设于底纸层10的上方,基材层30设有多个标签主体31,标签主体31包括标识部311、连接部312及粘接部313,连接部312连接标识部311和粘接部313;胶黏剂层20设于标识部311与底纸层10之间、及粘接部313与底纸层10之间。具体地,底纸层10是离型纸层,设于该不干胶标签1的底部。通过将底纸层10剥离对该不干胶标签1进行使用,底纸层10属于标签的排废部分。既为基材层30和胶黏剂层20提供保护,亦便于不干胶标签1的生产、剥离和使用。常用的底纸层10有格拉辛纸、蒜皮纸、聚酯(PET)或聚乙烯(PE),等等。基材层30是标签的材料部分,用于信息的印刷或手写,因此基材层30设于底纸层10之上。基材层30设有多个标签主体31,标签主体31是该不干胶标签1的主要结构。在基材层30上可设计为规律排布,也可是无序排布。标签主体31可以是两两间隔排布,也可是依次逐个排布。采用依次逐个排布,使紧邻的两个标签主体31的边缘设有撕裂线,不仅可节省标签的排布空间,通过撕裂线可将使用的标签分离,使用方便。标签主体31包括标识部311、连接部312、粘接部313。标识部31用于提供信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标识部311的大小。标识部311可采用普通不干胶材料制成,如胶板纸、牛皮纸、玻璃卡纸、等等。也可采用具有表面膜的材料制成,如镭射纸、珠光纸等等。表面膜需要做电晕涂层处理,以满足印刷的适应性要求。粘接部313,用于与标识部311粘接,以形成环状标签,粘接部313的形状和大小,可根据需要设置,使得粘接部313与标识部311粘接牢固。连接部312连接标识部311与粘接部313,通过连接部312弯折,提供该不干胶标签1的装配空间,可根据需要设置连接部312的形状和长短,以满足使用时的空间要求。该不干胶标签1是通过粘贴的方式使用,该不干胶标签1还设有胶黏剂层20。胶黏剂层20设于标识部311与底纸层10之间,以及粘接部313与底纸层10之间。以在标识部311和粘接部313上设有胶黏剂层20,便于标识部311和粘接部313的粘接。而连接部312是连接标识部311和粘接部313,不需要带有粘黏性,故无需在连接部312和底纸层10之间设置胶黏剂层20,连接部与底纸层之间形成空白区2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标签主体31,使标签主体31具有标识部311、连接部312、粘接部313,通过连接部312弯折,使粘接部313与标识部311粘接,形成封闭的环形标签。一方面,可通过将环形标签套设并悬挂于标识物的相应位置处对物品进行标识,避免了标签对标识物的直接粘贴。以便在信息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可通过直接将标签撕除进行更换,操作简便且不会留有使用痕迹。另一方面,通过该不干胶标签1的自弯折即可实现标签的使用,避免采用额外的标签放置物。该不干胶标签1改变了使用方式,改善使用体验,可用作产品的条码标签、标价标签、标记标签等等。如图1所示,基材层30还包括保护部32,保护部32与底纸层10之间设有胶黏剂层20,保护部32设有开口区,粘接部313设于开口区内。一方面,使粘接部313于保护部32的开口区内与保护部32连接,由于保护部32通过胶黏剂层20设于底纸层10上,粘接部313通过保护部32增加了附着于底纸层10上粘结面积,从而增大粘接部313于底纸层10上的附着力,避免粘接部313在底纸层10上发生起翘。保证粘接部313的使用质量和使用效果。另一方面,设有开口区,方便将粘接部313与保护部32分离,方便使用。如图1所示,粘接部313嵌入开口区内且与开口区的边缘抵接。以使得保护部32围合于粘接部313边缘,将粘接部313整体纳入开口区内,完全避免粘接部313的任何部位发生起翘,使得粘接部313于底纸层10上具有最佳的附着效果,保证该不干胶标签1的产品质量。如图1所示,保护部32与标识部311平行设置。通过保护部32,一方面固定粘接部313与标识部311的相对位置,防止粘接部313发生位移。另一方面,使保护部32与标识部311之间具有固定间距,形成固定的施工空间,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较好的控制胶黏剂涂布区域,便于施工。如图1所示,标识部311的两端相对设置有折叠缺口3111,或标识部311上设有撕裂线3112。通过折叠缺口3111或撕裂线3112将标识部311进行折叠,不仅折叠方便,且使标识部311在预设的折叠处折叠,对粘接部313形成较好的粘接效果,使得不干胶标签1的结构更加牢靠。在具体应用中,也可采用其他的方便折叠的结构,在此不做限定。如图1所示,两折叠缺口3111的连线或撕裂线3112将标识部311分成两个区域,粘接部313的粘接面的表面积小于任一区域的表面积。以便在标识部311折叠后,粘接部313的表面积可被其中任一区域的表面积覆盖,从而使得粘接部313可完全被标识部311包裹。进一步提高标识部311和粘接部313的粘接性,使得粘接更加稳固。不仅满足对不干胶标签1的质量要求,也有利于形成美观的环形标签,不会对标识物的外观造成影响。如图1所示,连接部312外表面设有保护膜。以增强连接部312的韧性和强度,防止在生产、制造及使用过程中连接部312的断裂。保护膜可采用透明聚酯(PET),半透明聚氯乙烯(PVC)、半透明聚丙烯(OPP),也可是其他的保护膜。且连接部312是可弯折卷曲的,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12采用长条状。一方面使连接部312具有较小的截面积,方便弯折;另一方面,弯折时不占用空间,节省使用空间,满足空间位置对该不干胶标签1的使用要求,应用范围广泛。此外,如图1所示,基材层30的上表面设有保护层。加强对基材层30的保护,防止印刷的信息因发生褪色、触摸或摩擦产生的信息模糊,提高不干胶标签1的应用质量。该保护层采用透明的塑胶膜,如聚乙烯膜、聚丙烯膜等,当然也可是其他的保护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