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测评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94358发布日期:2018-07-24 07:3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教育技术和测量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测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不论是线上教育公司,还是线下的教育培训机构,针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分班、分级都有迫切的需求。因应学生的起始能力水平并给予适切的教学干预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提升教学效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大多数教育培训机构都会让新入学的学生进行一次能力测评,并根据结果推荐适合的课程或者班级。

在现有技术中,教育培训机构所使用的测评工具,大多为根据不同的课程进行定制,并且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招生人员或老师按照不同学生的背景信息(如年龄,年级,所在的公立学校等)指定不同的测评内容。同时,教育培训机构就需要管有众多不同的试卷或者内容,并由此付出高昂的制作和维护成本。

另外,教育培训机构在针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学培训后,如果需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则需要另外草拟试卷让学生进行考试。而这些考试,往往和他们入学时的内容和形式都相去甚远,很难有效和精准地获取学习成长的信息,因此只能粗略地断言学生获得了成长。或者,他们会以高年级学生在公开考试(例如中考,高考等)获得的成绩来断言学生的总体学习成效。尽管这些公开考试有广泛的公允性,但是由于他们的考试周期较长和无法惠及非毕业班的学生,因而很难为非毕业班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效果监测指标。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智能测评系统和方法,用于入学安置和学习效果监测,能够适应性地对不同英语能力水平学生进行测验,并具备精准度高、测试时间短、用户体验好以及维护成本低等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1)针对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不同入学安置测验试卷的编制和维护成本高;(2)需要人为根据每位学生的背景选择使用不同的入学安置测验工具,过程繁琐且容易出错;(3)不同的人使用同一份测验试卷,容易造成题目泄露和作弊行为;(4)为了获得较高的精准度,现行测验工具的测评时间从30分钟到60分钟不等,用户体验差,特别是幼儿和少儿,很难全程集中注意力;(5)入学安置测验无法在一段时间后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后使用;(6)入学安置测验的数据难以被沉淀和有效利用;(7)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在同一标准内获得衡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测评系统,包括测评内容存储模块、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和测评模块;

其中,所述测评内容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测评内容;

所述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与所述测评内容存储模块进行交互,根据学生信息以及测评过程中的实时作答数据,所述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从所述测评内容存储模块中筛选出题目,并分发至所述测评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测评内容存储模块包括新增测评内容存储模块和已校准测评内容存储模块;

其中,所述新增测评内容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新增的测评内容,所述新增的测评内容被发送至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中进行校准筛选;

所述已校准测评内容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已校准的测评内容,所述已校准的测评内容被加载至所述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所述新增的测评内容被校准筛选后进入所述已校准测评内容存储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学生信息与报告模块,所述学生信息与报告模块可存储记录年龄、年级以及所在地区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学生信息与报告模块中的信息提供给所述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测评模块包括结课总结测评、日常课后测评和入学测评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测评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产生的测评过程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测评过程数据包括测评次数、测评类型、测评时所答的题目、测评时所答的答案、测评终止时满足的条件、测评是否中断、测评经过的量尺分数和等级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测评内容存储模块、所述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和所述测评模块的运行内容数据为英语能力水平的测验内容。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测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根据学生信息与报告模块中的信息以及测评过程中的实时作答数据,从已校准测评内容存储模块中筛选出题目;

第二步,所述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将筛选出的题目分发至结课总结测评、日常课后测评或入学测评。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三步,所述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将测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存储至测评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测评数据存储模块中的信息将结合所述学生信息与报告模块中的信息,确定下一次测评的起始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第四步,通过新增测评内容存储模块增加新的测评内容,进入到所述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中进行校准筛选,对已校准测评内容存储模块定期补充和更新。

通过本发明的智能测评系统和方法,能够产生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使用成熟的教育测量技术编制测评内容并形成量尺,使得该量尺可以覆盖5到15岁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使得系统能随时随地匹配给学生适合学生能力水平的测评内容,适用范围广;(2)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能根据有限的学生背景信息,自动匹配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测验内容,适应性好;(3)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能使不同学生被匹配不同的测验内容,难以相互交流和讨论,防作弊效果好;(4)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采用适应性的测验机制,在保持高精准度的前提下,学生只需要回答少量测验内容,所需测评时间相应地降低至5到20分钟,测试效率高;(5)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能够对每次测评的结果都沉淀、呈现和对比,适应测评需要,用户体验好;(6)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在基于量尺的特性下,能够通过不同测评的结果来获得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效果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测评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多个较佳实施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如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测评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本较佳具体实施例包括新增测评内容存储模块、已校准测评内容存储模块、测评数据存储模块、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入学测评、日常课后测评、结课总结测评以及学生信息与报告模块。其中新增测评内容存储模块和已校准测评内容存储模块均属于测评内容存储模块的子模块,入学测评、日常课后测评和结课总结测评属于测评模块的子模块。

对于新增测评内容存储模块,学科内容专家根据5-15岁学生的英语能力考查要求,例如中国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欧洲共同体的英语能力测评框架和美国通用课程标准等,制定测评蓝图和标准,并根据此蓝图和标准撰写和编制相应的测评内容。在测评内容确定后,将进入新增测评内容存储模块进行储存。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它们还没有经过校准,只能作为候选测评内容。这些测评内容需要首先进入到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经过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后,获得题目难度和题目鉴别度等参数,并且满足题目拟合度、差别化题相功能、点二列相关系数等一些列指标的筛选域限的要求,才能进入到已校准测评内容存储模块并且作为已校准测评内容。

对于已校准测评内容存储模块,通过使用选定的教育测量模型,已校准测评内容存储模块内的题目将被联结到具有同一单位的英语能力量尺。就每道题目而言,其题目唯一编号、维度标签、知识点标签、题目难度参数、题目鉴别度参数、题目信息量系数、被使用次数等内容将被储存。在系统运行时,已校准测评内容存储模块的内容将被加载至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作为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的基础;同时,新增测评内容存储模块中的题目也将定期通过标准筛选进入到已校准测评内容存储模块作为补充和更新。

对于测评数据存储模块,该模块主要存储通过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产生的测评过程数据,如学生进行测评的次数和类型,每次测评所作答的题目和答案、测评终止时满足的条件、测评是否中断、测评经过的量尺分数和等级等信息。测评数据存储模块中的信息将结合学生信息与报告模块的学生信息作为下一次测评(入学测评、日常课后测评、结课总结测评)的起始信息,确定起始分发内容的难度水平。

对于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该模块将利用学生信息与报告模块提供的学生信息,针对不同年龄、年级、所在地区等信息智能地分发和该学生能力水平相当的测评内容,并通过在测评过程中获取的实时学生作答数据,做出实时更新和调整。由于分发的测评内容,非常拟合学生的能力水平,避免了他们尝试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的测评内容。因此,在保证相同精准度的前提下,每个学生尝试的测评内容的数量将大幅下降;同样,他们参与测评所需的时间也将大幅下降。具体来说,认真作答测评内容的学生平均只需作答8到24道题目,相应的时间为5-25分钟,相比传统动辄80多道题目和一个小时或更多的测评时间,大大提升了测评效率和学生体验。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作为系统的中心枢纽模块,和各模块都有交互。首先,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从学生信息与报告模块中载入学生信息以判断所需要给学生分发的测评类型,即入学测评、日常课后测评或结课总结测评。因应不同的测评类型,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将调用相应的测评内容分发算法。

本较佳具体实施例主要用于英语能力的入学安置和学习效果监测,在本发明的其他较佳具体实施例中,也可将本发明的系统应用于其他不同门类的学科,适用于多门课程的入学安置和学习效果监测,而并不仅限于英语能力水平测试。

此外,根据图1所示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智能测评系统,还包括一种智能测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步骤包括:

第一步,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根据学生信息与报告模块中的信息以及测评过程中的实时作答数据,从已校准测评内容存储模块中筛选出题目。具体为,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从学生信息与报告模块中载入学生信息以判断所需要给学生分发的测评类型,即入学测评、日常课后测评或结课总结测评。同时,还针对不同年龄、年级、所在地区等信息智能地分发和该学生能力水平相当的测评内容,并通过在测评过程中获取的实时学生作答数据,对分发的测试题目做出实时更新和调整。

第二步,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将筛选出的题目分发至结课总结测评、日常课后测评或入学测评。这个过程中为学生参加对应模块的测评,认真作答测评内容的学生平均只需作答8到24道题目,相应的时间为5-25分钟,相比传统动辄80多道题目和一个小时或更多的测评时间,大大提升了测评效率和学生体验。

第三步,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将测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存储至测评数据存储模块,需要存储的数据包括学生进行测评的次数和类型、每次测评所作答的题目和答案、测评终止时满足的条件、测评是否中断、测评经过的量尺分数和等级等信息,测评数据存储模块中的信息将结合学生信息与报告模块中的信息,确定下一次测评的起始信息。

此外,本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第四步,通过新增测评内容存储模块增加新的测评内容,学科内容专家根据不同的能力考查要求,例如中国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欧洲共同体的英语能力测评框架和美国通用课程标准等,制定测评蓝图和标准,并根据此蓝图和标准撰写和编制相应的测评内容,新的测评内容进入到自适应测评内容分发模块中,经过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后,获得题目难度和题目鉴别度等参数,并且满足题目拟合度、差别化题相功能、点二列相关系数等一些列指标的筛选域限的要求,形成对已校准测评内容存储模块定期补充和更新。

在本发明其他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方法中,第四步可以灵活设置在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的前后,第四步是对测评内容数据的新增,在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效果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第四步的次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