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财务发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23709发布日期:2019-11-13 01:5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财务发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财务人员用专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财务发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无纸化办公已经深入各个公司的日常运营之中,但是,无论是按照公司内审还是外审的要求,任何财务发票都应该保留原件,这就使得普通员工在报销时必须在报销单背面附上相应的财务发票;另一方面,公司的财务人员在处理公司的账目时,也需要经常对销售和抵扣的发票等财务发票进行处理,一般来说,就是将这些发票展平并集中附在相应的账务报表后面。很多时候,这些发票经过多次转手,或折叠、或污损,展开后如不加以处理很容易破损,不便于保存,因此,很多财务人员不得不人工摊开这些污损折叠的发票,然后再将一张a4纸表面涂敷胶水,再将发票粘贴在a4纸上,等待彻底干透后,再将a4纸进行裁剪,这方才完成一张污损折叠过的发票的处理,显然,这就给财务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无形中增加了财务人员很多的工作量。因此,如何快速、有效以及妥善处理这些污损折叠的财务发票就成了一个困扰很多财务人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财务人员处理污损和折叠过的财务发票的财务发票处理装置。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财务发票处理装置,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左侧的发票入口和设于箱体右侧的发票出口,所述箱体内设有连通发票入口和发票出口的碾压硬化机构、扫描存档机构、黏合粘接机构和控制器,所述碾压硬化机构、扫描存档机构、黏合粘接机构均由控制器控制,所述碾压硬化机构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待处理的财务发票碾压展平并硬化处理,所述扫描存档机构将碾压硬化后的财务发票扫描并存储,所述黏合粘接机构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经碾压硬化处理后的财务发票背面边沿贴附双面胶,并按照财务发票的尺寸长度裁切双面胶;所述碾压硬化机构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初碾辊、第一滑道、设于第一滑道上方的硬化剂雾化装置、设于第一滑道右侧的熨烫组件、设于熨烫组件右侧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为中空的扁管,所述第一滑道中部均布有密集的小孔,所述第一滑道中部还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下方设有贯穿的探测孔,所述硬化剂雾化装置包括电控喷头、硬化剂瓶,所述硬化剂喷雾装置根据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向扁管的小孔部位喷射硬化剂;所述熨烫组件包括承载加热辊、设于承载加热辊上部的碾压辊排,所述碾压辊排由多个相互独立的碾压辊组成;所述扫描存档机构设于第二滑道右侧,包括机体、设于机体两侧的入口电动挡板、出口电动挡板和设于机体中部的扫描通道,所述扫描通道上部为透明材质的隔板,所述隔板上部设有成像装置,所述隔板及成像装置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可垂直于扫面通道上下移动,所述黏合粘接机构设于扫描存档机构右侧的扫描通道出口,所述黏合粘接机构包括送料辊、剥离滚筒、中间张紧辊、上压紧辊、组合辊、收卷辊、切断刃以及缠绕在送料管辊和收卷辊间的三层双面胶带,所述三层双面胶带包括剥离层、双面胶层、承载层;所述三层双面胶带从送料辊上送出,依次绕过中间张紧辊、上压紧辊、组合辊,其承载层末端缠绕在收卷辊上,其剥离层随剥离滚筒转动而剥离,当财务发票从扫描存档机构的扫描通道出口滑出时,所述黏合粘接机构随即启动,所述财务发票落在三层双面胶带的双面胶层上,经过两次压紧黏合后被送往切断刃下切断,随后滑出箱体右侧的发票出口。

优选的,所述扁管的高度略大于财务发票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辊、收卷辊包括左、右两个辊体,所述中间张紧辊为一个辊体,所述送料辊、收卷辊、中间张紧辊均设有可根据财务发票的宽度调整其辊体间间距和辊体本身宽度的调节机构,所述扫描存档机构将扫描的图像通过控制器处理后分析得出财务发票宽度数据,并将此宽度数据处理成控制指令从而控制所述调节机构工作,使所述送料辊、中间张紧辊、收卷辊实时调整其辊体的宽度。

具体的,所述送料辊和收卷辊包括安装座、设置上安装座上的滑轨、安装在滑轨上的两个支撑架、穿过一转轴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左辊体和右辊体、用于调整两个支撑架的第一滚珠丝杠以及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左辊体和右辊体可拆卸的安装在转轴上,所述左辊体和右辊体内侧的转轴上安装有复位弹簧,当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滚珠丝杠转动时,所述左辊体和右辊体能够相应的调整其间距;所述中间张紧辊包括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两侧的可左右移动的辊体支撑架;辊体支撑架内穿设有可旋转辊体,辊体支撑架通过第二滚珠丝杠与第二伺服电机相连,当调整第二伺服电机时,两侧辊体支撑架相应的调整其位置,从而使得用于张紧三层双面胶带的可旋转辊体与三层双面胶带的接触宽度发生变化。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左侧的票据入口还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二光电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控制碾压硬化机构、扫描存档机构、黏合粘接机构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切断刃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收集裁切后掉落的的三层双面胶带废料的收集盒。

进一步的,所述硬化剂雾化装置的硬化剂瓶内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硬化剂瓶设置于第一滑道中部小孔的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财务发票处理装置,完全改变了现有的财务人员处理污损折叠过的发票的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本发明还设置了一道硬化处理工艺-即在展平发票的过程中,对发票喷洒硬化剂,这一过程首先使发票先是被硬化剂湿润,便于碾压组件展平,然后,再经熨烫组件熨烫,显著提高纸张的硬度,这样处理过的发票此后就不容易二次破损,为了方便财务人员粘贴这些硬化处理过的财务发票,发明人还设置了黏合粘贴作业机构,将碾平硬化过的发票背面粘贴双面胶层,这样,进一步加强了处理过的发票不易破损的优势,同时还方便了粘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送料辊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收卷辊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中间张紧辊示意图。

图中:

1-碾压硬化机构1a-初碾辊1b-第一滑道

1c-硬化剂雾化装置1d-熨烫组件1e-第二滑道

1f-第一光电传感器2-扫描存档机构2a-机体

2b-入口电动挡板2c-出口电动挡板2d-扫描通道

2f-隔板3-黏合粘接机构3a-送料辊3b-剥离滚筒

3c-中间张紧辊3d-上压紧辊3e-组合辊

3f-收卷辊3g-切断刃3h-三层双面胶带

303a-安装架303b-支撑架303c-第一滚柱丝杠

303d-第一伺服电机303e-复位弹簧

304a-辊体支撑架304b-可旋转辊体303c-第一滚珠丝杠304d-第二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财务发票处理装置,一种财务发票处理装置,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左侧的发票入口和设于箱体右侧的发票出口,所述箱体内设有连通发票入口和发票出口的碾压硬化机构1、扫描存档机构2、黏合粘接机构3和控制器,所述碾压硬化机构1、扫描存档机构2、黏合粘接机构3均由控制器控制,所述碾压硬化机构1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待处理的财务发票碾压展平并硬化处理,所述扫描存档机构2将碾压硬化后的财务发票扫描并存储,所述黏合粘接机构3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将经碾压硬化处理后的财务发票背面边沿贴附双面胶,并按照财务发票的尺寸长度裁切双面胶;所述碾压硬化机构1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初碾辊1a、第一滑道1b、设于第一滑道1b上方的硬化剂雾化装置1c、设于第一滑道1b右侧的熨烫组件1d、设于熨烫组件1d右侧的第二滑道1e,所述第一滑道1b和第二滑道1e为中空的扁管,所述第一滑道1b中部均布有密集的小孔,所述第一滑道1b中部还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1f,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1f下方设有贯穿的探测孔,所述硬化剂雾化1c装置包括电控喷头、硬化剂瓶,所述硬化剂喷雾装置1c根据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向扁管的小孔部位喷射硬化剂;所述熨烫组件1d包括承载加热辊、设于承载加热辊上部的碾压辊排,所述碾压辊排由多个相互独立的碾压辊组成,所述承载加热辊下方设有加热装置,能够实时对承载加热辊进行加热;所述扫描存档机构2设于第二滑道1e右侧,包括机体2a、设于机体两侧的入口电动挡板2b、出口电动挡板2c和设于机体中部的扫描通道2d,所述扫描通道2d上部为透明材质的隔板2f,所述隔板2f上部设有成像装置,所述隔板2f及成像装置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可垂直于扫面通道上下移动,所述黏合粘接机构3设于扫描存档机构2右侧的扫描通道2d出口,所述黏合粘接机构3包括送料辊3a、剥离滚筒3b、中间张紧辊3c、上压紧辊3d、组合辊3e、收卷辊3f、切断刃3g以及缠绕在送料管辊和收卷辊间的三层双面胶带3h,所述三层双面胶带3h包括剥离层、双面胶层、承载层;所述三层双面胶带3h从送料辊3a上送出,依次绕过中间张紧辊3c、上压紧辊3d、组合辊3e,其承载层末端缠绕在收卷辊3f上,其剥离层随剥离滚筒转动而剥离,当财务发票从扫描存档机构的扫描通道2d出口滑出时,所述黏合粘接机构3随即启动,所述财务发票落在三层双面胶带的双面胶层上,经过压紧黏合后被送往切断刃3g下切断,随后滑出箱体右侧的发票出口。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当待处理的发票进入发票入口后,发票被初碾辊1a碾压,初步展平,但是由于很多发票经过长久的折叠存放,往往还不能被彻底碾平,按照常规的做法,那么再多次进行碾压也许就能达到效果,但考虑到一些已经破损或者多次折叠的发票如果多次碾压可能造成二次损伤,发明人只能放弃这一方法,为了获得更好的展平效果,发明人最终想到将这些发票进行略微的湿润再进行熨烫展平,但是显然展平之后仍旧存在发票容易破损的问题,这时候,发明人就想到了能不能对发票进行加强加固,而相较于常规的方法-在发票背面贴附a4纸,这一方法显然是无法操作的,因此发明人只能从其他角度入手,最终,发明人决定将湿润和硬化两种处理工艺通过喷涂硬化剂的方法来实现,既简化了工艺流程,又获得了更好的实用效果,为了更进一步的方便财务人员的工作,发明人还想到一次性的将碾平硬化处理后的发票背面涂敷胶水,这样就能够方便财务人员粘贴这些发票,最终经过发明人的大胆创新,发明人想到将双面胶应用起来,而为了将双面胶自动的贴合在处理过的发票背面,发明人设计了黏合粘贴作业机构3,从而不但实现在财务发票背面粘贴双面胶的功能,还实现了自动切断这些发票的功能,上述工艺流程组合在一起,可以说基本将财务人员处理污损折叠后的发票的所有手工方法同时实现了,特别是硬化剂的使用,不但提高了展平的效果,还实现了票据的硬化,对于长久保存这些财务发票非常有效。需要说明的是,本机构的功能实现是需要依赖控制器的控制的,而控制器的控制逻辑和技术手段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非本发明的创造性所在,本发明的创造性在于,根植于非常实际的现实工作流程,提出了一种能够显著改进财务工作人员对于票据处理的工作效率,而对于票据的处理,发明人也独辟蹊径的采用了熨烫这一手段,其效果明显优于现有技术的常规压平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对于硬化剂已经有了相应的研究,且硬化剂并非本发明的创造性来源,在此就不赘述。

优选的,所述扁管的高度略大于财务发票的厚度。为了避免经过初步碾压的财务发票再次在此财务发票处理装置内卷曲,发明人有意的将该装置的第一滑道1b和第二滑道1e的扁管设置成高度很矮的管体,这样经过初步碾压的财务发票只能在管体内被展平移动,彻底的避免了在进入下一道工序之前再次卷曲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辊3a、收卷辊3f包括左、右两个辊体,所述中间张紧辊3c为一个辊体,所述送料辊3a、收卷辊3f、中间张紧辊3c均设有可根据财务发票的宽度调整其辊体间间距和辊体本身宽度的调节机构,所述扫描存档机构2将扫描的图像通过控制器处理后分析得出财务发票宽度数据,并将此宽度数据处理成控制指令从而控制所述调节机构工作,使所述送料辊3a、中间张紧辊3c、收卷辊3f实时调整其辊体的宽度。

考虑到财务人员在处理财务发票时通常会需要处理各种尺寸的财务发票,对于碾压硬化处理和扫描存档处理来说,不同的尺寸处理起来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涉及到在发票的背面边缘粘贴双面胶,这就需要黏合粘接机构3能够将三层双面胶带3h根据发票的宽度进行粘贴了,例如,一个尺寸略小的发票经过扫描存档,随后从扫描存档机构2中滑出,这时候,财务发票必然会滑落到已经剥离了剥离层的三层双面胶带3h的传输线路上,然而这时候如果三层双面胶带3h的宽度过宽,财务发票就会掉落;如何让双面胶带的宽度根据财务发票的宽度适时的调整。

决这一问题,发明人想到利用扫描存档机构2将扫描获得的图像加以处理,获得发票的宽度数据,然后再将送料辊3a的两个辊体的距离、中间张紧辊3c和收卷辊3f的宽度分别加以调整,然而这一技术问题解决起来实际上还有很多技术细节需要处理:送料辊3a包含两个辊体,每个辊体上缠绕有一卷三层双面胶带3h,中间张紧辊3c是财务发票从扫描存档机构2出口滑出必经的一个机构,只有其宽度恰好适应了财务发票的宽度,接下来碾压黏合的时候才可能恰好将三层双面胶带3h粘贴在发票的边缘,否则很可能粘贴在边缘之外;而如果收卷辊3f的两个辊体在收卷三层双面胶的承载层时不能够根据财务发票的宽度实时调整,那么很可能将原本已经粘贴好的双层胶带从财务发票背面剥离下来;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发明人为送料辊3a、中间张紧辊3c、收卷辊3f设置了独特的结构:

如图3所示,送料辊3a和收卷辊3f均采用了两个辊体的设计,还包括安装座303a、设置上安装座303a上的滑轨(附图未示出),安装在滑轨的滑块上的两个支撑架303b,用于调整两个支撑架303b的第一滚珠丝杠303c以及第一伺服电机303d,左辊体和右辊体可拆卸的安装在转轴上,转轴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复位弹簧303e,在复位弹簧303e的作用下,左辊体和右辊体分别能够保持向两侧移动的,也就是说,当第一伺服电机303d带动第一滚珠丝杠303c转动时,所述左辊体和右辊体能够相应的调整其间距,达到适应财务发票宽度的目的。

如图4所示,中间张紧辊3c也采用了类似设计,发明人在安装座设置了可以左右移动的辊体支撑架304a;左右两侧的辊体支撑架304a内穿过有一个可旋转辊体304b,辊体支撑架通过第二滚珠丝杠304c与第二伺服电机304d相连,当调整第二伺服电机304d时,两的侧辊体支撑架304a都会相应的调整其位置,从而使得用于张紧三层双面胶带的可旋转辊体304b与三层双面胶带的接触宽度发生变化,当然无论怎么调整辊体支撑架304a,都必须确保可旋转辊体304b不会从支撑架内脱出。。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左侧的票据入口还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二光电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控制碾压硬化机构、扫描存储机构和黏合粘接机构的工作。考虑到节约能耗,发明人巧妙的设置了连接控制器的第二光电传感器,使整个装置能够根据入口的发票有无来自动控制其工作,这显然既方便了财务人员,使得他们不用频繁的开关机器,同时又解决了能耗,避免装置因为空转而浪费能源,造成装置提前磨损。

进一步的,所述硬化剂雾化装置的硬化剂瓶内还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为了避免整个装置处理发票的过程中缺少硬化剂而导致发票处理失败(甚至是二次伤害发票),发明人保护性的在硬化剂瓶内设置了液位传感器,通过实时监测液位传感器的状态来决定整个装置是否工作,如果液位低于警戒液位,则停止工作。

考虑到喷雾过程中硬化剂容易浪费,发明人还设置了回收功能,而为了实现回收,发明人特别的将所述硬化剂瓶设置于第一滑道中部小孔的下方,这样不但实现了回收硬化剂的功能,还简化了结构。

优选的,所述硬化剂瓶设置于第一滑道中部小孔的下方。

本发明所提供的财务发票处理装置,完全改变了现有的财务人员处理污损折叠过的发票的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本发明还设置了一道硬化处理工艺-即在展平发票的过程中,对发票喷洒硬化剂,这一过程首先使发票先是被硬化剂湿润,便于碾压组件展平,然后,再经熨烫组件熨烫,显著提高纸张的硬度,这样处理过的发票此后就不容易二次破损,为了方便财务人员粘贴这些硬化处理过的财务发票,发明人还设置了黏合粘贴作业机构,将碾平硬化过的发票背面粘贴双面胶层,这样,进一步加强了处理过的发票不易破损的优势,同时还方便了粘贴。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发明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发明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