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亮度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04042发布日期:2018-11-20 19:4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亮度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显示器的智能性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例如,长时间点亮高亮度状态下的静态画面,容易造成TFT老化、产生残像,从而影响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因此,要求显示器可以自行对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处理。

目前进行亮度衰减处理的一般方式可以为:对当前静态画面的每一个子像素的亮度进行衰减,可以对每一个子像素的亮度乘以一个小于1的比例系数,该衰减方式实现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存在以下缺陷:第一,不同初始亮度的静态画面,采用相同的数衰减比例,对于初始亮度较低的静态画面,衰减稳定后得到的稳定亮度过低,影响用户的观看效果;第二,不同初始亮度的静态画面,采用相同的数衰减时间,对于初始亮度较高的静态画面,衰减过程中屏幕容易产生残像;第三,对于不同颜色静态画面,当画面平均亮度(Average Pixel Level,简称为:APL)值不同时,采用不同的亮度衰减比例,这样会造成不同APL值衰减后的稳定亮度不同,从而产生色偏。显然地,现有技术中的亮度衰减方式,针对不同初始状态的静态画面采用单一形式的亮度衰减方式,导致衰减后得到的稳定亮度可能并不适应当前应用场景,并且容易产生残像和出现色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亮度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亮度衰减方式,由于针对不同初始状态的静态画面采用单一形式的亮度衰减方式,从而导致衰减后得到的稳定亮度可能并不适应当前应用场景,以及容易产生残像和出现色偏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亮度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静态画面的初始画面平均亮度APL值获取所述静态画面的初始亮度增益Gain值;

根据所述静态画面的初始Gain值、所述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Gain值和预置衰减时间,获取Gain值衰减速率;

通过所述Gain值衰减速率对所述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处理,并获取所述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亮度值。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亮度处理方法中,所述静态画面的Gain值衰减速率为:

V_gain=(Gain0-Gainmin*(1-q))/tmax;

其中,所述Gain0为所述初始Gain值,所述tmax为预置衰减时间,所述Gainmin为所述静态画面的Gain最小值,所述q为预设的衰减比例,所述Gainmin*(1-q)为完成衰减后的稳定Gain值。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亮度处理方法中,还包括:

根据所述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亮度值对所述衰减比例进行调整。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亮度处理方法中,所述获取所述静态画面的Gain值衰减速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Gain值、所述Gain值衰减速率和已衰减时间,获取所述静态画面在衰减过程中的当前Gain值;

根据所述当前Gain值得到所述静态画面在衰减过程中的当前亮度值;

所述获取所述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亮度值,包括:

当所述已衰减时间到达所述预置衰减时间时,计算所述稳定亮度值为:

L'=L*(Gain0-V_gain*tmax);其中,所述L表示红绿蓝子像素增加白色子像素(RGB-RGBW)之后的亮度;

当所述已衰减时间未到达所述预置衰减时间时,根据所述当前亮度值确定继续进行亮度衰减处理或将新输入的亮度作为稳定亮度值。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亮度处理方法中,还包括:

根据显示画面的初始画面平均亮度APL值确定所述显示画面的静态判断时间;

在所述静态判断时间内,根据所述显示画面每一帧的画面亮度进行静态判断。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亮度处理方法中,所述根据显示画面的初始APL值确定所述显示画面的静态判断时间,包括:

当所述初始APL值为0到0.05时,所述静态判断时间为:

T=-1000*APL0+60;

当所述初始APL值为0.05到0.5时,所述静态判断时间为:

T=111*APL0+4.45;

当所述初始APL值为0.5到1时,所述静态判断时间为:

T=100*APL0+110;

其中,所述T为所述静态判断时间,所述APL0为初始APL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亮度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静态画面的初始画面平均亮度APL值获取所述静态画面的初始亮度增益Gain值;

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静态画面的初始Gain值、所述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Gain值和预置衰减时间,获取Gain值衰减速率;

亮度衰减模块,用于通过所述Gain值衰减速率对所述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处理;

亮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亮度值。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亮度处理装置中,所述速率计算模块计算出所述Gain值衰减速率为:

V_gain=(Gain0-Gainmin*(1-q))/tmax;

其中,所述Gain0为所述初始Gain值,所述tmax为预置衰减时间,所述Gainmin为所述静态画面的Gain最小值,所述q为预设的衰减比例,所述Gainmin*(1-q)为完成衰减后的稳定Gain值。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亮度处理装置中,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亮度值对所述衰减比例进行调整。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亮度处理装置中,还包括:

中间值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Gain值、所述Gain值衰减速率和已衰减时间,获取所述静态画面在衰减过程中的当前Gain值;

所述中间值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Gain值得到所述静态画面在衰减过程中的当前亮度值;

所述亮度获取模块获取所述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亮度值,包括:

当所述已衰减时间到达所述预置衰减时间时,计算所述稳定亮度值为:

L'=L*(Gain0-V_gain*tmax);其中,所述L表示红绿蓝子像素增加白色子像素(RGB-RGBW)之后的亮度;

当所述已衰减时间未到达所述预置衰减时间时,根据所述当前亮度值确定继续进行亮度衰减处理或将新输入的亮度作为稳定亮度值。

可选地,如上所述的亮度处理装置中,还包括:

时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显示画面的初始画面平均亮度APL值确定所述显示画面的静态判断时间;

静态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静态判断时间内,根据所述显示画面每一帧的画面亮度进行静态判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可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所述存储器保存的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亮度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亮度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根据静态画面的初始APL值获取该静态画面的初始Gain值,并根据该初始Gain值、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Gain值和预置衰减时间,计算出Gain值衰减速率,从而采用该Gain值衰减速率对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处理,完成衰减后获取合适的稳定亮度值;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对于不同颜色和初始效果的静态画面,处理过程中采用与之匹配的Gain值衰减速率进行亮度衰减,完成衰减后得到适应性较高的稳定亮度值,另外,对于不同颜色的静态画面,基于初始APL值计算出的Gain值衰减速率进行亮度衰减,避免衰减后产生色偏的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亮度衰减方式,由于针对不同初始状态的静态画面采用单一形式的亮度衰减方式,从而导致衰减后得到的稳定亮度的适应性较差,以及容易产生残像和出现色偏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亮度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亮度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亮度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中一种APL值与静态判断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亮度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进行亮度衰减后的效果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亮度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亮度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亮度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发明提供以下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亮度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10,根据静态画面的初始APL值获取该静态画面的初始亮度增益(Gain)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用于对显示器显示的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处理的方法。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显示器目前显示的画面为静态画面时,对该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处理,若显示器的显示屏长时间显示高亮度静态画面,容易造成TFT老化,并且产生残像,影响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因此,在显示器的显示过程中,可以针对长时间显示的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处理,以降低显示屏的显示亮度,从而起到保护显示屏显示性能、延迟显示屏使用寿命的作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显示过程中前后几帧画面中子像素的判断,确定当前显示的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在判断出当前显示的画面为静态画面后,已知该静态画面的初始APL值,可以根据该初始APL值获取静态画面的初始Gain值。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初始Gain值的实现方式如下所述,静态画面的初始APL值的计算方式为:

APL0=Sum/Max;

其中,APL0为初始APL值,Sum为显示屏全屏显示时一帧画面的亮度总和,Max为一帧画面的亮度峰值;

Sum=Sum_tmp=(Lr_Sum+Lg_Sum)+(Lb_Sum+Lw_Sum);

其中,Sum_tmp为当前亮度总值,Lr_Sum为红色子像素亮度总值,Lg_Sum为绿色子像素亮度总值,Lb_Sum为蓝色子像素亮度总值,Lw_Sum为白色子像素亮度总值;

Max=3840*2*2160*104857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Max值的一种示意性表示,Max有其它值的可能情况,但是Max值是确定的,表示最大画面的亮度总值,画面的亮度随显示的画面不一样其亮度值不一样,但不会超过Max。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得到静态画面的初始APL值,对于某一静态画面来说,初始APL值与初始Gain值为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直接根据该初始APL值确定静态画面的初始Gain值,例如采用高动态范围图像(High-Dynamic Range,简称为:HDR)算法中Gain值计算方式,以下设定:

i=(Sum/Max)*255=APL*255;其中,由于普通画面的每个像素具有0~255的灰阶范围,因此设定i=APL*255进行Gain0的计算。

另外,针对不同类型画面,对初始Gain值进行计算的结果,例如包括:

1)、单色画面10%以下区域:Gain0=256;

2)、单色画面10%~25%的区域:Gain0=-4.462*i+312.9;

3)、单色画面25%~100%的区域:Gain0=0.009999*i^2-2.709*i+246.9;

4)、混色画面区域内,电流较高,全屏目标亮度下降为80尼特(nit),Gain0=0.1673*i+85.33。

根据上述计算方式,可以得到静态画面的初始Gain值,即进行亮度衰减前的Gain值。

S120,根据静态画面的初始Gain值、该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Gain值和预置衰减时间,获取Gain值衰减速率;

S130,通过Gain值衰减速率对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处理,并获取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亮度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静态画面的亮度衰减,可以通过对Gain值的衰减来实现,例如可以设定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Gain值,该稳定Gain值可以采用一个关系式定义,另外,衰减时间是预先设置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衰减时间例如设定为256秒),因此,可以计算出该静态画面在衰减过程中的Gain值衰减速率,该Gain值衰减速率即为静态画面进行衰减的标准。随后,可以以已经确定的Gain值衰减速率对该静态画面执行亮度衰减处理,即在预置衰减时间内,以每秒确定的速率进行衰减,直到到达预置衰减时间,完成衰减,此时,可以获取到完成衰减后静态画面的稳定亮度值,即本发明实施例执行亮度衰减的最终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定稳定Gain值的方式可以为:依据HDR算法,255灰阶下混色画面全屏显示时,设定为Gain的最小值,记为Gainmin(该Gainmin可以由设计人员认为设定,且Gainmin小于Gain0),将固定灰阶下全屏显示的亮度衰减的比例定为q,从而可以得到稳定Gain值为:Gainmin*(1-q)。根据上述初始Gain值(Gain0)、完成衰减后稳定的Gain值(即Gainmin*(1-q)),以及预置衰减时间,则可以计算出Gain值衰减速率。另外,还可以定义静态画面一帧的初始亮度为:L*Gain0,其中,L表示红绿蓝三色子像素(Red、Green,Blue,简称为:RGB)增加白色子像素(White)(即RGB-RGBW)之后的亮度,并设定L'为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亮度值,L'=L*Gainmin*(1-q),L为当前(即未进行亮度衰减前)画面的亮度值。

现有技术中的亮度衰减方式,仅依据静态画面的亮度作为衰减的初始条件,采用乘以小于1的比例系数对静态画面的每一个子像素进行亮度衰减的方式,由于采用相同的衰减比例,以及相同的衰减时间进行处理,会导致初始画面低亮度的情况下,最终稳定的亮度过低影响观看效果,初始画面高亮度的情况下,最终稳定的亮度过高容易出现残像;另外,对于不同颜色静态画面,当画面的APL值变化时,采用不同衰减比例进行亮度衰减后最终稳定的亮度不一致,从而会产生色偏。

相比之下,本发明实施例根据静态画面的初始APL值获取对应的初始Gain值,并设定完成衰减后的稳定Gain值,并且根据计算出的Gain值衰减速率对静态画面进行衰减处理,以衰减后稳定的亮度增益为亮度衰减的最终结果,从而得到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亮度值。在该过程中,获取初始Gain值的方式基于HDR算法中APL值与Gain值的对应方式,不同颜色和初始效果的画面,初始APL值对应的初始Gain值不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静态画面(例如为不同颜色和初始效果的静态画面),处理过程中采用与之匹配的Gain值衰减速率进行亮度衰减,可以以更适应当前静态画面的方式进行亮度衰减,并且完成衰减后得到适应性较高的稳定亮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根据静态画面的初始APL值获取该静态画面的初始Gain值,并根据该初始Gain值、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Gain值和预置衰减时间,计算出Gain值衰减速率,从而采用该Gain值衰减速率对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处理,完成衰减后获取合适的稳定亮度值;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静态画面(例如为不同颜色和初始效果的静态画面),处理过程中采用与之匹配的Gain值衰减速率进行亮度衰减,完成衰减后得到适应性较高的稳定亮度值,另外,对于不同颜色的静态画面,基于初始APL值计算出的Gain值衰减速率进行亮度衰减,避免衰减后产生色偏的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亮度衰减方式,由于针对不同初始状态的静态画面采用单一形式的亮度衰减方式,从而导致衰减后得到的稳定亮度的适应性较差,以及容易产生残像和出现色偏的问题。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上述完成衰减后的稳定Gain值的表达公式可知,静态画面的Gain值衰减速率为:

V_gain=(Gain0-Gainmin*(1-q))/tmax;

其中,Gain0为初始Gain值,tmax为预置衰减时间,Gainmin为静态画面的Gain最小值,q为预设的衰减比例,Gainmin*(1-q)为完成衰减后的稳定Gain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普通画面中每个像素具有0~255的灰阶范围,例如可以设定预置衰减时间tmax为256秒(s),已知初始Gain值、稳定Gain值和衰减时间,可以得到Gain值衰减速率。在亮度衰减过程中,以V_gain进行衰减处理,当衰减时间到达256s时,结束衰减。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亮度值对衰减比例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衰减比例q例如可以预先设置为定值0.5,如果衰减比例过大或者最终得到的稳定亮度值过低,可以对q衰减比例进行调整,以得到适应性更高的稳定亮度值。

可选地,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亮度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S120之后,还可以包括:

S121,根据初始Gain值、Gain值衰减速率和已衰减时间,获取静态画面在衰减过程中的当前Gain值;

S122,根据当前Gain值得到静态画面在衰减过程中的当前亮度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静态画面在衰减过程中的当前Gain值是指,在衰减过程中(即在预置衰减时间之内的某个时间点)的Gain值,即从初始Gain值开始衰减,当前Gain值为衰减过程中Gain值的中间量,相应地,可以得到该当前Gain值对应的当前亮度值。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当前Gain值为:Gaint=Gain0-V_gain*t,Gaint表示静态画面在已衰减时间t的Gain值,当前亮度值为:Lt=L*Gaint=L*(Gain0-V_gain*t),Lt表示静态画面在已衰减时间t的亮度值。

在发明实施例中,获取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亮度值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

当已衰减时间到达预置衰减时间时,计算稳定亮度值为:

L'=L*(Gain0-V_gain*tmax);其中,L为RGB-RGBW之后的亮度;

当已衰减时间未到达预置衰减时间时,根据当前亮度值确定继续进行亮度衰减处理或将新输入的亮度作为稳定亮度值。

根据上述稳定亮度值的计算方式可知,若已衰减时间已经达到预置衰减时间,说明已经完成亮度衰减,此时可以根据初始Gain值,Gain值衰减速率和预置衰减时间计算得到稳定亮度值,即上述L';若已衰减时间还未达到预置衰减时间,则可以继续进行衰减处理,此时,可以根据当前亮度值Lt判断当前一帧的亮度是否与前一帧的亮度相同,当亮度相同时,表示显示画面仍为静态画面,进行通过V_gain进行亮度衰减,当亮度不同时,表示显示画面发生变化,则以新输入的亮度作为稳定亮度值。

可选地,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亮度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S110之前,还可以包括:

S100,根据显示画面的初始APL值确定显示画面的静态判断时间;

S101,在静态判断时间内,根据显示画面每一帧的画面亮度进行静态判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处理前,首先要判断显示器显示的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现有技术中执行静态画面判断的时间通常是固定的,即所有类型的静态画面具有相同的静态判断时间。然而,在高灰阶的小窗口状态下,画面的亮度很高,长时间维持高亮度状态下,容易产生残像,所以在亮度衰减的过程中,对于亮度较高的静态画面,可以通过缩短显示画面的静态判断时间,以避免显示屏出现残像的现象。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依据静态画面的初始APL值的大小来设定静态判断时间的长短,随后,根据已确定的静态判断时间,在该实际内根据显示画面的每一帧的画面亮度进行静态判断,例如可以将当前一帧画面的亮度总和与前一帧画面的亮度总和进行对比,在进行多次循环对比后,达到静态判断时间时,每一帧的画面亮度总和均相等,则认为当前显示的画面为静态画面。图3所示实施例以在上述图1所示流程的基础上为例予以示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显示画面的初始APL值确定该显示画面的静态判断时间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

当初始APL值在[0,0.05]时,T=-1000*APL0+60;

当初始APL值在(0.05,0.5]时,T=111*APL0+4.45;

当初始APL值在(0.5,1]时,T=100*APL0+110。

需要说明的是,10%窗口,255灰阶下单色画面的APL值为0.05;100%窗口,255灰阶下单色画面的APL值为0.5;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不同APL值的显示画面,静态判断时间采用分段式线性处理,减轻高灰阶下小窗口的静态画面产生残像效果。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中一种APL值与静态判断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显示画面的初始APL值限定进行静态判断的时间,有利于缩短对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的整体时间,可以有效避免因显示屏长时间显示高亮度画面,造成显示的TFT老化,产生残像的现象。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亮度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5通过实施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的流程,图5所示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01,获取显示画面中前一帧的亮度总和,表示为Sumt-1;

S202,获取显示画面中当前帧的亮度总和,表示为Sumt;

其中,每一帧的亮度总和为Sum;以Sumt表示当前帧的亮度总和,Sumt-1表示前一帧的亮度总和,Sum的计算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S203,显示画面的当前帧依次递进为前一帧,即Nt-1=Nt,在获取Sumt的过程中,当前帧Nt依次变为前一帧,即随着时间的推进,可以不断获取当前帧Nt的亮度总和,Sumt。

S204,判断当前帧的亮度总和是否恒等于前一帧的亮度总和,即判断Sumt==Sumt-1?,当存在Sumt不等于Sumt-1的情况时,执行S205;当恒等于时,执行S207。

也就是说,在判断时间内,只有当前帧的亮度总和一直等于前一帧的亮度总和,当前显示画面才是静态画面;若某一时刻,当前帧的亮度总和不等于前一帧的亮度总和,说明显示画面发生变化,即判断显示画面不是静态画面。

S205,当前帧的亮度总和等于下一帧的亮度总和,即Sumt-1=Sumt;

S206,将当前帧置位为显示画面的前一帧,随后返回执行S202。

本发实施例中,S205中Sumt-1=Sumt成立,也就是说,在S204中的某一时刻,判断恒等式不成立,且Sumt-1=Sumt时,将当前帧作为前一帧进行判断显示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

S207,确定当前已判断的帧数是否等于待判断的帧数;

即判断Nt=60*T(APL0)?,在确定为是的情况下,执行S208,在确定为否的情况下,返回执行S201,即继续根据帧数判断显示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

其中,T(APL0)为APL0下静态画面的判断时间,60表示1s判断60帧,等式右边表示APL0下待判断的帧数,Nt表示当前已判断的帧数。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画面的初始APL值(APL0)确定静态画面的判断时间的方式,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

S208,在完成上述S201到S207的判断后,可知当前显示画面为静态画面,此时,根据静态画面的APL0获取相应的Gain0;

S209,计算静态画面的Gain值衰减速率,并通过该Gain值衰减速率对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

S210,在亮度衰减过程中,计算静态画面的当前Gain值,该当前Gain值为:Gaint=Gain0-V_gain*t。

S211,根据当前Gain值,计算静态画面的当前亮度值,该当前亮度值为:Lt=L*Gaint=L*(Gain0-V_gain*t);

S212,判断已衰减时间是否到达预置衰减时间,即判断t≥tmax?;预置衰减时间为tmax,当t≥tmax时,执行S213,当t<tmax时,执行S214。

S213,计算出静态画面完成亮度衰减后的稳定亮度值,该稳定亮度值为:L'=L*(Gain0-V_gain*tmax);

S214,继续判断当前帧的亮度总和是否恒等于前一帧的亮度总和,即继续判断Sumt==Sumt-1?,当存在Sumt不等于Sumt-1的情况时,执行S215;当恒等于时,返回执行S209;

S215,将新输入的亮度作为稳定亮度值。

也就是说,在预置衰减时间内,只要当前帧的亮度总和一直等于前一帧的亮度总和,说明当前显示画面仍为静态画面,则返回继续对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若某一时刻,当前帧的亮度总和不等于前一帧的亮度总和,说明显示画面发生变化,即判断显示画面不是静态画面,则此时将新输入的亮度作为稳定亮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在判断出显示器当前显示的画面为静态画面后,根据衰减后的稳定Gain值与初始Gain值的关系式,即Gain值衰减速率作为亮度衰减的依据,对当前显示的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最终得到静态画面的稳定亮度值,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对于不同颜色的静态画面,随着静态画面APL值的变化,亮度衰减比例不同而造成的最终稳定亮度不一致,产生色偏的问题。如图6所示,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进行亮度衰减后的效果图,图6中示出了静态画面的RGBW中每种子像素的APL值与亮度下降比例的关系,可以看出,随着APL值的变化,RGBW的衰减比例趋势相同,且衰减比例值较为接近,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色偏问题。

基于本发明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亮度处理装置,该亮度处理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亮度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装置3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31、速率计算模块32、亮度衰减模块33和亮度获取模块34。

其中,获取模块31,用于根据静态画面的初始画面平均亮度APL值获取静态画面的初始Gain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装置,用于对显示器显示的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处理。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为:显示器目前显示的画面为静态画面时,对该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处理,若显示器的显示屏长时间显示高亮度静态画面,容易造成TFT老化,并且产生残像,影响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因此,在显示器的显示过程中,可以针对长时间显示的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处理,以降低显示屏的显示亮度,从而起到保护显示屏显示性能、延迟显示屏使用寿命的作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显示过程中前后几帧画面中子像素的判断,确定当前显示的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在判断出当前显示的画面为静态画面后,已知该静态画面的初始APL值,获取模块31可以根据该初始APL值获取静态画面的初始Gain值。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模块31获取初始Gain值的实现方式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故在此不再赘述。该初始Gain值即为进行亮度衰减前的Gain值。

速率计算模块32,用于根据静态画面的初始Gain值、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Gain值和预置衰减时间,获取Gain值衰减速率;

亮度衰减模块33,用于通过Gain值衰减速率对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处理;

亮度获取模块34,用于获取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亮度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静态画面的亮度衰减,可以通过对Gain值的衰减来实现,例如可以设定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Gain值,该稳定Gain值可以采用一个关系式定义,另外,衰减时间是预先设置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衰减时间例如设定为256秒),因此,速率计算模块32可以计算出该静态画面在衰减过程中的Gain值衰减速率,该Gain值衰减速率即为静态画面进行衰减的标准。随后,亮度衰减模块33可以以已经确定的Gain值衰减速率对该静态画面执行亮度衰减处理,即在预置衰减时间内,以每秒确定的速率进行衰减,直到到达预置衰减时间,完成衰减,此时,亮度获取模块34可以获取到完成衰减后静态画面的稳定亮度值,即本发明实施例执行亮度衰减的最终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亮度衰减方式,仅依据静态画面的亮度作为衰减的初始条件,采用乘以小于1的比例系数对静态画面的每一个子像素进行亮度衰减的方式,由于采用相同的衰减比例,以及相同的衰减时间进行处理,会导致初始画面低亮度的情况下,最终稳定的亮度过低影响观看效果,初始画面高亮度的情况下,最终稳定的亮度过高容易出现残像;另外,对于不同颜色静态画面,当画面的APL值变化时,采用不同衰减比例进行亮度衰减后最终稳定的亮度不一致,从而会产生色偏。

相比之下,本发明实施例根据静态画面的初始APL值获取对应的初始Gain值,并设定完成衰减后的稳定Gain值,并且根据计算出的Gain值衰减速率对静态画面进行衰减处理,以衰减后稳定的亮度增益为亮度衰减的最终结果,从而得到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亮度值。在该过程中,获取初始Gain值的方式基于HDR算法中APL值与Gain值的对应方式,不同颜色和初始效果的画面,初始APL值对应的初始Gain值不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装置,对于不同类型的静态画面(例如为不同颜色和初始效果的静态画面),处理过程中采用与之匹配的Gain值衰减速率进行亮度衰减,可以以更适应当前静态画面的方式进行亮度衰减,并且完成衰减后得到适应性较高的稳定亮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装置,获取模块根据静态画面的初始APL值获取该静态画面的初始Gain值,并由速率计算模块根据该初始Gain值、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Gain值和预置衰减时间,计算出Gain值衰减速率,从而由亮度衰减模块采用该Gain值衰减速率对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处理,完成衰减后亮度获取模块获取合适的稳定亮度值;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装置,对于不同类型的静态画面(例如为不同颜色和初始效果的静态画面),处理过程中采用与之匹配的Gain值衰减速率进行亮度衰减,完成衰减后得到适应性较高的稳定亮度值,另外,对于不同颜色的静态画面,基于初始APL值计算出的Gain值衰减速率进行亮度衰减,避免衰减后产生色偏的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亮度衰减方式,由于针对不同初始状态的静态画面采用单一形式的亮度衰减方式,从而导致衰减后得到的稳定亮度的适应性较差,以及容易产生残像和出现色偏的问题。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速率计算模块32计算出的Gain值衰减速率为:

V_gain=(Gain0-Gainmin*(1-q))/tmax;

其中,Gain0为初始Gain值,tmax为预置衰减时间,Gainmin为静态画面的Gain最小值,q为预设的衰减比例,Gainmin*(1-q)为完成衰减后的稳定Gain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普通画面中每个像素具有0~255的灰阶范围,例如可以设定预置衰减时间tmax为256s,已知初始Gain值、稳定Gain值和衰减时间,可以得到Gain值衰减速率。在亮度衰减过程中,以V_gain进行衰减处理,当衰减时间到达256s时,结束衰减。

可选地,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亮度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所示装置的结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调整模块35,用于根据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亮度值对衰减比例进行调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速率计算模块32初始计算中的衰减比例q例如可以预先设置为定值0.5,如果衰减比例过大或者最终得到的稳定亮度值过低,可以对q衰减比例进行调整,以得到适应性更高的稳定亮度值。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中间值计算模块36,用于根据初始Gain值、Gain值衰减速率和已衰减时间,获取静态画面在衰减过程中的当前Gain值;

中间值计算模块36,还用于根据当前Gain值得到静态画面在衰减过程中的当前亮度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静态画面在衰减过程中的当前Gain值是指,在衰减过程中(即在预置衰减时间之内的某个时间点)的Gain值,即从初始Gain值开始衰减,当前Gain值为衰减过程中Gain值的中间量,相应地,可以得到该当前Gain值对应的当前亮度值。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当前Gain值为:Gaint=Gain0-V_gain*t,Gaint表示静态画面在已衰减时间t的Gain值,当前亮度值为:Lt=L*Gaint=L*(Gain0-V_gain*t),Lt表示静态画面在已衰减时间t的亮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亮度获取模块34获取静态画面完成衰减后的稳定亮度值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

当已衰减时间到达预置衰减时间时,计算稳定亮度值为:

L'=L*(Gain0-V_gain*tmax);其中,L为RGB-RGBW之后的亮度;

当已衰减时间未到达预置衰减时间时,根据当前亮度值确定继续进行亮度衰减处理或将新输入的亮度作为稳定亮度值。

根据上述稳定亮度值的计算方式可知,若已衰减时间已经达到预置衰减时间,说明已经完成亮度衰减,此时可以根据初始Gain值,Gain值衰减速率和预置衰减时间计算得到稳定亮度值,即上述L';若已衰减时间还未达到预置衰减时间,则可以继续进行衰减处理,此时,可以根据当前亮度值Lt判断当前一帧的亮度是否与前一帧的亮度相同,当亮度相同时,表示显示画面仍为静态画面,进行通过V_gain进行亮度衰减,当亮度不同时,表示显示画面发生变化,则以新输入的亮度作为稳定亮度值。

可选地,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亮度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时间确定模块37,用于根据显示画面的初始画面平均亮度APL值确定显示画面的静态判断时间;

静态判断模块38,用于在静态判断时间内,根据显示画面每一帧的画面亮度进行静态判断。图9所示实施例以在图7所示装置的结构基础上为例予以示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亮度衰减模块33对静态画面进行亮度衰减处理前,首先要判断显示器显示的画面是否为静态画面,现有技术中执行静态画面判断的时间通常是固定的,即所有类型的静态画面具有相同的静态判断时间。然而,在高灰阶的小窗口状态下,画面的亮度很高,长时间维持高亮度状态下,容易产生残像,所以在亮度衰减的过程中,对于亮度较高的静态画面,可以通过缩短显示画面的静态判断时间,以避免显示屏出现残像的现象。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依据静态画面的初始APL值的大小来设定静态判断时间的长短,随后,根据已确定的静态判断时间,在该实际内根据显示画面的每一帧的画面亮度进行静态判断,例如可以将当前一帧画面的亮度总和与前一帧画面的亮度总和进行对比,在进行多次循环对比后,达到静态判断时间时,每一帧的画面亮度总和均相等,则认为当前显示的画面为静态画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时间确定模块37确定显示画面的静态判断时间的方式,即通过初始APL值确定静态判断时间的方式,以及实现的有益效果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40可以包括:存储器41和处理器42。

其中,存储器41,用于保存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42,用于在执行存储器41保存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40的实施方式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方式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处理方法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