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明的用于PET注塑的模内标签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41880发布日期:2019-01-08 20:29阅读:1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透明的用于PET注塑的模内标签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高端的烟、酒、化妆品以及礼品的包装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透明的用于pet注塑的模内标签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名词解释:

pet塑料容器:pet俗称涤纶树脂,是热塑性聚酯中最主要的品种。pet塑料在包装领域中被加工成塑料容器、包装膜、卷材、啤酒瓶等等,不仅广泛用于包装碳酸饮料、饮用水、果汁、酵素和茶饮料等,而且广泛用于食品、化工、药品包装等众多领域,是当今使用量最大的饮料包装材料之一。

注塑:塑料注塑时生产塑料制品的一种方法,注塑机将熔融的塑料利用压力注进塑料制品模具中,冷却成型后得到想要的各种塑料件。

uv印刷:通过紫外光干燥、固化油墨的一种印刷工艺,需要将含有光敏剂的油墨与uv固化灯相配合,uv印刷的应用是印刷行业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凸版印刷:在凸版印刷中,印刷机的给墨装置先使油墨分配均匀,然后通过墨辊将油墨转移到印版上,由于凸版上的图文部分远高于印版上的非图文部分,因此,墨辊上的油墨只能转移到印版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印刷机的给纸机构将纸输送到印刷机的印刷部件,在印版装置和压印装置的共同作用下,印版图文部分的油墨则转移到承印物上,从而完成一件印刷品的印刷。

模内标签:将印好的商标标签图像印张(背面带热熔胶)用机械手直接放入塑料铸模机内的铸模区域,通过吹塑或注塑使标签和容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包装容器。使用模内标签容器的最大特点就是标签和瓶体在同一个表面上,感觉标签彩色图文如同直接印刷在瓶体表面一般。

pet-iml工艺:通过机械手先把模内标签送进模具内壁,瓶胚的温度将模内标签背面的固化胶溶解,从而模内标签与pet容器结合一体。

对于pet容器的外观装饰,通常应用方法如下:1.直接在pet容器上丝印内容,这个方法适用于说明和简单的图案展示,并且瓶体表面需处理后再印刷;2.用收缩膜套标,业内也有应用,同样需要二度处理并且产品回收困难;3.转印技术,直接将装置内容制造成转印膜,用热转印或水转印方法转印在容器表面,其过程既繁琐又污染环境;4.用不干胶标签,不干胶标签带有胶粘性,但是pet容器极性强,贴标时标签很容易出现气泡、起皱,这样既影响贴标签的粘合效果,又影响容器的美观度,特别是对透明容器而言,缺点更为突出。

为了实现更好的透明包装标签装饰效果,以及防伪性能,包装行业一直开发pet-iml技术,但由于目前模内标签的材料及制造工艺有局限,未能实现模内标签完美贴合pet容器的效果,最主要的缺点是模内标签不够透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结强度高和透明度好的用于pet注塑的模内标签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透明的用于pet注塑的模内标签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需要用到的透明的pet膜;

b、把其中一个pet膜作为基底膜,在基底膜的下表面附上图案层;

c、取另一个pet膜作为融合膜,融合膜的上表面与基底膜复合共同夹持图案层,组成初级的模内标签;

d、往融合膜的下表面涂布热塑胶;

e、在基底膜的上表面涂布保护层;

f、分切制成的模内标签,然后把若干个独立的模内标签包装成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a中采用型号为30#的pet膜。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b在附上图案层之前先电晕处理基底膜的下表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b中图案层采用uv凸版印刷附上图案,然后经过uv固化工艺进一步固化图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c中基底膜和融合膜采用干式复合方式或无溶剂复合方式,干式复合方式和无溶剂复合方式均采用耐高温胶涂布在基底膜和融合膜之间以及图案层的四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d中分两次涂布热塑胶,待第一次涂布的热塑胶干燥后再第二次涂布热塑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二次涂布的热塑胶中加入抗静电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热塑胶的下表面平整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e中保护层为防静电光油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f中切模时需要使用除静电设备去除模内标签上的静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制作方法涉及整个模内标签的加工流程,采用这个流程制作出来的模内标签在与pet容器结合时不易脱落,同时贴标精度高;克服了薄壁容器和传统异性瓶采用不干胶贴标引起废品率高的缺点;而且所采用的原料价格低,模内标签与传统薄膜类标签的成本大致相同,具有成本经济性;模内标签的贴标过程可以一次成型,便于生产自动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模内标签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为一种高透明的用于pet注塑的模内标签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需要用到的透明的pet膜:

因为这款模内标签主要用于pet容器,为了确保模内标签能够与pet容器紧密贴合,于是采用型号为30#的pet膜。这里分别用到两层pet膜,为了方便介绍,把其中一个pet膜作为基底膜1,另一个pet膜作为融合膜2。在基底膜1的下表面附上图案层3,即里印工艺,融合膜2的上表面与基底膜1复合共同夹持图案层3,组成初级的模内标签。在模内标签与pet容器结合时,也即融合膜2与pet结合时,由于两者的融合面具有良好的化学相似性,模内标签能够与pet容器良好地结合,不仅解决了传统标签易脱落、损坏、霉变等困扰,而且还能够保证贴标精度和成品率;特别是pet膜本身的透明度就非常高,整个模内标签的边缘与pet容器浑然一体,提高了外观品牌形象。此外,在回收pet容器时,顺带回收分离化学性质相似的模内标签,然后重复利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基底膜1在附上图案层3之前先电晕处理基底膜1的下表面,这样可以提高基底膜1的附着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图案层3采用uv凸版印刷附上图案,然后经过uv固化工艺进一步固化图案。uv凸版凸起的部位附着油墨,转印到基底膜1上时也仅仅是uv凸版凸起的部位紧贴基底膜1,uv凸版的其他位置通常不会接触到基底膜1,此时基底膜1没有图案的地方为透明状,进一步提高pet容器与模内标签浑然天成的视觉效果。然后uv凸版工艺可以进一步结合烫金工艺或3d印刷工艺,使图案层3具有金属感和浮雕感。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基底膜1与融合膜2采用干式复合方式或无溶剂复合方式,干式复合方式和无溶剂复合方式均采用耐高温胶涂布在基底膜1和融合膜2之间以及图案层3的四周。这个方案用于避免模内标签在于pet容器结合时被高温的pet溶液冲开破坏图案层3。

2)、往融合膜2的下表面涂布热塑胶4:

由于模内标签要在模具中承受高温和冲击约两秒,这里采用二次涂布法,即分两次涂布热塑胶4,待第一次涂布的热塑胶4干燥后再第二次涂布热塑胶4。第一次涂布双组份的热塑胶4以增加附着力;第二次涂布的热塑胶4中加入少量的抗静电剂,避免模内标签产生静电,不仅能防止后续加工中产生双张,还具有滑动性确保了模内标签便于彼此分离。涂布温度控制在45~80℃,涂布速度控制在30m/min左右。

由于模内标签需要保持高透明度,而通常的热塑胶4透明度不佳,所以应该根据实际加工条件合理设置热塑胶4的厚度,使其能够完全被pet容器融化吸收。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热塑胶4的下表面平整设置,即采用光滑的压辊适当地滚过热塑胶4。

3)、在基底膜1的上表面涂布保护层5:

基底膜1的上表面用于向外展示,使用柔性涂布系统上光油,涂布防静电光油层作为保护层5,避免基底膜1的上表面被刮伤划伤。保护层5选择150~300lpi的网纹辊,涂布量为2~5g/m2;涂布温度保持在室温,湿度约65%。在涂布保护层5后,使用静电检测仪检测表面的静电值,低于0.5kv为合格线。

4)、分切制成的模内标签,然后把若干个独立的模内标签包装成品:

一般用圆压圆模切机器或平切机把长条形的模内标签切断,由于切断过程中除静电非常重要,需要使用除静电设备去除模内标签上的静电。这里的静电设备可以是静电棒、金属丝、除静电器或离子风机等,除静电的效果以成品不粘连为准。

最后得到了一张张的模内标签,先在成沓的模内标签两端放置夹板后进行捆扎,两头固定住,再用收缩膜包装,再用硬纸板封装,以保证成品的模内标签的平整度,防止模内标签的边缘受损。用纸箱包装已经捆绑好的模内标签时,要保证箱体被充满,不满时尽量用废料填满,以免运输过程中摇晃增加模内标签的静电荷,当然了,也不要经常搬运纸箱。同时,模内标签在存放时,环境湿度需要达到50%以上,也是为了减少静电的产生。

此制作方法涉及整个模内标签的加工流程,双层的pet膜、合理涂布热塑胶4以及除静电等等设计带来的优点是,图案层3可以完好保存,模内标签在与pet容器结合时不易脱落,克服了薄壁容器和传统异性瓶采用不干胶贴标引起废品率高的缺点;而且pet膜的原料价格低,模内标签与传统薄膜类标签的成本大致相同,具有成本经济性;贴标精度高,且模内标签的透明度高;模内标签的贴标过程可以一次成型,便于机械手拾取转移,便于生产自动化;当图案层3采用防伪图案后,模内标签也会具有防伪效果。

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