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参照题号型答题卡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49210发布日期:2018-12-05 17:11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盲文答题卡。

背景技术

普通答题卡盲人无法使用,盲人考试信息化严重滞后,盲人无法平等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使用本发明设计的盲文答题卡,只需在机器制作的规范答题卡上修改,速度快。不用盲文写字板,不用自己书写题号和选项。不用缷板、翻页,即时摸到答案选项。避免反写正摸,易于修改,尤其是听力考试,比传统的手写答题对盲人公平。相比普通盲文手写答题,避免个人因为盲板、盲笔、用力方向及大小、不规范修改造成的盲点模糊难以辨识问题,利于机器识别,利于信息化。盲人使用本发明设计的盲文答题卡,能够避免累赘的标点符号、答题格式造成的卷面不整洁,方便人工辨识,对判卷教师的盲文熟练程度的要求大大降低,避免识别误差造成考试结果的不公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让盲人平等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盲文答题卡的每一行由题号和选项组成,每个选项有三方,第一方是表示题号的新设符号,取代英文字母大写号。前6行用5个点的符号表示,缺第几点表示第几题。例如:缺第2点,表示该行是第2题的答题行。第7、8题用7、8的降位数字表示,第9题用表示,第10题用0降位数字表示。从第11题起个位相同题号用相同题号标志符号;

第二方分别是英文字母abcd的基本符号,这是字母主方。第三方是abcd基本符号的降位符号,a(1点)降二行,成为(3点);b(12点)降一行,成为(23点);c(14点)降二行,成为(36点);d(145点)降一行,成为(256点)。

多点符号本身是触觉完善型符号,自身点位参照充足,还可以给相邻符号提供参照。常规的a每方只有一个点,是严重缺陷符号。

第1-6、9题的题号有5个以上点的,点位与所表示的题号逻辑联系清晰,方便使用。触觉信息有一定的冗余。第7、8、10题的题号有3个以上点的,处在下半方位置,与第2方搭配,结构合理,触觉信息充足。

方便盲人使用触觉快捷的确定手指所摸选项的题号。题号和选项不能同时在盲人触觉的“视野”,触觉没有类似视觉的行冲齐功能,尤其是c、d选项,离开题号很远,需要双手使用有意注意才能确定。

第3方的降位字母作为盲文答题卡压平(压平)的目标方,它是下方位置符号,方便压平,避免对第二方的造成误操作。

第3方与第2方是异位同形符号,压平第3方前是双字母信息,压平后字母主方仍然凸起,方便检查、修改。检查时,可以清晰的识别压平的选项及其题号,不需要左右参照。

降位字母作为压平标记,在盲文使用中无先例,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实现盲文答题卡的压平,并且同时满足任何老师进行阅卷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答题卡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答题卡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答题时,对选中的答案项,压平该选项的第3方,即降位字母,前两方保持不变,即为该题压平完毕。

【如果使用常规的2方式,则需要左右参照,才能确定自己所选的项,有过修改的,更难】。如需修改,将原选项的前两方压平,该选项作废,重新选择。多次修改,以此类推。某题的备用选项都使用完,还需要修改时,压平该题题号。在答题卡最后,空2行,写“修改”,然后自己写出相应的题号、选项。

阅卷时,教师根据压平选项的位置判分,不需要阅卷教师熟悉盲文。可以给教师题号、选项对照表,备用。

该答题卡的优势在于学生答题时,可以不再使用盲板盲笔自己书写题号和选项,只需要压平相应的盲文字符,即可完成答题,符合触觉认知规律的快捷确定题号,减少了考试中的书写时间,从而提高了答卷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学生因书写用力大小、方向不同造成的点位模糊,答案模棱两可的情况,使答卷更加规范。

图例(阴影部分即表示为压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