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识读的标识及其制作方法、识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44064发布日期:2019-01-28 13:19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识读的标识及其制作方法、识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产品标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识读的标识及其制作方法、识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产品的标识手段日新月异,从最初的明文标牌发展到可通过智能终端识别的数字化标识。目前比较流行的数字化标识有文字、数字、一维条形码、二维码、图案等。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覆盖越来越广,数字化标识的低成本、高效便捷的优势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产品采取数字化标识对产品进行标识。

其中,数字化标识在产品包装方面的应用愈发广泛。在包装产业中,软包装以绚丽的色彩、丰富的功能、形式多样的表现力,成为货架销售最主要的包装形态之一。随着功能性软包装材料的发展和加工技术的不断提高,软包装在许多领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毋庸置疑,软包装打码标识市场将为物联网标识行业众多厂商带来发展商机。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很多数字化标识应用在包装印刷的实际案例,例如,公开号为cn104875936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二维码印刷物,包括印刷物基材、印刷物基材上的二维码、和二维码区域两侧的撕拉线;二维码印制于印刷物基材的背面,基材的正面印刷通常的瓶装产品标识设计等,以正面的不透明图案或者以基材材质的不透明,达到隐藏背面二维码的效果;沿着二维码印刷品的上沿或下沿,将两条撕拉线撕开后,可以裸露出背面的二维码。再如,公开号为cn106601044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点读器利用无线技术传输信号至电子设备的点读方法,点读器的摄像头拍摄印刷品上的识别标识,并将拍摄到的标识图片进行放大得到放大图片,其中识别标识上也覆盖有与其对应的二维码。

目前,数字化标识大多通过激光打码的方式在印刷品上生成。当标识与印刷品上的图文背景重合时,在标识的识读过程中,由于印刷品上图文背景的干扰而影响标识的识读。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易于识读的标识及其制作方法、识读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于识读的标识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薄膜的生产过程中加入紫外吸收材料,制得具有紫外吸收材料的薄膜;

在薄膜的表面雕刻凹痕,去除所述凹痕处的紫外吸收材料,形成标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薄膜无色透明。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标识为文字、数字、一维条形码、二维码或图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薄膜为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的薄膜采用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工艺制得;所述多层结构的薄膜中的至少一层具有紫外吸收材料。

作为优选方案,在薄膜的表面雕刻凹痕之前,还对薄膜的表面进行印刷图文背景。

作为优选方案,在薄膜的表面雕刻凹痕之前,还将薄膜与一基材复合。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易于识读的标识,所述标识由如上任一方案所述的制作方法制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易于识读的标识的识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紫外光源照射所述薄膜的表面;

通过对紫外光敏感的图像采集器采集所述薄膜表面凹痕处的标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图像采集器采集标识的过程中,增设滤镜片以使标识反射的紫外光透过、其它光线不能透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紫外光源发射的紫外光的波长范围为200~400n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易于识读的标识的制作方法,制作的标识易于被识读,制作流程简单。

本发明的易于识读的标识,容易被识读。

本发明的易于识读的标识的识读方法,识读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薄膜与标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薄膜与标识在可见光照射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薄膜与标识在紫外光源照射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易于识读的标识的制作方法,应用在薄膜上。如图1所示,薄膜的表面具有图文背景,即莲花图案。当需要对薄膜添加标识时,现有的方案为:直接在具有图文背景的薄膜上采用激光打码的方式形成标识,打出的标识会被图文背景所干扰而影响标识的识读。基于此,本实施例的标识的制作方法能解决标识被薄膜的图文背景干扰的问题。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易于识读的标识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薄膜的生产过程中加入紫外吸收材料,制得具有紫外吸收材料的薄膜;具体地,薄膜的生产过程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挤出或压延工艺生产,薄膜的材质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中混合添加紫外吸收材料,混合均匀,通过挤出或压延工艺制得具有紫外吸收材料的薄膜。具有紫外吸收材料的薄膜无色透明,薄膜上印刷图文背景,将薄膜上的图文背景面复合在相应的基材(基材可以为金属制品、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等)上,薄膜不会影响图文背景的视觉效果。紫外吸收材料可以选用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无色的紫外吸收剂,例如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能强烈吸收波长为270~380nm的紫外线,化学稳定性好,挥发性极小;与聚烯烃的相容性好,特别适用于聚乙烯和聚丙烯;此外,还可用于聚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醛、聚氨酯、不饱和聚酯、abs树脂、环氧树脂和纤维素树脂等。

可以在薄膜的背面印刷图文背景,如图1所示的莲花;然后将薄膜的背面与基材复合,即将薄膜附着在基材上,可以通过覆膜工艺将薄膜附着在基材上,基材可以为金属制品、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等。薄膜由于是无色透明的,不会影响图文背景的视觉效果;还能对图文背景进行保护,避免外界环境的侵蚀。

在薄膜的正面雕刻凹痕,去除凹痕处的紫外吸收材料,形成标识。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标识为二维码,还可以为文字、数字、一维条形码、二维码、图案等可识别的信息。其中,去除凹痕处的紫外吸收材料指的是完全去除凹痕处的紫外吸收材料,以避免凹痕处的紫外吸收材料对标识的识读产生影响。薄膜在特定波段的紫外光源照射下,薄膜表面没有凹痕的区域吸收紫外光,凹痕处发射紫外光,这就构成了易于识读的标识,解决了标识会被图文背景所干扰而影响标识的识读问题,如图3所示。其中,雕刻工艺可以采用激光打码的工艺,也可以采用其它可以雕刻形成标识的工艺。

本实施例的易于识读的标识的制作方法,制作流程简单,制作的标识的识读率高。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易于识读的标识,由本实施例的标识的制作方法制得。该标识不会影响薄膜上的图文背景的视觉效果,同时,薄膜上的图文背景也不会影响标识的识读。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易于识读的标识的识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紫外光源照射薄膜的表面;具体地,通过紫外光源发射紫外光,照射薄膜的表面,此时,薄膜上没有凹痕区域吸收紫外光,有凹痕的位置发射紫外光,所以凹痕位置处的标识就凸显出来;其中,紫外光源发射的紫外光的波长范围为200~400nm;

对紫外光敏感的图像采集器采集薄膜表面凹痕处的标识,即可实现标识的识读。其中,对紫外光敏感的图像采集器为对紫外光敏感的相机、传感器等设备。

本实施例的标识的识读方法,通过紫外光源照射,没有凹痕区域吸收紫外光,凹痕处反射紫外光,故而标识就凸显出来;再利用对紫外光敏感的图像采集器进行识读,识读率高。

作为优选实施例,省略在薄膜上印刷图文背景的步骤,图文背景可以直接印制在基材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易于识读的标识的制作方法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制得的薄膜具有多层结构,多层结构的薄膜可以采用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工艺制得;其中,紫外吸收材料可以在其中某一层内,也可以在几层中,即多层结构的薄膜中的至少一层具有紫外吸收材料。具体地,在多层共挤双向拉伸工艺中,需要在哪一层内添加紫外吸收材料,只需在对应层的原材料中混合紫外吸收材料即可。例如,薄膜为三层结构,如果需要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中添加紫外吸收材料,只需在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原材料中添加紫外吸收材料即可。本实施例的紫外吸收材料可以为六甲基磷酰三胺,可有效地吸收波长为270~380nm的紫外光,主要用于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不饱和树脂、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abs树脂、环氧树脂和纤维素树脂等。

其它制作步骤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易于识读的标识,由本实施例的标识的制作方法制得。该标识不会影响薄膜上的图文背景的视觉效果,同时,薄膜上的图文背景也不会影响标识的识读。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易于识读的标识的识读方法,可以参考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标识的识读方法,通过紫外光源照射,没有凹痕区域吸收紫外光,凹痕处反射紫外光,故而标识就凸显出来;再利用对紫外光敏感的图像采集器进行识读,识读率高。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易于识读的标识的识读方法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易于识读的标识的识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紫外光源照射薄膜的表面;具体地,通过紫外光源发射紫外光,照射薄膜的表面,此时,薄膜上没有凹痕区域吸收紫外光,有凹痕的位置发射紫外光,所以凹痕位置处的标识就凸显出来;其中,紫外光源发射的紫外光的波长范围为200~400nm;

对紫外光敏感的图像采集器采集薄膜表面凹痕处的标识,即可实现标识的识读。其中,对紫外光敏感的图像采集器为对紫外光敏感的相机、传感器等设备。另外,图像采集器在采集标识的过程中,增设滤镜片以使标识反射的紫外光透过、其它光线不能透过,进一步提高图形采集器识读标识的效率。这是因为增设滤镜片后,进入图形采集器镜头内的光只有标识反射的紫外光,更加凸显标识,避免了外界环境的光线以及薄膜上的图文背景的散射光线的影响。

本实施例的易于识读的标识的识读方法,对薄膜上的标识的识读率更高。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发明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