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67717发布日期:2018-12-22 08:3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面板一般采用vα(verticalalignment负型垂直配向)型液晶技术或αps(inpanelswitching共平面切换)型液晶技术。其中,vα型液晶技术相较于αps型液晶技术存在较高的生产效率及低制造成本的优势。在vα型液晶技术中,一般采用广视角技术来改善vα型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角。

在无广视角技术中,各子像素对应的大视角gamma曲线凸起较大。图2为广视角技术设计示意图。而在广视角技术中,将一个子像素分为亮区和暗区,其对应的大视角gamma曲线的凸起问题得到改善。因此,可以利用广视角技术中将一个子像素分为亮区和暗区的方式来改善vα型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角。

但是,在广视角技术中,由于将一个子像素分为亮区和暗区,不同的子像素由于亮暗区驱动的区别,存在亮暗差异或亮暗交错现象,导致应用了广视角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存在闪烁和颗粒感的缺陷,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应用了广视角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存在闪烁和颗粒感的缺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阵列,显示阵列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各像素单元排列形成的列在行方向上依次排列,其中各像素单元包括行方向上依次排列的第1、2、...、α、α+1、...、k个子像素,其中,α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k,驱动方法包括步骤:

以驱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为一个周期,对其中的β帧中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亮区驱动,对剩余的β帧中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暗区驱动;

在同一列的子像素上,对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亮区驱动,对另外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暗区驱动;其中,需进行亮区驱动的γ行子像素与需进行暗区驱动的γ行子像素交替设置。

上述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驱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为一个周期,对其中的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中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亮区驱动,对剩余的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中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暗区驱动。在显示阵列上一个周期内显示的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中,2β个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包括β个亮区驱动的子像素和β个暗区驱动的子像素,即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中各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实现亮区暗区抵消。同时,对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亮区驱动和对另外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暗区驱动,实现亮区驱动的γ行子像素与暗区驱动的γ行子像素抵消。基于此,消除亮暗差异或亮暗交错现象,以解决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存在闪烁和颗粒感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

在同一列的子像素上,对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正极性驱动,对另外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负极性驱动;其中,进行正极性驱动的γ行子像素与进行负极性驱动的γ行子像素交替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

以驱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为一个周期,对其中的β帧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正极性驱动,对剩余的β帧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负极性驱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

对第一子像素进行正极性驱动,对第二子像素进行负极性驱动;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为相邻子像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子像素包括行方向相邻子像素和列方向相邻子像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面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阵列,显示阵列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各像素单元排列形成的列在行方向上依次排列,其中各像素单元包括行方向上依次排列的第1、2、...、α、α+1、...、k个子像素,其中,α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k;

驱动模块,用于输出驱动数据使显示阵列显示图像;其中,驱动模块具体用于:

以驱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为一个周期,对其中的β帧中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亮区驱动,对剩余的β帧中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暗区驱动;

在同一列的子像素上,对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亮区驱动,对另外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暗区驱动;其中,需进行亮区驱动的γ行子像素与需进行暗区驱动的γ行子像素交替设置。

上述的显示装置,以驱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为一个周期,对其中的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中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亮区驱动,对剩余的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中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暗区驱动。在显示阵列上一个周期内显示的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中,2β个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包括β个亮区驱动的子像素和β个暗区驱动的子像素,即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中各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实现亮区暗区抵消。同时,对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亮区驱动和对另外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暗区驱动,实现亮区驱动的γ行子像素与暗区驱动的γ行子像素抵消。基于此,消除亮暗差异或亮暗交错现象,以解决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存在闪烁和颗粒感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模块还具体用于:

在同一列的子像素上,对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正极性驱动,对另外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负极性驱动;其中,进行正极性驱动的γ行子像素与进行负极性驱动的γ行子像素交替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模块还具体用于:

以驱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为一个周期,对其中的β帧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正极性驱动,对剩余的β帧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负极性驱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模块还具体用于:

对第一子像素进行正极性驱动,对第二子像素进行负极性驱动;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为相邻子像素。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阵列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图3为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阵列驱动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同一列子像素驱动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图7为子像素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同一列子像素驱动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图10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阵列驱动示意图;

图11为又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

图12为又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阵列驱动示意图;

图13为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说明。同时声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阵列,显示阵列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各像素单元排列形成的列在行方向上依次排列,其中各像素单元包括行方向上依次排列的第1、2、...、α、α+1、...、k个子像素,其中,α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k。

图1为显示阵列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阵列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α。由图1可见,各像素单元排列形成像素列,像素列在行方向上依次排列,如图1所示的像素列1、像素列2、像素列3和像素列4。其中,图1以k=3为例,即一个像素单元包括三个子像素为例进行解释示意,其中,三个子像素分别为rgb子像素,即第一个子像素为r,第二个子像素为g,第三个子像素为b。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液晶显示面板。

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驱动方法包括步骤s100和s101:

s100,以驱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为一个周期,对其中的β帧中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亮区驱动,对剩余的β帧中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暗区驱动。

s101,在同一列的子像素上,对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亮区驱动,对另外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暗区驱动;其中,需进行亮区驱动的γ行子像素与需进行暗区驱动的γ行子像素交替设置。

其中,β帧中第一像素单元与剩余的β帧中第一像素单元为相同的像素单元。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像素单元不包含对显示阵列中具体像素单元的限定,其可以是显示阵列中任意一个像素单元。

图3为驱动结构示意图。在该液晶驱动结构中,多个子像素结构呈阵列排布,在每一行会输入扫描信号si(1≤i≤m),在每一列会输入数据信号dj(1≤j≤n)。一般地,扫描信号si逐行输入,即s1到sm以固定的周期依序输入高电平,使该行的子像素输入数据信号。当扫描信号输入完成后,完成一帧图形的显示。通常地,一帧扫描时间为1/60秒,即刷新频率为60赫兹。其中,以驱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为一个周期,即以2β帧为一个循环完成驱动,其中每一帧会扫描过显示阵列中所有的像素列。

对第α个子像素进行亮区驱动,即驱动第α个子像素中的亮区。对第α个子像素进行暗区驱动,即驱动第α个子像素中的暗区。其中,子像素区域中电容值比值较大的子像素区域为亮区,反的则为暗区,而电容值比值为子像素区域内的储存电容与液晶电容的电容值比值。

图4为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阵列驱动示意图,图4以β=2、k=3为例,如图4所示,以驱动4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为一个周期,同时,图4以驱动显示阵列中的第一像素列为例,4帧显示阵列像素单元包括第1帧、第2帧、第3帧和第4帧。参见第1至4帧显示阵列中第一行的像素单元的第一个子像素,以各像素列的第一行的像素单元为例,即4帧像素单元中包括4个第α个子像素。根据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对4个第α个子像素中任意的2个进行亮区驱动,对剩余的2个进行暗区驱动,4列中包括2个亮区和2个暗区(其中,m表示亮区,s表示暗区)。同理,参见各像素列中同一行的像素单元的对应子像素中,均包括2个亮区和2个暗区。

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同一列子像素驱动示意图,其中以γ=2,即每隔连续的2行转换一次亮区驱动,如图5所示,以第一列为例,其中第一行与第二行进行亮区驱动,第三行与第四行进行暗区驱动,第五行与第六行进行亮区驱动。即每连续的2行进行亮区或暗区驱动,使得进行亮区驱动的2行子像素与进行暗区驱动的2行子像素交替设置。同理,γ可以根据显示特性取其他值。

上述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驱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为一个周期,对其中的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中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亮区驱动,对剩余的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中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暗区驱动。在显示阵列上一个周期内显示的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中,2β个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包括β个亮区驱动的子像素和β个暗区驱动的子像素,即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中各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实现亮区暗区抵消。同时,对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亮区驱动和对另外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暗区驱动,实现亮区驱动的γ行子像素与暗区驱动的γ行子像素抵消。基于此,消除亮暗差异或亮暗交错现象,以解决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存在闪烁和颗粒感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二种实施例方式的驱动方法:

图6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还包括步骤s200:

s200,在同一列的子像素上,对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正极性驱动,对另外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负极性驱动;其中,进行正极性驱动的γ行子像素与进行负极性驱动的γ行子像素交替设置。

图7为子像素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子像素结构包括一个三端开关器件t1,一般为薄膜晶体管,在其栅极输入扫描信号si,在其源极输入数据信号dj,并在漏极连接两个并联的电容cs、clc,其中电容cs为储能电容,电容clc为液晶电容。并联电容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公共电压vcom。

当扫描信号si输入高电平时,薄膜晶体管t1开通,接收输入数据信号dj(电压信号)。数据信号dj与公共电压vcom之间的电压差使电容cs、clc充电,其中clc之间的电压使处于其中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使背光根据液晶分子的偏转程度透射出相应程度的光,从而使该子像素呈现相应的亮度。电容cs用于保持该电压直到下次扫描来临。

数据信号dj的电压可以高于公共电压vcom,也可以低于公共电压vcom。当二者的电压差的绝对值相同,而符号相反时,驱动子像素显示的亮度相同。当数据信号dj的电压高于公共电压vcom时,在本实施例中,称为正极性驱动,否则称为负极性驱动。

图8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同一列子像素驱动示意图,其中以γ=2,即每隔连续的2行转换一次亮区驱动,如图8所示,以第一列为例,其中第一行与第二行进行正极性驱动,第三行与第四行进行负极性驱动,第五行与第六行进行正极性驱动。即每连续的2行进行正极性或负极性驱动,使得进行正极性驱动的2行子像素与进行负极性驱动的2行子像素交替设置。同理,γ可以根据显示特性取其他值。

其中,参见图8,当应用了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流程图,结合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驱动方法,使得每连续的γ行子像素的驱动方式完全一致,包括亮区驱动和暗区驱动。基于此,在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每连续的γ行像素单元中,各对应列的子像素驱动方式一致,因此每连续的γ行像素单元中,各像素单元进行相同的驱动,在接下去的连续的γ行像素单元中,使用相反的驱动方式进行驱动。

上述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在同一列的子像素上,对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正极性驱动,对另外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负极性驱动;其中,进行正极性驱动的γ行子像素与进行负极性驱动的γ行子像素交替设置,使得交替设置的不同极性驱动的γ行子像素间互相抵消,基于此进一步解决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存在闪烁和颗粒感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图9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如图9所示,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还包括步骤s300:

s300,以驱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为一个周期,对其中的β帧显示阵列中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正极性驱动,对剩余的β帧显示阵列中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负极性驱动。

图10为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阵列驱动示意图,图10以β=2、k=3为例,如图10所示,见第1至4帧中第一行的像素单元的第一个子像素,同时,图10以驱动显示阵列中的第一像素列为例,4帧显示阵列像素单元包括第1帧、第2帧、第3帧和第4帧。4帧中包括2个正极性驱动的子像素和2个负极性驱动的子像素(其中,+表示正极性驱动,-表示负极性驱动)。同理,参见各像素列中同一行的像素单元的对应子像素中,均包括2个正极性驱动的子像素和2个负极性驱动的子像素。依次类推,在以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为一个周期的驱动中,各像素列中同一行的像素单元的对应子像素中,均包括β个正极性驱动的子像素和β个负极性驱动的子像素。

上述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通过以驱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为一个周期,对其中的β帧显示阵列中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正极性驱动,对剩余的β帧显示阵列中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负极性驱动。基于此,在各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中,2β个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包括β个亮区驱动的子像素和β个暗区驱动的子像素,即在2β帧显示阵列的各像素单元中各第α个子像素实现正负极性抵消,进一步解决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存在闪烁和颗粒感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图11为又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流程图,如图11所示,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还包括步骤s400:

s400,对第一子像素进行正极性驱动,对第二子像素进行负极性驱动;其中,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为相邻子像素。

图12为又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阵列驱动示意图,图12以k=3且像素列数为4为例,其中,包括像素列1、像素列2、像素列3和像素列4,如图12所示,每个子像素与相邻子像素的正负极性驱动均不同,即若任意一个子像素为正极性驱动,其相邻的任意一个子像素为负极性驱动。其中,相邻子像素包括行方向相邻子像素和列方向相邻子像素。不同列的像素列不影响各子像素的相邻关系。如像素列1中第1行的第3个子像素与像素列2中第1行的第1个子像素,也成立相邻关系,互为相邻子像素。

上述又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通过对第一子像素进行正极性驱动,对第二子像素进行负极性驱动,使各相邻子像素实现正负极性抵消,进一步解决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存在闪烁和颗粒感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

图13为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阵列10和驱动模块11:

其中,该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装置。

显示阵列10,显示阵列10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各像素单元排列形成的列在行方向上依次排列,其中各像素单元包括行方向上依次排列1、2、...、α、α+1、...、k个子像素,其中,α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k;

驱动模块11,用于输出驱动数据使显示阵列显示图像;其中,驱动模块11具体用于:

其中,驱动模块11输出驱动数据到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在接收到驱动数据进行相应的显示。

以驱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为一个周期,对其中的β帧显示阵列中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亮区驱动,对剩余的β帧显示阵列中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暗区驱动;

在同一列的子像素上,对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亮区驱动,对另外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暗区驱动;其中,需进行亮区驱动的γ行子像素与需进行暗区驱动的γ行子像素交替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模块11还具体用于:

在同一列的子像素上,对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正极性驱动,对另外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负极性驱动;其中,进行正极性驱动的γ行子像素与进行负极性驱动的γ行子像素交替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模块11还具体用于:

以驱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为一个周期,对其中的β帧显示阵列中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正极性驱动,对剩余的β帧显示阵列中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负极性驱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模块11还具体用于:

对第一子像素进行正极性驱动,对第二子像素进行负极性驱动;其中,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为相邻子像素。

上述的显示装置,以驱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为一个周期,对其中的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中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亮区驱动,对剩余的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中的第α个子像素进行暗区驱动。在显示阵列上一个周期内显示的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中,2β个第一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包括β个亮区驱动的子像素和β个暗区驱动的子像素,即在2β帧显示阵列的像素单元中各像素单元的第α个子像素实现亮区暗区抵消。同时,对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亮区驱动和对另外连续的γ行子像素进行暗区驱动,实现亮区驱动的γ行子像素与暗区驱动的γ行子像素抵消。基于此,消除亮暗差异或亮暗交错现象,以解决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存在闪烁和颗粒感的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