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教学用辅助实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9735发布日期:2019-01-05 09:5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理教学用辅助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透镜实验装置是物理教学教具的一种,现有的透镜实验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滑动座与活动模块之间连接时的稳定性较差,稍微有较大的震动,就会造成滑动座在活动模块的表面产生位移的现象,使得造成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对实验结果的正确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教学用辅助实验系统,具备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物理教学所用透镜实验装置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理教学用辅助实验系统,包括承载板,承载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承载板相对一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活动模块,活动模块的表面套设有三个滑套,两个活动模块之间设置有三个壳体,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均与滑套固定连接,壳体的内腔设置有弹力模块,弹力模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板,滑板远离弹力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远离滑板的一端依次贯穿壳体和滑套延伸至滑套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连板,连板远离升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活动模块配合使用的防滑垫,三个壳体的正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两个承载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刻度尺。

优选的,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滑套靠近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与升降杆配合使用。

优选的,滑板靠近壳体内壁的一侧与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动模块的表面与滑套的内壁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承载板、滑套、凸透镜、防滑垫、刻度尺、光屏、活动模块、壳体、蜡烛、连板、滑板、升降杆、第二通孔、弹力模块和第一通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物理教学所用透镜实验装置稳定性差的问题,该物理教学用辅助实验系统,具备稳定性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2、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方便升降杆上下移动,通过设置防滑垫,增大了连板与活动模块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设置刻度尺,方便使用者查看凸透镜、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物理教学用辅助实验系统,包括承载板,承载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承载板相对一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活动模块,活动模块的表面套设有三个滑套,两个活动模块之间设置有三个壳体,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均与滑套固定连接,壳体的内腔设置有弹力模块,弹力模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板,滑板远离弹力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远离滑板的一端依次贯穿壳体和滑套延伸至滑套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连板,连板远离升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活动模块配合使用的防滑垫,三个壳体的正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两个承载板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刻度尺,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滑套靠近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与升降杆配合使用,滑板靠近壳体内壁的一侧与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动模块的表面与滑套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方便升降杆上下移动,通过设置防滑垫,增大了连板与活动模块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设置刻度尺,方便使用者查看凸透镜、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承载板、滑套、凸透镜、防滑垫、刻度尺、光屏、活动模块、壳体、蜡烛、连板、滑板、升降杆、第二通孔、弹力模块和第一通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物理教学所用透镜实验装置稳定性差的问题,该物理教学用辅助实验系统,具备稳定性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使用时,使用者将承载板的后侧放置在实验台的顶部,使用者通过移动壳体,壳体带动滑套在活动模块的表面滑动,当凸透镜、光屏、和蜡烛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毕后,在上述过程中弹力模块持续的承载滑板,滑板通过升降杆承载连板,连板带动防滑垫与活动模块的表面接触,增大摩擦力,避免滑套在活动模块的表面随便移动,避免了凸透镜、光屏、和蜡烛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增加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确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综上:该物理教学用辅助实验系统,通过设置承载板、滑套、凸透镜、防滑垫、刻度尺、光屏、活动模块、壳体、蜡烛、连板、滑板、升降杆、第二通孔、弹力模块和第一通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物理教学所用透镜实验装置稳定性差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教学用辅助实验系统,包括承载板,承载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承载板相对一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活动模块,活动模块的表面套设有三个滑套,两个活动模块之间设置有三个壳体,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均与滑套固定连接,壳体的内腔设置有弹力模块,弹力模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板,滑板远离弹力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本发明通过设置承载板、滑套、凸透镜、防滑垫、刻度尺、光屏、活动模块、壳体、蜡烛、连板、滑板、升降杆、第二通孔、弹力模块和第一通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物理教学所用透镜实验装置稳定性差的问题,该物理教学用辅助实验系统,具备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华蓥中学
技术研发日:2018.09.25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