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警示防烟面具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4852发布日期:2019-02-01 18:39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安全警示防烟面具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教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安全警示防烟面具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消防逃生的过程中,人们时常会忘记使用一种在火灾逃生过程中能有效防烟的工具—防烟面具,这种消防工具用于防止人员吸入毒烟气危及生命安全,因此在目前各学校的消防教学过程中,清楚了解防烟面具的作用成为消防教学的重中之重。可现有的消防教育大都是停留在文字教育阶段,出于安全目的无法进行实际演示,难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后续的工作带不了诸多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安全警示防烟面具教学装置,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安全警示防烟面具教学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面具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底座、演示台、人头模型和玻璃罩,所述玻璃罩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部边缘,所述演示台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玻璃罩内侧的底座顶部上,且所述演示台内设置有烟雾制造组件,所述烟雾制造组件包括储油箱、加热装置、风机和排烟管道,所述储油箱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底座一侧,且通过油管连接加热装置,所述油管上安装有油泵,所述风机安装在排烟管道上,所述加热装置通过所述排烟管道延伸至所述演示台顶部一侧,所述人头模型固定在所述演示台顶部中心,该人头模型的眼部内设有第一感应通道、鼻部内设有第二感应通道以及口部内设有第三感应通道,所述第一感应通道内、第二感应通道内和第二感应通道内均设置有烟雾传感器,所述底座的前侧面上安装有控制演示面板所述控制演示面板表面设有控制区和警示区,所述控制区包括有开关按钮和烟雾调节按钮,所述开关按钮通过电性连接加热装置、风机和油泵,所述烟雾调节按钮通过电性连接油泵,所述警示区包括有眼部警示灯、鼻部警示灯和口部警示灯,所述眼部警示灯连接第一感应通道内的烟雾传感器,所述鼻部警示灯连接第二感应通道内的烟雾传感器,所述口部警示灯连接第三感应通道内的烟雾传感器,所述面具本体包括头罩、滤毒罐和固定带,所述头罩通过固定带紧固安装在人头模型上,且所述头罩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求救警示灯,顶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源,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求救警示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腔和加热管,所述加热管横向固定安装在加热腔两侧,且所述加热管通过电性连接开关按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玻璃罩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部边缘,且所述密封条通过密封衔接所述玻璃罩的底部边缘。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求救警示灯采用的为4000k灯管,且所述求救警示灯呈“sos”型。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感应通道为5mm长,第二感应通道为70mm长,第三感应通道为30mm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安全警示防烟面具教学装置,通过采用防烟面具在人头模型上使用,并通过烟雾机在人头模型周围制造烟雾,来证明防烟面具在发生火灾时可以有效阻止人体吸入毒气,使观看人员加深对此消防工具的了解,极大提高安全教育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人头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控制演示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面具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烟雾制造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装置本体1、面具本体2、烟雾制造组件3、底座11、演示台12、人头模型13、玻璃罩14、控制演示面板15、控制区16、警示区17、密封条18、头罩21、滤毒罐22、固定带23、求救警示灯24、电源25、储油箱31、加热装置32、风机33、排烟管道34、油管35、油泵36、烟雾传感器130、第一感应通道131、第二感应通道132、第三感应通道133、开关按钮161、烟雾调节按钮162、眼部警示灯171、鼻部警示灯172、口部警示灯173、加热腔321、加热管322。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相关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本身而举的优选实施例,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发明涉及本技术领域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技术领域内的公知技术,是本技术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使子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対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対重要性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参照图1至6所示,安全警示防烟面具教学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面具本体2,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底座11、演示台12、人头模型13和玻璃罩14,所述玻璃罩14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座11的顶部边缘,所述演示台1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玻璃罩14内侧的底座11顶部上,且所述演示台12内设置有烟雾制造组件3,所述烟雾制造组件包括储油箱31、加热装置32、风机33和排烟管道34,所述储油箱31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底座11一侧,且通过油管35连接加热装置33,所述油管35上安装有油泵36,所述风机33安装在排烟管道34上,所述加热装置32通过所述排烟管道34延伸至所述演示台12顶部一侧,所述人头模型13固定在所述演示台12顶部中心,该人头模型13的眼部内设有第一感应通道131、鼻部内设有第二感应通道132以及口部内设有第三感应通道133,所述第一感应通道131内、第二感应通道132内和第二感应通道132内均设置有烟雾传感器130,所述底座11的前侧面上安装有控制演示面板15所述控制演示面板15表面设有控制区16和警示区17,所述控制区16包括有开关按钮161和烟雾调节按钮162,所述开关按钮161通过电性连接加热装置32、风机33和油泵36,所述烟雾调节按钮162通过电性连接油泵36,所述警示区17包括有眼部警示灯171、鼻部警示灯172和口部警示灯173,所述眼部警示灯171连接第一感应通道131内的烟雾传感器130,所述鼻部警示灯172连接第二感应通道132内的烟雾传感器130,所述口部警示灯173连接第三感应通道133内的烟雾传感器130,所述面具本体2包括头罩21、滤毒罐22和固定带23,所述头罩21通过固定带23紧固安装在人头模型13上,且所述头罩21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求救警示灯24,顶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源25,所述电源25电性连接求救警示灯24。

如上,通过防烟面具按照常规使用方法(滤毒罐22向前,用双手把头罩21撑开,由上而下带上头罩21,把滤毒罐22对准口鼻,调整好位置,拉紧固定带23)在人头模型13上使用,并通过按下开关按钮161打开油泵36,通过油泵36从储油箱31输送烟油到加热装置32,通过加热装置32对烟油进行发热蒸发成烟雾,并通过风机33送出玻璃罩14内,由人头模型13眼部的第一感应通道131内、鼻部的第二感应通道132以及口部的第三感应通道133内的烟雾传感器130进行监测是否有烟雾进入到防烟面具内,通过控制演示面板15警示区17的眼部警示灯171、鼻部警示灯172和口部警示灯173进行演示。

进一步,参照图6所示,所述加热装置32包括加热腔321和加热管322,所述加热管322横向固定安装在加热腔321两侧,且所述加热管322通过电性连接开关按钮161,通过烟油进入到加热腔321,通过加热管322高温加热蒸发后通过排烟管道34排出。

进一步,参照图3所示,所述玻璃罩14与底座11之间设置有密封条18,所述密封条18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1的顶部边缘,且所述密封条18通过密封衔接所述玻璃罩14的底部边缘,采用密封条18连接玻璃罩14,增强玻璃罩14的密封性的同时可进行拆卸。

进一步,参照图5所示,所述求救警示灯24采用的为4000k灯管,且所述求救警示灯24呈“sos”型,使用4000k的灯管,增强对求救警示灯24烟雾的穿透力,并通过“sos”型标识来传达求救信号。

进一步,参照图2所示,所述第一感应通道131为5mm长,第二感应通道132为70mm长,第三感应通道133为30mm长,分别在不通过长度的第一感应通道131、第二感应通道132、第三感应通道133的最深处安装烟雾传感器130,更靠近多点真实模拟。

实施例1

将人头模型13戴上防烟面具,打开烟雾机100,可以在玻璃罩14外看到求救警示灯24的“sos”标识,眼部警示灯171、鼻部警示灯172和口部警示灯173均没有亮起。

实施例2

将人头模型13脱下防烟面具,打开烟雾机100,在玻璃罩14外看不清人头模型13,烟雾进入到眼部的第一感应通道131内、鼻部的第二感应通道132内、口部的第三感应通道133内,烟雾传感器130检测到烟雾进入,传输信号到眼部警示灯171、鼻部警示灯172和口部警示灯173使其亮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