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相斥力移动上模具的学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5641发布日期:2019-01-16 06:5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相斥力移动上模具的学习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塑料模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相斥力移动上模具的学习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所以,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塑料模具加工工业中需对模具设备操控进行学习,学习时需对模具的结构熟悉。

现有技术人或在校学生在对模具结构进行学习熟悉时,模具的规格较多、重力较重,使学习者无法轻松的将模具移动对其进行结构观察,学习时费时费力还可能由于力气不够、操作不当导致模具砸到或压到手造成受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相斥力移动上模具的学习模具,以解决人或在校学生在对模具结构进行学习熟悉时,模具的规格较多、重力较重,使学习者无法轻松的将模具移动对其进行结构观察,学习时费时费力还可能由于力气不够、操作不当导致模具砸到或压到手造成受伤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相斥力移动上模具的学习模具,其结构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通过螺栓连接并且二者组成为上下结构,所述上模具由上模板、上模块、上接杆组成,所述上模板与上模块焊接,所述上接杆贯穿上模块与上模板焊接,所述上模板与上接杆垂直,所述上模板与上模块平行,所述下模具由下模板、下模块、下滑钮、接杆孔组成,所述下模板与下模块焊接,所述下模板与下模块平行,所述下模板与下滑钮贴合,所述下模块设有内腔和接杆孔,所述下模块的内腔和接杆孔相邻,所述上接杆与接杆孔分别设有4个并且分别组成为矩形结构,所述上接杆底部胶连接有铁块,所述下模块的内腔安装有省力装置,所述下模具与省力装置组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省力装置位于下模具内部,所述省力装置设有4个分别与接杆孔相邻。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省力装置包括卡定装置、安装轮杆、移动装置、支架、斥磁、侧柱、辅轮,所述卡定装置焊接在支架上并且二者垂直,所述安装轮杆设有3个并且依次排列焊接在支架上,所述移动装置轴连接在安装轮杆上,所述支架为l形结构,所述支架与斥磁轨道连接,所述下滑钮与斥磁锁定并且二者组成为前后结构,所述支架焊接在下模块的内腔,所述接杆孔设有侧柱所述接杆孔与侧柱相互焊接并且组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辅轮设有3个以上并且依次排列轴连接在侧柱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一位输送轮、一位链条、二位链条、二位输送轮、一位轴轮、二位轴轮、回力弹簧、三位轴轮,所述一位输送轮与一位轴轮处于同一轴心,所述二位轴轮与回力弹簧处于同一轴心,所述二位输送轮与三位轴轮处于同一轴心,所述一位轴轮与二位轴轮通过一位链条转动连接,所述二位轴轮与三位轴轮通过二位链条转动连接,所述二位轴轮位于一位输送轮、二位输送轮的中间处,所述二位轴轮位于一位输送轮、二位轴轮,二位输送轮从上至下依次排列。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卡定装置包括卡定框、支架、转轮、惯性弹簧、不规则吸磁杆,所述卡定框与支架焊接,所述转轮轴连接在卡定框上,所述惯性弹簧与不规则吸磁杆扣接,所述不规则吸磁杆与惯性弹簧组成为上下结构,所述卡定框与惯性弹簧焊接,所述卡定框与不规则吸磁杆轨道连接,所述不规则吸磁杆设有吸磁杆、弧形板,所述吸磁杆与弧形板焊接并且二者组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吸磁杆与弧形板处于同一水平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接杆、一位输送轮、二位输送轮、辅轮均设有凹凸槽面,所述上接杆的凹凸槽面与一位输送轮、二位输送轮、辅轮的凹凸槽面啮合。

有益效果

本发明模具不使用时一般将其合并组成一体结构进行储放,学习者要对模具结构进行观察时,根据学习者力气的大小选择是否推滑下滑钮(力气大的可直接将上模具搬离,力气小的推滑下滑钮后可在省力装置的传动辅助下将上模具上移),不移动下滑钮的条件下模具可在成型机上正常使用,下滑钮向接杆孔处滑动后,下滑钮移动时斥磁跟着移动使斥磁移动至上接杆下方,斥磁与铁块相斥,此时学习者手放在上模板上配合相斥力将上模具上移,上接杆上移时带动辅轮、二位输送轮的转动,辅轮起到辅助移动,二位输送轮转动时三位轴轮跟着移动,三位轴轮转动时在二位链条的辅助下带动二位轴轮逆时针转动,二位轴轮转动时回力弹簧跟着进行逆时针扭转,当上接杆持续上移与二位输送轮分离后回力弹簧的扭矩力实现顺时针转动带动了二位轴轮的顺时针转动,二位轴轮顺时针转动时在一位链条的辅助下带动了一位轴轮的逆时针转动,通过一位轴轮继续将上接杆上移,当上接杆与一位输送轮分离时铁块与卡定装置距离接近,铁块与不规则吸磁杆相吸,不规则吸磁杆在转轮的辅助下往上接杆处移动,移动时吸磁杆左端与惯性弹簧右端首尾相扣,移动的不规则吸磁杆将惯性弹簧拉伸,由于惯性弹簧的拉伸长度有限,不规则吸磁杆移动一定距离后与惯性弹簧崩离,在惯性的作用下崩离的惯性弹簧对不规则吸磁杆产生推力将不规则吸磁杆推动,也就是将弧形板推至上接杆处将上接杆卡住,同时辅轮的凹凸槽面与上接杆的凹凸槽面既起到啮合移动的作用,也起到了辅助啮合固定的作用;此时,模具的上模块与下模块处于分离状,二者的中间形成中空结构便于学习者对上模块与下模块的内侧面结构进行观察、学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下模块内部安装省力装置,通过斥磁与铁块的相斥力使学习者在上移上模具时起到省力的作用,上接杆上移带动二位输送轮的转动,二位输送轮转动同时对回力弹簧进行扭转蓄力,待上接杆继续上移与二位输送轮分离后失去斥力的辅助通过回力弹簧的扭转回旋使一位输送轮进行转动带动上接杆的持续上移,再通过铁块与吸磁杆相吸带动弧形板将上接杆卡定;通过对上接杆的相斥起到一步省力,在相斥力的作用下移动上接杆并转动二位输送轮对回力弹簧起到蓄力作用,当上接杆与斥磁距离较远时通过蓄存的扭转力带动一位输送轮的转动实现上接杆的继续上移起到二步省力;使学习者能够轻松的将模具移动对其进行结构观察,学习时省时省力,避免学习者由于力气不够、操作不当导致模具砸到或压到手造成受伤;模具在成型机上使用时其省力装置的部件均采用刚性材质能够耐高温,不会影响产品生产学习。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基于相斥力移动上模具的学习模具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基于相斥力移动上模具的学习模具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基于相斥力移动上模具的学习模具剖切的结构示意图,也是上模具上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省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卡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卡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也是不规则吸磁杆向右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不规则吸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卡定装置侧视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凹凸槽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模具1、下模具2、上模板10、上模块11、上接杆12、下模板20、下模块21、下滑钮22、接杆孔23、省力装置3、卡定装置30、安装轮杆31、移动装置32、支架33、斥磁34、侧柱35、辅轮36、一位输送轮320、一位链条321、二位链条322、二位输送轮323、一位轴轮324、二位轴轮325、回力弹簧326、三位轴轮327、卡定框300、支架301、转轮302、惯性弹簧303、不规则吸磁杆304、吸磁杆3040、弧形板3041、铁块120、凹凸槽面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相斥力移动上模具的学习模具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所述上模具1与下模具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模具1由上模板10、上模块11、上接杆12组成,所述上模板10与上模块11焊接,所述上接杆12贯穿上模块11与上模板10焊接,所述下模具2由下模板20、下模块21、下滑钮22、接杆孔23组成,所述下模板20与下模块21焊接,所述下模板20与下滑钮22贴合,所述下模块21设有内腔和接杆孔23,所述下模块21的内腔和接杆孔23相邻,所述上接杆12与接杆孔23分别设有4个并且分别组成为矩形结构,所述上接杆12底部胶连接有铁块120,所述下模块21的内腔安装有省力装置3,所述下模具2与省力装置3组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省力装置3设有4个分别与接杆孔23相邻,所述省力装置3包括卡定装置30、安装轮杆31、移动装置32、支架33、斥磁34、侧柱35、辅轮36,所述辅轮36起到辅助上接杆12移动的作用,所述卡定装置30焊接在支架33上,所述安装轮杆31设有3个并且依次排列焊接在支架33上,所述移动装置32轴连接在安装轮杆31上,所述支架33为l形结构,所述支架33与斥磁34轨道连接,所述斥磁34与下滑钮22锁定,所述支架33焊接在下模块21的内腔,所述接杆孔23设有侧柱35,所述接杆孔23与侧柱35相互焊接并且组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辅轮36设有3个以上依次排列轴连接在侧柱35上,所述斥磁34与铁块120相斥实现上接杆12的悬浮,通过悬浮力起到上移上模具1时省力的效果,所述铁块120与下滑钮22固定连接,通过下滑钮22是否对铁块120移动实现铁块120是否与斥磁34相对,相对时形成相斥力,铁块120与斥磁34错位时二者便无相斥力,所述移动装置32包括一位输送轮320、一位链条321、二位链条322、二位输送轮323、一位轴轮324、二位轴轮325、回力弹簧326、三位轴轮327,所述一位输送轮320与一位轴轮324处于同一轴心,所述二位轴轮325与回力弹簧326处于同一轴心,所述二位输送轮323与三位轴轮327处于同一轴心,所述一位轴轮324与二位轴轮325通过一位链条321转动连接,所述二位轴轮325与三位轴轮327通过二位链条322转动连接,所述卡定装置30包括卡定框300、支架301、转轮302、惯性弹簧303、不规则吸磁杆304,所述卡定框300与支架301焊接,所述转轮302轴连接在卡定框300上,所述惯性弹簧303与不规则吸磁杆304扣接,所述卡定框300与惯性弹簧303焊接,所述卡定框300与不规则吸磁杆304轨道连接,所述不规则吸磁杆304设有吸磁杆3040、弧形板3041,所述吸磁杆3040与弧形板3041焊接并且二者组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二位输送轮323在上接杆12移动的条件下带动三位轴轮327的转动,起到带动传动的作用,所述二位链条322起到同方向转动的效果,所述一位链条321起到相反方向转动的效果,所述一位轴轮324在回力弹簧326扭矩力带动二位轴轮325转动的条件下实现转动,一位轴轮324转动时一位输送轮320跟着转动起到将上接杆12上移的作用,所述上接杆12、一位输送轮320、二位输送轮323、辅轮36均设有凹凸槽面4,所述上接杆12的凹凸槽面4与一位输送轮320、二位输送轮323、辅轮36的凹凸槽面4啮合,所述凹凸槽面4既起到了辅助上接杆12与一位输送轮320、二位输送轮323、辅轮36配合传动时稳定移动的作用,还能够辅助上接杆12与辅轮36啮合配合卡定装置30起到卡合固定的作用。

模具不使用时一般将其合并组成一体结构进行储放,学习者要对模具结构进行观察时,根据学习者力气的大小选择是否推滑下滑钮22(力气大的可直接将上模具1搬离,力气小的推滑下滑钮22后可在省力装置3的传动辅助下将上模具1上移),不移动下滑钮22的条件下模具可在成型机上正常使用,下滑钮22向接杆孔23处滑动后,下滑钮22移动时斥磁34跟着移动使斥磁34移动至上接杆12下方,斥磁34与铁块120相斥,此时学习者手放在上模板10上配合相斥力将上模具1上移,上接杆12上移时带动辅轮36、二位输送轮323的转动,辅轮36起到辅助移动,二位输送轮323转动时三位轴轮327跟着移动,三位轴轮327转动时在二位链条322的辅助下带动二位轴轮325逆时针转动,二位轴轮325转动时回力弹簧326跟着进行逆时针扭转,当上接杆12持续上移与二位输送轮323分离后回力弹簧326的扭矩力实现顺时针转动带动了二位轴轮325的顺时针转动,二位轴轮325顺时针转动时在一位链条321的辅助下带动了一位轴轮324的逆时针转动,通过一位轴轮324继续将上接杆12上移,当上接杆12与一位输送轮320分离时铁块120与卡定装置30距离接近,铁块120与不规则吸磁杆304相吸,不规则吸磁杆304在转轮302的辅助下往上接杆12处移动,移动时吸磁杆3040左端与惯性弹簧303右端首尾相扣,移动的不规则吸磁杆304将惯性弹簧303拉伸,由于惯性弹簧303的拉伸长度有限,不规则吸磁杆304移动一定距离后与惯性弹簧303崩离,在惯性的作用下崩离的惯性弹簧303对不规则吸磁杆304产生推力将不规则吸磁杆304推动,也就是将弧形板3041推至上接杆12处将上接杆12卡住,同时辅轮36的凹凸槽面4与上接杆12的凹凸槽面4既起到啮合移动的作用,也起到了辅助啮合固定的作用;此时,模具的上模块11与下模块21处于分离状,二者的中间形成中空结构便于学习者对上模块11与下模块21的内侧面结构进行观察、学习。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在下模块21内部安装省力装置3,通过斥磁34与铁块120的相斥力使学习者在上移上模具1时起到省力的作用,上接杆12上移带动二位输送轮323的转动,二位输送轮323转动同时对回力弹簧326进行扭转蓄力,待上接杆12继续上移与二位输送轮323分离后失去斥力的辅助再通过回力弹簧326的扭转回旋使一位输送轮320进行转动带动上接杆12的持续上移,再通过铁块120与吸磁杆3040相吸带动弧形板3041将上接杆12卡定;通过对上接杆12的相斥起到一步省力,在相斥力的作用下移动上接杆12并转动二位输送轮323对回力弹簧326起到蓄力作用,当上接杆12与斥磁34距离较远时通过蓄存的扭转力带动一位输送轮320的转动实现上接杆12的继续上移起到二步省力;使学习者能够轻松的将模具移动对其进行结构观察,学习时省时省力,避免学习者由于力气不够、操作不当导致模具砸到或压到手造成受伤;模具在成型机上使用时其省力装置的部件均采用刚性材质能够耐高温,不会影响产品生产学习。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